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六盘水市农村三变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278977040
  • 上传时间:2022-04-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4.76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六盘水市农村“三变”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张文春李英勤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贵州都匀558000摘要:贵州省六盘水市“三变”改革作为一项重大的更为有效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机制创新,走出了一条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主要路径的山区农村改革发展新路子通过“三变+特色产业”模式,促进产业化经营,通过“三变”改革,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改革过程也遇到诸多的阻力和挑战,公司与合作社合作模式不规范,合作模式单一,合作社缺少公司、企业的带动难以形成规模经济,长效产业发展见效慢,影响当前贫困户增收脱贫等问题,文章提出加强合作社与公司的紧密合作,加大力度引进企业参与“三变”改革,适当发展“短、平、快”产业项目、加快对农民的教育培训等措施,才能推动“三变”改革更好更快发展关键词:“三变”改革;问题;对策;六盘水市“三变”改革是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通过股份合作改革,盘活农村资源、资产、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农业经营组织创新三变”改革拉开中国新的农村改革帷幕,六盘水市作为“三变”改革的发源地,成为国家层面解决“三农”问题的样板2017年2月5日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正式对外公布,六盘水市“三变”改革被纳入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贵州省六盘水市为了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进行创新探索实践,六盘水市“三变”改革通过盘活农村资源、培育新型农村经济组织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农民增收,破解了农村资源闲置、农业发展活力不足、农民致富无门等难题,拓宽了扶贫开发的道路本文通过探究“三变”改革取得的成效,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一、六盘水市农村“三变”改革取得的成效(一)通过“三变”改革盘活了农民的土地、“特惠贷”等资源2015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和龙头企业鼓励工商资本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中央一系列惠农文件,为六盘水市深化农村“三变”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撑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2014年以来,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农村产权改革为突破口,探索出了一条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发展新路子;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底,六盘水市65个乡镇、31个社区(街道)、881个行政村、29个省级农业园区实现了“三变”全覆盖;共有51.48万亩集体土地、28.92万亩“四荒地”、68.3万平方米水域、5.86万平方米房屋入股;整合财政资金6.61亿元,撬动村级集体资金1.25亿元,农民分散资金4.28亿元、社会资金45.71亿元入股;39.05万户农民变为股东,入股受益农民达129.03万人(其中贫困户11.31万户33.44万人);新增村集体经济收入8856.3万元,2015年已全部消除“空壳村”;全市共减少贫困人口55.87万人。

      为解决贫困群众缺资源、就业难等问题,“三变+金融+扶贫模式”推动金融政策和脱贫攻坚深度融合,以建立贫困档案为主,实行“特惠贷”,鼓励有思想、有头脑的贫困户把“特惠贷”用来发展养殖,或者没有技术的贫困户把钱投入合作社中,每年参与分红,由政府全额贴息,这样有效地盘活了农村资源二)通过“三变”改革组建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潜能、作用已经充分发挥,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其基本要义是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结合起来,宜统则统,宜分则分但在实践中,也存在“分”得过多、“统”得不够的问题一家一户经营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效率低,导致农业生产浪费过多的人力、物力甚至农产品价格低,不利于节省交易成本,通过“三变”改革组建合作社,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分工,农户负责生产,由专人销售,从而节约了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水城县已经建立的农民参与的合作社有水城县新辉农民专业合作社、鸿运农业专业合作社、家永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惠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龙秀燕合作社等多家合作社,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三)实行“三变”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民变股民,能够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在政府统筹规划基础上,按照平等自愿、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鼓励和推动农民以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多种方式入股企业变为股民,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体+农户”等多种组织形式,让农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在参与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发展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金使用效率,增加了农民收入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农民从农村经济发展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身份转变、收入增加将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水城县曦源公司2016年在鸡场镇坪地村启动猕猴桃产业扶贫项目,村民主动拆掉自家厕所,砍掉已见成效的甘蔗,修建机耕道种植猕猴桃2500余亩,参加户数864户3024人,贫困户占142户325人四)通过“三变+特色产业”模式,促进产业化经营在“三变”改革中通过整合土地、资源、资产、人力、村集体经济、金融等各种要素,利用农村现有资源优势,以“三变+特色产业”的创新模式改变当地传统的发展模式,促进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水城县顺场乡采取农村“三变”改革模式,立足发展茶叶、蔬菜、水果三大主导产业,统筹长短、林上林下、山上山下“三个结合”,围绕种植业做文章,打好脱贫攻坚战顺场乡现有贫困户1134户4192人。

      境内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土地肥沃,生态良好,地势温暖湿润,适宜发展种植业今年以来,水城县顺场镇争取政策扶持发展烤烟,巩固林下套种小黄姜、马铃薯等短线产业,实现特色产业带动增收水城县米箩镇俄戛村的润永恒猕猴桃示范基地,计划投资1.8亿元建设万亩猕猴桃产业园,现已完成投资1.5亿元,建成观光区、采摘体验区、新型架材试验区、休闲度假体验区和野生猕猴桃试验区,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386户1106人在润永恒公司的带动下,水城县形成了百里猕猴桃产业长廊格局,集中连片种植规模达10万亩,有效破解了公司与农户“两张皮”的问题,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而水城县猕猴桃产业园区作为2013年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的“100个现代农业高效示范园区”之一,已种植猕猴桃71500亩,共有4万余亩土地实现资源变资产,1.8万人实现农民变股东;果品深加工1350吨,酿酒715吨,产值达2.86亿二、六盘水市农村“三变”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公司与合作社合作模式不规范,合作模式单一水城县现有公司与合作社的合作模式是“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单一一是合作社本身不够强大,也不够规范,与公司合作不占主动地位,合作社与公司尚未签订回购合同。

      2017年鸡场镇安全村、箐头村种植辣椒1464亩,总投入855880元,收益27469元,但由于收益低销路无保障,挫伤农民积极性二是合作社与公司沟通甚少,导致产业发展慢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坪地村的猕猴桃产业扶贫项目发展滞后,甚至还拖了当地脱贫攻坚的“后腿”,在六盘水市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大会上被点名批评,无法使合作社快速发展以及带动当地农民发家致富二)合作社缺少企业的带动,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合作社大多是村集体合作社,合作社呈现小、弱、散等特点一是合作社规模小,参与度不高六盘水市人均耕地面积狭小,山地多,又加上一家一户经营,农民对土地依赖性强,很难组织农户参加合作社,导致参与度不高二是合作社与公司信息不对称,合作社对公司依赖性太强农业本身的长周期高风险决定了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匮乏,离不开人才和资金的支持水城县山地多,贫困人口多,很多乡镇也是发展传统农业,而公司、企业是营利的组织,合作社很难引进企业参与“三变”改革鸡场镇每个村合作的公司是水城县的曦源公司,公司负担大,鸡场镇缺少公司、企业的带动,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三)长效产业发展见效慢,影响当前贫困户增收脱贫从长远来看长效产业,具有更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从短期看长效产业收益慢、投入资金多,不利于短期内脱贫。

      三变”改革是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六盘水市下各镇参与长效产业力度大的是贫困户,辐射大的也是贫困户,目前发展大多是长效产业,而当前急需解决的是贫困户脱贫问题猕猴桃、核桃、刺梨等生长周期长,一般都是两至三年挂果,影响贫困户脱贫四)高效特色优势产业规划不合理,不利于农民增收“三变”改革以来,六盘水市各县镇纷纷参与其中,有试点、有样板比如米萝镇润永恒猕猴桃示范基地、盘县娘娘山达拉仙姑、钟山区梅花山国际滑雪场等成功的做法,值得落后地区学习,水城县鸡场镇各村都是种植刺梨、核桃、冰脆李等长效产业,在林下套种马铃薯、小黄姜等每个村都种植同一类产品,又没有好的销售渠道,缺乏精深加工企业,不利于产业发展,也不利于农民增收五)农民思想意识落后,不利于“三变”改革的推广政策能够得到农民的支持,才能更好的落实但农民的文化程度,对土地的依赖性、工于计算等落后思想会影响“三变”改革的推广鸡场镇旗帜村种植石榴488亩、种植凤凰李700亩,苗木死亡10%左右,种冰脆李127亩,种植蜂糖李1420亩,共计90000株苗,小泥寨片7000株基本全部死亡,箐口、坡脚、小岩脚等三个村的冰脆李苗死亡20%,综合苗木死亡26%群众对于“三变”产业扶贫认同感低,不利于三变政策的推广。

      六)政府宣传力度不够政府工作繁重,基层工作存在很多困难,受人力、资金、农民的接受程度的影响三变”改革政策并没有得到多数农民的大力支持一是农民白天忙于田间地头,并没有时间在家等工作人员讲解,只是简单挂牌,有什么事情只是通知村组长,让村民一家通知一家的,很难集中起来共商改革与发展问题二是村委会自主决定,没有得到农民支持,鸡场镇旗帜村7000株苗死亡主要原因不是农民自愿种植,导致后期管理困难要有效推进“三变”改革,政府还应加大力度深入农民群众做好宣传工作,才能使“三变”改革深入人心,转化为农民自愿行动三、推动六盘水市农村“三变”改革的对策建议(一)加强合作社与公司的规范合作,实现合作双赢合作社是涉农公司、企业与农户沟通的桥梁,维系双方利益的纽带为实现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利益共赢目标,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降低农户生产风险,公司、合作社依照合同向农户收购农产品,履行承诺为农户提供更多经济实惠二是公司为合作社提供优惠政策,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稳定产业发展三是合作社需要理清和公司的之间的业务关系,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不能只成为公司的生产车间公司也应该把一些销售收入让渡给合作社四是合作社与周边的合作社加强联合,成立合作社联合社,不断提高合作社的行业竞争水平和谈判能力。

      只有加强合作社的联合,规范合作,才能有效实现双赢二)加大力度引进企业参与“三变”改革“三变”改革具有涉及面广、资金投入大、风险大等特点,而农业本身也是一个风险比较大的产业,需要把风险分散结合当地现有的优势,要加大力度引进企业参与“三变”改革一是准确定位发展什么,引进什么,充分利用当地优势,比如水城县鸡场镇周边有利于农产品生长,那么鸡场镇可引进产品加工企业,拓宽产业链,提高市场占有率二是成立相关招商部门对接好、服务好引进企业,充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三是鼓励农民参加合作社,形成规模农业,与公司签订订单合同,保障农产品销路,维护双方利益三)适当发展“短、平、快”产业项目,加快贫困户增收脱贫长效产业周期长、见效慢、投入大,短期内不能带来收益,而农民迫切需要美好生活,为了弥补长效产业的不足,应该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加大财政投入,保障短期内贫困户的生活保障,积极参与“三变”改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