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山西省临汾市永和县坡头乡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
8页2020年山西省临汾市永和县坡头乡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元代规定,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速说明( )A.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 B.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C.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 D.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参考答案:考点:1E:元朝行省制度.分析:本题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考查元朝行省制度的职权和与中央的关系.解答:依据题干材料“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可以看出,元代行省的权力受到中央政府的制约,故A项正确.B项的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行省制下地方官员没有独立性,受中央控制,故C项错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是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故D项错误.故选A.2. 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强国纷纷走上海外殖民扩张之路,世界贸易也日益发展下列是西欧国家船只抵达亚洲的数量统计表(1500~1700年)表中②代表的国家是年份国家1500~1599年1600~1700年①705371②651770③—811A.葡萄牙B.荷兰C.英国D.西班牙参考答案:C【详解】新航路开辟以后,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是英国和法国等国都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17世纪以后,英国走上殖民争夺的道路,它相继打败竞争对手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到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在世界各大洲建立了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因而表中②代表的国家是英国,故选C;葡萄牙17世纪逐渐走向衰落,排除A;荷兰是17世纪的殖民强国,18世纪衰落,排除B;西班牙开辟的航线主要通往美洲,殖民扩张的方向也在美洲,所以②不可能是西班牙,排除D。
3. 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目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D.“一五”计划即将完成参考答案:A略4.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主要特点不包括()A.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B.在民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C.机器制造等重工业比较少 D.绝大部分的缫丝等轻工业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民族工业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民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自然经济,B项是错误的;ACD项正确的所以答案选B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工业的特点5. 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A.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B.男性公民的民主C.范围只局限在城市 D.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参考答案:A6. 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近现代民族服饰是 ( )①长袍马褂②中山装 ③列宁装 ④旗袍 ⑤西装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7. 王祯在《农书》附撰的文章中介绍道:“用轻木造为大轮…….用大木砧凿窍,上作横架,中贯轮轴,下有钻臼,立转圆盘,以圆竹笆铺之,上置活字版面,各依号数,上下相次铺摆。
该文介绍的是A.B.C.D.参考答案:C【详解】依据材料“用大木砧凿窍,上作横架,中贯轮轴,下有钻臼,立转圆盘,以圆竹笆铺之,上置活字版面,各依号数,上下相次铺摆”可以看出反映的是元朝的木活字技术,A项反映的是古代纺织业,排除B项是唐朝的筒车,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是转轮排字盘,符合题意D项是早期的自行车,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8.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里有不少以本姓命名的店铺,如“刘家上色沉檀楝香”、“王家罗锦匹帛铺”、“孙家正店”、“赵太丛家药肆”等等这表明A.以本姓命名店铺始于宋代B.宗法关系决定着店铺名称C.资本主义萌芽在宋代出现D.宋人已有较强的品牌意识参考答案:D“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里有不少以本姓命名的店铺”只能说明当时已经有用本姓命名的店铺,但不能说明这种现象始于宋代,故排除A;B错在了“决定”,这种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题干没有提到雇佣关系,所以没法说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故排除C;以本姓命名是为了使顾客更好的区分店铺,故选D点睛:在选择题里有一类题,是考查考生准确表达的能力的,就是选项中会有若干个说法比较绝对的选项,这种选项一般情况下是违背史实的,只要是看到类似“全”“都”“最”“完全”“彻底”“一切”或者“开始”、“形成”、“决定”等类的词汇时,考生需要特别关注,根据所学知识就可以很轻易的判断其对错,如果将错误的直接排除掉,就可以大大减小试题的难度,甚至于排除之后直接就出现了正确答案。
这一题就可以据此排除掉ABC,直接出现正确答案了9. 明朝洪武年间,都察院下设13道监察御史,职纠内外官员监察御史秩正七品,官阶虽低,威权甚重,外出巡按,号称“代天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历代均不能望其项背”这一官职的设置A.开启中国古代地方监察体制B.是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的产物C.是制约相权膨胀的理性安排D.以大驭小加强君主专制统治参考答案:B根据材料“代天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历代均不能望其项背”可知,监察御史的职权至高无上,是皇权制度延伸的表现,是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的产物,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地方监察体制秦朝已经出现,排除A御史主要是监察官员,不是制约宰相权限,排除C材料中说明是御史的权限之大,不是以大驭小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排除D10. 1957年陈云作了题为“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讲话,他说:“建设规模大小必须和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和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当然如果保守了,妨碍了建设应有的速度也不好,但是,纠正保守比纠正冒进要容易些围绕这一观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体现了中共八大的精神 B.反映了实事求是的思想C.总结了“一五”计划的经验 D.在以后的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 参考答案:D11. 西汉初年规定“市井之子孙不得仕宦为吏”,唐后期规定工商业者改业三年之后可以入仕,宋代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
上述材料反映了唐宋时期A.重农抑商政策被彻底废除 B.士农工商各个阶层地位平等C.工商业者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D.科举考试对工商业者开放参考答案:C12. 《共同纲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纲领通过这一纲领的会议是A.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根据所学知识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因此B项说法正确;A项发生在1949年3月,C项发生在1954年9月,D项发生在1956年9月,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B13. “她像一声惊雷震撼着沉睡的大地,以磅礴的气势向世界宣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将是未来世界的主人!”从此,工人运动开创了一个新纪元这里的“新”的含义A.推翻资产阶级的条件已经具备 B.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C.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夺取政权 D.开创了世界现代化的新模式参考答案:B14. 有人把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形象比喻为“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意思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
这说明这种政体的核心是(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市民的整体素质低 D.革命的彻底性参考答案:B15.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不但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而且打开了中国妇女走出中世纪的大门你认为“打开了中国妇女走出中世纪的大门”的武器是 A.坚船利炮 B.洋纱、洋布 C.欧洲风俗习惯 D.自由平等的观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结合所学可知,坚船利炮只是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并没有使中国妇女走出封建社会的束缚,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例如洋纱、洋布大量涌入中国,导致家庭手工业逐渐破产,妇女从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中解放出来,故B项正确欧洲风俗习惯与中国妇女走出封建社会的束缚没有直接联系,故C项排除自由平等的观念并不是鸦片战争带来的武器,故D项排除 16. 以下两段材料记载的商业状况,最早出现的时期是A.秦汉B.隋唐C.两宋D.明清参考答案:C根据题干“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其有趁卖早市者”“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等信息可知商业的时间限制和市坊界限被打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商品经济日趋活跃,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控制,打破经营时间限制,早市、夜市昼夜相接,市坊界限不复存在,C项正确。
秦汉、隋唐时期商业时间受到限制和市坊界限明显,排除ABD项明清在两宋之后,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17. 某校学生根据下表,从不同角度对英国工业革命演进特点进行了探究其中认识有误的是英国工业革命大事年表(进程部分) 时间事作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手摇纺纱机1771年阿克莱特设立第一座水力纺纱厂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骡机1782年瓦特发明联动式蒸汽机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1814年史蒂芬孙制成蒸汽机车1825年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的禁令A.生产动力:人力、水力、畜力、蒸汽动力依次发展B.技术革新领域:从棉纺织业扩展到交通等部门C.生产组织管理形式:从手工工场到大工厂D.技术进步影响范围:从一国向多国扩展参考答案:A从材料来看人力、水力、畜力、蒸汽动力是交叉发展而非依次发展,根据英国工业革命的知识可知技术革新领域的确是从棉纺织业扩展到交通等部门,生产组织管理形式也的确从手工工场到大工厂,工业革命也的确从一国向多国扩展,所以只有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8. 这是一组大型声乐套曲:“健儿巧渡金沙江.……铁索桥上显威风,……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此曲所咏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B.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D.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大举侵华参考答案:B19. 民国初年,参议院公布的男女礼服分为中西两类,中式即长袍马褂。
民间衣着更为自由由此可知民国初年A.服饰改革举步维艰B.崇洋媚外之风开始盛行C.民众普遍接受西式服饰D.社会物质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参考答案:D【详解】据材料中“民间衣着更为自由”可以得出服饰改革并不是举步维艰,故A项错误;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之后,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崇洋媚外之风随之开始盛行,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民众普遍接受西式服饰,故C项排除;据题干中服饰的变化说明社会物质生活的巨大变化,故D项正确点睛】联系时代背景分析服饰变化的特点,紧扣“民国初年”等信息可以得出服饰变化带有时代色彩20. 1919年,巴黎和会上欧美列强出卖中国权益,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这直接导致了A.五四运动的爆发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