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图书馆的素养教育研究(3篇).docx
11页高校图书馆的素养教育研究(3 篇)第一篇:高校图书馆的数据素养教育摘要: 社会对大数据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使得当前人们对于个人素养的认识程度也逐渐升温, 高校图书馆作为素养教育机构的重要代表, 伴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开始从信息素养教育逐渐转型为数据素养教育 目前大数据环境下, 素养教育主要采取了数据管理导航、 数据素养教育课程等多种模式, 高校图书馆还需要有针对性的面对不同培训对象, 结合根底能力的教育、 专业领域的教育等对学生、 科研人员及管理人员等实施数据素养教育 本文将分析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的措施, 结合数据素养的根本概念和内容, 为提升素养教育的质量水平提出合理化倡议关键词】大数据;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数据不仅代表着来源、 目的和结果,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社会根底设施和根本工具 在日常的生活中, 数据及多种数量化信息使人们常常需要根据这些内容进行察看与决策,同时还需要根据这些内容来进行整理,了解生活环境的多种变化,示例天气状况和市场价格等图书馆作为第二课堂影响着高校整体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因此应该充沛发挥图书馆的优势, 积极的展示教育职能, 通过数据素养的教育, 让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真正掌握数据的价值和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 提升把握数据的能力, 在这个根底上提高自己应用数据的技能。
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关系到整个时代社会整体的理性文明水平,同时也影响到国家关于未来人才的培育1 数据素养的根本概述1.1 数据素养与信息素养数据素养和信息素养在根本的概念上存在着密切联系 数据素养就是指在科研的过程中进行收集、 加工并且评价、 利用数据的相关知识内容, 其中也包含着具体的道德和行为标准信息素养和数据素养都属于一个含义较为宽泛的综合概念, 两者也都蕴藏着可以高效利用的信息与数据资源工具的能力, 最为关键的是提供了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及方式, 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两者之间虽然存在着密切联系, 但是处理的对象各不相同, 数据 可以视为一种信息的形式,通常意义上来说, 信息包含的范围较为抽象且广泛总之, 数据素养属于信息素养的重要分支,因此可以将其列为信息素养的一个子集1.2 数据素养教育的价值在大数据时代, 众多的数据密集型知识环境、 统计与数据分析能力等成为了当代师生必备知识框架内容 所以数据素养教育已经纳入到国家的高等教育改革行列, 需要全面落实并推进这项重大举措, 这将影响到国家人才的培养和知识水平的提升, 高校图书馆担任起数据素养教育时代的重担。
2 数据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2.1 意识的培养数据意识的重要前提是和学习生活中息息相关的数据敏感程度, 及时寻找并发现这类数据的存在意义和价值, 经过人们不断的探索与长期积累, 经过刻意锻炼之后就逐渐形成了发现此类数据的意识和兴趣2.2 处理技能数据的处理技能最为关键, 其中涵盖了获取的技能与管理的技能, 获取的技能包括了对数据源中的类型、 格式、 采集的途径及应用的办法等 数据管理的技能重点是对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适当的表述、存储和标识2.3 应用技能获取相关数据的最终目的是应用, 其中蕴藏着分析和运用两个过程 数据的分析主要是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解读, 同时总结模式和相关的规律, 整个过程离不开对数据的准确性分析, 明确数据的真正价值, 掌握好最根底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方式, 利用数据分析的主 要工具,了解共享数据的方式,坚持以数据为重要撑持,结合根本的要点进行适当决策2.4道德思想教育批判精神和数据的伦理道德是最根本的保障, 数据属于一种客观的存在, 但是其真实性和可靠性还尚不明确 利用数据来获取相应的结果也不一定完全正确, 数据反映出的现实本身也存在较强的局限性, 因此不能盲目轻信数据, 应该及时反思数据结果, 并且遵守信息获取的渠道标准,一切流程都应该合乎数据伦理道德。
3 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策略3.1 重视宣传推广数据素养教育应该和读者进行充沛的了解与沟通, 在明确他们实际需求的根底上, 正确分析不同类型的读者对数据素养的期许 通过展开广泛的交流过程, 才能实现宣传和效劳的有的放矢 在发展相关研究工作的同时, 重视推广数据素养的根底知识, 也可以设置读书节等大型活动, 通过趣味性的方式对数据素养的根底知识进行有目的的宣传推广, 从而让读者们真切感受其根本的内涵、定义与价值3.2 自助式数据资源利用模式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图书管理员这个具有中介作用的角色开始向着自助式资源效劳模式转变 要求图书馆应该结合多元化现代伎俩为读者展示丰盛多彩的数据资源 读者也可以充沛利用自动化设备, 在进行查找资源的时候选择自己感兴趣且合乎自己学科的数据资源, 让自己获得自由的开展, 由此提升数据的获取能力及分析能力, 并在这个根底上增强分享意识3.3 发展数据管理效劳高校图书馆应该关注管理人员的自身素养提升, 通过加入培训、 进修及实践等多种方式来提高数据管理的能力 数据馆员不仅应该及时熟悉多种数据库的使用, 还需要建立和科研工程有关的资源平台,以便提供查询使用。
4 结语数据素养教育活动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实现教学的目标, 同时也能提高最根底的创新能力,有效的拓展并深化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及效劳, 有助于推动学术交流平台的建立, 以此适应当代大数据环境下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参考文献【1】 邓李君 ,杨文建.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数 据素养教育研究.图书馆建 设,2008(01):76-80.【 2】张群 ,刘玉敏.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素养教育体系模型构建研究.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01):96-102.3】刘勋.高校图书馆发展嵌入式数据素养教育探究.图书与情报,2008(03):86 -89.4】邓李君.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策略研究.国家图书馆学刊 ,2008(04):43 -51.【5】 孟祥保 ,李爱国.国外高校图书馆科 学数据素养教育研究.大学图书馆学 报,2008(03):11 -16.要 : [目的 / 意义]在信息技术迅猛开展和信息环境急剧变迁的背景下,信息素养的内涵和规范在不断变化, 需要构建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体系, 以完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和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办法 / 过程] 在对元素养理论研究及实践开展的相关文献和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现状进行调研后,以元素养理论为根底,以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 的核心理念为参照, 结合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实际, 构建出 “A -B-C-D元素养培育体系模型。
[结果/ 结论]我国元素养教育应该注重元素养的阶段培育,依据目标深化教育内容体系, 拓展教育模式和办法体系, 协同教育资源和教育主体 同时高校图书馆元素养教育的实施, 应灵活参照?框架》, 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信息素养教育成果, 建立专门的元素养培养队伍及合理的开展管理机制等关键词 :元素养教育;体系模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近年来,在新技术、 新媒体的影响下,图书馆信息素养的内涵和规范在不断变化 面对 日益更新的信息环境,2008年6月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sso-ciationofCollegeand ResearchLibraries,下列简称AC-RL)成立工作组,开始探索更新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规范, 元素养是其关注和探讨的核心内容2008年2月ACR L正式发布了 ?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下列简称?框架》),确立了信息素养的新定位元素养ACR L在市架》中清晰地将元素养界定为作为信息消费者和发明者的学生成功参与合作性领域所需的一组综合能力[ 1 ] 元素养的创始人T. Jacobson 认为,元素养作为众多素养的核心根底,主要是指在新媒体背景下, 通过整合相关素养理论并利用新信息技术, 指导信息主体在社交环境中进行信息获取、评估、组织、交互协同生产与分享的素养框架[ 2] 。
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强调元素养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对信息进行批判性的浏览、评估、获取、生产和分享时所需要的能力元素养的提出,更新了信息素养的内涵,拓展了信息素养的范畴,开启了信息素养的新愿景它不仅保存了原信息素养的合理内核, 而且引入包含批判性思维和反思在内的元认知、 交互协同能力等新的培养要素,为深化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全面指引美国学者S. Bell 曾预言元素养教育必将成为下一代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规范的基石,并指出 :高校图书馆须将信息素养与各种形式的信息融会贯穿, 培养学生的元素养能力, 才能完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 [ 3] 1 元素养理论研究及实践开展伴随着 “元素养〞概念的提出,国外有关元素养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功效 T. Jacobson 在提出元素养的概念并对其进行解读之后,与合要:文章介绍了“互联网+ 〞时代高校图书馆发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了“互联网+ 〞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面临的新变化, 阐述了 “互联网 +〞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构建要素,提出了 “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构建的根本策略互联网+〞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将互联网技术融入人们日常的生产和社会生活当中, 即实现传统行业和互联网科技的融合。
“互联网 +〞的跨界不仅为整个社会开展注入活力, 而且融合了云计算、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极大地提升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2008 年我国专门出台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将 “互联网+〞的开展从单纯的行业实践回升到国家行动方案[ 1]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行业中的重要组成局部,在信息素养教育中具有非常多的优势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已经开始 “互联网+图书馆〞的积极探索,并在诸多方面取得了创新, 为今后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开展提供了实践经验和开展思路1 “互联网 +〞时代高校图书馆发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1. 1 信息技术及信息量增长对大学生素质的必然要求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全球进入信息化时代,以 Web 为代表的网络技术的开展引发了全球图书馆的深刻变革, 网络搜索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据调查, 目前 Google已经凭借其强大的检索能力和涵盖88 种语言的效劳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搜索引擎;而我国如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也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 2008 年 1 月 22 日,中国互联网络 信息中心发布的第 37 次?中国互联网络开展状况统计报告》 显示, 截至 2008 年 12 月, 我国的网民规模已经到达了 6 . 88 亿, 互联网的遍及率已超过半数, 其中有一半的人数已经接入互联网, 而网民的数量更是占据整个网民数量的 90%[ 2] 。
当前互联网的快速开展也正在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习和获取信息的方式,人们利用互联网学习、生活、娱乐、工作,互联网成为人们的好帮手但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也带来了信息泛滥、信息侵犯、 信息垄断、 信息 霸权等不利因素,使互联网处于无监控状态1. 2 高等教育改革对信息素养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我国从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一直探讨高等教育改革问题,并在1999 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开展人才作为今后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促进四个方面的开展,即:在教育模式上,充沛尊重学校和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