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药物警戒检查指导原则与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检查指南(试行).docx

37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285971800
  • 上传时间:2022-04-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2.69KB
  • / 3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药物警戒检查指导原那么为指导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开展药物警戒检查工作,催促药品 上市许可持有人(以下简称持有人)落实药物警戒主体责任,根 据《药品检查管理方法(试行)》等有关规定,制定本指导原那么本指导原那么适用于省级及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持有人 自行开展及其委托开展的药物警戒活动进行的检查工作;对获准 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的药品注册申请人开展药物警戒检查的,应结 合药物平安性特性和临床试验平安信息报告及风险评估,在临床 试验期间或上市许可前启动药物警戒检查,具体实施可参照本指 导原那么有关检查工作的组织实施,以及检查机构和人员、检查程序、 常规检查、有因检查、检查与稽查的衔接、跨区域检查协作、检 查结果的处理等相关工作,按照《国家药监局关于印发〈药品检 查管理方法(试行)〉的通知》(国药监药管[2021) 31号)等 有关要求执行一、常规检查重点考虑因素(一)药品特征1 .药品的平安性特性2 .药品不良反响监测数据及药品不良反响聚集性事件发生情 况3 .销售量大或替代药品有限的药品4 .批准上市时有附加平安性条件的药品编号工程检查工程(缺陷风险建议等级)检查方法和内容检查依据PV28聚集性 事件调 查处置98 .对药品不良反响聚集性事件是否及时进行了调查处置(**)99 .是否采取适宜的风险控制措施(*)100 .调查处置情况和结果是否按要求进行了报告(*)了解持有人是否发现或获知药品不良反响聚集性事件;了解聚 集性事件调查处置经过;查看调查报告、跟踪报告、总结报告; 查看证明企业开展相关风险控制措施的文件或记录。

      GVP 第 61、89、132条注:1.要求持有人提供的相关资料一般为三年以内,或自上次检查至本次检查期间形成的资料2.本表中GVP指《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AEFI方案指《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响监测方案》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和监测检查指南(试行)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和监测是药品上市后监管的重要内容,是药品生产企业对其生产的药品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责任,是药品平安 评价的重要依据为推进药品生产企业开展不良反响报告和监测工作,指导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开展对企业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和监测工作的检查,制 定本检查指南本指南适用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开展对药品生产企业不良反响报告和监测工作的检查1.检查目的工.1通过对药品生产企业执行《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和监测管理方法》情况进行检查,促进企业规范开展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和监测工作,推进相关工 作全面开展2.2确定药品生产企业具备符合法律法规所要求的机构、人员、制度、体系和设施X.3检查药品生产企业是否严格履行报告和监测责任,是否存在可能对公众健康造成威胁的因素和风险工.4必要时,检查结果可作为监管措施的依据2 .检查类型2.1 常规检查:指按计划开展的例行检查,通常为系统性检查,可选取一个或多个特定药品作为实例检查企业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和监测体系运转情况。

      常规检查应坚持问题导向,如新药监测期内、首次进口 5年内的药品为重点检查内容常规检查范围包括组织机构、人员管理、质量管理体系、个例药品不良反响、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境外发生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响、定期平安性更新 报告、药品重点监测、评价及控制q个方面,检查内容参见检查要点(见附件2)疫苗生产企业的个例报告、群体不良事件检查内容,参考《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响监测方案》(卫办疾控发(20194号)有关要求2.2 有因检查:指因一个或多个特殊问题,对生产企业开展的针对性检查,以确认生产企业是否存在违反相关法规的行为启动有因检查原因如下:2.2.1 药品平安性出现问题:未能及时发现或沟通相关风险,产品撤市或暂停生产、销售时未提前告知等2.2.2 报告责任未履行:迟报、瞒报、报告质量差、报告信息不准确等2.2.3 未完成监管机构的要求:未按要求开展药品重点监测;未按要求实施相关产品的风险管理计划;未按要求提供资料,或提供的数据信息不符 合要求2.2.4 其他:延迟实施或没有充分实施整改措施;其他检查(GXPS)发现的相关问题;投诉意见等3 .检查计划制定检查计划前应对企业进行系统风险评估根据风险大小来决定检查的频率和范围,对以下因素予以重点考虑:31既往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和监测检查或其他检查(GXPS)中发现的相关违规问题以及建议的再次检查时间;一113.1 批准上市时有附加平安性条件的药品,例如开展上市后研究、销售量大的药品、市场上替代品较有限的药品。

      3.2 从未接受过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和监测培训的药品生产企业、上市品种较多且销售量大的药品生产企业、首次在中国境内获得药品批准的药品生 产企业,组织结构方面发生变化的药品生产企业(例如兼并与收购)4 .检查地点4.1 根据检查目的以及部门实际,确定检查地点药品生产企业参与实施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和监测的任何地点都可能被检查,检查的目的是确认这 些部门是否具有履行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和监测工作的能力4.2 当药品生产企业主要的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和监测工作地点、数据库或者药品不良反响监测活动在中国境外开展,而中国境内的工作地点无法有 效确认相关工作是否符合现行法律法规时,可以开展境外检查5 .检查实施5.1 准备阶段5.1. 工通知药品生产企业:在实施现场检查前应当正式通知生产企业检查事宜,并提出需要准备的文件资料和提交时限常规检查一般应提前2个月通知药品生产企业,准备的文件资料通常包括基本信息、组织机构、人员管理、工作程序、培训记录、相关监测工作开展情况等(见附件2)中国境内持有药品批准文号的药品生产企业(包括受进口药品境外制药厂商委托的驻中国境内办事机构或者中国境内代理机构)应该随时做好接受 检查的准备,有因检查可能事先不告知;按《生产企、也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和监测检查资料清单》准备资料;确保可以在确定的检查地点接受检查,并在 检查中提供检查员所需的信息和/或文件、面谈人员及相关问题的解释说明。

      SL2制定现场检查方案:在实施现场检查前,应充分了解生产企业基本情况、既往监测工作开展情况、风险因素等,并制定现场检查方案,包括检查目的、具体品种、检查范围、检查时间、地点、日程安排、检查组成员及分工等—12 -现场检查时间一般为2〜3天,可视具体情况适当缩短或延长检查组一般由2名以上检查人员组成,实行检查组长负责制5.2 现场检查5.3 .工启动会议现场检查开始时,召开由检查人员、生产企业负责人、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和监测负责人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的启动会议内容包括确认检查内容、 落实检查日程、确定检查期间企业联络人员、以及生产企业介绍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和监测体系及工作概况等开展检查5.2.2.1 检查方式:查阅文件、人员访谈、计算机系统检查等52.2.2 检查内容:根据现场检查方案,对生产企业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和监测体系进行全面检查或者对具体问题开展针对性检查52.2.3 检查记录:所有检查情况(包括受访人员姓名、职务等)、检查发现的问题均应记录在案必要时,应将生产企业未按相关法规要求执行 情况进行证据保存,并应及时将证据移交企业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52.2.4 检查组应对现场检查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并客观、公平、公正地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评估。

      5,.3总结会议现场检查结束时,检查组召开总结会议,并就检查发现的问题向药品生产企业进行反响生产企业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无异议的,应对问题进行整 改生产企业如对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有异议,可做适当解释和说明对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见附件3),检查组全体成员、生产企业负责人应签字 确认,双方各执一份—13 -54检查报告现场检查结束工个工作日内,检查组长负责组织完成检查报告,确认签字的相关现场检查资料附后,一并上报检查组织单位检查报告内容包括 以下方面:1.1.1 查开展总体情况,例如检查人员组成、检查计划制定、检查地点确认以及开展检查的总体情况等;1.1.2 企业执行《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和监测管理方法》的基本情况;1.1.3 发现的问题;1.1.4 结论和建议55整改及复查被检查药品生产企业根据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及预防措施,对紧急和/或重大问题应予以优先处理,整改措施要具有针对 性、可评估性、切实可行且时限明确企业应当于检查结束后2个工作日内提交整改计划,并于检查结束后6个月内提交整改报告必要时,检杳组织单位开展复查,以确保药品生产企业的整改及预防措施有效落实6.监管措施对于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和监测管理方法》要求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根据情况采取以下措施:&工约谈企业:与药品生产企业代表进行沟通,说明已确认的违规行为,提出明确的监管要求,如整改及预防措施等。

      62警告信:通过书面形式与药品生产企业沟通,说明已确认的违规行为,提醒其严格履行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和监测的相关职责,或提出明确的监 管要求,如整改及预防措施等14 —&3行政处分:如遇违反《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和监测管理方法》要求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7.检查管理7.工职责7口.工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开展对本行政区域'内生产企业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和监测的检查必要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可以组织开展生产企业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和监测工作检查7.L3国家及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响监测机构负责配合检查工作的实施7.2检查员资质和培训检查人员需具备医药学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熟悉和掌握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和监测相关法规,有较 强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检查人员应该接受必要的培训,以保证具备准备、实施和报告检查工作方面的技能7.3信息共享检查中发现的相关问题,与药品注册审评、稽查、审核查验、等部门共享信息—15 -7.4信息公布检查结果和监管措施等情况应当及时予以公开—16 -附件1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和监测检查要点类别编号内容要点《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和 监测管理方法》条款组织机构1.1设立专门机构开展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和监 测工作,具有清晰的组织机构图。

      审查生产企业整体组织情况(组织结构图、人员数 量、职位描述、责任、正式任命等内容)需检查的资料:1生产企业不良反响监测工作制度文件2组织结构图:包括公司结构、层级关系、附属公 司等情况,其中药品不良反响监测部门应该包括名 字和职务第二章第十三条1.2专门机构具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包括制定药 品不良反响报告和监测制度并监督实施;收 集药品不良反响相关信息;死亡、群体以及 其他影响较大事件的调查;组织药品不良反 应相关教育和培训等了解生产企业制度文件中是否包括相关职责需检查的资料:生产企业不良反响监测工作制度文件第二章第十三条1.3建立清晰明确的药品平安问题处理机制,例 如可以建立由多个部门参与的药品平安委 员会,研究处理有关平安性问题了解生产企业是否建立了药品平安问题处理机制, 例如是否建立了药品平安委员会来处理重大药品安 全事件需检查初资料:如果已建立药品平安委员会,了解药品平安委员会 组织结构、涉及部门、主要工作和职责、人员情况、 委员会会议记录等第三章第二十二条 第三章第二十九条 第五章第四十五条—17 -类别编号内容要点《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和 监测管理方法》条款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