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示范乡镇工作汇报.doc
11页昝村镇人民政府创建科普示范乡镇工作情况汇报市科协:昝村镇位于韩城市东北 15 公里处全镇 13 个行政村, 64 个村 民小组, 3985 户, 15681人, 18000亩耕地近年来,我们在市委、 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科技部门的指导帮助下, 以邓小平“科技 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镇党委、政府坚持全面实 施“多业并举、龙头带动、强农兴工、兴农补工,科技兴镇”的整体 规划,在科技解决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作物布局的同时,大力发展特 色高效农业同时,充足高起点,运用高科技, 积极发展二、三产业, 逐步摸索出一条围绕种植业养家、 养殖业发家, 从而强镇富民的新路 子,科技示范和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强化领导,健全组织 为了全机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镇党委、 政府提出了“科技兴镇”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农业抓双高、工业 抓发展、社会抓稳定、环境抓改善、科技兴镇”的整体工作思路一)镇上成立科协,科协主席由镇长担任,副主席由副镇长担 任,秘书长由农业综合办主任担任,成员有镇农技校专干、企业办主 任、计生办主任、团委书记、妇联主席。
二、建立健全科普网络,培养和选就高素质的科技队伍先后在史带村、解家村、下甘谷、薛村、东贾村、潘庄村等 6 个 村成立了科技服务站,站长由村支部书记担任,成员 由 3-5 名科技 群众组成, 每个村民小组确定一名科普宣传员, 每村设立一块科普知 识宣传板报三、积极做了科技项目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近年来,我们结合实际,在史带村新建大棚 30 座目前全镇现 有大棚 650 座,草莓基地 110亩,桃园基地 120 亩,葡萄基地 100亩, 设施养鸡 8万只同时抓好小麦良种推广 1 万亩,玉米新品种 5000 亩,温室大棚示范种植法国冬瓜、黄瓜推广金优 3 号等新品种还加 大小麦叶面喷肥及除草剂在粮食作物中的应用四、积极筹措资金,确保科技资金投入镇党委、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 本着“压其他、 保科技、 保教育”的指导思想, 合理调整资金分配使用比例, 增加科技资金 的 预算同时,我们还多渠道、多层筹集资金,千方百计增加科技和教 育的投入五、完善科技示范服务体系,提高科技辐射能力为引导群众从旧的种植模式中解脱出来, 走上依靠科技发展高产 高效农业的路子, 尽快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接轨, 我们采取了两项措 施。
一)创建科技示范村、 示范组、示范户 典型示范具有看得见, 摸的着的优势,易为群众认识和接受,为此,我们围绕种、养加项目 开展了分门别类的创建活动, 先后在史带村、 解家村、下甘谷、薛村、东贾村、潘庄 6 个行政村创建了优良桃、大棚蔬菜、草莓、良种鸡、 猪和优质麦生产示范基地 同时还在各示范村开展创建示范组、 争当 示范户活动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受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人益二)以养殖大户为龙头,带动全镇养殖业的发展镇党委、 政府通过外出考察和分析论证, 决定利用猪的生产价格 优势和市场优势及当地农民的饲养习惯, 大力发展猪生产 一是扶持 养殖大户帮助建起养殖厂,年存栏母猪 15多头,商品猪 200 多头 年收入 4 多万元并辐射全镇 13 个村庄的农民靠养猪发家二是加 强技术培训 我们利用干部会和印刷技术资料等形式, 经常向干部群 众进行技术培训,讲授适用性养殖技术, 调动全镇农民大力发展养猪、 养羊和家禽的积极性六、实施培训计划,狠抓人才培训 (1)镇科协每季度召开一次科普研讨会,解决存在问题,提出 今后工作意见 2)镇上聘请市上科技专家常年进行科技指导和科技咨询3)镇科协每月进行两次科技培训。
4)镇科协每月配合有关单位印刷一期科技简报1、昝村镇创建科普示范乡镇领导小组名单组 长 :杨俊华 副组长:孙继胜成 员:王宗芳 2、昝村镇科协成员名单主 席: 杨俊华 副主席: 孙继胜 秘书长:张锋刚委 员:薛选科 史文贞 下设办公室:主 任: 张峰刚成 员: 晋养勋3、昝村镇科普宣传员名单贾林 韩少侠赵玉选 史宗祥 樊芳民郭向峰 李智勇张锋刚薛 选 科 赵 玉 选 史 宗 祥 樊 芳 民史文贞 晋养勋 郭向峰 李智勇4、昝村镇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名单昝村镇果蔬协会5、昝村镇科普示范村名单 史代村6、昝村镇科普示范户名单卫胜武科普示范村建设情况汇报史代村位于昝村镇南 4公里处,辖 5个村民小组 317户,1320 人有耕地 1515 亩几年以来,昝村镇下史代村坚持科教兴村的 发展思路,在立足让科技贴近百姓, 让百姓依靠科技致富的同时, 不断加大科普投入一是提供组织保证成立了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 村委主任任副组长, 其他干 部党员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建立了一支有文化、有技术、有 宣传能力的科普宣传队伍; 制定了详细并符合村情实际的创 建工作计划,这些都为全村科普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 证。
二是完善硬件设施在原有的基础与条件下, 投入大量资金, 完善科普工作的宣 传活动阵地,新建了一个 10 米长的科普宣传长廊,设立了一个 大棚蔬菜技术点,建立了一个 10 余平方米的阅览室,并订 阅了《陕西农民报》、《科技报》等刊物大力开展环境整治,美 化村容村貌, 今年铺设进村水泥路面 3公里,并发动村民实行垃 圾的集中堆放,为创建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三是开展各类培训结合村民种植大棚蔬菜特点与知识需要, 充分利用村委会大 这个活动场所,聘请技术人员,开展培训,为村民提供技术、信 息等服务,内容包括农技、卫生保健、动物防疫、科普法规等 经统计,几年已举办了 20 期培训班,村民受训率达到 60%,通 过培训,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科普素质四抓好史代村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工作 今年多方联系资金扶持农户新发展 30 座,并提高经济放益 抓好养鸡基地建设,在现有 1 户存栏 5000只的基础抓好养猪 基地建设,新发展 5户抓好养牛基地建设新发展 3 户二 00 六年十二月一日科普示范基地建设情况汇报一、概况昝村镇农业设施示范园 (科技示范基地 )建立于 2000 年,位于 韩城市昝村镇下甘村示范园占得 240亩,现有大棚 300 座。
二、做法 昝村镇农业设施示范园建设是科普工作由虚向实转化的重 要载体多年多来,我们运用这个载体普及应用科技成果,推广 农业适用技术, 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活跃市场的能力, 引导农 民围绕市场需求抓结构调整, 实现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进行了一 些探索首先,审时度势把握市场走向,强化政策引导适时组织力 量进村入户调研分析,面向市场,提出对策基地于 1999 年上 半年首次引进示范种植大棚蔬菜 30 亩,当年平均亩产收入 15000 元,由于成功示范, 2000 年全村发展到 240 亩,昝村镇在全镇 推广种植 500 多亩,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其次,多层次建立技术服务体系,强化科技引导一是建立 科技示范组与周围农民结对子,进行传、帮、带,有效地调动了 农户学用科技的积极性; 二是成立技术顾问组, 我们聘请韩城市 农业局高级农艺师王纯等科技人员组成技术顾问组, 以专家为依 托,在产前、产中、产后开展服务,所以在品种引进、技术培训 及试验示范项目等方面都能得到较好的落实第三,多渠道提供农产品销售服务,强化市场引导基地不 定期向周围农户发布农产品信息,供农民作市场决策参考三、效果昝村镇农业设施示范园的建立, 对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 整,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带动农村科普工作向纵深发展,起 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是增强了农民科技致富的信心,加快了农村奔小康的步 伐当前,农民还不太富裕,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科技水平低下, 因而缺乏科技致富的信心 科普示范基地的建立, 使他们从中看 到了希望,增长了科技知识增强了致富的信心二是推广了一批新技术、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农业新 技术和新品种, 是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示范基地的 建立,加大了科技推广示范力度, 集中了一批先进实用的新技术、 新品种,扩大了示范推广的幅射面, 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提高了科技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率, 取得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 效应,基地农户仅种植蔬菜一项每亩就增加纯收入 10000 元目 前建成日光温室大棚 300 座,引进金寿杏、香瓜、草莓、樱桃西 红柿、金皮西葫芦等果菜品种 20 余种三是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昝村镇农业设施示范园的建 立,不仅推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而且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起到 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基地的科普画廊定期更换内容, 科技活动室 经常播放农业科技光盘,科技图书室有各种科技书籍 100 余册, 农民们经常阅看科普画廊,光顾图书室和活动室出现了“三多 三少”的可喜局面,即相信科学改变贫困命运的多了,相信封建 迷信的少了;领先科技致富的多了, 打牌赌博和游手好闲的少了; 追求衣食住行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多了,习惯于封闭传 统生活方式的少了。
目前,基地建设虽初具规模,也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与上级 的要求,还差得很远我们决心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有关部 门的大力支持下,把基地建成集示范、培训、推广为一体的农业 科技示范园,辐射并带动全镇群众发展特色农业,走科技致富之 路二OO六年十二月一日卫胜武简介卫胜武, 系韩城市昝村镇潘庄九组, 毕业于新农学校养殖专 业卫胜武于 1999 年在昝村镇潘庄村建起了隆鑫养鸡场,该养 鸡场占地 50 亩,通过流动投资 300万元,现已发展成为我市最 大的程序化、规模化、标准化养鸡场,存栏 4 万只,年销售收入 315 万元,纯收入 50 万元利用自己的特长大搞养殖,而且指 导和帮助周围热心养殖业群众的发展, 对群众养鸡专业户鸡场疾 病防治, 种鸡引进给了帮助很大, 特别对薛村军子养鸡场技术支 持二 00 六年十一月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