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考试(及参考答案).doc
12页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考试(及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小梦为参加学校组织的“宪法进社区”宣讲教育实践活动,准备了如下宣讲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普通法律的总和B.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所有的问题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普通法的立法依据D.宪法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不能修改的2、下列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认识正确的是( )A.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依法被判刑的人,不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D.中国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3、对图中的“控”一族,合理的建议是( )①拒绝使用 ②科学安排时间③合理利用网络 ④不与外界交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共享单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公众对部分使用者不遵守交通规则、乱停乱放、恶意损毁等行为的诟病。
从责任的角度看,这些使用者( )①割裂了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②没有正确处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③没有随环境改变,坚持角色不变 ④没能在法律监管缺失时自觉承担责任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5、张某因在高速公路超速行驶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王某因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被处以罚金张某和王某的行为分别是( )A.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C.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6、通常情况下,行使权力的程序是法律规定的遵守正当的程序( )①有利于公民更好地享受权利 ②可以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③不利于依法办事 ④有利于维护自身权益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7、近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收入稳步增长,高铁等“大国重器”走出国门,让中国自豪,让世界惊叹这表明我国( )A.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B.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C.已经不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科技实力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8、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9、“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尊严……”国家公职人员在就职时对宪法宣誓,这是因为,在我国( )A.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B.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C.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D.国家公职人员是宪法的制定者和遵守者10、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默默奉献五十多年年,创造了将荒原变为林海的人间奇迹。
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 )A.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 B.各种生命都具有独特性C.每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是相同的 D.生命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11、中学生陈某经常彻夜上玩游戏,导致精神萎靡后在老师帮助下,摆脱了游戏的诱惑,利用网络学习网页制作,并在市比赛中获得二等奖这说明( )A.网络交往扩大了我们生活空间 B.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学生不应上网C.网络是把双刃剑,要合理利用 D.网络规则应遵守,安全防范需加强12、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 )①领导立法 ②保证执法 ③带头守法 ④公正司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近几年,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恶意拖欠,以次充好、价格欺诈、强买强卖、借贷不还等现象屡见不鲜,对社会风气造成极大伤害这提醒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做到( )A.尊重他人 B.以礼待人 C.诚实守信 D.包容他人14、农民陈某因捉了114只癞蛤蟆被抓,被告知涉嫌非法狩猎罪陈某一脸茫然,声称“不知道捉癞蛤蟆犯法”这一案例告诉我们( )A.不知法就可以不受法律的制裁B.要认真学法,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C.法律禁止的行为坚决不做,否则就是犯罪D.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得伤害任何动物15、公平和正义就像一盏明灯,照耀人类历史前进的航程。
没有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人类将失去文明发展的动力,我们追求公平正义的意义在于( )①公平正义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②公平需要有正义感的人来维护③公平正义保障社会成员的生存发展④公平正义要求我们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6、据报道,2017年4月8日凌晨,安徽男子徐某醉酒闹事,不但谩骂前来处置的特警队员,被带到派出所后还将民警打伤,最终被依法行政拘留十五日徐某的行为属于(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C.刑事违法行为 D.严重违法行为17、南沙环境恶劣,对守礁官兵来说是个极大的考验,而海军气象工程师李文波却坚守南沙岛礁20多年他说:“只要我们在南沙坚守下去,我们的南沙主权就不会丢,这就是我在南沙长期坚守的动力来源李文波的言行告诉我们( )①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②维护国家利益必须牺牲个人利益③捍卫国家主权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④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18、据有关部门统计,100名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中,在学校纪律差、无心向学的90人,由于好奇而吸毒走上犯罪道路的32人,由于沉迷网吧、浏览色情网页而犯罪的32人。
这启示我们( )①如果在青少年时期有不良行为,必定会在未来走向违法犯罪②青少年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及时纠正不良行为③青少年要防微杜渐,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④在学校纪律差、无心向学的青少年比较容易被不良行为所诱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9、“法治社会,无法外之地,无法外之人,无法外之权,任何人都不能为所欲为,无论是维护权益,还是表达诉求,都必须在法治轨道上进行,任何逾越法律底线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制裁其表达的理念是( )①崇尚自由 ②崇尚法治 ③权利重于义务 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下面的知识结构图中,①处应该填的最恰当内容是( )A.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证书 B.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C.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 D.规定社会生活的根本问题21、2017年全国道德模范黄旭华被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他敢做惊天动地事,甘做默默无闻人他离家正壮年,归来已花甲我们应学习他( )①热爱祖国,立志报国 ②默默奉献,实现人生价值③立足科研,获取荣誉 ④锐意进取,勇于开拓创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2、周某犯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犯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犯故意泄露国家私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三罪并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
上述判决中属于附加刑的是 ( )A.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有期徒刑B.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C.剥夺政治权利、罚金D.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镜2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主要包括( )①农村村民委员会 ②城市居民委员会③人民代表大会 ④妇女联合会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4、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违反规则要受到舆论谴责 B.违反规则要追究刑事责任C.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D.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25、胶东“网上民声”栏目获第19届中国新闻奖该栏目创办6年来,逐步打造出了一个政府部门与群众网上交流的平台网民通过“网上民声”了解国家事务,发表意见建议,提供信息线索,行使民主监督权利,推动网络舆论的形成以下关于“网上民声”栏目的说法中有误的是( )A.有利于促进政府科学民主决策 B.有利于拓宽公民参政议政渠道C.有利于督促国家机关提高办事效率 D.有利于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范围二、材料分析及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1、(诚实守信 提升素质)材料一:据合肥晚报报道,安徽“十大诚信好人标兵”评选揭晓后,省文明办进行了梳理,这些标兵都具有强烈的诚信意识,从事生产活动坚持质量至上,从事经营活动坚持信守契约,从事服务工作坚持优质规范,在合作者和服务对象中享有高度信誉。
最美女老板”余本银经营酒店30余年,累计拾金归还失主180多次,金额约120多万元;儿子因躲债14年离家不归,可是孙兆兰老人却没有像儿子那样选择逃避,近十年来,她已经替儿子还掉十几万元债务,受到街坊四邻赞誉……材料二:市民桂先生准备出国时,发现自己被列入了“阻止出境”的黑名单原来,桂先生因偷税被税务部门列入黑名单,并受到国税、公安等多个部门的联合惩戒,“真是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对此,桂先生十分后悔材料三:吉林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张东武急急忙忙赶到长春市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向法官说明情况:“法官,我们单位上了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朋友圈都传开了,很多人问是怎么回事,我们压力很大现在,我们正积极安排还款,能不能把我们单位从黑名单上撤下来?”(1)根据材料一,说说你对“诚信”的理解2)根据上述两则材料,请你谈谈讲诚信的重要性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培养诚信的品质?2、材料一:苏某在工厂浴室洗澡后,忘了把自己的手表拿走,被同事朱某捡到苏某要求朱某归还手表,朱某看到有人在场边答应第二天归还第二天,苏某找朱某拿手表时,朱某却拒不归还材料二:中学生洪某受“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在校不按时完成作业,经常逃学上网,家长和老师多次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他却置之不理。
为了上网,他多次偷家长和同学的钱,后来因拦路抢劫被判处有期徒刑材料三:中学生小宇的父亲因工伤住院治疗,老板却拒绝支付医疗费用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小宇家却无法支付诉讼费用1)材料一中朱某的行为属于哪种违法行为?(2)材料二中洪某从不按时完成作业、逃学上网发展到拦路抢劫,给我们什么警示? (3)材料三中如果你是小宇的同学,请你帮他想想办法3、探究情境,明理践行以下是小华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情境一:妈妈在朋友圈里看到一条消息说:“每点一次自带表情都在让日本人赚钱”妈妈准备将这一消息转发到群1)小华应该: (2)理由: 情境二:在公交车上,小华看见一个小偷正从一位阿姨的兜里掏出钱包,小华灵机一动地说:“谢谢叔叔帮我妈妈捡起钱包小偷无可奈何地将钱包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