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的演进和发展》PPT课件.ppt
25页第二章第二章 企业的演进和发展企业的演进和发展第一节 企业演变的历史进程一、企业形态的更替1、企业形态——主要是指企业组织存在和运作的一定形式按企业制度来划分,主要是业主企业、合伙企业、公司企业2、形态更替历程,即主导形式的更替(而非取代)表现为: 业主企业 合伙企业 公司企业二、企业演变的历史分期 1、早期企业(罗马帝国时期—15世纪末期) 2、近代企业(15世纪末—19世纪下半叶) 3、现代企业(19世纪下半叶—至今) 第二节 早期企业及其特点一、早期企业的形态(一)几种类似于今天的企业组织形式1、船夫行会——类似于股份公司2、家族企业——类似于无限公司或合伙企业3、船舶共有方式,主要有两种:n(1) 康门达(Commenda)——主要是负有限责任的经营组织n(2) 索塞特(Sociates)——一般是负无限责任的合伙组织4、海上协会(二)产生这些组织的原因 1、贸易发展 2、分担风险 3、出现两种解释学说 (1)大陆起源说 (2)海上起源说二、早期企业的特点 1、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 2、组织上以合伙方式为主 3、经营和投资的短期性 4、组织结构简单 5、规模很有局限 6、以负无限责任为主 7、组织形式多样化 8、组织经营的数量很有限 第三节 近代公司企业的演变一、近代公司企业的兴起和发展(一)从15世纪后期的合资贸易组织到17世纪的特许公司1、重商主义背景2、特许贸易公司——这些贸易公司都是以承担某些义务换取皇家颁发的“特许状”(Charter)才得以成立,所以叫做“特许贸易公司”。
主要有以下特点:(1)必须获得皇家的“特许证”(2)享有特定的“垄断经营权”(3)拥有“法人地位”3、荷兰东印度公司——1602年建立,具有近现代公司的一些基本特征4、特许专营公司——特许贸易公司的衍生物,组织上与特许贸易公司相类似,但主要从事基础产业或其它行业的经营(二)从18世纪的合股公司到19世纪中期公司制的确立 1、合股公司——介于特许与合伙之间的一种经营形式 2、“南海气泡”事件——1720年由“南海公司”掀起的股票投机狂潮,后被“气泡法”(Bubble Act)禁止 3、合股公司的发展 (1)合伙与信托结合 (2)获得法人地位 4、公司法的先后颁布二、近代公司企业的主要特点 1、开始有了公司法律规范 2、产生了政府特许的公司组织 3、出现了现代股份公司的早期形式——合股公司 4、股份公司在金融业和运输业中迅速发展起来 5、公司的规模逐步扩大 6、有限责任公司的兴起和发展第四节 现代企业组织的成长一、现代企业组织及其成长的实质 由于在近代企业发展的后期,公司制度在一些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逐步颁布和建立,因此,关于现代企业的研究,更主要是从其组织的变化进行分析。
在这方面研究作出重大贡献者主要是美国哈佛大学的Alfred D.Chandler教授(一)传统企业组织的特征 1、规模较小、经营单一,又称“单一单位企业” 2、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 3、组织层级简单(二)现代企业组织的特征 1、规模和经营范围较大,又称为“多单位企业” 2、所有和经营发生分离,支薪管理人员(即职业管理者)参与管理 3、具有多层级结构(三)现代企业组织的定义1、 目 前 普 遍 接 受 的 是 钱 德 勒(A.D.Chandler)的定义:“由一组支薪的中、高层经理人员所管理的多单位企业即可适当地称之为现代企业2、现代企业组织的基本形式(如书中的图示)(四)现代企业组织成长的实质 1、钱德勒的观点(1)“现代企业将许多单位置于其控制之下,经营于不同的地点,通常进行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处理不同类型的产品和服务这些单位的活动和他们之间的交易因而被内部化,他们是由支薪雇员而非市场机制所控制并协调的2)“现代企业是靠设立或购进一些在理论上可以独立运转的经营单位而来,换句话说,就是把以前由几个经营单位进行的活动及其相互交易内部化2、成长实质分析(1)动因是市场交易的内化(2)方式是把两个以上的传统单一企业包含于一个多单位企业之内(3)作用机制是把市场调配转变为行政调节(4)根本转变是市场上“看不见的手”在企业内被“看得见的手”所取代3、成长过程的基本线索(1)解剖美国铁路企业的发展(2)企业规模扩张(3)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4)层级结构的建立二、铁路企业的成长及其意义 1、铁路企业的特点——钱德勒认为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现代企业 2、铁路企业的所有权与管理的分离(1)铁路的筹资方式(2)铁路的管理要求专门的技能和训练 3、铁路企业组织的改进 4、铁路企业成长的意义三、企业规模的扩张过程(一)大量分配与大量生产企业的发展 1、大量分配和大量生产企业的含义(1)大量分配企业——是指大量经销商品的商业企业(2)大量生产企业——是指由技术和组织创新而形成的由少量劳动力就能生产大量产品的企业2、大量分配和生产企业的发展 A、大量分配企业的发展(1)19世纪40年代前——粗放式分散生产和交换(2)19世纪50—60年代——自营批发商为主(3)19世纪70—80年代——大零售业出现,如百货公司、邮购公司、连锁商店等。
B、大量生产企业的发展——既需组织上的创新,还需技术上的突破,因此比大量分配企业发展要晚一些(二)大量分配与大量生产企业的结合 1、结合的历史意义(1)钱德勒认为:今天的现代企业的原形就是由大量生产和大量分配过程结合于一个单一的公司之内而形成的2)通过这种结合,一个单一的企业就能够完成制造和销售一个产品系列所涉及的许多交易和作业程序2、结合的作用(1)有形的手来指挥协调(2)供应更接近需求(3)节省资源配置成本3、结合的方式和过程主要有两种方式或过程(1)采用了新的、连续作业的机器的工厂,为保证大量生产能够连续进行,使其将生产和分配加以结合2)工厂所要求的特殊的分配和销售服务是批发商、大零售商及其他中间商所不能提供的,因此将生产和分配进行结合四、所有权与管理经营权的分离 1、家族式企业的变化 2、金融性企业的变化 3、分离的意义(1)为现代企业组织奠定了产权结构基础(2)实现了现代企业的职业化管理(3)促进了现代企业组织的规模化发展 总之,推动了从传统的企业主企业向现代的经理式企业的转变 五、管理层级制的形成过程(一)组织层级制形成的客观要求 1、形成行政协调关系的要求 2、实现有效协调和统一指挥的要求(二)三种层级组织结构1、控股结构(holding company ,简称H型结构)2、集权式或一元结构(unitary structure,简称U型结构)3、分权式或多分支单位结构(multidivisional structure,简称M型结构 六、现代企业组织成长的特性主要是归纳钱德勒的八个论点(参看教材) 复习思考题: 一、概念题1、现代企业组织 2、特许贸易公司 3、合股公司 4、大量分配企业 5、大量生产与大量分配的结合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企业形态的更替? 2、早期企业的起源主要有哪些观点? 3、早期企业主要有哪些特点? 4、近代公司企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5、传统企业组织与现代企业组织各有什么特点? 6、铁路企业的成长对现代工商企业的成长具有什么意义? 7、简述企业规模的扩张过程。
8、如何理解现代企业组织成长的实质? 9、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过程对现代企业组织的成长有什么意义? 10、如何理解钱德勒关于现代企业组织成长的八个论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