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州人口数据,常州人口数量比例数据.docx
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常州人口数据,常州人口数量比例数据 2022年常州市人口增速持续放缓,城镇人口比重稳中有升,就业人员总数保持平稳,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快,人口与经济社会保持协调进展 一、全市人口进展主要特点 1、人口总量惯性增加,增速持续放缓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470.1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5万人,持续保持0.1%的低速增长态势,增幅在13个省辖市中居第9位,高于南通市、盐城市和泰州市,与苏州持平全市户籍人口370.8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2万人,增长0.6%全市户籍人口出世35522人,出世率为9.61‰,比下降0.6个千分点;死亡25699人,死亡率为6.95‰,比上年上升0.15个千分点;自然人口增长9823人,自然增长率为2.66‰,比上年下降0.8个千分点 2、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城镇化率有所提高2022年,全市人口密度达1075人/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1人/平方公里;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29.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70%,居住在农村的人口为141.0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0%;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达70.0%,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4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低于南京的81.40%、无锡的75.40%和苏州的74.90%。
3、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社会抚养负担加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我市老年人口比重急速提高,年龄布局日趋老龄化2022年,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少儿人口52.9万人,占11.26%,比上年提高0.06个百分点;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362.5万人,占77.10%,比上年下降0.5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4.7万人,占比11.64%,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抚养比(每百名劳动年龄人口负担的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达成15.1%,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近年来全市少儿人口比重仍呈上升趋势,2022年少儿抚养比达成14.6%,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4、就业人口稳中有降,三产就业比例上升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中就业人数总量281.0万人,与上年持平,占常住人口比重59.8%,比上年下降0.07个百分点从就业的三次产业分布布局看,第一产业就业人员30.7万人,比上年裁减0.1万人,占全市就业人员总数的10.9%,比上年裁减0.1个百分点;其次产业就业人员143.5万人,比上年裁减2.3万人,占就业人员总数的51.1%,比上年裁减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员106.8万人,比上年增加2.4万人,占就业人员总数的38.0%,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数及比重呈增长态势。
二、促进人口健康进展的对策建议 1、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优化调整人口布局长期以来,常州始终坚持加快产业布局调整,大力进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工业传统产业,202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例首次超过其次产业,经济进展由其次产业主导逐步转换为二、三产业“双轮”驱动产业的转型升级有效促进了人口布局的调整,全市人口总量长期均衡稳定进展,就业人口逐步向服务业倾斜,人口密度低速增长,人口素质得到较大提升因此,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优化调整人口布局的得力举措,通过转变经济进展方式,调整产业布局,进一步调控地区人口规模,提升人口素质布局,优化人口空间布局 2、健全社会养老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当前,常州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经济进展水平还不够兴隆,而老龄化社会却提前到来,全市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比国际标准7%高出了4.6个百分点,老龄人口规模大,增速快,典型的“未富先老”长期的单独政策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失去了传统单一的家庭养老根基,而薄弱的社会保障体系亦难以应对老龄化的挑战为此,要以得志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为目标,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全面构建与我市人口老龄化进程和经济社会进展水平相协调的全社会养老保障服务体系,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共享经济社会进展成果。
3、加快城乡一体化进展,持续推进城市化进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进展,常州城镇空间规模和人口不断扩大,2022年底,全市居住在城镇的人口比上年增加2%,城镇化率达70%但与2022年实现现代化城镇化目标相比,还有5个百分点的差距,未来五年,持续推进城市化进程仍是常州人口健康进展务必关注的重要问题进一步推进城市化进程,要统筹考虑现有土地、产业布局与人口进展潜力,持续大力推进城乡一体,拓展城镇进展空间;同时以产业开发为导向,在用地、资金等方面赋予确定支持,有重点地培育和进展壮大有扩张潜力的城镇,充分发挥市场的气力,有序推进农村和农业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和集聚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