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陶瓷文化略谈(附四)常见行话——古瓷器典型特征.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399473652
  • 上传时间:2023-09-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54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陶瓷文化略谈〔附四〕常见行话——古瓷器典型特征原创2016-12-22程彦林老程家的业余生活学术语行话 不蒙圈糊涂常见行话——古瓷器典型特征既然对瓷器感兴趣,就肯定会留意赏识、争论各朝各代著名的窑口和陶瓷器物经过几千年的承袭和进展,中国陶瓷文化除了精湛的工艺、雅致的美学、精巧的器物之外,还形成了一系列关于瓷器特征的商定俗成的话语这些话语已经成为古瓷器行业的常用口头语, 即行话的一局部了解这些行话,对你接触古瓷器行业、赏识品鉴陶瓷,是很有必要的我这里收集了一些瓷器行业行家常用口语和简洁解释,期望对你能有所帮助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又并不爱好瓷器保藏和鉴定,本文不肯定全面、到位甚至可能还有谬误,敬请谅解文中的图片都是示意图, 大多从网上收集,向图主致谢!紫口铁足——南宋官窑、哥窑和龙泉窑特征之一,相传这是宋代哥窑的特征,但从考古觉察与传世器物看,南宋龙泉窑的黑胎瓷〔龙泉瓦窑 窑、大窑等一些产品〕、南宋郊坛下官窑和传世哥窑器以及明清两朝景德镇仿哥器都有这一特征此名最早见于明曹昭《格古要论》,明清两代野史杂记中谈宋官窑者多据此加以引伸形成缘由:由于其瓷胎含铁量较高而呈黑灰色,施有乳浊性厚釉,口沿处釉层较薄,在复原气氛下烧制时因器口釉下流, 釉层簿胎色微露而呈稍浅的紫色,底足无釉处呈现铁褐色, 故称谓“紫口铁足”。

      黑灰色胎和青釉协作,加上紫口铁足, 既能衬托青釉的美丽,又使厚釉产品呈现直立秀丽的质感, 给人以稳重、朴雅的形象金丝铁线——又叫“鳝血”,是宋哥窑瓷器釉饰特征之一,以釉面开片,其纹如冰裂为其特色形成的主要缘由是由于 胎釉膨胀系数不同所致,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瓷器 釉面上便会消灭一种自然开裂的现象,其纹片如网交织、如 冰裂开之后用颜色较深的着色剂〔有说草木灰,有说墨汁 的?〕人工从裂纹中渗透进去,着色后颜色较深以后在黑 纹片之内又续开细小裂纹,日久呈褐黄色,两种纹片一黄一 黑,就形成了金丝铁线金丝铁线”的说法出自《南窑笔记》堆脂——明代人对宋代瓷器釉质描绘用语最早见于明代高濂《遵生八签》,有 “汝窑馀常见之,其色卵白,汁水莹厚如堆脂“记载后人对釉质肥润的瓷器多用“堆脂“来形容泪痕——宋定窑瓷器釉面的特征之一因外部釉厚下垂,象落泪 厚留下的痕迹,故名最早见于曹昭《格古要论》 ,文中有“ 外有泪痕者是真“句,以此作为鉴别真假定窑的标准《清秘藏》、《博物要览》等多引用之蚯蚓走泥纹、蚯蚓釉——北宋后期禹县均窑所烧宫廷瓷器釉 面特征之一因素烧过的坯体在施釉后晾坯乾燥不当,釉层 产生裂痕,高温烧制过程中釉料使发生流淌而填平裂痕,这 就行成了如蚯蚓在湿泥土上爬过〔蠕动〕的痕迹。

      禹县古瓷 窑遗址虽已觉察近百处,然蚯蚓走泥纹只在均台遗址大量发 现蟹爪纹——瓷器釉面的纹片如蟹爪,故名最早见于明代曹 昭《格古要论》 汝窑和官窑条都记载“ 淡青色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 有蟹爪纹紫口铁足色好者与汝窑相类 “鱼子纹——在单色釉瓷器表上消灭格外细碎的开片,纹路穿插,形成很多细眼,极具赏识价值,因其状如鱼 子,故名由于工艺简单,烧制难度极高,存世量极稀有, 属开片釉中之极其贵重的釉种宋代名窑均有烧制,清代有 仿中精品现代仿品多铁锈花——瓷器装饰彩品种之一即用含有氧化铁的斑花石 作颜料,在瓷坯上描绘图案,经高温烧制而成,特点是釉层 里呈现绚烂的铁锈红〔褐〕色花纹,故名铁锈花为北方磁 州窑系宋、元、金时期的特有品种,宋代山西黑瓷即见有此 种装饰,清雍正、乾隆时期,景德镇御窑厂也有铁锈花的生 产,其釉料中除铁外,还有适量的锰,釉面呈赤褐色清寂 园叟《陶雅》有载曰:“紫黑色釉,满现星点,绚烂发亮,其光如铁”开片——瓷器釉层有裂纹称开片,是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裂纹仅限于釉层,而不及胎开裂的 缘由有两种:一是成型时坯泥沿肯定方向延长,影响了分子的 排列;二是坯、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 大。

      开裂原是瓷器烧制中的一个缺点,但人们把握了开裂的 规律而制出的开片釉〔即裂纹釉〕,变成为瓷器的一种特别装饰了宋代的汝、官、哥窑都有这种产品以宋代哥窑产 品最为著名开片又称冰裂纹, 釉面裂纹形同冰裂,按颜色分有鳝血、金丝铁线、浅黄鱼子纹,按外形分有网形纹、 梅花纹、细碎纹,按大小分有牛毛纹、柳叶纹、蟹爪纹、鱼 子纹等宋代以后景德镇窑历代都有仿烧哥窑瓷器芒口——对瓷器口部无釉者的称谓北宋苏轼《志林》曾有 “真玉须定州磁芒所不能伤者乃是“的说法;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也有“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也“的记载;则此芒字似有锋芒的含义证以《吴越备史所载: 吴越贡宋定瓷有镶金银口者,不镶金银口的仍占多数,使用时锐利的口缘会划破口唇,因此不堪使用,只能专用汝窑瓷器花口五出——亦称 “五出口“指瓷器的口部为五花瓣者系仿照花卉形式製作唐人诗中咏赞花卉,有“花口五出“句, 此名盖来源于此碗口为四瓣或六瓣时,则称“四出口“或“ 六出口“,六瓣以上的则统称“葵瓣口“或“莲花口“洗口——器物口部的一种样式,因其形如洗,故名同样,凡口缘内收的,称 “敛口“,外撇的,呈“撇口“或“敞口“;口缘向上的称“直口“;凡盘碗一类器皿,口向外折的,称“折沿 “或“板沿“。

      圈底——指陶器底部为圆形而向外凸出者我国早期陶器底部多属这类形式,石器时代中期以普遍消灭,红陶盆、 钵、罐等器皿较多圈底沿袭时间较长,到战国时期仍有圈足——陶瓷器足部的一种形式指器物底部承以一个圆形圈以托起器身者唐代瓶、壶、盘、碗等器已有圈足,但不普遍;宋以后盛行,各类器皿几全有圈足,很少例外圈足形态有凹凸深浅之分,足壁有薄厚之别其成型方法有镶接和旋削两种由于各个时期的圈足挖足工艺略有区分,致使圈足的深浅、薄厚、足壁倾斜程度也有不同,成为鉴定器物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玉壁底——也叫玉璧型圈足,指唐代碗类中一种底形有如玉 壁者这种碗形多为浅式,碗身作四十五度斜出,圆形平底 中心挖去一小片同心圆,形似玉璧,故名底心内凹处有施 釉与不施釉之分,施釉者只有圆环形地面露胎唐代越窑、 邢窑、长沙窑等南北各地瓷窑多烧制,是唐代中晚期比较盛 行的一种碗式有的在外口凸起一周边饰,北方白瓷窑比较 多见双底足——也称 “双圈足“清康熙前期景德镇流行的器物底足特有样式多见于青花活五彩大盘,小盘也有双底足者,底部有书“康熙辛亥中和堂制“或“球琳珍玩“款识者,辛亥为康熙十年〔1671〕,也有甲子、乙丑年者,则是康熙十一、十二年的产物。

      白釉涩胎——明弘治年间瓷窑常用的一种烧瓷工艺,既挂釉 时将先设计好的纹饰预留出来,不挂釉,烧成后以自然的胎 色形成纹饰,另有一番装饰特色创烧在明代之前涩圈——瓷坯叠烧前,为分别叠烧,将器物内心刮去一圈釉, 无釉处即称“涩圈”,流行于金代和元代特征哦橘皮釉、 浪荡釉、波浪釉——瓷器釉面凸凹不平如橘皮或波浪荡漾一般波浪釉或称橘皮釉,一般釉厚才能形成,当火焰 900 度时釉开头熔化,由于没有准时投入柴,釉面温度有所下降, 使外表凝固,当的柴禾投入,火焰再次升温,就会形成了波浪釉明宣德时瓷器上就有这种橘皮釉,清雍正开头,也常能看到这种波浪釉,始终到道光末期、咸丰早期波浪釉外形很难说有什么规律,雍正的瓷器上有的局部有波浪釉, 有的整个器身皆波浪起伏,侧光下有的呈不规章的长短皱 纹嘉庆时波浪釉最常见,道光底部也会常见鉴赏时需侧光看,可以看到釉面有类似橘子皮、波浪的效果,虽然不算是优点,但也不算是缺点,只是这类瓷器的一个鉴定要点有人比较宠爱,有人觉得是瓷器烧造水平下降的结果,认为釉的外表呈现疙疙瘩瘩凹凸起伏不美观,而且随底釉不洁 白,严峻时候正面看也很明显,北京俗话叫它“鼻涕釉”苍蝇翅——原为绿翡翠的特征,瓷器指清代郎窑绿釉的片纹 内连续有一片一片的银色闪光,很像苍蝇翅。

      垂釉——瓷釉流垂到足边,像浓液下垂的外形,一般在宋代 小黑盏、清代郎窑红有此现象奶釉——白釉的色泽像牛奶一般丰润,特指宋定窑瓷器泥 鳅背——足底部是圆形,如泥鳅的背一样,故名主要雍正 朝前后多见珍宝釉——高温色釉中的特别品种,具有淡雅素净、颗粒凸 起的特别效果裹足釉——瓷釉包足,足部不露胎,一般为支钉烧法灯草 口、灯草边、露骨——所谓灯草口,是指单色釉瓷器在烧制 时,由于釉汁厚,在高温下产生流淌,造成口沿处釉层变薄 而露出白胎,在口沿呈现一圈旋状白线或白边以清雍正时 郎窑最为突出灯草口有的形成露骨螺旋底——指瓷器底部 形成的螺旋纹,在清康熙年间的青花器上表现最为突出刀切底——足部是方棱,如刀切一样后刻花——素器后刻花纹或刻花后施釉,再入窑烧制的器物晚清多见淡描——用较淡雅的青料构勒线条,近乎中 国绘画中的白描,常用的笔法是用双笔描绘的花纹,双描轮 廓,降低青色料的积存面积,以到达淡雅的目的,一般多见 于青花器还有一种方式是使用不同青料来实现浓淡协作, 比方明宣德时期有一种青花海水龙纹盘,即以国产青料淡描海水波涛,用进口青料浓绘出水蛟龙,更突出了龙的强健凶 猛,可谓浓淡适宜、相得益彰明代中晚期以后多有以淡描 青花绘画线条纹饰。

      脱胎、蛋壳、薄胎——都是薄胎瓷器的 称谓和行话,形容瓷胎极薄,如蛋壳一般薄胎瓷创烧于明 朝永乐时期的景德镇,是在北宋影青瓷根底上进展起来的, 明成化时已有较高成就,万历时有卵幕杯、流霞盏等著名产 品开光、开光瓷——是指在瓷器的某些局部画出像长方型、菱形、圆形一类边框,并在边框中画以山水、人物、花卉等, 在边框外饰以单色釉或满地锦纹,称为“开光”,这类瓷器成为开光瓷其中边框外饰以满地锦纹的称“锦地开光”,明代称“锦地盒子心”瓷器开光始见于宋代吉州窑,清代康熙五彩瓷多见反瓷、生瓷——指没有上釉的瓷器,是一种以瓷土作胎,胎上雕琢纹饰,素胎生烧的瓷器反瓷始于明代万历时期的景德镇窑,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盛行,以烧造文房用具多见制作反瓷的胎土淘炼精,胎质细密,有滑腻感,烧成的反瓷如骨似玉,很受时人欢送现代仿品多 款识——指明清两代景德镇窑烧制的瓷器底部所书的朝代款如 “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大清康熙年制“ 和“大清乾隆年制“一般称六字款;写“永乐年制“和“雍正年制 “的则称四字款官窑的朝代款有篆书和楷书两种,称楷书款和隶属款,在款周一般都画双圆圈或双方圈民窑瓷器的朝代款,其字体则以行书为较多。

      干支款——指瓷器上用天干地支组合的干支纪年款我国使 用干支纪年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以干支年号作为瓷器的底款,始见于明代弘治时期,在清早期和清晚至民国期间较为 流行,清早期的干支款以康熙朝数量多见晚清和民国的干 支款识运用普遍,多见于彩瓷画的题跋传世品有明嘉靖辛 酉〔1561〕,清顺治戊子〔1648〕等纪年款瓷器家堂款——指私人定烧瓷器所书写的自家堂号始于明嘉靖〔 1522-1566〕时,以青花瓷器盘碗较多,所见有东书堂、滋树堂、博物堂、玄荫堂等堂号清康熙〔1662-1722〕时比较盛行,青花、五彩等都有,如中和堂、慎德堂、世锦堂、兆庆堂、谦牧堂、世恩堂、拙存堂、常丰轩等,家堂款瓷器沿袭到清末私家款——指私人定烧瓷器所书写的名字或别名清代前期比较流行,如康熙 (1662-1722)时的假设深珍藏、奇石宝鼎之 珍、永庆之珍,雍正〔1723-1735〕时的安吉居珍玩、坦素清玩,乾隆时的旧畹山房、古香书屋、文甫雅玩等王府款——指明代王府定瓷器时底部书写的款识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子孙相袭为王者多,因之传世与出土青花瓷器中,书写王府款者不少,如德府造用、长府造用、赵府造用、 晋府造用、万曆丁亥年造黔府应用、潘府佳器、郝府佳器、秦府典膳所等。

      这些王府定烧瓷器的时间多在万曆(1573-1619)时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安徽省安全员《A证(企业负责人)》冲刺试卷三.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业务操作》预测试卷三.docx 安徽省安全员《A证(企业负责人)》模拟试卷一.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模拟试卷四.docx 安徽省安全员《B证(项目负责人)》冲刺试卷二.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专业基础》预测试卷四.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业务操作》考前点题卷一.docx 2023年通信工程师《通信专业实务(传输与接入-无线)》试题真题及答案.docx 安徽省安全员《A证(企业负责人)》试题精选.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专业基础》预测试卷二.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业务操作》考前点题卷二.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职业导论》冲刺试卷三.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冲刺试卷三.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专业基础》考前点题卷二.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职业导论》冲刺试卷五.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职业导论》冲刺试卷四.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冲刺试卷一.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冲刺试卷四.docx 安徽省安全员《B证(项目负责人)》冲刺试卷三.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业务操作》模拟试卷二.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