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人均寿命提高的养老金个人账户缴费率研究.pdf
3页特 区经济 Special Zone Economy 2010 年 10 月改革论坛摘 要 :现行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是 “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 ”相结合的部分积累模式 其中 ,个人账户不具备代际内收入再分配的功能 ,属于私人商品 个人账户缴费率的高低不仅影响到个人当期的可支配收入 ,而且间接影响到其退休后生活水平的高低 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下的个人账户缴费率只能保障退休人员 10 年的生活 , 而目前男女退休职工的算术平均余命已接近 17 年 ,因此 ,随着人均寿命提高且不断延长 ,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个人账户缴费率 ,那么退休人口将面临着因长寿带来的生活无保障的情况 本文则通过以现有的理论研究为基础进行合理测算 ,力求得出基于人均寿命提高调整个人账户缴费率的理论依据和政策依据 关 键 词 :人均寿命 ;平均余命 ;养老金个人账户 ;缴费率Abstract:China’s present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is built on the partial accumulative mode which in-cludes social pool and personal account. Individualaccount doesn’t have the function of intra -genera-tional income redistribution and belongs to privategoods in nature. The contribution rate level of person-al account not only affects citizen’s disposal incomepresently, also affects their future basic life and ex-pectation. According to current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personal account can onlyprovide the retired with ten year’s basic life securi-ty. As average expectation of life increases, life ex-pectancy at retirement is growing gradually and its av-erage value of male and female employees is almost sev-enteen years at present. If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personal account were not properly adjusted by life ex-pectancy at retirement, the retired facing longevityrisk will fall into poor state. Based on existed re-search, this article aims to put forward the theoreti-cal and policy basis of adjustment to the contributionrate of personal account by life expectancy at retire-ment.Keywords:Average life expectancy;life expectancyat retirement;personal account;the contribution rate一 、中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缴费率存在的问题按照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个人账户的设计规定 ,个人养老金月发放标准根据本人账户存储额除以 120,即按 10 年发放 ,该制度是依据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70 岁而劳动者退休年龄为 60岁计算的 。
而近年来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降低了人口死亡率 ,人们的平均寿命因而不断提高 (见表 1) 根据预测 ,2010 年我国城镇男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 74.492 岁 ,女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 78.712 岁 ;2050年我国城镇男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 78.580 岁 , 女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 82.740 岁 (见表 2)根据现行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保障退休人员 10 年的制度 (以男女均为 60 岁退休计算 ),2010 年城镇男性人口将有 4.492 年得不到基本保障 ,城镇女性人口将有 8.712 年得不到基本保障 ;2050 年城镇男性人口将有 8.580 年得不到基本保障 ,城镇女性人口将有 12.740 年得不到基本保障 如果按照现行女性法定退休年龄低于 60 岁的制度计算 , 那么女性退休人口没有保障的时间将会更长 这意味着在现行个人账户缴费率机制下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 ,退休人口在 10 余年之后得不到基本生活保障的时间将会更久 表 1 中国平均预期寿命水平的变化 单位 :岁资料来源 :李仲生 :《中国的人口与经济发展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82 页 。
综上所述 ,随着人平均寿命的提高 ,退休人员平均余命也随之延长 ,实际运行中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缴费率不能满足退休人员 10 余年之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 从而使得养老保险的安全网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因此 ,依据人均寿命的提高调整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缴费率是十分必要的 ,深入探讨这一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基于人均寿命提高的养老金个人账户缴费率研究□ 彭兆祺 王璇年份男 性 平 均寿命女 性 平均寿命平 均 寿命 的 男女差男 性 平均 寿 命的伸长女 性 平均 寿 命的伸长男 女 的平 均 寿命1957 58.53 58.32 -0.21 — — 58.431975 65.27 67.37 2.10 6.74 9.05 66.321981 67.01 69.92 2.91 1.74 2.25 68.501989 68.99 72.89 3.90 1.98 2.97 70.942000 70.97 74.79 3.82 1.98 1.90 72.88(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 100044)1262010 年 10 月 Special Zone Economy 特区经济表 2 中国分城乡人口出生预期寿命 (2000~2050 年 ) 单位 :岁资料来源 :李仲生 :《中国的人口与经济发展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255 页 。
二 、基于人均寿命提高的个人账户缴费率水平分析1.个人账户缴费率平衡模型构建养老金个人账户缴费率平衡模型的构建原则是追求个人账户长期平衡 这种平衡关系主要表现在职工在职期间通过缴纳养老保险金最终形成个人账户中的养老保险费的积累额终值应等于职工将来退休之后从个人账户中得到的养老保险退休金 构建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缴费率平衡模型是为了明确职工当前的缴费水平和未来享受养老保险金待遇之间的数量关系 ,了解人均寿命提高及其他相关变量 (如退休年龄 、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 、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 、个人账户替代率等 )与个人账户缴费率之间的关系 ① 模型构建的前提条 其一 ,男女职工统一退休年龄且不存在提前退休情况 在全世界 172 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中 ,对退休年龄有明确规定的有 165 个 男女退休年龄相同的国家和地区多于退休年龄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其中相同退休年龄的有 98 个占到 59.4%,不同的有 67 个占 40.6% 从公平和效率的角度分析 ,统一男女退休年龄不仅有利于维护男女权益平等 ,而且有利于改善养老保险的财务状况 近年来 ,欧洲许多国家都致力于提高女性退休年龄 , 如英国决定从 2010 年起将女性退休年龄从目前的 60 岁提高至 65 岁 ,与男性退休年龄一致 。
其二 ,工资能够反映职工的真实劳动力价值 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是以职工工资总额计算的平均工资作为计费基础 由于企业的工资总额具有劳动收入非工资化 、 非货币化程度高的特点 ,职工的工资往往只是职工收入的一部分 ,企业发放的物质福利和职工的灰色收入在职工收入中占据较大比重 工资数据的严重不实 ,不但高估了养老金的替代率 ,同时也加大了基本养老保险金的收支缺口 ,模型中不考虑这种情况 其三 ,个人账户自设立之日起为实账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体制是一种试图结合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优点的部分积累制的混合模式 由于体制设计中没有明确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两者之间的关系 ,对转轨成本没有明确的制度安排 ,对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没有实行分开管理 ,这为社会统筹部分挪用个人账户基金提供了可能 变空账为实账是中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成功的关键 ,只有个人账户真正有积累才能进行投资 ,才能真正实现由现收现付制过渡到统账结合的部分积累制 因此 ,个人账户为实账假定下的养老保险投资收益率为实际投资收益率 其四 ,基本养老金替代率由基础养老金替代率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组成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 。
社会统筹部分养老金采取现收现付制收支方式 ,个人账户部分采取完全积累制方式 考虑到职工退休后社会平均工资仍在增长 ,为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并使其能够享受到社会发展成果 ,基本养老金替代率是指按照上年职工平均工资某一比例计算的替代率 , 实际上这是一种平均替代率 ,而非以退休者在职期间最后一年平均工资为基础计算的替代率 2000 年 《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 》规定 :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缴费满 15 年的 , 基础养老金标准为上年职工工资的 20%, 以后缴费每满 1 年增加一定比例的基础养老金 ,总体控制在 30%水平 ② 个人账户缴费率模型构建 养老金个人账户为完全积累模式 , 这就要求职工年轻时期积累资金并对自己的养老问题负责 ,体现的是生命周期个人负责的纵向平衡 现假设职工初始工作年龄为 a 岁 ,退休年龄为 b 岁 ,平均工作年限为 n,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n=b-a,职工平均工资在目标考察期初年为 w,个人账户缴费率为 t,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为 r,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为 g,r 与 g 在目标考察期内保持不变 ,个人账户养老基金经投资运营并实现保值增值 ,则职工在退休时养老基金积累的年末终值为 :F=tw[(1+r]n+(1+g)(1+r)n-1+Λ(1+g)n-1(1+r)] (1)=tw[(1+r)n+1-(1+g)n(1+r)]/(r-g) r≠g (2)假设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为 s, 且在目标考察期内保持不变 ,其他条件同上 ,在不考虑给付水平与工资指数化情况下 ,则退休者在平均余命 m 期间内每年年初领取养老金的现值为 :P=sw(1+g(n-1)[1+1/(1+r)+1/(1+r)2+Λ1/(1+r)m-1]=sw[(1+r)m-1](1+g)n-1/[r(1+r]m-1(3)如果考虑给付水平与工资指数化 (符合模型假设条件 ),则退休者在平均余命 m 期间内每年年初领取养老金的现值为 :P=sw(1+gn[1+(1+g)/(1+r)+Λ+(1+g)m-1/(1+r)m-1] (4)在个人账户基金积累制度下 , 要实现个人账户基金收支平衡 ,必须要求职工在退休时的基金积累额终值与退休人员每年从个人账户中获得的养老金领取额在退休点的现值总值相等 。
即有 F=P (5)如果 r≠g 时 ,(2)与 (4)相等 ,设 d=(1+g)/(1+r) , 则有tw[(1+r]n-(1+g)n]/(1-d)=sw(1+g)n(1-dm)/(1-d)t=sdn(1-dm)/(1-d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