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docx
20页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第一课《课程表》第二课《排气扇》第三课《小鸟的家》第四课《立 纸 花》第五课《漂亮的礼品包装盒》第六课《纸盒造型》第七课《磁悬浮列车》第八课《面具》第九课《小熊帽饰》第一课《课程表》一、教学要求:在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抽拉技术在手工制作中的运用的基础上,继续学习运用抽拉手法制作“课程表”二、教学难点:通过抽拉使人物活动起来三、教学准备:制作件“课程表”成品一份剪刀、刻刀、胶水、制作材料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教师出示“课程表”成品,抽拉几次,调动起学生制作活动课程表的浓厚兴趣和迫切要求二、制作“课程表”1、展示“课程表”作品2、明确制作步骤1)剪切、折叠,制作课程表外壳,将抽拉板与外壳粘贴2)将课程表粘贴在外壳里面3)粘贴好外壳,完成3、学生小组内自行研究制作中的难点1)怎样粘贴一下底板,让课程表动起来;(2)怎样使课程表中的小男孩站起来?4、全班交流反馈三、作品展示比一比,看谁的“课程表”作品做得更漂亮、更巧妙、更有用请做得好的同学说说自己制作中的体会四、延伸同学们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已经了解并初步掌握了让纸玩具动起来的小窍门。
介绍抽拉连动在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了解通过操纵杆体现简单抽拉连动的现象想一想:我们还能制作什么抽拉纸玩具教学反思:劳动技术课属于技术性课程,根据劳技课的知识性、教育性、实践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我认为,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就有一条醒目的格言:“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抓住一个“精”字,突出一个“动”字,由灌输性教学变为趣味性教学不论什么学科都要讲究美感,写诗歌,要讲究音韵美,节奏美,下棋,要讲究棋形美当然,劳技课教学也应遵循审美规律例如,学习刺绣、编织、配菜、缝纫等,学生不仅要学习工艺技能,而且要学习合理地选择色彩,安排线条布局,设计花色式样等艺术技巧学生的作品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第二课《排气扇》一、教学目标:了解该制作件的结构和组合方式二、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该制作件的结构和组合方式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事先做好一个排气扇、纸风车,做展示用,录音机2、学生准备:剪刀、刻刀、胶水、材料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展示“纸风车”提问:是什么使风车转动的呢?风车可以帮助人们干什么?2展示各种风车的图片提问:风车与电风扇有什么区别?3出示、说明“排气扇”成品。
二、制作排气扇1、讲解制作步骤1)剪下各部件2)划线后切刻3)粘合4)将风叶放入箱体,并以竹棒代轴插入5)粘上箱盖制作难点:(1)排气扇外壳有多处需要挖空,可以使用美工刀完成,操作中务必强调安全;(2)了解制作件的结构,按照正确的顺序组装2、玩“排气扇”,使学生了解运用轮轴使玩具动起来的方法三、集体评优、拓宽延伸1、展出作品,学生互评2、师生共评3、结语教学反思:针对基础差的学生爱动手,不爱动脑的特点,每次操作比赛选几名上台表演,让多动手来促进动脑这种做法能激发全班学生来学劳技课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有位家长说:“学校现在开设的劳技课,不是我们以前学的农基课学习它,不仅不会影响孩子其它文化课,反而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第三课《小鸟的家》一、教学要求:在由剪、刻、卷折到粘贴、插接等的技能训练中,要求学生认真、细致、并动脑筋发挥想像,克服困难,独立完成制作任务二、教学准备:“小鸟的家”示范作品剪刀、刻刀、胶水、制作材料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小鸟的家在树林里,那里有茂密的大树,小鸟在那里生活得自由自在导入课题二、复习几种制作符号:山线、谷线、剪切线、粘贴面三、制作过程1、学生观察,理出操作顺序。
2、学生剪、、刻、卷折到粘贴、插接,发现问题,并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可以小组里、同学间及时交流讨论3、树叶的设计、选择及怎样摆放启发想象:你认为小鸟喜欢在什么树上安家?形状各异的树叶,造就了各式各样的小鸟的家学生操作,师行间巡视,及时指导四、全班评比、展览1、小组内推选出一至两份作品,呈送上来2、全班范围内评比五、小结教学反思:针对基础差的学生爱动手,不爱动脑的特点,每次操作比赛选几名上台表演,让多动手来促进动脑这种做法能激发全班学生来学劳技课本节课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形成了课堂教学的宏观结构在技术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查找资料,需要进行社会调查,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完成作品过程中,各学习小组为了制作出有个性的作品,不仅查找了大量的资料,还到花店进行考察,分析、研究体现个性化设计的标准和途径,并制作出自己喜爱的作品,自然而然地把研究性学习贯穿其中,从而充分体现了劳动与技术课程注重学生在劳动与技术学习中的体验与探究,注重劳动与技术思想方法和文化特性的熏陶与感悟的特征第四课《立 纸 花》一、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立体花”2、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3、用花瓣组合成一朵立体花,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
二、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立纸花之范作品,相关的电教多媒体课件及设备2. 学生准备:美工刀、直尺、胶水四、教学设计:(一)了解墙面装饰你认为经过装修的墙壁是不是更好看?(出示有关墙面装饰的图片——彩色涂料粉刷的墙壁、做出纹理效果的墙面、画有壁画的墙面、挂了花或装饰了浮雕的墙面等你家的墙壁是怎样装饰的?说说你见过的经过装饰的墙壁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制作一种可以装饰墙面的工艺制品——立纸花展示立纸花作品)(二)制作立纸花1. 制作立纸花的一个单元部件立纸花是由几片“花瓣”组成的,一个“花瓣”就是一个单元部件制作件上已标出一些切割线,我们应该用什么工具?怎样切割呢?小组讨论,并强调提示注意安全制作步骤:切割——将折线画痕——粘贴成圈——折叠2. 组合立纸花看一看这些立纸花作品,观察、探究组合单个部件的方法独立组合完成立纸花制作3. 如果制作卡上画好折线和切割线的部件不够,还可以在另一半卡纸上画出折线和切割线,自己设计制作部件三)作品展示比一比,看谁的立纸花做得更漂亮四)作品评价教学反思: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意以学生的生活世界为基础,坚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智能结构提供优质的素材和范例。
在教学的组织上,无论是课前准备、新课的导入、学习过程的引领,还是学习过程的总结与评价、学习成果的巩固与实践,始终为学生的探索、实践、合作与交流构筑宽广的平台,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同学们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展示了巨大的潜能和独特的个性他们设计、制作的作品在规格、尺寸、选材、表现等方面各不相同在评价这一教学环节,同学们表现得异常活跃,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作品的原材料、制作方法和应用同学们不仅学的主动,学的轻松,而且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第五课《漂亮的礼品包装盒》一、教学目标:1、 学习制作漂亮的礼品包装盒2、学习运用纸工插接技术二、教学重点难点:盒盖的连接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礼品包装盒示范作品,包装盒的资料及相关的电教课件及设备2、学生准备:剪刀、胶水、红丝带、制作材料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小明的生日到了,他又收到好多礼物这不,这么多展示各种精美的包装盒实物和图片你也收到过精美礼品吗?今天咱们就来学习制作礼品包装盒二、制作漂亮的礼品包装盒1、讲解制作步骤1) 剪下各部件2) 划痕、折叠成盒子3) 外盒盖两边贴装饰花4) 将内盒盖插合5) 再插合外盒盖。
包装盒的盒盖连接要运用纸工插接技术,是难点2、学生制作3、装饰装饰盒盖,可以选择制作材料上提供的图案,也可以自己设计、装饰用丝带在包装盒上扎蝴蝶结或进行其他美化装饰,使作品成为漂亮的礼品包装盒三、集体评优、拓宽延伸1、展出作品,学生互评2、师生共评3、结语教学反思: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的教师,每天面对的是有着生命活力的学生,由于学生是有生命活力的,因此,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思维,教学活动往往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如在互动对话的过程中,会经常出现教师在备课中无法想像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正确处理好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异想异说现象更不要学生稍有“旁逸斜出”就被无情“修理”,稍有“异念出头”就当众训斥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下,便会伤害学生的心灵,伤害学生的自尊,而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技术设计这个环节,教师要求学生设计出活动方案,内容包括(1)所用材料及工具,(2)制作过程及其要求,(3)创新与特色(形式、材料等);在现场制作这一环节,学生经历了一个富有典型意义的技术应用活动;而在评价与交流这一环节,学生介绍制作过程,交流各自的经验、体会与收获第六课《纸盒造型》一、教学目标:1.学会制作1-2件废纸盒造型作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2.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纸质包装盒,根据造型制作出独特的作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树立环保意识3.学会使用手工工具,规范操作,培养认真细心的劳动习惯二、教学重难点: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纸质包装盒,根据造型制作出独特的作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树立环保意识三、教学准备:学生收集各种废旧包装盒四、教学过程:一、结合插图,揭示课题二、交流构想,按兴趣,爱好成立设计组1.人们的手儿真巧,用这些被丢弃的废纸盒做出了这么精致的作品,你想试一试吗?2.根据自己收集的废纸盒外型,说说自己的作品3.把学生按兴趣分成“汽车展览会”、“新型家具展”、“房屋销售展”和“动物乐园”等小组,并招聘负责人三、分工合作,制作作品1.各小组在负责人的组织下根据主题讨论,完善设计方案,并明确作品项目,落实到人,要求人人动手,每人有自己的制作任务2.每人按要求根据自己收集的废纸盒造型,发挥想象,在规定时间内制作出自己满意的作 品四、作品展示1.请各个小组在参展处摆放作品,并设计广告词2.评选“最佳设计奖”、“最佳作品奖”、“最佳广告词奖”教学反思: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碰到各种困难,学生兴趣激发地快,但变化也快,容易导致他们活动不能持久,需要指导老师的鼓励和督促。
指导老师要多层次鼓励学生、多方式的启发学生,使学生能解决活动过程中不断生成的问题综合实践活动并不在乎最后的作品和成果,而注重过程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们是怎么解决的;注重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的种种体验和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学生在活动中与他人交往和合作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总结阶段,我们采用的是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方式学生既要对自己的前期工作做一个自我评价,也要接受小组内其他成员的评价第七课《磁悬浮列车》一、教学目标:1、 学习制作磁悬浮列车2、训练学生进一步掌握剪切、折叠和粘贴的基本技法二、教学重点难点:剪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