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曹操的管理思想.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1308452
  • 上传时间:2018-05-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4.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曹操的管理思想论曹操的管理思想社会学院 10(2)班 41 号 汤蕾摘要摘要:东汉末年,三足鼎立,曹操凭着个人独特的人格魅力,成为独霸一方的枭雄曹操是一个极为丰富、 多面,极有个性又极富戏据性的人物他诡谲、狡诈、冷酷、残忍,但同时他也是大气、深沉、豁达、豪爽、 洒脱、风趣、机敏、随和的,他运筹帷幄,征讨四方,广纳贤士,擅用人才,施行仁政于民,建立霸业于国,以大局 为重,不计较私人仇恨,通过自己在经济,行政,文化,人才以及军事方面的独特的管理方式,把一方水土治理 的井井有条,是当世当之无愧的“英雄”关键词关键词:以礼教化;大气豁达;知才善任;唯才是用;文武兼重一、经济管理思想一、经济管理思想1 1、、实行屯田制实行屯田制曹操起兵后,因缺乏粮食,招募的新兵有的中途叛逃,有的将领几乎饿死严酷的现实使他深深体会到军粮的重要性196 年(建安元年),他决定推行屯田制,颁布《置屯田令》屯田的基层组织为屯,每屯约有五六十人,由屯田司马管理屯田组织自成系统,不隶属郡县,官员有典农中郎将(相当于郡守)、典农都尉(相当于县令)、直接隶属于朝廷的大司农屯田农民称屯田客屯田客用官牛耕种的,要将收成的百分之六十交给国家,用自己牛耕种的,交百分之五十。

      屯田农民不再负担徭役和兵役屯田制的推行,使许多流民重归土地,解决了他们的一些生计问题,对恢复和发展生产起了积极作用,对曹操势力的兴起和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2 2、抑制土地兼并、抑制土地兼并曹操于建安九年(公元 204 年)颁布的《抑兼并令》,主要内容: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袁氏之治也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炫鬻家财,不足应命;审配宗族,至于藏匿罪人,为逋逃主欲望百姓亲附,甲兵强盛,岂可得邪!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丝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郡国守相明检察之,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也曹操抑制土地兼并的思想直接来源于董仲舒的思想,而董仲舒的儒学是包含了一些道家、法家思想在内的新儒学,毕竟要抑制土地兼并光靠德治是不行的,更需要有法治做后台,这也就是所谓的“阳儒阴法”,也因此曹操抑制土地兼并的指导思想是儒家思想,行政手段则体现法家思想3、奖励农耕、奖励农耕曹操注意招回流亡人口,分给无主荒地,或贷给耕牛,帮助和鼓励他们从事生产关中地区因遭受军阀破坏,有十万多家流入荆州后来这些人想重返关中,但苦于无犁、牛等生产资料曹操便采纳为觊建议,实行食盐专卖,以其收入购买耕牛和农具,贷给归还的农民,帮助他们恢复生产。

      曹操还注意发展水利灌溉事业,在各地修造陂塘,广兴稻田,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二、行政管理思想二、行政管理思想1 1、建立军政制、建立军政制建安元年(公元 196 年)曹操奉迎天子,迁都于许,“宗庙社稷制度始立”张作耀先生认为“以军谋政,以政制军”是曹操的重要思想之一,曹操逢迎天子之后,成功的建立了一套军政制,架空了东汉政府,建立了一套属于他行政制度,是曹操事业成功的重要原因曹操的军政制其实是对大将军掌权的继承发展建安十三年(公元 208 年),曹操罢三公,复置丞相、御史大夫,自己当丞相,并以光禄勋郗虑为御史大夫,这时的御史大夫基本上没有什么实权了,曹操就这样完全把军政大权其中于一身,比之外戚、宦官专权,曹操的成功之处在于军政的完全集中,并且培养心腹安插要位2 2、以礼教化民众、以礼教化民众建安八年五月,曹操颁布的《修学令》,表明了他要实施以礼教化民众的决心,其文如下:丧乱已来,十有五年,后生者不见仁义礼让之风,吾甚伤之其令郡国各修文学,县满五百户置校官,选其乡之俊造而教学之,庶几先王之道不废,而有以益于天下袁涣初归曹操,提倡以道德仁义教化民众,曹操深纳其言,但由于战事频繁所以没有出台具体政令。

      魏国建国初,曹操升袁涣“为郎中令,行御史大夫事”,袁涣有上言曹操:“今天下大难已除,文武并用,长久之道也以为可大收篇籍,明先圣之教,以易民视听,使海内斐然向风,则远人不服可以文德来之曹操“善其言”其治下,刘馥于扬州“聚诸生,立学校”;杜畿在河东“亲自执经教授”;杨俊治南阳“宣德教,立学校”因此可见,曹操并非在说空话,而是有实际行动的3 3、实行严刑峻法、实行严刑峻法曹操听从何夔建议,实行“制新科下州郡”不仅如此,曹操还将教刑结合,曹操曾对高柔下令说过:“夫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表明了曹操实施教刑结合的思想王修治魏郡时,“明赏罚”;苏则在金城设禁令,“有干犯者辄戮,其从教者必赏”;等等足以说明曹操崇尚的法治也在其治下各县得到实施此外,曹操甚至“议复肉刑”,并且得到陈群、钟繇的赞同,但由于王朗等众多参与议会者反对,加上军事繁多,暂且罢议教刑结合的思想来源于董仲舒“德主刑辅”的思想,只不过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曹操必须采取“德刑并重”方能更好的治理其辖下郡县三、文化管理思想三、文化管理思想1 1、、坚坚信信““德德厚厚流流光光””的的古古训训,,择择师师重重德德行行建安十年(205)正月,曹操攻破南皮,杀袁谭,全部占领冀州,辟冀州名士崔琰为别驾从事。

      第二年,曹操征并州高平,留曹丕守邺,让崔琰当曹丕的师傅崔琰尽职尽责,受到曹操的赏识,曹丕的敬重建安十三年(208)六月,曹操任丞相,调崔琰任东曹椽东曹椽是丞相府主管二千石以下官吏升降事宜的办事机构曹操在《授崔琰东曹椽教》中说:“君有伯夷之风,史鱼之直,贪夫慕名而清,壮士尚称而厉,斯可以率时者已故授东曹,往践厥职从曹操《授崔琰东曹椽教》的内容看,他坚信“德厚流光”的古训,重视表率作用正是基于这种思想,建安十六年(211),曹操下《高选诸子椽属令》,说:“侯家吏,宜渊深法度如邢顒辈高选”是严格选拔椽属”,是诸侯属吏的正、副长官,实际上是诸侯的师傅曹操让邢顒为平原侯家丞,让“名高德大“的北海名士邴原为曹丕五官府长史《转邴原为五官府长史令》的令文遣词用语的谦虚和诚恳,寄托着曹操对培养接班人的殷切期望曹操择师重德行的教育思想在当今社会仍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2 2、、倡导文武兼习,允许学有偏好倡导文武兼习,允许学有偏好曹操是一位文武兼备的英雄,他也要求诸子兼习文武曹操曾令工匠打造五口宝刀,取“百炼利器,以辟不祥”之意,命名为“百辟刀”曹操作《百辟刀令》,说:“往岁作百辟刀五枚,适成,先以一与五官将,其余四,吾诸子中有不好武而好文学,将与次与之。

      这个令文反映出曹操倡导文武兼习,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曹操虽然倡导文武兼习,但允许学有偏好曹操得知三子曹彰立志为将以后,并没有再责备他弃文好武,而“大笑”,实际上是允许曹彰学有偏好曹操对待四子曹植也是这样曹植喜文而厌武他在《与杨德祖书》中说:“仆少小好为文章,迄至于今二十有五年矣曹操赐他百辟刀一把,勉励其习武曹植作《宝刀铭》,说:“造兹宝刀,既砻既砺匪以尚武,予身是卫对于曹植这种言行,曹操也没有训斥允许学有偏好,按照现代教育理念说,就是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允许良好的个性发展曹操能够做到这点,难能可贵3 3、委以重任,在实践中培养、锻炼、选拔接班人、委以重任,在实践中培养、锻炼、选拔接班人建安二十年(215)三月,曹操西征张鲁,十一月张鲁降,得汉中,十二月自汉中郡治所南郑还随后,曹操发布《诸儿令》:“今寿春、汉中、长安,先欲使一儿各往督领之,欲择慈孝不违吾令,亦未知用谁也虽儿小时见爱,而长大能善,必用之,吾非有二言也,不但不私臣吏,儿子亦不欲有所私《诸儿令》反映出曹操对儿子们敢于委以重任,在实践中培养、锻炼、选拔接班人的教育思想曹操爱才,对才思敏捷的四子曹植非常宠爱,数次想立为太子然而,事情的发展并不以个人的愿望为转移。

      曹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 曹丕没有辜负曹操建安二十四年(219),曹操远征汉中,留曹丕守邺城西曹椽魏讽勾结长乐宫卫尉陈褘谋袭邺曹丕得讯,当机立断,诛杀魏讽及其党羽,平息叛乱,保证了邺城安全,为曹操西征解除了后顾之忧反观曹植,他并没有接受开司马门私出犯禁的教训建安二十四年(219),曹仁被关羽围困曹操以曹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想派他去救曹仁,让人去叫曹植,可曹植酩酊大醉,不能接受任务两相对比,证明曹操委以重任,在实践中培养、锻炼、选拔接班人的教育思想是行之有效的四、人才管理思想四、人才管理思想1 1、、实施长期、有效的人才发展战略实施长期、有效的人才发展战略在起兵创业阶段,他有这样的观点:“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初露头角的曹操就把人才作为自己剪灭群雄的保证,而且对人力资源的认识也非常人所能比拟的曹操颁布的三道《求贤令》,被众多的人奉为古代爱才的范例,常常使后世怀才不遇者自恨生不逢时,不得其主例如,攻克冀州后,他令人遍访冀州贤士,求贤若渴;他不仅对主动投靠自己的人高薪聘请、尊重有加,而且对敌营中的人才也喜爱备加:比如,见许褚“威风凛凛“,心中暗喜,见贾诩“应对如流,甚爱之“,然后想方设法争取过来为己所用。

      事实上这些人都为曹魏集团建立丰功伟绩他爱才情深,常常产生对人才的深深惜怜,他的数哭郭嘉、典韦,令捧读者不禁潸然垂泪,感动不已正因为曹操爱才惜才,善于罗致人才,才造成“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的强大阵容,为实现他“摧灭群逆,克定天下“ 的政治抱负打下了可靠基础2 2、奉行唯才是举、不拘一格的选人策略、奉行唯才是举、不拘一格的选人策略他曾经多次下令,公开向天下求贤他针对东汉选官的积弊,以无畏的胆略,把“德行“、“名节“、“门第“等迂腐无用的选才标准一扫而光,在建安 15 年春天发布的《求贤令》中,他指出:“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后来发布的《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中,他进一步强调:“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耶?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 公元 217年,曹操已 63 岁,行将就木,但求贤之心愈切,在《举贤勿拘品行令》中更明确指出对那些“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曹操具体实践了他对人才的重视和爱惜,把人无完人,慎无苛求的思想,把才重一技、用其所长的思想,把只用人才、不用庸才的思想推向了顶峰,充分表现了超越他人的气魄和胆识。

      3 3、采用实地考察、面谈识别的聘人方式、采用实地考察、面谈识别的聘人方式汜水关前,关羽要求出战华雄曹操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三尺,丹风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这形象,这气势,严如天神一般曹操评价:“此人仪表不俗“,心中暗喜,于是让关羽出战,果然斩了华雄,并一直挖空心思想收编关羽于帐下曹操移驾许昌,途中被徐晃拦截曹操见徐晃“威风凛凛,暗暗称奇“,接着让许褚出马与之交锋,两人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从而认定徐晃是位将才,并派人把他争夺到自己手下荀彧投奔曹操,“操与语大悦,曰:“此吾之子房也'!遂认为行军司马曹操请郭嘉来到兖州“共论天下之事,与之谈论,终日不倦“曹操手下的谋士有荀彧、郭嘉、程昱、崔琰、荀攸、刘晔、满庞、吕虔、毛阶等,一时间曹操的智囊人物便济济一堂对于人才的选拔,有一次在庆贺铜雀台落成的宴会上,曹操曾别出心裁,考试部下的文臣武将他以西川红锦战袍一领作为奖品,让武将射箭争夺整个武官分为两队:曹氏宗族俱穿红,其余将士俱穿绿大家你争我夺,最后绿袍队中的许褚和徐晃获胜,接着曹操又令文官以纪念铜雀台落成为题目,进献诗章,以显示其才学和见识曹操这里运用的考试有两个特点:一是公开,二是公平。

      家族人员与外聘将士一视同仁五、军事管理思想五、军事管理思想1 1、用干戚以济世、用干戚以济世曹操既反对一味恃武,也反对一味恃文他肯定战争,称颂战争是济世所需,曹操有征引史实,说明黄、成汤、周武王“咸用干戚以济世” ,援引《司马法》 “人故杀人,杀之可也” 认为不如此,有可能像只文不武的徐偃王那样,迅速失败,结论是:“恃文者亡”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