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词汇发展及规范.pptx
60页汉 语 基 础,,,,,第四节 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规范化 一、词汇的发展变化 (一)新词产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的产生,必然伴随着新词语的出现 新词以双音节为主二)旧词的逐渐消失和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一些标志旧事物、旧观念的词语,有的逐渐在语言中消失了,有的逐渐缩小使用范围三)词义的演变 词汇的发展演变,不仅是新旧词语的吐故纳新,也包括词的意义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人们对词义概括的事物认识深化或发生变化的结果,也是人们表情达意准确、鲜明、生动的需要,它大大加强了现有词汇的表达功能,也符合语言应用的经济原则演变途径: 1.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扩大是指词义从特定意义扩大为普遍意义,从专有名词泛化为普通名词,基本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江、河,原来分别指长江、黄河 江水又东,经三峡水经注.三峡) 河水清且涟漪诗经.伐檀) 古人以“江淮河汉(长江、淮河、黄河、汉水)”统称中国河流 江,如今仍可以指长江,如“江南”、“江北”,也可泛指普通江河,如“江山”、“珠江”等词义扩大是词汇史上常见现象又如: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 其中“雌雄”针对走兽,但二字从“隹”(短尾鸟,象形字)表义,本义是指鸟之雌雄,后扩大为兼指兽类了。
汉语中个别词使用范围无限扩展,甚至曾让人产生怀疑如欧阳修归田录: “今世俗言语之讹,而举世君子小人皆同其缪者,惟打字尔其义本谓考击至于造舟车者曰打船打车,网鱼曰打鱼,汲水曰打水,役夫饷饭曰打饭,从者执伞曰打伞而遍检字书,了无此字2.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缩小主要表现在从泛指到特指,从抽象到具体,从普通名词到专有名词的语义变化上例如: “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炼不轻说文) 五色金其他四种是铅、铜、银、铁,又称青金、赤金、白金、黑金后因其他四金都有专用词汇,“金”遂专用为“黄金”之称又如“臭”,原义是“气味”,后来词义缩小,专指与“香”相对的气味 “爱人”原义是“相爱的人”,或“在恋爱的人”,但新中国成立后,在公开场合称呼自己的配偶叫“爱人”,词义也缩小了3.词义的转移 词义的转移是指词放弃原义转而表示另一事物,这种变化多由比喻、借代、引申、典故、相似性等引起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 说文尔雅皆曰“逝,往也后世解读都用此义但是,“逝”在古代汉语中还引申有“离开”的义项吕氏春秋.知分“龙俛耳低尾而逝”句,东汉高诱注:“逝,去也。
王力汉语史稿:“去字在上古有两个主要的意义:一个是离开的意义(去齐,去鲁),加一个是除去的意义(老子:去甚,去奢)依古代的词义,去上海应该是离开上海,但是现在变成到上海了走”也是古今词义转移的典型例证古时“徐行曰步,疾步曰趋,疾趋曰走”走”即今之“跑”,故有“飞禽走兽”、“飞鹰走犬”“奔走相告”等成语古代流传的“走马观花”的典故:有跛足者去相亲,为掩饰自己的残疾而乘马从女子面前跑过去,而女子是兔唇,手持一朵香花在鼻子下掩盖着,结果双方生理缺陷均未被发现 今人用现代汉语理解“走马观花”,难免出错铁凝疾步热岛:“看宝岛由南向北,节目紧密,令我感到用走马观花都不足以表现我们行色的匆忙,或者把此行称作跑马观花更为合适当代1997年2期),,,又如“总统”一词,原指“总揽一切”,如“以总统功,进拜太保”(晋书谢安传)鸦片战争以后,该词就变成“共和国元首”了4.词义的弱化 词义弱化是指词义程度的减弱例如“饥饿”中的“饿”字,古义指严重的饥饿,已近死亡的程度,孟子“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中即用“饿”的古义,而现代汉语中“饿”是指一般的肚子饿 又如“疾病”中的“病”和“疾”一样,都是指一般的生病,而古义中的“病”却和“疾”有别,是指大病。
这些词的词义在今天看来,程度都减弱了5.色彩的变化 指色彩意义上发生了扬升或贬抑 例如,“之徒”本义“等人”,中性: 假令韩信学道谦谦,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 (史记.淮阴侯列传) 武王即位,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之徒左右王,师修文王绪业史记.周本纪),,,“爪牙”在唐宋之前一直是褒赞之词古代只有出色拔尖的武将才用“爪牙”来称颂,谓其锋利若爪、尖锐若牙 祈父,予王之爪牙诗.小雅.祈父) 将军者,国之爪牙也汉书.李广传),,,“锻炼”一词本指酷吏罗织罪名、刑讯逼供以陷人于罪,贬义,现转为褒义 “走狗”原义是“奔跑的猎狗”,中性,今变成贬义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把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神圣化为自己的祖先,“龙”的语义被褒扬了一团和气”原指“态度和蔼可亲”,有褒奖的色彩,但今天指“无原则的和气”,语义色彩变褒为贬了兴师动众”一词,原义是指发动军队和群众,现在则多含贬义,指“无谓地惊动众人”词义的变化复杂多样,有时可能会发生上述多种变化如“党”,原作“黨”,从黑,贬义,是秘密团体,在封建专制制度下,“结社”是非法的,故有“私门成党”、“结党营私”、“党同伐异”等贬义成语。
在崇尚民主的历史时期,党指一切党派,中性,现在仍有此义,如“各民主党派”但在“感谢党的恩情”中,党就专指中国共产党,词义缩小了,而且发生了褒扬双音词古今词义演变举隅 可惜颜回命蚤亡,教人思想鬓如霜警世通言) 这官人于八月十四夜,解放渔船,用棹竿掉开警世通言) 文宣王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圣诞,香港恭祝,向极称盛鲁迅三闲集.述香港恭祝圣诞)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女既归,始出见客,经理家事聊斋志异.凤仙) 希真就都派作董事(董:监督管理),教侯达管领荡寇志) 贾妃从头看了,俱甚妥协(妥帖),即命照此遵行红楼梦) 便有帮闲钻懒一班儿人,出来诱他(妓女)去跳槽拍案惊奇) 婆子只为图这些不义之财,所以肯做牵头(皮条客)喻世明言),,,二、词汇的规范化 (一)方言词的规范 绝大多数方言词并未被吸收到普通话里来,但为了表达的需要,我们有时也要使用它们方言词如果不是非用不可,最好还是不用,因为用了不好懂例如: 梳、刷、镜、文件架,全港最平深圳特区报1984.9.28) 这里的“平”,是广州方言词,意即“便宜”这是一则商业广告,并没有使用方言“平”的表达需要,消费者听了反而感到莫名其妙。
对方言词的吸收和规范应坚持必要性原则如果现代汉语词汇中已有相应的词语,就没有必要再从方言中吸收同样意思的词例如表示“今天”意义的“今儿个、今朝”等方言说法,就没有必要被吸收到普通话当中来对方言词的吸收还应该坚持普遍性原则在北方方言区内,“蚜虫、腻虫、蚁虫、蜜虫、油虫、旱虫”等说法并存,从普遍性看,应该选用“蚜虫”二)外来词的规范 恰当地运用外来词,能起到一些积极作用,或有助于准确地表达事物,或有助于语言表达的生动性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不滥用外来词滥用外来词有损语言的纯洁,能用汉语固有的语素组成词并把意思表达得准确、清楚的,就不用外来词如用“连衣裙”不用“布拉吉”,用“水泥”不用“士敏土”,用“小提琴”不用“梵哑铃”,用“联合收割机”不用“康拜因”,等等2.统一书写形式采用通用式,淘汰其它形式如用“托拉斯”不用“托拉思”,用“迪斯科”不用“的士高”,用“巧克力”不用“朱古力”,用“高尔基”不用“戈里基”,用“ 尼龙 ”不用“呢隆”,等等3.尽量采用意译词除了人名、地名、国名要用音译方式,以及不用音译就不能准确地表达原外来事物意义的以外,应尽量采用意译,以贴近本民族具象造词的习惯,便于理解和记忆。
如用“青霉素”不用“盘尼西林”,用“”不用“德律风”,用“科学”不用“赛因斯”,用“民主”不用“德谟克拉西”,等等三)古语词的规范 古语词的吸收,也是丰富现代汉语词汇的一个重要途径应该吸收那些有表现力或适应特殊场合需要的古语词,如“秀才、状元、逝世、哀悼、呼吁”之类,尽量不用那些已经完全丧失了生命力的词语恰当地运用(不是滥用)古语词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例如: 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朱自清绿),,,“之乎者也”之类,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因为颇有修辞效果,使用频率不低例如: 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陶铸松树的风格),,,恰当地运用古语词,可以使语言简洁、凝炼、匀称例如: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 选用了几个文言词,每个分句四个音节,节奏匀称和谐,内容丰富,语言简洁、凝炼恰当地运用古语词,可以表达严肃、庄重的感情和语体色彩例如“诞辰”、“阁下”、“拜谒”、“噩耗”、“瞻仰”、“吊唁”、“缅怀”、“悼念”、“荡涤”、“铭记”、“鉴于”、“获悉”、“光临”、“恪守”等词用于某些书面语或特定的交际场合,表现出典雅、庄重的色彩,用现代汉语其他词汇是难以代替的。
恰当地运用古语词,可以表达幽默、诙谐、讽刺的意味例如: 君子非吃牛肉不可,然而他慈悲,不忍见牛的临死的觳觫,于是走开,等到烧成牛排,然后慢慢地来咀嚼鲁迅病后杂谈) 作者用了“君子”、“觳觫”、“咀嚼”等文言词,冷嘲热讽,把所谓“君子”假慈悲的伪善面目揭露得淋漓尽致使用古语词,一定要注意适应表达目的、语言风格、文体特点的需要,不可滥用鲁迅先生曾经在人生识字糊涂始一文中就反对滥用古语词,对“这山是崚嶒的,那山是巉岩的”一句,他说自己也不知道“崚嶒”、“巉岩”究竟是什么样子下面几个句子中都有滥用古语词的毛病: 此次暑假回家,见闻甚多,今择较有意义之事三件,记录于下 农村经济改革之所以能够不断深入发展,其中不能否认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在改革初期有了一个好的滥觞 妈妈和风细雨地批评了妹妹几句,她竟饮泣起来四)成语的规范 1.要准确把握意义例如“胸有成竹”的字面意义是“画竹子之前心中要先有竹子的形象”,实际意义是“比喻在做事之前要有完整的谋划打算”在明白“刻舟求剑”的“比喻拘泥、不变通,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的实际意义之前,必须知道这个寓言的故事情节2.不随意改变原型成语具有结构的凝固性特点,一般不能任意改变或增减其构成成分。
例如“胸有成竹”不能说作“胸有毛竹”,“老马识途”不能讲成“老马识路”,“画蛇添足”不能变为“画蛇添脚”,“吐故纳新”不能改作“吐旧纳新”,等等当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了增强修辞效果,成语也可以活用例如: 伫足远眺,书海茫茫,不能不望“书”兴叹了更换) 事实胜于雄辩,水落自然石出增添) 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选挑上,自己背起来易序),,,3.要注意字音字形 罄竹难书磐竹难书 礼尚往来礼上往来 滥竽充数滥芋充数 一暴p十寒 刚愎b自用 怙恶不悛qun 乳臭xi未干 人心叵p测 舐sh犊之情,,,关于商业广告套用成语的问题 “咳”不容缓 “骑”乐无穷 “鳖”来无恙 默默无“蚊” 一“网”情深 “琴”有独钟 随心所“浴” 终生无“汗” “烧”胜一筹 以“帽”取人 好“色”之涂 “快治”人口、 大“石”化小、小“石”化了,,,,,,,(五)惯用语的规范 1.正确理解整体含义,不可望文生义 例如“纸老虎”,并不是“纸做的老虎”的意思,而是指“比喻外表强大凶狠而实际空虚无力的人或集团”同样,“卷铺盖”也不是真的把铺盖卷起来 ,而是表示“被解雇”的意思。
所以,在运用惯用语时,一定要准确理解意义2.准确把握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