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dal棉混纺纱生产工艺的探讨.pdf
4页乌斯特杯”2 0 0 6 年全国棉纺织行业提高棉纱质量开发新产品研讨会M o d a l /棉混纺纱生产工艺的探讨赵博石陶然中原工学院河南南阳纺织集团提要:介绍了M o d a l 纤维的性能,通过工艺试验,分析了纤维性能,纺纱工艺等因素对混纺纱质量的影响,探讨了提高混纺纱质量的措施关键词:M o d a l 纤维;性能;工艺;因素;分析;措施0 .前言莫代尔M o d a l 纤维是奥地利兰精( L e n z i n g ) 公司引进德国阿克苏( A I ( Z O ) 公司的N M M O 溶剂的专利,在9 0年代初推出的新产品该纤维轻柔、滑顺、吸湿性能优异,比棉纤维高出约5 0 %左右,而且吸湿速度快,可使肌肤经常保持干爽舒适,且具有丝织制品的光泽,给人雍容华贵的感受由于N M M O 溶剂纺纤维素工艺流程短,溶剂回收率高且本身无害,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绿色纤维”因此,开发M o d a l 混纺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本文结合生产实践,从纤维性能和纺纱工艺参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下面就M o d a l /棉混纺纱的纺纱工艺情况作一阐述1 .原料选择及其性能特点M o d a l 纤维规格为1 .3 D ,长度为3 8 m m ,该纤维是一种新型人造纤维素纤维,它的湿强大于普通粘胶纤维,且柔软、顺滑、吸湿性能优异,纤维断面均匀,干湿强也比粘胶要高出1 0 0 %,它融合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长短,所纺纱线织成的织物,具有柔软的手感和优良的悬垂性。
为了详细了解M o d a l 纤维的性能,我们测试了M o d a l 纤维的主要物理指标,测试结果见表l 所示表1M o d a l 纤维的主要物理指标含水率干伸长率湿伸长率干强湿强长度细度质量比电阻 项目 ( %)( %)( %)( c n /t e x )( c n /t e x )( m m )( D )Q * g c m 吨M o d a l1 0 .0 01 4 .01 4 .63 23 03 8 .11 .31 .O x l 0 7 ·92 .经纱工艺流程清花A 0 0 2 哼A 0 0 6 B 专A 0 3 6 C 专A 0 9 2 A —A 0 7 6 一梳棉1 1 8 1 专并条- 》F A 3 0 2 ( 三道) 哼A 4 5 4 G粗纱机- - > F A 5 0 6 细纱3 .主要工序工艺参数及特点3 .1 开清棉工序( M o d a l 纤维)- 3 9 0 -“乌斯特杯”2 0 0 6 年全国棉纺织行业提高棉纱质量开发新产品研讨会由于M o d a l 纤维细度细,刚性小,易扭结,易损伤,且整齐度较好,因此开清棉工序主要以减小打击强度为原则,避免纤维过多损伤和纠缠,A 0 0 2 型抓包机要少抓、勤抓和少抓。
A 0 3 6 C 采用梳针打手,减少开松打击力度防止纤维损伤,减少棉结卷子定量应偏轻掌握,兼顾卷子成形要厚薄均匀,无破洞的要求为此生产中按“底速度,少打击,多梳理、大隔距、防粘连”的工艺原则安排生产其主要工艺参数见表2 表2 清花主要工艺参数A 0 0 2 抓棉机打手速度( r /m i n )7 0 0A 0 9 2 角钉帘速度( r /m i n ).5 0刀片伸出肋条距离( m m )2 .5 ’3 .5A 0 9 2 梳棉帘速度( r /m i n )1 1A 0 0 2 抓棉机小车速度( r /m i n )2 .5A 0 7 6 棉卷罗拉速度( r /m i n )1 2 .5A 0 0 6 B 打手速度( r /m i n )4 5 0综合打手速度( r /m i n )9 0 0均棉罗拉速度( r /m i n )2 5 0棉卷干重( g /m )3 9 8A 0 3 6 C 打手速度( r /r a i n )4 7 5棉卷伸长率( %)L5A 0 3 6 C 打手’给棉罗拉隔距( m m )1 1A 0 3 6 C 打手’剥棉罗拉隔距( m m )2 .53 .2 梳棉工序( M o d a l 纤维)M o d a l 纤维具有回弹性差,蓬松性大,抱合力差,锡林和刺辊速度适当降低,可减少纤维损伤,锡林与盖板间隔距偏大掌握,以减少纤维损伤,降低生条中的短绒量为减少落棉和盖板花,选用较低的盖板速度,适当减少锡林和道夫间隔距,可解决棉网飘落、转移不良的问题。
减少成纱棉结是梳棉工序中的重点和技术难点,针布采用W F M ( A ) 型专用针布,梳理工艺主要本着增加纤维转移,减少纤维平均受梳理次数的原则对工艺进行优化配置,刺辊速度为7 9 0 r /m i n ,各部分均采用紧隔距其主要工艺参数见表3 所示表3 梳棉主要工艺参数生条定量( g /m )1 7 .2 4后罩板( 上/下) 隔距( r a m )0 .5 6 /0 .6 6锡林速度( r /m i n )3 3 0小漏底隔距( 咖) 进/出9 .5 /8 .5盖板速度( r /m i n )1 7 8前罩板隔距( n u n ) 上/下0 .8 6 /1 .0 9道夫速度( r /m i n )1 8大漏底’锡林隔距( m m )3 .1 7 /0 .9 8 /0 .5 6给棉板~刺辊隔距( m m )0 .2 5张力牵伸倍数( 倍)1 .1 6刺辊~锡林隔距( m m )O .1 5生条重量不匀率( %)4 .5 %0 .2 5 ,0 .2 3 0 . 锡林~盖板隔距( m m )生条棉结( 粒/g )2 —32 0 ,0 .2 0 0 .2 53 .3 并条工序M o d a l 纤维蓬松、抱合力差,生条中纤维伸直平行度差,存在大量弯钩纤维,要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度,降低并条重量不匀率,因为M o d a l 纤维长度较长,为了使M o d a l 与棉混纺比例准确和均匀,混并头道以2- 3 9 1 -“乌斯特杯”2 0 0 6 年全国棉纺织行业提高棉纱质量开发新产品研讨会根M o d a l 预并和4 根棉生条进行并合牵伸,以达到纱线规格棉/M o d a l6 5 /3 51 3 t e x 。
主要工艺参数见表4 表4 并条主要工艺参数工序并合数隔距( m m )后区牵伸( 倍)罗拉速度( r /m i n )定重( g /5 m )混一61 l x l 91 .8 61 8 01 7 .0 2混二81 1 x 1 91 .5 4,1 7 51 6 .6混三81 l x l 91 .3 71 7 01 6 .43 .4 粗纱工序粗纱总牵伸倍数偏大掌握,捻度适当偏大,罗拉隔距适当放大,合理选用前区集合器型号,并加强维修保养,确保完善、无缺和灵活,适当提高粗纱回潮率,以减少静电作用带来的不良影响,适当控制粗纱张力,防止粗纱意外牵伸,对改善成纱条千极为有利因此,成产中按“重加压、慢车速、大隔距,小张力”的工艺原则其工艺参数见表5 表5 粗纱主要工艺参数定量( g /l O m )4 .0 l加压量( k g /锭)2 6 x 1 5 x 2 0捻系数7 2前罗拉速度( r /m i n )2 3 8后区牵伸( 倍)1 .4 2轴向卷绕密度( 圈/c m )3 .2 5 0罗拉隔距( r a m )2 5 x 3 2伸长率( %)1 .3锭速( r /m i n )6 3 0重量不匀率( %)0 .9 2乌斯特条干( %)3 .33 .5 细纱工序根据系统纺织工程学提出的“纤维定向度工艺”和“条干均匀度基础工艺”,细纱后区牵伸倍数减少,后区隔距增大,成纱捻系数偏大掌握,由于M o d a l 纤维与钢丝圈的摩擦系数大,钢丝圈的摩擦功率大,细纱除适当降低锭速外,用亚光钢领配B u 型钢丝圈,该类型钢丝圈通道宽畅,散热快,减少了因钢丝圈摩擦发热引起的飞圈断头,且能减少成纱毛羽,钢领直径适当减少,由于M o d a l 纤维抗弯刚度小,易缠罗拉和皮辊,因此胶辊硬度不能太软,生产中要用中弹中硬、涂料胶辊效果较好。
其主要工艺参数见表6 4 .半制品及成纱质量情况4 .1 半制品质量指标( 见表7 )表6 细纱主要工艺参数锭速( r /m i n ) 1 4 0 0 0前罗拉速度( r /m i n )1 8 9罗拉隔距( 册)1 9 x 3 0后区牵伸倍数( 倍)1 .3 2加压量( k g /双锭)1 5 x l O x l 2细纱捻度( 捻/l O c m )8 9 .5钳口隔距( m m )2 .52 .5导纱钩直径( m m )“乌斯特杯”2 0 0 6 年全国棉纺织行业提高棉纱质量开发新产品研讨会表7 半制品质量指标未并条干C V 值( %)3 .9粗纱伸长率( %)1 .2 9粗纱轴向卷绕密度( 圈 未并重量不匀率( %)0 .33 .2 5 2 /c m )粗纱重量不匀率( %)O .6 5粗纱条干c v 值( %)4 .84 .2 成纱质量,在棉纺设备上,通过技术改造和攻关,用1 .3 d t e x3 8 m m 规格的M o d a l 纤维与棉混纺后生产的M o d a l /棉混纺纱,经过测试,结果见表8 所示’表8 成纱质量性能.棉/M o d a l6 5 /3 51 3 t e x千米细节( 个/k m )4重量不匀率( %)1 .8千米粗节( 个/k m )4 2百米重量偏差( %)+ 0 .5千米棉结( 粒/k m )3 4条干C V 值( %)1 4 .2断裂强度( c n /t e x )1 5 .9 8单强C V 值( %)8 .9捻度不匀率( %)2 .2断头率( 根/千锭时)9 .95 .络筒工序M o d a l 纤维表面光滑,且具有少量油脂和棉混纺是抱和摩擦力小,另外因M o d a l 纤维易产生静电,因此,均按。
轻张力、小伸长、保弹性”的原则生产,其工艺参数见表9 表9 络筒工艺参数络筒速度9 0 0 m /m i n张力盘重量8 9张力盘光盘结头方法捻结清纱器电子清纱器卷绕密度0 .4 4 9 /c m ‘36 .结语M o d a l 纤维可与棉等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混纺,能充分利用各自的长处,如棉纤维的吸湿、涤纶的强力和丝绸般的柔软滑爽,而且M o d a l 纤维的市场价格只有T e n c e l 纤维的一半( 2 .5 万人民币) ,用M o d a l纤维混纺纱生产的服饰,其穿着舒适、风格独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随着我国纺织科技的发展和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新型纤维的发展和利用已成为新的流行趋势,可以预测,M o d a l 纤维混纺纱的开发为M o d a l 纤维纺织品提供了更广阔的开发空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