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藏族舞蹈《库玛拉》中颤的重要性.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3005943
  • 上传时间:2022-06-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7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藏族舞蹈《库玛拉》中“颤”的重要性    刘茂妍【Summary】:藏族舞蹈的魅力深入人心,为了研究“颤”的重要性,本文介绍了藏族舞蹈的含义和特征,并以《库玛拉》为具体事例,阐述“颤”的显著功能及训练意义,最后,并分析“颤”在舞蹈的重要运用,由此引发对民族舞蹈的思考Keys】:藏族舞蹈;库玛拉;舞蹈特征藏族人民主要居住在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高原反应”非常明显,藏民长期饱受缺氧折磨同时,藏族还是具有浓厚宗教信仰的虔诚民族,他们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片被藏传佛教深深打上了烙印的大地上独特的高原地势和虔诚的宗教信仰,造就了藏族民间舞不同于其他民族舞蹈的一个最显著的风格特点—“颤”松胯—弓腰—上身微前倾是藏族民间舞蹈中最为熟悉的几个基本形象,它和藏族人民虔诚的宗教信仰、宗教礼仪以及藏族人民勤劳朴实的民风休戚相关,这些独特而美好的情结会自然而然地地融入到舞蹈动作中,通过这些生动活泼的动态形象将他们的宗教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一、简介藏族舞蹈《库玛拉》(一)藏族舞蹈的形态及特征众所周知,藏族舞蹈的审美情趣以及它想要表现的内容是与藏族的地理环境是息息相关的从地理环境的方面来说,根据藏族地区不同的地形和气候,一般可以把藏族地区分为河谷区、草原区和林区。

      当然,每个区都有每个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各区人民赖以为生的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受到地理条件差异的影响,城乡之间、农村和牧区之间、牧区和森林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也都分别形成了各地区自己独特的舞蹈形态居住在牧区、林区、半农半牧区的藏民们,更喜欢跳没有乐器伴奏的“卓”,而农区藏民的喜欢跳“谐”,这种舞显著展现了藏族服饰“长袖善舞”的特点同样还用适合在室内进行表演的“囊玛”,藏族人民特殊的“广场舞”果谐也不能不提,流传于城市的“堆谐”,由一些半职业性民间艺人演绎的“热巴”等事实上,藏区人民具有虔诚的宗教信仰,当他们跳舞时,会自然而然地将宗教元[来自www.lw5u.CoM]素融入到舞蹈动作里,通过美丽动感的躯体动态来进行情绪表达同时,这种舞蹈还减轻身心的负担,通过自我调节来创造一种幸福、温暖的艺术感染力所以,不同于其他舞蹈的美感,藏族舞蹈呈现出的是一种藏族人民身体各部分的协调韵律美尽管藏族舞蹈的风格和类型多种多样,但是主要包含“颤”、“顺”、“绕”、“开”、“左”这五个典型特征,更是构成藏族舞蹈的重要部分从来源上来说,这五个部分代表着藏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风土人情,更体现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文化等活动,具有浓厚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二)“库玛拉^的创作背景库玛拉组合创造于二十世纪近六十年代,主要由李正康等3个前辈共同创编而成素材主要来源于四川康定区,他们通过学习踢踏舞,从而不断创新和研究,在前两基本步伐的基础上,增加了退踏步和嘀嗒步,这才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库玛拉组合并且,音乐与舞步完美的契合,更能表达西藏人民对库玛拉深刻真挚的感情二、从库玛拉分析颤的重要性(一)“颤“的含义及本质原因颤,字典中的解释是一个动词但是,在舞蹈中,我们可以发现,颤是一个过程要研究藏族舞蹈中的颤,要追溯到藏族的历史文化,藏族本来就处于草原之上,具有农耕和游牧的民族,有着生生不息的勤劳和智慧,拥有着悠久的艺术和文化传统这些文化反映在舞蹈中就会形成完善的韵律风格系统二)库玛拉中“颤”的重要性上面,我们提到了堆谐固定的舞蹈曲牌的库玛拉,我们可以知道库玛拉是一种踢踏舞组合,并且其具有三段式的结构,各个结构相互衔接,相互融合,从而使颤动律贯穿于舞蹈的始终这三段都是以训练三基本步为主要目的,第一基本步是先左脚稍微抬起,并且右脚抬踏,身体向左倾斜,左手向后背,右手向左胯前,然后,左脚抬起交替颤踏步三次,身体便向右倾斜,这时左右手顺时打开;第一基本步后,接着右脚踏一次,右手背后,左手右胯,之后,全脚颤踏三次。

      第三基本步是通过嘀嗒步来控制左手向外划动的幅度另外,整个过程中,还必须要融合七下退踏步,退踏步,嘀嗒步等一些列基本动作这种组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膝盖的灵活性,还可以促进学生上下肢的协调性这些组合中的好多动作都是带有颤膝的动作的三、藏族舞蹈颤的训练方法我国民间舞蹈风格课的组合,主要是通过训练肢体,从而对身体的协调性进而不断的练习,进而掌握肢体的支配能力舞蹈风格课的组合训练所服务的主要对象是舞台表演和剧目,但是,我国传统民间舞蹈的组合不仅具有课堂组合所具有的训练价值,并呈现出时代性、独特性、多样性、风格性在大学藏族舞蹈学习中,库玛拉是大家普遍要学习的一个组合,因此,它必定具有其自身的训练方法一)合理的组合编排,运用规则的三段式结构规则的三段式结构主要运用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可以有利于学生领会舞蹈的动作要领,不用只记动作顺序这种方式包括各种步伐,如七下退踏步、第一二三基本步,进退步,嘀哒步等,这样,同学们不仅可以很好的完成动作,还可以对颤的动律也达到肌肉性的记忆另外,在对颤动律的风格上,不仅要训练肢体,还要带着很强的文化体验目的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具有很好的接受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对这种风格的掌握可以更加娴熟,还可以更加缜密和成熟的加入一些藏族文化风俗,从藏族文化里挖掘出创新性的内容,从而实现舞蹈文化训练的意义。

      前一阶段的颤是停留在身体上,后一阶段的颤是达到身体和灵魂上的融合二)保证均衡的颤抖,掌握好控制力作为艺术形式的民间舞,它与人体的动态不同,因为它还具有控制力不管是每一个动作,都需要在被控制的条件下比如,藏族的踢踏舞,通过膝盖的颤动来提升动律的美感,进而表达出舞蹈的魅力,主要是发挥双腿的活动来呈现这种基本动律的颤抖普遍有节奏和动感,并且颤抖的幅度十分均匀所以,这样的舞蹈可以拉伸韧带和肌肉,还可以控制膝关节的韧性因为这种动作大多是稍蹲的状态,因此,可以控制双腿的肌肉处于紧张的状态,但是,连续不断的颤抖又可以缓解双腿的紧张僵硬通过反复的拉伸双腿,可以提高双腿的韧性和反弹性之前,民间艺人在表演这种舞蹈时,就可以很好的将这种僵硬收放自如,从而避免了单纯的紧张在均衡的颤抖中,膝盖可以自由的获释虽然不同藏族舞种之间的颤韵不同,频率也有快有慢,幅度有大有小,但是,他们有着共同的特质就是有着全面的下肢颤训练因此,我们可以说,在藏族舞蹈中,只有单一的控制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一定的颤动,这样表达出来的情感才具有魅力和色彩总之,“颤”在藏族舞蹈中的作用十分显著四、颤在藏族舞蹈中的艺术内涵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有着它自己的特色,因其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源远流长的历史、最本真的民族,使其具有多样性、地域性、时代性、性感性的特色。

      要想良好的掌握颤的真正含义,可以到云南香格里拉,在其中进行系统性的学习藏族舞蹈,从而亲身感受民间舞蹈的各种动律动律是民间舞蹈动作的真正构架如果我们单纯的以为颤只是肌肉的不断颤抖,那么,不足以掌握民间舞蹈的真正风格只有将颤渗透进组合中,学生才会将舞蹈跳出别样的美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掌握最基础的颤,还要掌握颤所衍生出来的不同动作在学习库玛拉的组合中,我们便了解到颤动律不止是训练身体,还可以认识民族的风格和文化只有认识到这点,我们才能真正地认识到颤在藏族舞蹈中的作用,从而认识到颤的艺术内涵和文化价值总而言之,藏族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因此,通过藏族文化,我们可以了解歌舞艺129术和丰富的藏族习俗要想深刻的了解藏族精神和藏族人民的气概,就需要了解藏族民间舞蹈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内容,进而深思藏族舞蹈隐藏的丰富的艺术魅力不管是踢踏、弦子、锅庄,从这些舞蹈中,我们可以看到藏族舞蹈的基本步法已经到了收放自如的地步,尤其是“颤”字表现了藏族舞蹈的基本格调,并广泛运用于舞蹈的每一步伐中,分别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的魅力Reference:[1] 王慰仁.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藏族简史[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3.[2] 罗雄严.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舞蹈卷[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3] 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民间舞系.文舞相融(上、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4] 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5] 纪兰慰,邱久荣.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来自wwW.lw5u.cOm][6] 黄明珠.中国舞蹈艺术鉴赏指南[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长江师范学院)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