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仁爱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实施.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321033566
  • 上传时间:2022-07-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36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仁爱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实施    Summary:长久以来,我国小学教育一直秉承着“应试教育”的教育理念,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随着近几年“人文教育”的深入和发展,小学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德行操守,“仁爱”教育逐渐被大众熟识,成为了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中小学生守则》中明确指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大自然”无疑不闪烁着“爱”的光芒本文阐述仁爱教育的理念和内涵,分析仁爱教育的目标和教学方向,并分别探讨小学班主任“仁爱”教育在校园环境、班级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中的实施办法Key:仁爱教育   小学班主任   实施办法“仁爱”自古以来是我们教育标榜的思想和意识,是我们中华传统的美德仁”是“人”和“二”的组成,代表的是一个站立的人,人里面不仅仅是有我还有另外一个,也可以是很多人,也可以理解为是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的一种行为孔子最早在《论语》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可以说“仁爱”思想是儒家思想的一种完美体现,并一直沿用至今一、仁爱教育概述(一)仁爱教育理念随着近几年德育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仁爱”教育已经全面落实到小学教学中,仁爱教育的教学理念是让学生发现除了“我”以外的人,从而培养学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一种生活、学习精神,从仁爱教育中探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二)仁爱教育内涵仁爱教育是儒家文化中所提倡的核心教育,以“仁”为核心内容,提倡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密关系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爱”成为了教学的价值追求因此我们也可以将“仁爱”教育理解为“爱自己、爱他人、爱自然、爱祖国”的博爱教育通过仁爱教育的开展和实施,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以及正确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三)仁爱教育的目标在小学仁爱教育中,我们要明确小学仁爱教育的教学目标:爱自己,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负责任;爱他人,积极努力的帮助他人,并对他人尽责;爱自然,学会保护自然环境对自然尽责;爱祖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对祖国的建设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二、仁爱教育的意义和必要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到来和发展,我们国家已经将“和谐社会”作为了重要的发展方向,而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成为了中小学德育教育的重点,“仁爱”教育的理念和目标给青少年德育发展提供了方向,因此,在“仁爱”教育上的落实和实施成为了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部分,同时也对小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起到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仁爱”教育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推动我国青少年的精神文明建设,从而促进我国民族精神的发扬和传承。

      三、仁爱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实施办法(一)仁爱教育在校园中的实施1.营造“仁爱”的学校风气学校教育是学生西乡品德教育最重要的载体,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大过了在家的时间所以建议“仁爱”教学和学校文化相结合,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仁爱”的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是每个学校必须的文化载体,无论是校园的建筑、景观、制度、学校风气等等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价值观树立,因此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仁爱”的校园环境,从而影响学生的“仁爱”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例如,我们所在的成都市双流区棠湖小学(南区)自1951年建校以来,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课程建设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品行操守”放在第一位,所以说在“仁爱”教育上,我们学校的校园风气是毋庸置疑的除此之外,作为班主任教师除了秉承学校的教育理念以外,还要加强学生的“仁爱”意识,还是从而潜移默化形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鼓励学生做校园的小主人在班主任的日常教育中,一定要明确“校园是大家的,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维护”无论是在校园环境,还是校园的荣辱以及校园规章制度的遵守上,要明确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爱校意识和“仁爱”精神。

      3.积极开展“仁爱”教育活动学校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和做人准则的重要场所,学生的“仁爱”教育也并不是单纯的“说教”教育,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路人,严格按照学校要求进行教育的同时,加强学生“仁爱”主题的实践教育,让学生体验“仁爱”的核心内涵,从而引导学生樹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例如,我们班组织开展了“保护我们的家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演讲比赛,让学生通过演讲比赛来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共同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对“仁爱”的理解二)仁爱教育在班级中的实施1.建立“仁爱”的师生关系“仁爱”班级的建立,首先教师自身要明确“仁爱”认知,以“仁爱”理念对自身严格要求,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是班级中的核心,这就要求班主任对工作要投入饱满的热情、对学生要充满无尽的热心,无论学生的表现如何,是否正确,班主任都要以公平、公正的心态来对待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并将班级中的学生都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在学习中我们是师生关系,但是在生活上我们是朋友、是家人可以说每个班主任自从投身教育的那一刻便对教师这个行业有了新的理解,教师是无私的、高尚的,我们并不要求学生的报答,而是通过这短短的师生情谊来将自己最大的热情宽容学生的错误、包容学生的缺点,为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对于学生来说,我们要教育学生对教师要尊敬、感恩,通过师生之间的不断了解,将感情升华,为这短短的师生情谊留下最美的回忆就像我们在“感恩恩师”的活动中所说的“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汗滴”,当教师不在任教的时候,学生用最真诚的感恩和泪水来表达对教师的喜爱和不舍,家长们也用最真挚的语言和行动进行挽留这充分说明,教师在学生、家长心中的地位和认可也正是因为教师的“仁爱”理念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充分尊重和认可,这也是作为一个教师最值得骄傲的资本2.建立“仁爱”的同学关系对于小学之间的同学关系,班主任在日常教学管理中要将“仁爱”关系逐渐渗透并实施,其目的是和谐同学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的互助和交流为此建议班主任能够做到以下几点:其一,关注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困难,并及时加以引导和解决;其二,教师在处理学生之间的问题的时候要做到公平、公正,使学生心服口服;其三,教师要合理设置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给学生之间提供一个互相交流和帮助的平台,促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发展;其四,教师要经常组织以合作为主题的团队项目,锻炼学生交际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之间的凝聚力例如,我们所在的班级在团体操比赛中获得特等奖、运动会团体一等奖,除了能够体现我们团队合作的凝聚力以外和我们的“仁爱”教育也是密不可分的。

      如此一来,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学生之间会形成一个良好的交流氛围,让同学之间能够养成互帮互助、为他人着想的学习、生活精神,从而潜移默化的践行“仁爱”教育三)仁爱教育在社会中的实施1.增强学生的社会“仁爱”意识学生的“仁爱”教育,其中还包括对社会的“仁爱”意识对于小学生来说,社会貌似很遥远,其实不然,只要我们走出校园、走出家庭所接触的就是社会环境社会的“仁爱”意识包括保护环境、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等等,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明确学生的社会意识,并将“仁爱”社会潜移默化的渗透给学生,培养学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精神,从而加强学生的社会“仁爱”意识2.创设“仁爱”主题的社会活动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适时的组织创建“仁爱”主题的社会活动,加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活动规范例如,我们班开展的“公益活动”为主题的社会活动,带领学生去双流棠湖公园,我们一起将地面上的落叶和垃圾打扫干净,为大家营造了一个整洁干净的休息、娱乐环境,尽管我们在活动的时候,每个人都是一身臭汗,但是我们看到公园里人们的感谢和赞许的表情,以及人们脸上洋溢的笑容,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四)“仁爱”教育在家庭中的实施“仁爱”教育在家庭中的实施,是进一步改善、增强亲子关系的重要途径。

      教师除了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家长上班的艰辛和家长对孩子的无私奉献以外,还要引导、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父母、家人的爱,让学生能够明白,家庭是我们强大的后盾,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那么同时我们也要给父母属于我们的爱,也许是一张卡片,也许是按时完成作业,也许是给父母洗一次脚等等,来践行“仁爱”教育仁爱”教育的践行和实施只靠班主任一人之力是无法完成的,仅仅学校教育也是片面的所以“仁爱”教育仍然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除了加强“仁爱”教育在家庭中的实施以外,还要引导家长和学校作为共同体为学生的健康成長提供最有力的保障四、结语“仁爱”教育作为小学时期最重要的思想道德教育之一,小学班主任的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因此班主任要将“仁爱”教育全面渗透到校园环境、班级环境、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当中,在不同的环境中加强“仁爱”教育,践行“仁爱”教育,从而为增强学生的“仁爱”意识,培养学生的“仁爱”精神,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ference:[1]宫海燕.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小学“仁爱教育”课程构建[J].现代教育,2018,(07):30-32.[2]蒋雪蓉.弘扬仁爱文化  建设幸福校园[J].小学教学参考,2014,(18):94.[3]沈春亚,张柯. 用“仁爱教育”培育爱心校园[J].中小学管理,2011,(03):47.(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