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方神话差异毕业论文.doc
13页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浅析中希神话中神的形象的差异教学部名称中文系专 业 名 称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务处制二〇一三年四月 目 录摘要 1引言 1一、中希神话中神的形象的外形差异 2二、中希神话中的思想内容差异 3(二)人生观的差异 4(二)价值观的差异 4(三)爱情观的差异 5(四)命运标准的差异 6(五)最终结局的差异 6三、中希神话中的审美差异 7结束语 7参考文献 8致谢 9作者简介 9声 明 10 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浅析中希神话中神的形象的差异汉语言文学专业 黄晴[摘 要]中希神话中的神与英雄形象各有不同,这主要是由于中希神话传说产生的时代不同造成的中国神话反应的是人与自然的斗争,希腊神话反应的是人与社会的斗争,以致于在神的形象的外形、思想内容和审美的方面存在差异,但又各具意义,值得我们对中希腊神话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并学习借鉴[关键词]神话;差异;外形;审美Differences in Greek mythology in the image of God ofChinese Language & Literature Program HUANG QingAbstract: In Greek myths and legends of the gods and heroes are also different, this is mainly due to different Greek myths and legends of the era. Chinese mythology reaction is the struggl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 Greek mythology reaction is the human and social struggle, so that in the image of God, the shape of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and aesthetic differences, but with different significance, worth of Greek mythology works in-depth analysis and learning.Key words: Myth; difference; aesthetic appearance;引言神话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人类文化发展道路上的瑰宝,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与后面的文学形式相比,它是一种不自觉的创造。
神话大多出自于人类最初始的想象,但是它也并非是主观臆造的,它基于现实,又超出现实虽然有时候这些想象显得既离奇又荒诞,但是在现实基础上,它又是合乎逻辑的,并深深的体现出了人类的信仰、力量、意志、渴望……由于神话属于人类无意识的不自觉反应,因此,神话中的英雄神更是充分展示了人类的人格理想神话中的神和英雄是人类祖先对于杰出行为的肯定和赞扬,是人类共同理想的体现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也就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出自《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从马克思的这些话我们可以看出来,神话其实是对自然、对社会的反应,它是远古时代人们对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并进行艺术加工和描述出来的集体口头创作,它表现出的是早期人类的生活、劳动及思想但通过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它们之间有许多的不同之处中国神话表现出的大多数是反应人与自然的斗争,而希腊神话表现出的则大多数是反应人与社会的斗争,从而造成了外形、思想内容及审美上的差异本文将从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中入手,着重对中国和希腊神话中神的形象进行简单对比,从而能更深入理解人类神话的发生发展过程。
一、中希神话中神的形象的外形差异在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中,神和英雄都具有超人的能力,这些形象都是当时的人类想象出来的,体现出了人类生存的需要并符合民族的发展但在神的形象的外形塑造上,中希神话中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中国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神的外形大多都是“半人半兽”的形象,他们的外形是非人形或一半是人形一半是禽兽的如西王母的外形在《山海经·西次三经》中的描述是:“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传说中的神农炎帝是人身牛首,女娲则是“人首蛇身”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他有着人的脸、猪的嘴、麒麟的身子、猪的足这些神的形象,都是人与禽兽的结合体,能给人产生一种敬畏感此外,中国神话中的神不具有人的情态,他们的个性大多平面化,而且与生俱来,没有改变没有恋爱、生育的需要,没有好坏之分,不具备情感色彩,有时候甚至是道德的化身例如,夸父具有与生俱来的能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女娲从始至终都以慈爱的形象出现,炎帝为了治疗疾病从而尝试不同的草药,不顾个人安危等等,总之,中国神话中的神在外形和性格上,大多不与凡人相似 但在希腊神话中,神的模样与人的模样没多大的区别,他们也具有美丽或丑陋的外形如光彩照人的太阳神阿波罗,美丽的雅典娜,长相奇丑,跛足的赫淮斯托斯等等,他们的相貌在希腊神话中都被细致的刻画出来,与人形无异。
不仅如此,希腊神话中神的性格也是与人的本性更相像,他们也会具有好色、贪婪、嫉妒、复仇等等的黑暗心理,也贪图享乐、有爱有恨、有七情六欲,品行方面也有正直、勇敢,也有残忍、爱慕虚荣宙斯尊为众神之王,雷电是他的独门兵器,能呼风唤雨他伟大,对待问题能公正处理,但我们也能从希腊神话中看出他是一个好色之徒在希腊神话中,宙斯结婚七次,另有几十个情妇,其中有女神也有凡尘女子,常常偷情享乐天后赫拉温柔、美丽、端庄的同时,心胸狭隘,嫉妒心理极强因此她经常耍计谋暗中加害宙斯的情妇们美狄亚真挚纯情,但又非常残忍,在帮助伊阿宋取得金羊毛后,她和伊阿宋一起踏上返回希腊的旅程,美狄亚的父亲派她的弟弟前往追回她,美狄亚为了拖延时间和伊阿宋一行人离开竟杀死了自己的弟弟,并将弟弟的尸体切开抛在路口,让父亲忙于收尸而没时间追赶她伊阿宋回国后,美狄亚用计杀死了篡夺王位的伊阿宋的叔叔后来伊阿宋移情别恋,美狄亚因爱生恨,将自己亲生的两个孩子杀害,同时也用下了毒的衣服杀死了伊阿宋的新欢阿波罗因同玛耳绪比赛吹笛子而失败,便残酷地剥了玛耳绪的皮,并把它挂在树上由此可见,在希腊神话中的神的形象的塑造中,神与人是同形同性的,他们不仅拥有人的外形,也拥有人的性情。
在中国和希腊神话中,神的形象存在这般差异主要是因为各自神话产生的时代不同造成的中国的神话产生于生产力和人们的认识能力都十分低下的原始时代那时候的人们普遍崇拜野兽,认为野兽和人一样,能说话能思考能造福人类,并且野兽能上天能下地,会爬树会挖洞,比人的本领大又加上受到图腾崇拜的影响,这样就在潜意识里把神的形象想象成是人和野兽的结合如上古长江流域人民以蛇为图腾,所以古代长江流域普遍崇拜的始祖神即“人首蛇身”的女娲而北方人民以熊为图腾,所以黄帝“国于有熊,故号有熊氏而希腊神话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晚于中国神话产生的年代由于这个时期希腊社会已经在向文明社会迈进了,离开远古图腾崇拜的时期也渐渐久远,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远离了野兽崇拜的阶段,人类的文明也渐渐凸显因此,希腊神话中除了个别的神的形象还和图腾有关外,大多数神的形象都是以人形出现,再加上后期的艺术加工,希腊神话的神就愈加与人形人性相似了[1]二、中希神话中的思想内容差异由于中国神话主要是反应人与自然的斗争,而希腊神话则是主要反应人与社会的斗争,它们的产生存在着时代先后的差异所以在神话中,神和英雄的形象在思想内容方面也存在着差异一)人生观的差异在人生观上,中国神话中的神与英雄勇于牺牲和奉献自己。
盘古在开天辟地之后,身体的一切都化为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四肢和头骨变成了山峦,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肌肉变成土地,毛发变成草木,血液是长江和黄河,牙齿变成了丰富的矿石,他牺牲了自己,却造福了人类女娲用黄泥造出人类,日月星辰各司其职,人们安居乐业后来天柱折断,天河从天上的漏洞中倾泻而下,除了人类其它动物都灭亡了女娲用五色石补天,才保住了人们的性命这里表现出的与自然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显现出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在一定意义上遵从于自然又与自然作斗争然而我们在希腊神话中看到英雄为了维护个人利益敢于叛逆社会势力,与神祗进行抗衡,体现出了人与社会的斗争赫拉克勒斯敢于救出被宙斯缚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的普罗米修斯,并曾经夺取天后赫拉的金苹果,杀进冥府救忒修斯,打伤了冥王这里表现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人敢于与社会势力作斗争二)价值观的差异在价值观上,中国神话中看重的是“力”与“德”,正如羿用强大的力量射下天上的九个太阳,夸父依靠惊人的力量去“追日”等,但我们看到在中国神话中,神与英雄的形象显现出的重点更是在崇尚“德”上它提倡的是“三皇五帝”式的救苦救难,推崇严于律己的“道德神圣者”[2]据《山海经·海外北经》载:“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
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这只叫精卫的鸟去西山衔来石子和树枝,一次又一次投到大海里,想填平东海的原因不仅是为了给自己报仇,也是为了不让它在淹死其他的百姓[3]从这个故事我们便可以看出“精卫鸟”体现出的重点不是自不量力,而更多的是体现在“德”上中国神话中更是有尝百草的神农,舍身为民的鲧,还有为治水三年不过家门的禹在希腊神话中,看重的是“力”与“欲”,这是希腊神话中神与英雄的形象的美的表现希腊神话中,当赫拉知道赫拉克勒斯是情敌的儿子时,便派出两条可怕的毒蛇爬进宫殿去杀害赫拉克勤斯,当时的赫拉克勤斯不过是个几个月大的婴儿,但他“两手各抓住一条蛇使劲一捏,竟把两条蛇捏死了这时的他已经显示出了“神力”长大后的赫拉克勒斯更是充满“神力”,他勇斗尼密阿巨狮、杀死九头蛇许德拉、生擒刻律涅亚山上的牝鹿、活捉厄律曼托斯山上的野猪、驱赶斯廷法罗斯湖的怪鸟、驯服克里特岛上的公牛等等希腊神话中除了对于“力”的热衷,这些神和英雄们的壮举无不渲染着“欲”他们热衷表现自己如何强大,为了这种强大他们不惜以生命和财产作为代价,例如长达十年的特洛伊战争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
此外,为了这种“欲”,为了巩固地位,他们靠武力、靠手段争夺甚至是杀父弑子获得自己要达到的目的,例如克洛诺斯杀了乌拉诺斯,宙斯杀了克洛诺斯神话产生的时代先后差异,也体现在了中国神话中的民本思想以及希腊神话中的人本思想在上面的论述中我们有说到,中国的神和英雄形象具有贤能和高尚的品德,并以天下安定为己任,有着忧国忧民的意识,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于不顾,以致于其妻化为石头,为的是天下苍生免遭洪水之灾;夸父逐日,“道渴而死”,弃之杖化为桃林,这是为天下谋福利;愚公移山,希望靠自己和子孙的努力把门前的两座大山搬走,是为了后代着想;羿上射十日,为的是“恤下地之百艰”[4]这无一不体现出了神话传说中英雄为黎民百姓造福的民本倾向,体现出了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希腊英雄神话中,神与英雄的形象则具有很大程度的人本倾向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壮举表现出自己叱咤风云,可以扭转乾坤的强大力量然而这些壮举多是为了树立自己的威望,为了巩固名誉、地位,或是为了复仇而进行的,可以说这些壮举都是出于自己的本身需要,也就是人本倾向神和英雄的个人利益和名誉神圣而不可冒犯,普罗米修斯偷火种给人类导致宙斯大怒,把他缚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并派一只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