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八上语文古诗文《唐诗五首》内容梳理.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g****z
  • 文档编号:569555155
  • 上传时间:2024-07-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13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八上语文古诗文《唐诗五首》内容梳理日拱一卒,功不唐捐野望 (唐代:王绩)东皋(gāo)薄暮望,徙(xǐ)倚(yǐ)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译文】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主旨】《野望》于萧瑟静谧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忧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黄鹤楼(作者:崔颢hào)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译文】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主旨】《黄鹤楼》描写了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怀古思乡的思想感情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shǔ)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hóu)骑(jì),都(dū)护在燕(yān)然译文】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浑圆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士,告诉我都护已经到燕然主旨】《使至塞上》记述了诗人出使边塞的旅程以及在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既反映了边塞生活,也表达了诗人的孤寂、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以升华的慷慨悲壮之情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译文】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高山渐渐隐去平野慢慢舒展开,江水一片仿佛流进广阔的莽原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空中彩云结成绮丽的海市蜃楼但我还是更爱恋故乡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着我万里行舟主旨】《渡荆门送别》描绘了荆门一带壮阔、奇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和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钱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mò)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连成一片。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相飞往向阳的树木,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纷繁的花朵渐渐开放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够上遮没马蹄最爱的湖东美景百游不厌,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主旨】《钱塘湖春行》通过对湖水、白云、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和对湖光山色的无比热爱之情文学常识】1. 唐诗分期:①初唐:初唐四杰,陈子昂②盛唐:边塞诗派,山水田园派③中唐:白居易,新乐府运动④晚唐:小李杜,温庭筠,韦庄2. 唐诗流派①山水田园诗派②边塞诗派③浪漫诗派④闲适诗派3. 律诗:本课五首诗都是律诗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句五个字或者七个字,简称“五律”或者“七律”也有十句以上的,称为“排律”或者“长律”律诗通常八句,首联、颔联、颈联、尾联4. 王绩唐代诗人,字无功,常居东皋,号东皋子仕隋为秘书省正字,唐初以原官待诏门下省后弃官还乡清高自恃,放诞纵酒,其诗多写饮酒及隐逸田园之趣,赞美嵇康、阮籍和陶潜,嘲讽周(西周的周公旦)、孔礼教,以抒怀才不遇之苦闷语言朴素自然有《王无功集》是一个以酒量大出名的文人,被称为“斗酒学士”5. 崔颢(?—754),唐代诗人。

      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早期诗多写闺情,流于纤艳后历边塞,诗风变为雄浑奔放其《黄鹤楼》诗,相传为李白所倾服有《崔颢诗集》6. 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7.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8.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祖籍太原,后迁居陕西渭南,曾官左拾遗著有《白氏长庆集》白居易一生写了很多诗,是唐代诗人中创作较多的一个《新乐府》50首和《秦中吟》10首,都很有名,其中以“因事立题”的《新乐府》最有名,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作课后思考题】一 《野望》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联系作者的生平,说说你对诗作思想感情的理解参考答案《野望》一诗中间两联主要写景,描绘了诗人薄暮时分于东皋所见的田园风光夕阳余晖晕染下,每一棵树,每一座山,都呈现着浓浓的秋意;放牧的人赶着牛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的禽鸟归来诗歌首联“徙倚”二字,点明作者徘徊无依的孤独心境颔联和颈联写的都是恬淡自然的田园景物,但因作者心绪的原因,都染上了一层忧郁、孤独和清冷的色彩尾联抒发感情,田园生活的静谧和安闲冲淡不了诗人的忧郁,他感觉自己并不能融入这诗一般的田园山水,只好从先贤那里寻找慰藉诗人的彷徨、孤独和苦闷,可能是因为仕途的不得志,感觉前途渺茫,所以他三仕三隐,寄情于诗酒二 《黄鹤楼》一诗是怎样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融为一体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参考答案《黄鹤楼》前两联,均是先写神话传说,再写眼前景物,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以神话传说起笔,则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容。

      首联从神话传说落笔,起笔高远,回到现实情境,又仿佛黄鹤从天而降一样,神秘莫测颔联先写黄鹤之杳然不见,在远望天际,寻觅黄鹤踪影之时,顺势转换为对天际白云的描绘,转换自然,毫无痕迹从句中两个“空”字,可以体会到诗人吊古伤今,无限怅惘的情感三 《使至塞上》的颈联被誉为“独绝千古”,清人黄培芳认为其妙处在于“‘直’‘圆’二字极锤炼,亦极自然”你怎么理解这一说法?你觉得这两句诗好在哪里?参考答案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绘画一样的构图,空间阔大,层次丰富其次,它有绘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了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最后,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鲜明,落日、大漠、黄河、烽烟,各有色彩,引人想象直”“圆”二字的“锤炼”之处就在于构成壮美的画面,富有视觉感;其自然之处,在于符合塞外现实的情境烽烟”多用狼烟,有轻直、聚集的特点,是“孤烟”,不会相互纠缠,故在无风的时候,能够“直”冲云天;苍茫的大漠背景下,“落日”即将没入地平线,显得又大又圆,这也符合我们日常观察落日的视觉感受。

      自然”之处还在于,这两句诗所写的独特景象,是长期生活于内地的人刚进入塞外很自然地就会捕捉到的四 李白年轻时曾“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渡荆门送别》就写于他乘舟东下、出蜀入楚的途中细读诗作,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景色,注意写景视角的转换,体会诗人心境的变化参考答案诗人乘舟东下,随着船只的移动,两岸的景色像画卷一样展开、变换颔联以移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地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地消失;江水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山岭本是静止的事物,却如影随形,竟至于消失,这里作者化静为动,使景物富于动态;江水本在河道中奔涌,却仿佛流入辽远无际的荒原,显得视野辽阔,境界高远颈联则以静止的视角,描摹江上的美景,宛如两幅图画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写朗月映照下的夜景,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写出江水的澄净明澈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写黄昏时的景象,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这两联的景物,或天高地远,气象阔大,或风物灵动,景色优美,正是作者喜悦开朗心境的展现,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表现出作者远游异乡、闯荡世界的兴奋心情但随着离乡越来越远,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就越来越浓,最后一联则转入思乡之情的抒发。

      五 同是春天,初春、仲春、暮春的景物各有不同《钱塘湖春行》写的是初春景色,诗中哪些词语透露出这一点?品读下列诗句,想一想它们描写的景物分别属于春天的哪个阶段,说说你的理由1.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孟浩然《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2.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王维《辋川别业》)3.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4.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郑谷《柳》)参考答案《钱塘湖春行》一诗围绕初春来写,描绘了西湖明媚的春光很多词语都能看出初春景象来,如“早莺”“新燕”自不必说,“几处”说明早莺尚少;“争暖树”说明是乍暖还寒时候,早莺争夺向阳的树木;“谁家新燕”说明燕子始回,尚未筑巢乱花渐欲迷人眼”说明花儿还未盛放,但盛放可期;“浅草才能没马蹄”说明芳草才生,尚未长高1.初春,乍暖还寒时候(梅尚带雪;柳叶初长,如烟似雾);2.仲春(春雨初降,绿意正浓,桃花盛开);3.暮春(杨柳已成荫,残花已落尽,群莺已乱飞);4.仲春(山中杏花、桃花盛开)六 背诵这五首诗以其中一首为例,参考补白,具体说说律诗在对仗、押韵方面的特点参考答案律诗的格律要求比较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规定。

      对仗方面,每首中对仗联可以多到三或四联,一般是颔联、颈联对仗比如《野望》《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使至塞上》均为颔联和颈联对仗每一对仗联要求句式相同,词性相同,平仄相对押韵方面,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过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如《黄鹤楼》,二、四、六、八句“楼”“悠”“洲”“愁”押韵;而《使至塞上》则“边”“延”“天”“圆”“然”押韵粘的规则,较为复杂,可不涉及需要指出的是,初唐、盛唐时期,律诗尚在发展成熟的过程中,格律方面未必非常严格,可能有一些不合格律之处如《使至塞上》第二句和第三句就存在失粘的情形又如《黄鹤楼》在平仄、对仗方面并不太严格示例:《渡荆门送别》中,颔联和颈联都是对仗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山”对“江”,“平野”对“大荒”,都是物对物,名词对名词;“随”对“入”,“尽” 对“ 流”,都是动词对动词颈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月”对“云”,“天镜”对“海楼”,都是名词对名词;“下”对“生”,“飞”对“结”,都是动词对动词本诗只有一个韵,韵母为“ou”,是平声韵二(游)、四(流)、六(楼)、八句(舟)押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