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代汉语:汉字的结构和发展(1).ppt

118页
  • 卖家[上传人]:窝***
  • 文档编号:201978016
  • 上传时间:2021-10-1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94MB
  • / 1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汉字的结构和发展导入导入1 1:“ “小学小学” ”的历史发展的历史发展周代 学 校汉代 用以称文字学隋、唐后 总称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大戴礼保傅篇:及太子少长,知妃色,则入于小学小学者所学之宫也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汉书艺文志:史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苍颉七章者,秦丞相李斯所作也;爰历六章者,车府令赵高所作也;至元始中,征天下通小学者以百数,各令记字于庭中扬雄取其有用者以作训纂篇旧唐书经籍志把尔雅等书列进“小学”一类,从此,“小学”的基本内容才确立下来近代 语言文字学导入导入2 2:文字:文字的起源的起源汉字这种古老的文字,超过人类创造出来的表达思想感情的任何其他工具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周易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1.结绳记事2.八卦孔安国尚书序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刘师培:“大约易经六十四卦,为文字之祖矣3.3.起一起一成文(宋)郑樵通志六书略根据说文540部“始一终亥”的排列顺序,提出“起一成文”说,认为汉字的基本笔画都是由“一”及其形体变化构成的。

      衡为一,纵为丨,邪为丿,反丿为乀,至乀而穷;折一为乛,反乛为厂4.刻契(符号)从新石器时代起,我国境内某些种文化的陶器上便有刻画符号出现半坡陶器符号于省吾考证:五作,七作,十作|,二十作|,示作,矛作等我认为这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二里头陶器符号普米族的刻划符号:(形+义)+音?=文字符号5.图画炅炅山大汶口文化陶器上的图画符号郭沫若指出:郭沫若指出:“ “中国文字的起源应当归纳为指事中国文字的起源应当归纳为指事与象形两个系统与象形两个系统 ”指事系统,又叫刻画系统,指事系统,又叫刻画系统,契刻当是其主要渊源契刻当是其主要渊源印第安人部落一个女子的情书公元元年1000BC20003000原始文字,不晚于前第三个千年中期夏商1300BC1046BC甲骨文1600夏商之际前17C前后2500没有民族在阶级社会前创造完整的文字体系我国在夏代进入阶级社会汉字形成不早于夏(裘锡圭文字学概要)甲骨甲,指的是龟甲的腹板骨,指的是牛肩胛骨或胫骨但凡殷人要祭祀祖先、征伐、狩猎等,必事先占卜,以定吉凶占卜时,先在龟甲或卜骨上凿穴,凿而不透,接着用蓍草灼,看上面的裂纹以定吉凶卜”字就是裂纹之状然后在裂纹附近刻上卜辞,包括时间、事件、占卜人、占卜结果。

      事后,还要记上灵验与否,叫验辞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龟甲,其内槽有凿穴及灼烧痕迹牛骨刻辞金青铜器为铜和锡的合金在商代至秦汉的青铜器上面,常常铸上或刻上文字,这就是常说的“金文”其盛行的时代为商周秦汉,其中以西周为最多三代时,钟、鼎为最重之器,金文所刻的器具以钟鼎居多其中以鼎最为贵重,视为国家神器,有“问鼎”、“鼎革”等语言印记青铜器皿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1、礼器统称尊彝,或彝器又称为吉金主要用于宗庙祭祀及随葬2、乐器除用于祭祀、宴飨、随葬外,还用于征战3、兵器鸣金收兵”4、农器5、度量衡6、钱币7、符玺其中符用于发兵,分为两半玺则是古人用以封检取信的印章8、日用器常见的有铜镜、铜灯一、六书理论的提出一、六书理论的提出汉字结构:汉字形体各个部分的组合方式关于汉字的构造,传统有六书之说,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据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就开始通过汉字的形体结构来探讨字义例如: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曰:夫文,止戈为武左传宣公十五年“宗伯曰:故文,反正为乏”左传昭公元年:“医和曰:于文,皿虫为蛊”韩非子王蠹:“仓颉之作文也,自环者谓之厶,背厶者谓之公”。

      最早记载“六书”名称的是周礼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但周礼仅仅提到“六书”这个名称,关于六书具体的分类并没有记载直到东汉时期,六书的细目和具体内容才见于班固汉书艺文志、郑众周礼注和许慎说文解字班固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郑众周礼地官保氏注: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许慎说文解字叙: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义,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六书六书” ”说的师承渊源:说的师承渊源:刘歆(前5323)贾徽(?)贾逵(30101)许慎(58147)郑兴(?)郑众(?83)班彪(354)班固(3292)1艺文志3说文叙师生父子师生班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次第)郑众: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许慎: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名称)六书说的性质:六书是经秦汉时期的学者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和使用情况,加以分析归纳出的字体分类。

      分析汉字结构的目的,在于探求词的本义形义相一)最早对六书进一步归类的学者是许慎他对六书作了这样的归纳:“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说文解字序)戴震的戴震的“ “四体二用四体二用” ”说说六书之中,真正与汉字的形体结构有关的只有四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只是用字之法这就是所谓的“四体二用”造字之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用字之法:转注、假借二、三书说二、三书说1935年唐兰在古文字学导论中批判了六书说,提出了三书说,创立了关于汉字结构的新理论把汉字分成象形文字(独体象形字)、象意文字、形声文字三类缺点:界线不够分明,忽视了假借字的存在继唐兰之后,陈梦家、裘锡圭等人也提出了各自“三书说”陈梦家的“三书”是指象形、假借、形声(殷虚卜辞综述),裘锡圭的“三书”是指表意字、形声字、假借字(文字学概要)裘锡圭基本同意陈梦家的意见,只是将象形改成了表意(指用意符造字)陈、裘二人的学说是对唐兰“三书说”的修正,主要增加了假借字,弥补了唐说的不足,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三、六书与汉字的结构三、六书与汉字的结构“六书”理论虽然还不够严密,但影响深远,基本符合汉字的实际,其它学说(三书说等)在实际应用中无法取代六书说的地位。

      下面我们根据六书的分类对汉字作具体的分析一)(一)象象 形形许慎: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象形是通过描摹事物的形状构成字形的造字方法因为所描画的是“实物”,所以记录的词一般都是表示具体实物的名词;又因为象形字不是图画而是文字符号,所以对事物的描摹不需要很细致,只要画出轮廓或某个突出的特征即可1.独体象形指象形字只由一个单纯的符号构成,没有陪衬性的辅助成分例如:2.合体象形(辅助象形)指字中除字义部分外,还添加有陪衬性的辅助成分辅助成分可能是字,也可能是一种非字的符号,但不能独立成字例如:象形象形1 1:斤斤说文:斫木也庄子徐无鬼:运斤成风象形象形2 2:行行说文:人之步趋也据甲骨文,“行”象四通八达的道路象形象形3 3:其其说文:箕,簸也其,籀文箕象形象形4 4:心心说文:心,人心象形象形5 5:止止说文:止,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凡止之屬皆从止象形象形6 6:虫(虫(huhu)说文:虫,一名蝮象其卧形说文:它,虫也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象形象形7 7:貝貝说文:貝,海介蟲也古者貨貝而寶龜,周而有泉,至秦廢貝行錢盐铁论:夏后以玄贝,周人以紫石,后世或金钱刀布。

      贝类在古代是十分珍贵的,由天然海贝加工而成的贝币在商代就已经产生,所以贝中之王的砗磲自然十分贵重淮南子道应训记载:屈商乃拘文王於羑里,於是散宜生乃以千金求天下之珍怪,得驺虞雞斯之乘,玄玉百工,大贝百朋,玄豹黄羆,青犴白虎,文皮千合,以献於纣象形象形8 8:自自说文:自,鼻也象形象形9 9:而而说文:而,颊毛也象形象形1010:首首诗经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踯蹰象形象形1111:頁頁说文:頁,头也以“頁”为意符的字都跟头有关,如:頭顔題顛頰項願(大頭)顆(小頭)頗(頭偏)頓(下首)顫(頭不正)煩(熱頭痛)象形象形1212:欠欠说文:张口气悟也象气从人上出之形以“欠”作为意符的形声字都跟呵气有关,如:饮吹歇欢欣歌歎欷象形象形1313:阜阜说文:大陆山无石者阜”作为形声字的意符写作“阝”(左),这类形声字的字义都和山、土或高有关,如:陵陆阿階陽陰险阻陜象形象形1414:我我 戊戊 戉戉 戈戈象形象形1515:鬲鬲 豆豆 酉酉 壺壺鸟鱼马鹿目羊凤果州雲女其子人象豕犬禾雨衣舟辨认以上象形字小结象形字的特点:(1)是独体的,或在独体字上添加辅助符号,不能分析出独立的字形2)体现的是具体的物象3)无表音成分。

      总之,它是单纯的、具体的表意符号 象形字在整个汉字系统中所占的比重不大,据统计,说文解字9353个汉字作象形字为264个,仅占总数的2.8% 但象形字是汉字的基础,其它三种构字法是在象形的基础形成的 因此,象形字是掌握六书与汉字形体结构的关键,故多认识一些象形字,对掌握文字学知识是有好处的二)(二)指指 事事许慎: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指事是用象征性符号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的造字法,用指事法造出的字是指事字指事字表示的都是一些比较的抽象概念,难以通过描画的方法去记录指事字一般分为两种,即独体指事与合体指事1.独体指事(单纯符号性质的指事)上下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本义是数的开始道家认为“一”也是万物之始,许慎释“一”采用的是道家之说说文:“二,地之数也二,本义是数字“二”许慎用天地释“二”,采用的是道家之说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三,本义是数字“三”,许慎释“三”同样采用的是道家之说说文:“四,阴数也阴数:古人以“二、四、六、八”为阴数,以“一、三、五、七、九”为阳数2.合体指事(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刃寸说文:血,祭所荐牲血也从皿,一象血形。

      甘面面 厷厷中中 朱朱牟牟 曰曰 说文:“牛鸣也象其声气从口出厶指所出之气说文:赤心木真正的指事字在汉字中是极少的,指事字无法表示的概念大都可以用会意字去表示,如武、信、林等;更可以用形声字去表示,如思、问、稍等小结指事字特点:(1)是独体的,或在独体字上添加指示性符号2)没有表音成分三)(三)会会 意意许慎: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挥),武信是也意思是把几个相关的字排比在一起,由它们的联合形式而呈现出新字所指的含义它与象形字的根本区别在于:象形字是独体的,而会意字是合体的武“戈”()是武器,在它下面加一个表示有行动意向的“止”(),构成“武”()字,就有征伐用武的意思说文引用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武,定功戢j兵故止戈为武”来解释“武”字,所谓“止戈为武”,是说制止战争才是真正的“武”显然,这只能代表春秋时代的思想,用这种思想去解释“武”字,当然不可能是字的本义会意字的分类二体会意多体会意同体会意异体会意休盥艸卉茻棗囚北攀男“及”是从又(手)持人,会意为赶上并抓住了某人之意兵”从廾(拱)持斤,会意为兵器之义,后来又指持兵之人戒”为两手持戈,会意为守卫戒严之意隻”本为“獲”之本字(说文“鸟一枚”,不是本义),以手持隹zhu,表示有所获 “伐”,从戈从人,以戈击人,会意为杀伐之义。

      取”,从又(手)持耳,也是获取之义古代打仗之后,要论功行赏,按杀敌多少记功,开始以人头为记功的依据,后献人头太重,不易携带,就规定割下敌人尸体的右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