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亮-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docx
9页月亮-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中班下学期语言教案《月亮》 【活动目标】 1、观赏诗歌,能理解作品描绘的画面,感受诗歌语言所表现的意境美 2、学习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正确运用量词:湾、棵 3、运用自己积累的阅历大胆想象,尝试仿编诗句 【活动打算】 教学挂图,配音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谈话导入 师:你们看到过月亮吗? 幼儿:月亮在天上;晚上才有月亮;有时候清早还能看到月亮等 师:你们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圆圆的、亮亮的;有时是弯弯的像香蕉 老师小结:小挚友说的特别好,今日老师给小挚友带来了一首关于月亮的诗歌,我们一起观赏 二、初步感受诗歌内容 1、老师富有感情地配乐朗诵诗歌 师:诗歌的题目是什么?你们听到诗歌里说了什么? 幼儿可以泛泛地说 2、幼儿看图片,再次观赏老师配乐朗诵 提出观赏的要求:诗歌里有谁?他们在哪里看到了月亮? (1)师:小鸟在哪里看到了月亮?它说了什么? (2)师:青蛙在哪里看到了月亮?他说了什么? (3)师:宝宝在哪里看到了月亮?他又说了什么? 三、深化理解诗歌的情感内涵 1、幼儿在老师带领下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留意语调的温柔及量词的运用。
2、组织幼儿探讨 (1)师:月亮真的挂在树梢了吗?为什么说树梢挂一个月亮? 幼儿:这是月亮的光照在树梢上 师:小鸟为什么说:月亮和我好? 幼儿:月亮给小鸟照亮了路;月亮看着小鸟睡觉,月亮喜爱小鸟 老师小结:小挚友说的都有道理,月亮光撒在了树梢上,远远望去似乎在高高的树梢上挂着一个月亮 理解词:挂 师:这里用了一个好听的词:挂,请小挚友做一个“挂”的动作, 老师示范用“挂”说一句话:墙上挂着一个包 请幼儿也用“挂”说一句话 幼儿:架子上挂着一块毛巾;晾衣架上挂着一件衣服等 (2)师:为什么诗歌中说池塘里漂一个月亮?池塘里真的有月亮吗?幼儿:在池塘里看到的是月亮的影子 师:月亮的影子浮在水面,看起来月亮似乎漂在水面一样,什么东西还会漂在水面?幼儿:纸会漂在水面;塑料汽车会漂在水面等 师:为什么青蛙说:“月亮和我好” 幼儿:月亮的影子漂在池塘里,,青蛙以为月亮来和他玩 幼儿:月亮的影子一会有,一会就看不见了,青蛙以为月亮和他玩捉迷藏,所以,青蛙说月亮和他好 老师小结:在光明的夜晚,水面上就会出现月亮的倒影,所以看上去似乎池塘里漂着一个月亮,当微风吹来,水波荡漾,月亮的倒影若隐若现,似乎在和青蛙捉迷藏,所以青蛙说月亮和我好。
(3)诗歌中还说脸盆里盛一个月亮,你们是怎么认为的? 幼儿:脸盆里看到的月亮也是月亮的倒影 师:为什么用一个词:“盛”来说? 幼儿:盆里盛有水,月亮的倒影在水中,所以要这样说 幼儿:似乎盆里放了一个月亮 师:宝宝为什么说“月亮和我好”? 幼儿:月亮来到宝宝的盆里,宝宝觉得月亮喜爱她 师:假如在你的盆里看到了月亮的倒影,你是什么感觉? 幼儿:我觉得很惊异;我觉得很兴奋 师:宝宝的水盆里有一个月亮的倒影,就像盆里盛着一个月亮一样,宝宝在玩水,月亮的倒影就像和宝宝玩起了捉迷藏,宝宝快乐极了所以宝宝说月亮和他好 3、师:我们明白了诗歌的内容,你们喜爱这首诗歌吗?最喜爱那句诗,请幼儿读出来 4、师:这首诗写的是在静静的晚上,月亮静静地来和小鸟、小青蛙、宝宝玩,我们在读诗歌的时候要用温柔的语气,心情开心的读请全体幼儿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加些动作来表现 四:创建性仿编 1、你们还在那里看到过月亮?(启发幼儿说出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月亮) 2、老师出示小河、小鱼的图片,激励幼儿运用图片仿编诗歌 3、还有哪些小动物在什么地方也看到了月亮?请幼儿把想到的画在纸上,然后尝试按诗歌的句式说出来。
【活动反思】 从整个活动看,层次清晰,层层递进,每一环节过渡自然,整个活动比较顺畅老师的提问具有层次性,能将回忆性提问、体验性提问和创建性提问融合起来,引导幼儿主动思索,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开动脑筋,大胆质疑,达到了良好的师幼互动整个活动氛围宽松,老师对教材的把握也比较到位,对诗歌的情感特征、重点句、词的分析比较精确,老师在活动中情感的投入感染着幼儿,使幼儿在活动中也很投入,尤其是幼儿在朗读诗歌的时候,幼儿能做到深情并茂,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诗歌《月亮》 每一棵树梢,挂一个月亮, 小鸟说,月亮和我好 每一湾池塘,漂一个月亮, 青蛙说:月亮和我好 每一个脸盆,盛一个月亮, 宝宝说:月亮河我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