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黄冈市武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5页湖北省黄冈市武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中,毁坏的建筑物发出大量石棉,人吸入石棉纤维易患肺癌石棉是硅酸盐矿物,某种石棉的化学式为:Ca2MgxSiyO22(OH)2,该化学式中x、y的值分别是( )A.5、8 B.8、3 C.3、8 D.8、5参考答案:A略2. 在无色强酸性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K+、Fe3+、SO42﹣、NO3﹣ B.Na+、K+、NH4+、Cl﹣C.Ag+、Na+、NO3﹣、Cl﹣ D.K+、Na+、ClO﹣、CO32﹣参考答案:BA、Fe3+溶液呈黄色,故A错误;B、不生成沉淀、气体、水,溶液呈无色,故B正确;C、Ag++Cl-=AgCl↓,故C错误;D、H++ClO―=HClO,2H++CO32-=H2O+CO2↑,故D错误3. 下列对1mol·L-1的Na2SO4溶液叙述正确的是A. 溶液中含有1mol Na2SO4 B. 1mol Na2SO4溶于1L水中C. 可与1mol·L-1 BaCl2溶液完全反应 D. 1L溶液中含142g Na2SO4参考答案:D【详解】A. 溶液体积未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1mol Na2SO4,A错误;B. 1mol Na2SO4溶于1L水中后溶液的体积不是1L,其浓度不是1mol/L,B错误;C. 溶液体积未知,不一定能与1mol·L-1 BaCl2溶液完全反应,C错误;D. 1L溶液中含有1mol硫酸钠,其质量是142g,D正确;答案选D。
点睛】选项B是解答的易错点,注意物质的量浓度概念中的体积是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也不是溶剂和溶质的体积之和4. 下列各组中,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A.酸性:HClO4>HBrO4>HIO4 B.碱性:NaOH>Mg(OH)2>Al(OH)3C.稳定性:PH3>H2S>HCl D.非金属性:F>O>S参考答案:C【考点】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分析】A、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从上到下,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的酸性逐渐减弱;B、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的碱性逐渐减弱;C、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D、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元素,从下到上,非金属性逐渐增强.【解答】解:A、Cl、Br、I属于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从上到下,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的酸性逐渐减弱,即酸性:HClO4>HBrO4>HIO4,故A正确;B、Na、Mg、Al属于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的碱性逐渐减弱,即碱性:NaOH>Mg(OH)2>Al(OH)3,故B正确;C、P、S、Cl属于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所以稳定性:PH3<H2S<HCl,故C错误;D、F和O属于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非金属性:F>O,O和S属于同一主族元素,从下到上,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O>S,即非金属性F>O>S,故D正确.5. 现有2mol·L-1的盐酸和硫酸溶液各100mL,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粉,反应结束后,所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比为2∶3,则往酸中加入的铁粉的质量为 A.2.8g B.5.6g C.8.4g D.16.8g参考答案:C略6. 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下图的表示方法来形象表示,其中 表示质子或电子, 表示中子。
则下列有关①②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A、①、②、③互为同位素 B、①、②、③互为同素异形体C、①、②、③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 D、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数参考答案:B略7.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鉴别Al(OH)3胶体(无色)和食盐水,可以不用任何试剂B.鉴别NaCl与CuSO4两种溶液,可以不用任何试剂C.鉴别粉笔末与水、豆油与水组成的浊液,可以不用任何试剂D.鉴别白糖水和食盐溶液,可以不用任何试剂参考答案:D略8.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1)水: ;(2)硫化钠: 3)氯化镁: 参考答案:(1) ;(2)(3) 略9. (双选)关于铯(Cs)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铯的熔点比金属钠高B.CsOH比NaOH的碱性强C.Cs与H2O能剧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D.碳酸铯难溶于水参考答案:BC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版权所有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Cs位于第ⅠA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在增强,熔点在降低,并利用同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相似来解答.解答:解:A.第ⅠA族碱金属从上到下熔点在降低,则金属铯的熔点比金属钠低,故A错误;B.第ⅠA族碱金属从上到下金属性在增强,则CsOH比NaOH的碱性强,故B正确;C.第ⅠA族碱金属从上到下金属性在增强,则Cs与H2O能剧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故C正确;D.因碳酸钠易溶于水,同主族元素的化合物的性质相似,则碳酸铯能溶于水,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元素周期律,明确碱金属元素的性质变化规律及同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关系即可解答,难度不大.10. 下列试剂中,不能鉴别乙醇和乙醛两种液体的是:(A)新制氢氧化铜 (B)银氨溶液 (C)金属钠 (D)氢氧化钠溶液 参考答案:D11.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存在于分子之间 B.只存在于离子之间C.相邻原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 D.共价键只能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参考答案:C 12.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春节期间燃放的焰火的颜色是某些金属元素焰色反应所呈现出来的色彩B.雾霾天气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雾”和“霾”的分散质微粒不相同C.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或硅胶D.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材料,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材料是钢铁参考答案:C【分析】A.焰色反应时能呈现出来很多的色彩;B.雾滴的尺度比较大,从几微米到10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0﹣20微米左右;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从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2微米左右;C.防止食品被氧化变质,应放入还原性物质;D.铜为最早使用的金属,钢铁材料有着重要用途;【解答】解:A.用酒精的浓度通常是75%,此浓度杀菌消毒作用强,故A正确; B.雾霾天气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雾”和“霾”的分散质微粒不相同,雾的粒度较大,霾的粒度较小,故B正确;C.生石灰或硅胶都不具有还原性,所以不能防止食品被氧化变质,故C错误;D.雾霾天气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雾”和“霾”的分散质微粒不相同,雾的粒度较大,霾的粒度较小,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用途、雾霾等,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会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现象,题目难度不大.13. 光纤通信是以光作为信息的载体,让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制造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是 ( )A. 氧化钙 B. 铜 C. 二氧化硅 D. 硅参考答案:C【详解】光纤通信是以光作为信息的载体,让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制造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是二氧化硅,答案选C。
14. 下列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 H×+ → B. Na×+ → C. D. 参考答案:DHCl为共价化合物,没有电子的得失,HCl电子式书写错误,A错误; NaBr为离子化合物,有电子的得失,B错误;为离子化合物,镁离子与两个形成离子键,两个氟离子在镁离子两侧,C错误;O原子和C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二氧化碳分子,所以其形成过程为,D正确;正确选项:D 15. 含有一个双键的烯烃,氢化后的产物结构简式为此烃可能有的结构有( )A.4种 B.5种 C.6种 D.7种参考答案:D考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专题: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分析:根据加成反应原理采取逆推法还原C=C双键,烷烃分子中相邻碳原子上均含有氢原子的碳原子间是对应烯烃存在C=C的位置,还原双键时注意防止重复.解答:解:根据烯烃与H2加成反应的原理,推知该烷烃分子中相邻碳原子上均含有原子的碳原子间是对应烯烃存在C=C的位置,该烷烃中能形成双键键位置有:1和2之间、2和3之间、3和4之间、3和5之间、5和6之间、6和7之间(6和9)、7和8之间(9和10),故该烯烃共有7种,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加成反应的运用以及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理解加成反应原理是解题的关键,采取逆推法还原C=C双键,注意分析分子结构防止重写、漏写.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如图1是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1)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实验室用该硫酸配制240mL0.46mol?L﹣1的稀硫酸,则①需要该硫酸的体积为 mL;②有以下仪器:A.烧杯 B.100mL量筒 C.250mL容量瓶D.500mL容量瓶 E.玻璃棒 F.托盘天平(带砝码)G.10mL量筒 H.胶头滴管.配制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 (填代号);③配制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步骤和操作如图2所示:将上述实验步骤A﹣F按实验过程先后次序排列.④该同学实际配制得到的浓度为0.45mol?L﹣1,可能的原因是 A.量取浓H2SO4时仰视刻度 B.容量瓶洗净后未经干燥处理C.没有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D.定容时仰视刻度.参考答案:(1)18.4mol/L;(2)①6.3;②A C E G H;③C B D F A E;④CD 【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分析】(1)依据C=计算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依据溶液稀释规律计算需要浓硫酸体积;(2)①依据溶液稀释规律计算需要浓硫酸体积;②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使用的仪器分析需要的仪器;③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一般步骤排序;④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影响,依据C=进行误差分析,凡是使物质的量n偏小或者使溶液体积V偏大的操作都会使溶液浓度偏低,反正溶液浓度偏高.【解答】解:(1)浓硫酸的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