
《田家四季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docx
6页《田家四季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课题】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教材简解】《田家四季歌》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四篇儿歌这是一首描写一年四季环境变化的识字儿歌,描绘劳动人民面对一年四季不同场景表现得不同状态,表现出劳动人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以及不怕辛苦的精神3)【目标预设】1.认识“季”等17个字,读准“场”“了”2个多音字,会写“农”“戴”“归”3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儿歌,了解夏秋两季的农事学习练习句式表达3.在熟读的基础上尝试背背第二和第三小节4.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学习农民们不怕辛苦的精神4)【重点、 难点】1.认识“季”等17个字,读准“场”“了”2个多音字,会 写“农”“戴” “归”3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儿歌,了解夏秋两季的农事学习练习句式表达3.在熟读的基础上尝试背背第二和第三小节4.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学习农民们不怕辛苦的精神5)【设计理念】1.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设计中注重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如:学习生字的组词、练习句式表达2.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如:练习句式表达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归”字演变过程体现对文化传承,感悟汉字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6)【设计思路】1.在复习回顾中结合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有根据地猜测课文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儿歌的兴趣 2.低年级学段,以识字写字为主,因此我设计自由读、指名读、小组合作读、打节拍朗读等方式,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扫除生字认读障碍3.以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站在学生视角,注重培养学4.这是一篇识字教学课文,我将生字的教学放在课文具体语境的讲解中,采用形近字比较、字的组词、汉字的演变过程,特别是“归”字,让汉字的教学充满浓浓的中国汉字文化特有的底蕴 5因为现在的儿童很少见到谷粒,因此我借助谷粒与黄金图片进行比较,给学生直观感受,以“米像 粒粒香”做例子,在欣赏秋天丰收场景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6.低年级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姿势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写字环节先播放了写字姿势的视频同时在写字过程中通过表扬写字姿势端正的学生,给学生以提醒作用 低年级教学以写字为主,因此特别加强写字的指导以及评价,以及评价之后的再次书写。
7)【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知“歌”型(一)复习发现1. 同学们,这一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课文,谁能说一说并背诵其中几句?(指生回答)出示:《场景歌》《树之歌》《拍手歌》2. 你们有什么发现?(指生回答)预设:它们都是儿歌,而且课题与儿歌内容有关,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首儿歌设计意图】巩固复习这一单元的课文,培养学生温故而知新的意识(二)揭题知“型”1.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与教师一起书空课题),教师领读课题两遍提醒停顿地方,在田家后面停顿认识“季”2. 根据课题猜内容读了课题,你们能猜一猜这首儿歌写些什么内容呢?(指生回答) 【设计意图】首先由于课题较长,并且学生不理解田家的意思,所以要指导停顿地方其次,通过让学生读课题感知课文只要内容,培养学生读课题猜内容的意识二、整体感知,读“歌”韵(一)初读儿歌既然称它为儿歌,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节奏自由朗读这首儿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设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儿歌,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二)检查反馈,初识大意1.指生分节朗读,随机正音重点:花开草长、麦苗儿、桑叶儿、稻上场、农事了2.多种形式的朗读——开火车读、分组读、小组合作读、打节拍读。
3.现在你们来猜猜“田家”到底指什么?(指生回答) 【设计意图】首先正常情况下,大多数学生课文都能读通读顺,但是一些后进生由于学习能力的薄弱,因此教师要抓住一些关键字,引导学生将课文读通读顺其次,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能够既能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又能够让学生更加熟悉文本再次,理解“田家”为下文的学习做良好铺垫三、知夏秋事,品“歌”蕴(一)导语“田家”就是指农家乡村的人以种田为主,所以称为田家农民们一年四季要做不同的事情请同学们再去大声朗读这首儿歌,思考:农民们什么季节是最忙的?(指生回答)预设:夏、秋【设计意图】打破常规思路,从开头讲到结尾而是抓住两个最忙的季节,让学生感受农民们的不怕辛苦的精神以及他们勤劳的品质二)知夏事,品“字”蕴1.指名读第二节,思考:你从哪里看出农民们非常忙?2.小组互相交流(1)“农事忙”认识“农”,与“衣”作比较指生回答预设:“农”和“衣”上半部分不一样农组词:农事、农民、农村、农活指生理解“农事”2)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理解“归”含义预设:回思考:为什么用”归”字不用“回”字呢?出示“归”字的演变过程 感受“归”字比“回”字更有仪式感。
归组词:回归、归来、归去组词认识“戴”(戴红领巾、戴帽子、戴手套)为什么叫“戴月光”?因为月光仿佛变成了农民们的帽子,难怪叫“戴月光”理解“耕作”你们知道农民们早出晚归,都在干什么农活呢?出示插秧、采桑、耕田、浇水、施肥、除草、灭虫、收割等劳动场面图片3)采了蚕桑又插秧练习说话你们能学着课文的样子用以上劳动场面说一说?采了 又 指生回答)(4)理解“辛苦”你们看,农民们每天要做这么多事情,每天早起晚归,你能用一个词语来说,“他们真 预设:辛苦、勤劳你们知道他们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吗?指生回答指导朗读,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背一背设计意图】第一,通过“归”字的演变过程,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让学生体会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感悟“归”比“回”更有仪式感第二,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学科,要学以致用,因此设计仿照课文说句子由于现在的儿童大多生活在城市,很少看到农村人的生活,因此在练习说话时结合图片第三,通过图片,通过朗读,也能让学生感悟农民们的辛苦第四,课文是背诵课文,在课堂中利用时间背诵,可以减少学生课后负担。
三)读秋事,仿写“歌”蕴1.秋天,农家的农民们又忙着干什么呢?自由读第三小节2.交流(1)理解“稻上场”“上场”指的就是把稻谷晒到空旷平坦的场地上你们知道稻子在上场之前,农民们还做了哪些农事呢?(出示图片,了解割稻、打谷、翻晒、碾米等劳动顺序)2)感悟“谷像黄金粒粒香”结合“谷粒”“米粒”图片教学生字“粒”你知道这句话说谷粒像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相像的地方?(指生回答)出示黄金图片那米像什么粒粒香?指生回答米像 粒粒香3)练习说句子到了秋天,农民们丰收的可不止像黄金一样的稻谷呢!还有哪些呢?(指生回答)出示玉米、葡萄、棉花、花生等图片出示:谷像黄金粒粒香 像 同桌互相交流讨论,指名说教师评价指导朗读,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背一背设计意图】第一,上场中“场”既是多音字,同时上场又是生僻词,因此首先让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第二,结合图片让学生说句子,给学生直观感受,让学生更明白第三,出示谷粒和黄金图片,是让学生在潜意识里理解在说比喻句时一定要找相似物品,不能说不相似物品第四,课文是背诵课文,在课堂中利用时间背诵,可以减少学生课后负担。
四、 指导书写PPT出示生字:农、归、戴“ 冖”在田字格上侧,长撇从竖中线上端起笔,第四短撇在横中线上下,捺从长撇中部起左窄右宽,第一笔在左半格的中部,竖撇先竖,过横中线向左下撇,起笔高 “土”字长横从左上格延至右上格,左低右高;“戈”斜钩是这个字的主笔,起笔高,收笔低,撇从横中线上侧起笔,写至“異”下侧教师示范书写并讲解要领 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各一遍 (提醒坐姿,播放书写要求视频) 展示讲评修改订正在评价基础上再书写再总结【设计意图】第一,低年级是识字写字关键时期,一定要练好学生的硬笔字因此要评价修改再书写其次,教师具有主导作用,一定要写好字,才能做好学生的榜样作用。
写字第二,低年级是培养良好写字坐姿的重要时期,因此播放写字姿势视频其次,教师具有引领作用,教师的表扬能够激发学生培养更好的坐姿习惯五、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夏秋两季的农事,那春冬季节田家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设计意图】第一,为下节课学习做铺垫第二,激发学生下节课学习兴趣六、作业1.背熟课文第二和第三小节2.同学们可以利用周六日时间和父母一起到乡下旅游,并尝试写一篇日记设计意图】第一,本篇课文是背诵课文,分节背诵能够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第二,实践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之一,由于现在的儿童很少去过农村或者说很少真正见过农村,所以设计去农村旅游作业既能够让学生感受农村的生活,又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板书设计】 田家四季歌夏 秋辛苦 勤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