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偏向与恐惧、焦虑关系的文献综述.ppt
43页指导老师:钟老师报 告 人:吴志洪,A review of current evidence for the causal impact of attentional bias on fear and anxiety 注意偏向与恐惧、焦虑之间因果关系研究证据的综述,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13, November 4,Bram Van Bockstaele et al,目录,1,2,摘要,著名认知理论认为对威胁信息的注意偏向是导致恐惧和焦虑出现、持续和恶化的原因在本综述中,我们探讨目前的实验证据在多大程度上支持这种关系虽然不同的注意偏向与不同的恐惧或焦虑有关,但这种关联不是一直存在此外,只有有限的证据表明个体在注意偏向上的差异与个体在恐惧和焦虑上的差异有关根据这一因果关系,一些研究表明注意偏向出现在恐惧和焦虑之前然而,其它的研究表明,恐惧和焦虑能够先于注意偏向出现,认为他们可以循环出现或互为因果关系摘要,更重要的是,最近一项实验研究表明,改变注意偏向会导致焦虑发生变化然而,恐惧和焦虑的变化也导致注意偏向的变化,可以确定的是,注意偏向与恐惧和焦虑之间的关系不太可能是单向的。
最后,解释偏差和焦虑之间一个类似的因果关系被记录下来总之,有证据支持因果关系,但严格的单向因果模型是不可能的注意偏向与恐惧和焦虑之间的关系最好的描述是双向的、维持、相互促进的关系引言,根据信息加工理论,恐惧和焦虑可能是因为不同的认知过程引起的,如解释、记忆和注意(e.g., Beck Williams, Watts, MacLeod,& Mathews, 1988, 1997).如果焦虑的个体在认知过程中表现出偏向,将焦虑的个体和非焦虑个体进行比较,焦虑的个体更有可能将中性的刺激看做威胁性刺激(解释偏向),更容易回忆起威胁性的事件(记忆偏向),在不具威胁性刺激的环境中更容易注意到威胁刺激(注意偏向)研究背景,对于注意偏向与恐惧和焦虑,一些学者在理论和实证方面都提出了强烈的因果关系,这些理论中的一个核心就是:情感信息加工的类型和方式是焦虑症发病、维护和治疗的关键因素Mathews and MacLeod (2002, p.333)反驳说,偏向只是加工风格的一种类型,它可能是由容易导致焦虑的事情引发,而不是因为偏向加工仅仅是情感变化的副产品社会焦虑的模型中Rapee andHeimberg (1997)说过,在社交/评价过程中,扭曲或偏向性的信息加剧了社交场合的焦虑,并且反过来有助于维护社交恐惧症。
这些因果观点与(注意偏向只是一个结果或者是恐惧和焦虑的附带现象)形成鲜明对比研究背景,我们目前的综述是独一无二的,整理大量注意偏向的文献来提供注意偏向与恐惧和焦虑存在因果关系的证据我们认为恐惧是对特定刺激或环境的即时情绪反应,如蜘蛛或针;焦虑是一种普遍、持久、难以言说的不安和压力,表现为高焦虑特质个体我们用高焦虑、高恐惧来描述在焦虑和恐惧测量中得分高的个体,而不是被诊断为临床焦虑的个体;用情绪困扰来表示焦虑、压力和负性情绪的负性情感;压力反应通常表示对外部压力事件表现出来的焦虑或恐惧;用术语焦虑症或临床焦虑来表示恐惧和焦虑的临床症状,就像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描述的一样 对威胁的注意偏向可能增加恐惧或焦虑症的发病几率,但不是恐惧或焦虑产生的必要或充分条件最后,我们认为对威胁的注意偏向可能是恐惧和焦虑得以维持和加剧的因素研究背景,我们关于因果关系的观点可以这样阐明:如果一个人正在空中下落,从严格的单向因果关系来看,被从飞机上推下是引起他从空中下落的原因,被从飞机上推下是引起事件的主要因素然而,这个人如果上了飞机就只能是被推出的吗因此,在飞机上构成了在空中下降这一情景的易感因素。
这种易感因素通常既不是某一事件发生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这个人可能是被从高楼或者热气球上推下的而不是每个在飞机上的人都会被推下然而易感因素增加了事件发生的几率很明显,这个人如果一直在地面上,他不可能从空中下落其次,考虑这一种情况,那人戴着降落伞飘进了热柱里面,降落伞和热风将会延长他在空中的时间,因此,戴降落伞和飘进热柱是维持和加剧他在空中的因素,而不是他最初在空中的因果因素恐惧和焦虑认知理论,Beck and Clark (1997)图式理论 Williams et al.(1988, 1997)信息加工模型 Eysenck’s (1992, 1997)认知焦虑 Mogg and Bradley (1998)焦虑的认知动机分析 Bar-Haim, Lamy, Pergamin,Bakermans-Kranenburg, and van IJzendoorn (2007)综合模型,恐惧和焦虑认知理论,关于恐惧和焦虑的认知模型:因果关系的结论 尽管五个理论都认为对威胁信息的注意偏向是引起焦虑和恐惧的关键因素,但关于注意偏向与恐惧和焦虑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性质是不同的不同的认知理论关于注意偏向与恐惧和焦虑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假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定义因果关系。
正如我们之前所认为的,因果关系不单只严格的线性因果关系,还涉及到易感因素、维持因素、加剧因素的影响只有Bar-Haim et al. (2007)采用了严格的线性解释,根据我们对因果关系的广泛观察,这五个理论都有假定注意偏向对临床焦虑有一定的因果影响证据不仅支持注意偏向导致恐惧和焦虑这种观点,证据还支持恐惧和焦虑也会影响注意偏见注意偏向的研究方法,情绪stroop效应 点探测范式 情感空间线索范式 视觉搜索任务 注意瞬脱任务,注意偏向研究方法的讨论,,第一,这些范式关于注意的测量方式各不相同 第二,许多研究范式都有局限性我们看来,最大的局限性就是它们的测量属性,这些测量的信度不好或者是未知其次,对注意偏向进行测量的聚合效度很低希尔因果关系推断标准,是目前最有影响力、标准最广泛关于两个变量的因果关系推断标准希尔认为两个变量因果关系的评估应该以九个标准为基础这九个标准就是: 关联强度(Strength of the Relation)、一致性(Consistency)、特异性(specificity)、剂量—反应关系(Dose-Response Curve)、合理性(Plausibility)、分布连贯性(coherence)时间顺序(Temporality)、实验证据(Experiments)、类型性(Analogy)。
本文用这些标准作为相关研究的启发式工具希尔因果推断标准 Hill criteria,1、关联的强度(strength of the association) A和B的关联强度越大,因果关联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关联强度 很弱不能确定不存在因果关系 2、关联的一致性(consistency of the association) 多个研究结果的一致性或可重复性增强了因果联系的可能性 3、关联的特异性(specificity of the association) 指因果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 4、关联的剂量-反应关系(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关联强度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A和B之间一种连续和单调的关系 5、关联的生物学合理性(biologic plausibility of the association) 也即“言之有理”:在相关学科上的可能性 6、关联的分布连贯性( coherence of the association) A与B的关系与其它学科不冲突(如:生物学特征等方面),希尔因果推断标准 Hill criteria,7、关联的时间顺序(temporality of the association) 如果是A导致B,那么A必须出现在B之前。
8、实验证据(experimental evidence) 对于因果关系的证明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在实验上,通过诱导A的变化,结果使B发生了改变,这就为因果关系构成了强有力的证据 9、关联的类似性(analogy of the association) 与另一个已经确立的因果关联非常类似 在因果关联的判断中,满足上述条件越多,因果关联的可能性越大,若不满足上述标准也不能否定因果关联的存在希尔因果推断标准 Hill criteria,本文省略了九个标准当中的两个,这两个标准不太适合目前的综述 首先,许多心理学家认为恐惧和焦虑障碍的因果路径可能由基因与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因此没有太多必要讨论特异性这个标准 其次,我们不单独讨论连贯性(coherence ),而是在剩下的七个标准中来讨论 此外,一些标准(strength, consistency, dose-response curve, and analogy)不一定能成为因果关系存在的强有力的证据但不满足这些标准,因果关系不太可能建立起来希尔标准在当前研究证据中的应用,1、关联的强度(strength of the association) 许多最近的研究都表明,注意偏向与恐惧和焦虑之间确实存在关系(e.g.,Buckley et al., 2000; Cisler et al., 2009; Cisler Cohen, 1992);和中性刺激相比,焦虑个体对威胁性刺激表现出注意偏向(d = 0.45),非焦虑个体没有出现偏向。
尽管效果量相对较小,这个结果也说明焦虑和对威胁的注意偏向之间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希尔因果推断标准 Hill criteria,2、一致性(consistency ),,从大量的复制失败和没有结果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注意偏向与恐惧和焦虑之间关系的一致性比我们普遍认为要低,但是这种不一致性的存在也不能排除因果关系存在的可能性希尔标准在当前研究证据中的应用,3、关联的剂量-反应关系(dose-response curve),剂量反应曲线 的证据是有限的, 而且经常自相 矛盾,希尔标准在当前研究证据中的应用,4、合理性(plausibility of the association) Eysenck (1992)提出过一个关于注意偏向与恐惧和焦虑存在因果影响的合理的机制,他认为对威胁刺激的过度警觉增加了这种刺激在环境中被感知的可能,因此,过度警觉的个体认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是威胁性的,反过来就增加了个体的焦虑水平但是,目前没有实验数据来证明这个观点 然而,情感加工理论认为(Foa & Kozak, 1986),恐惧是与恐惧相关的结构被激活的结果为了减少恐惧,个体应该暴露在于与恐惧结构所储存的信息相反的的环境中。
前一种观点认为,暴露在威胁环境中越久,会使个体的焦虑水平越高;后者认为,如果只是暴露在威胁性的环境中,而不呈现恐惧刺激(如:个体面对很多蜘蛛,但蜘蛛不咬人),个体的恐惧焦虑水平反而会下降因此,暴露的结果任然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希尔标准在当前研究证据中的应用,5、关联的时间顺序(temporality of the association) 时间顺序可以通过前瞻性、纵向设计来研究研究者通过对注意偏向的测量(Time 1)来预测恐惧和焦虑(Time 2)并且要控制被试的恐惧和焦虑水平(Time 1)如果注意偏向在恐惧和焦虑之前,那么更高水平的注意偏向(Time1)就会导致焦虑水平的提高(Time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