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七年级数学上册(1.7.3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教案 (新版)沪科版 教案.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金**
  • 文档编号:206441449
  • 上传时间:2021-10-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5.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教学内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初步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并由给出的近似数,说出它精确到哪一位,它有几个有效数字2.给一个数,能熟练地按要求四舍五入取近似数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近似数、精确度,有效数字等概念和给一个数,能按照精确到哪一位或保留几个有效数字的要求,四舍五入取近似数 难点:由给出的近似数求其精确度及有效数字的个数、保留有效数字取近似值教学工具和方法:工具:应用投影仪,投影片 方法: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问题:①统计班上喜欢吃肯德鸡的同学?②量一量课本的宽度了解准确数和近似数的概念,2.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在小学里我们计算圆的面积S=πR2,π一般取多少?(3.14)这是一个精确的数吗?小数位数太多,不便于计算,常常保留两位小数,由“四舍五入”取π≈3.14,这就是“近似数”,小学里在小数计算中经常把最后答案取近似数3.完成练习:①将3.062保留一位小数得___;②将7.448保留整数得____;③将15.267保留两位小数得___二、讲授新课:1.概念:①精确度:在实际问题中,我们经常要用近似数.使用近似数就有一个近似程度的问题,也是就精确度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我们对这个数取近似数:如果结果只取整数,那么按四舍五入的法则应为2,就叫做精确到个位;如果结果取1位小数,则应为1.7,就叫做精确到十分位(或叫精确到0.1);如果结果取2位小数,则应为1.67,就叫做精确到百分位(或叫精确到0.01);……概括: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②有效数字:这时,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significant digits)象上面我们取1.667为的近似数,它精确到千分位(即精确到0.001),共有4个有效数字1、6、6、72.例题: 例1:下列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各有哪几个有效数字?(1)132.4; (2)0.0572; (3)2.40万解:(1)132.4精确到十分位(精确到0.1),共有4个有效数字1、3、2、4;(2)0.0572精确到万分位(精确到0.0001),共有3个有效数字5、7、2;(3)2.40万精确到百位,共有3个有效数字2、4、0注意:由于2.40万的单位是万,所以不能说它精确到百分位.。

      例2: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中的要求把下列各数取近似数1)0.34082(精确到千分位); (2)64.8 (精确到个位); (3)1.504 (精确到0.01);(4)0.0692 (保留2个有效数字); (5)30542 (保留3个有效数字)解:(1)0.34082 ≈ 0.3412)64.8 ≈ 653)1.504 ≈ 1.504)0.0692 ≈ 0.0695)30542≈ 3.05104注意:(1)例2的(3)中,由四舍五入得来的1.50与1.5的精确度不同,不能随便把后面的0去掉;(2)例2的(5)中,如果把结果写成30500,就看不出哪些是保留的有效数字,所以我们用科学记数法,把结果写成3.051043)有一些量,我们或者很难测出它的准确值,或者没有必要算得它的准确值,这时通过粗略的估算就能得到所要的近似数,有时近似数也并不总是按“四台五入”法得到的例如,某地遭遇水灾,约有10万人的生活受到影响政府拟从外地调运一批粮食救灾,需估计每天要调运的粮食数如果按一个人平均一天需要0.5千克粮食算,那么可以估计出每天要调运5万千克的粮食又如某校初一年级共有l12名同学,想租用45座的客车外出秋游。

      因为11245=2.488…,这里就不能用四合五入法,而要用“进一法”来估计应该租用客车的辆数,即应租3辆3.课堂练习: 课本:P:1,2,3,4,5,6三、课堂小结:①正确理解和掌握近似数、准确数、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等概念;②要学会给出一个近似数,能准确地确定它精确到哪一位,或它有哪几个有效数字;准确、迅速、熟练地按照要求求出一个数的近似数;③对例题中提到的注意事项应引起重视四、课堂作业: 课本:P: 1,2,3,4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概念:………… 例1.……………… 例2.……………… ………………… ………………… ………………… 学生练习:…… ………………… ……………… …………………………………… ………………… …………………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