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生道德缺失及教育对策.doc
4页中学生道德缺失现象与对策探析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有道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高尚的人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于用知识去弥补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健全的人格,塑造高尚的道德尤为重要现在一部分中学生在道德方面出现了缺失,由此引发的一系列不良连锁反应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此,分析中学生道德缺失的成因及教育对策很有必要一、中学生道德缺失的表现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主流是好的,他们关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认同社会基本道德规范,主体意识明显,总体呈现积极向上的态势但由于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也使不少学生在思想上出现种种迷乱、困惑,主要表现在:1.社会责任意识弱部分中学生个人主义盛行,我行我素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不尽一点家庭成员应尽的责任;在学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值日和大扫除,马马乎乎,能逃则逃,能混则混在社会上,逗留网吧彻夜不归,打架斗殴,早恋、抽烟喝酒,行为不良2.个人诚信观念差在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一些中学生也出现了对诚信意识的背离,做错事,违犯纪律,拒不承认,百般抵赖。
撒谎、借别人钱物不还、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现象在部分中学生中相当普遍3.道德纪律约束松一些中学生缺乏公共道德意识,肆意破坏公物,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自私冷漠,欺负弱小等现象随处可见;在公共场所大呼小叫,粗言秽语,目中无人;在学校大型活动中嬉笑打闹,大声喧哗;在老师的课堂上嘻嘻哈哈,东倒西歪,目无尊长;有的故意扮酷,有的故意扮靓,穿着不符合中学生身份二 、中学生道德缺失的成因任何社会现象都有其深刻的原因,中学生道德严重缺失原因是复杂的,主要是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1.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中学生道德缺失的直接诱因更多的是来自社会,来自周围环境当前政府贪官的丑行让人触目惊心,一些影视明星的痞子形象、绯闻充斥着大小媒体,宣传色情、暴力的图书、杂志大行其道,吸毒、贩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一些网吧非法经营,容留学生夜不归宿,打着白天半价的招牌,随意接纳逃学的学生一些小摊小贩、饮食业主不顾商业道德,向学生销售酒水、香烟加之离婚率逐年上升,制造了大量的问题少年等等,所有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现象,给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在形成的中学生以巨大的影响和冲击2.家庭教育的缺位家庭教育的缺位和误导,直接影响了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由于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有的家长对子女一味地娇惯、溺爱,姑息迁就,养成了子女骄横、逞强、任性、贪图享乐、唯我至上等不良习性;有的家长自身存在狭隘的教育价值观,片面的质量观,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名次和能否升学,不关心思想品德等其他方面的教育,教育方式、方法简单,使孩子身心不能健康发展;有的家长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对子女听之任之,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甚至有些家长总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我把孩子交给你,你就应该把孩子教育好!”他们很少了解和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对一些不良行为也不及时地加以约束、管教,结果导致了孩子在学校的视野之外失去了有效的监控3.学校教育的乏力 当前,由于学校面临严重的升学压力,过分注重智育而忽视德育,缺少正面而集中的思想教育,公共道德教育的意识不强其次,陷入素质教育就是摈弃惩罚,只能宽容和赏识的教育误区,不少人相信教育是万能的学生迟到、完不成作业、考试作弊、顶撞老师,只能说服教育;学生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甚至殴打老师,只能说服教育在赏识教育的偏解下,面对学生的严重违规违纪行为,学校的校纪校规束手无策,显得软弱无力,规章制度以爱的名义一味的退让,底线一天天降低在这样的教育现状下,我们的有些老师变“聪明”了:“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对违规违纪学生做到了不闻不问,视而不见,忍耐力和心理承受力不断增强,“教书不育人”,于是便造就了一批智商较高的野蛮人。
三、 中学生道德缺失的应对措施根据中学生成长的特点和规律,社会、家庭、学校要积极寻求适合中学生成长的思想道德教育对策,优化环境,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1.严把文化产品,净化社会环境首先,影视传媒部门应更多地播放有益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节目,有关部门应坚决清除宣扬暴力、色情等精神垃圾各类宣传媒体要为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舆论支持,引导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德育教育的发展,应加强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公安、政法部门应加强学校内部和周边综合治理工作,采取有力措施,保障中学生的身心安全同时要依法打击涉及危害中学生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尤其是对教唆、引诱中学生违法犯罪等,司法机关应坚决依法从严从重地打击 2.家校加强联系,优化家庭教育大量事实表明,家庭教育缺失是导致中学生德育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重教不会教,重知识轻能力,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学校应办好各种形式的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举办电视讲座、播放录像,做家访等,灵活多样地向广大家长传授教育子女的正确方法另一方面,发挥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生活的监督作用,邀请家长来学校访问,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
老师和家长通过座谈互相交流、共同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教育好孩子的方法、经验,提高家教水平同时针对一些家长对孩子不教不管或故意冷漠、疏远、虐待、歧视,或故意袒护、纵容、包庇其不良行为,甚至违法犯罪行为,学校有必要和家长签订教育子女的责任书,学校、家长应共同承担起对学生进行道德养成教育的责任3.德育与处罚并存,强化学校教育1)应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学校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针对中学生道德缺失的种种现象,学校应根据学年工作计划,结合时事和一些重要的节日纪念日,合理安排德育教育的各种主题,例如,理想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感恩教育、安全教育、挫折教育、反思教育、环境教育等等,以主题班会、专题讨论、演讲竞赛、黑板报墙报、观后感、读后感等方式进行,触及学生心灵,加深体会,提高认识另外,学校还应通过《校报》《校刊》、文艺汇演、道德模范人物的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强主流意识的宣传,让主流道德意识在浅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建设积极向上、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乐于奉献、团结守纪的校园文化,为学生创造健康和谐的发展空间2)对违纪学生应实行适当的处罚在现实生活中不管学生犯了什么性质的错误,甚至是犯了罪,我们很多人,特别是一些教育大家或者专家们也会以一句“要以教育为主”之类的话作为结束语,其实,在实际生活中单纯的说教有时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理智的教育应该是有爱有罚的教育要相信一个眼神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改变一个学生,但那毕竟少之又少在对问题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激励教育、正面教育的同时,必要的惩戒也是不可少的一个孩子从小到大,无所畏惧是可怕的小时候,对父母无所惧,上学时对校纪校规无所惧,成人后对法律无所惧,那么做人就会没有底线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你还能指望他成为一个遵纪守法、品德高尚的有用之才吗?当教育只剩下纵容,就绝非仅仅是教育的不幸所以说当学生出现严重的违规违纪行为,如寻衅滋事、敲诈勒索、打架斗殴、顶撞老师等,作为学校应该从学生发展前途出发,实行适当的处罚,该通报批评的通报批评,该停课反省的反省,该给处分的公开处分,该移交公安机关的移交公安机关,使违纪学生切实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承担起相应的后果和责任,同时给其他学生以警示作用,让学生在成长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学会成长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只要家庭、社会、学校齐抓共管,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提供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相信这些问题学生在道德方面会得到不断的完善与提高,也相信他们会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关键词:道德缺失 表现 成因 对策内容提要: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在全面掌握中学生道德修养情况的基础上,列举出了当前中学生道德缺失方面存在的社会责任意识弱、个人诚信观念差、道德纪律约束松等主要表现,深刻分析了产生这些现象是由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家庭教育的缺位、学校教育的乏力等深层次根源造成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严把文化产品,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家校联系,优化家庭教育;德育与处罚并存,强化学校教育三个方面的应对措施本文旨在引起社会、学校、家庭对中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视,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作者:魏惠民,女,汉族,生于1973年,中学一级政治教师,本科学历单位:甘肃省平凉市第四中学 邮编:744000研究方向;通过对中学生道德缺失现状、成因的分析,探索目前德育教育的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