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各军指挥控制系统发展现状解析.docx
2页美国各军指挥控制系统发展现状解析陈智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07)【摘 要 】本文介绍了美军陆 、海 、空 、联合四个层次的作战指控系统 ,详细论述了其当前美军指挥控制系统及技术的发展现状 ,分 析 了 作 战指控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及目前 美军涉及指挥控制体系结构建设的项目计划 ,总结了美国各军指控系统发展特点与建设思路 ,通 过 对 国 外 技 术发展路线的梳理和汇总 ,提炼指控系统当前发展方向 ,旨在能够对我国军事装备作战指控系统的发展有所借鉴和启迪 关 键 词 】指 挥 控 制 系 统 ;解 析 ;计 划 趋 势引 言统 目 前 ,美国海军还计划增加第七部分 ,即作战训练分系统 1.2.3 美 军 ACDS 作 战 指 挥 系 统ACDS 是一个具有增强能力的战术数据处 理和目标指示系统 ,共 有 ACDS Block 0( 临 时 过 渡 版 本 )和 ACDS Block 1 两 个 本 版 ACDS 与 全 分 布 式 SSDS(舰艇自动防御系统 )集 成,将成为美国海军非 “宙 斯 盾 ”舰的标准作战系统 。
ACDS 的 功 能 包 括 :跟 踪 自 动 化 、特混舰队和本舰的互操作能力 、 显 示 支 持 、提 供 条 令 指 控的武器对目标的实时反应 、嵌入式模拟虚拟 训 练 0在当今的信息时代 ,指挥手段发展的时代性标志 ,是 军 队 指 挥 自动化系统的出现及其应用 特别是在高新信息技术条 件 下 ,离 开 了 军 队 指 挥 自 动 化 ,各种作战活动将很难顺利进行 所 以 ,军队指挥手段的 革新主要体现在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出现及其应用上 美国各军指挥控制系统发展现状 11.1美陆军指挥控制系统 陆军作战指挥系统 陆军作战指挥系统是美陆军各指挥与控制分系统的综合 系 统 始1.1.1美空军指挥控制系统 美军全球空中指挥所系统 美军全球空中指挥所系统是美国国家级指挥控制系统 该 系 统 主1.31.3.1 建 于 20 世 纪 60 年 代 , 目 前 所使用的第四代 ABCS 是一个以国家信 息基础设施为依托 ,以战术级战场信息控制系统为基础 ,以 战 役 、战 略 级指挥控制系统为支撑 ,以单兵指挥控制系统为末端 的战场指挥控制 系 统 体 系 。
要由国家应急空中指挥所 、遭受核攻击后的指挥控制系统 、受 领 任 务并开始行动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它能在国家指挥中心和地面通信设备 遭到严重破坏或者核打击后 ,为国家指挥当局提供 备份的指挥控制能 力 美军大西洋总部司令 、美军太平洋总部司令 、驻欧洲美军总司令和 战略空军司令部司令分别配置了一个全球空中指挥 所 飞 行 中 队 ,而 且 每架指挥所飞机都能传送发射核武器的命令 车载移动作战指挥系统 尚 处 于 研 究 、开 发 、验证阶段的项目—— 车 载 移 动 作 战 指 挥 系 统 ,可为机动指挥官及队员提 供 高 度 机 动 的 、独 立 的 、可靠的车载数字化 作 战 指 挥 所 系统的安装平台包括布雷德利指挥车 、斯特莱克指挥车 和 轻 型 战 术 车 1.1.2战术空军控制系统 战术空军控制系统的具体任务包括 :为 联 合 空 中部队司令提供相 应的系统和资源以支持 态 势 感 知 、联合计划及协同计划 、空 中 任 务 指令和空域指控命令的制定等 该 系 统 主 要 有 3 个 性 能 特 点 :一 是 能 够 随时在世界各地展开使用 ,机 动 能 力 较 强 ;二是可按战场环境需要临 时剪裁拼装构建组展开 ,适 应 性 好 ;三是可采用计算机辅助兵力管理 系 统 ,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水平 。
1.3.2标准化综合指挥所系统 标准化综合指挥所系统可为旅级 、师级乃至军级 的指挥官和队员 提供模块兼容集成 战役级指挥所平台以及具备联合能力的 C4I 物 理 基 础 设 施 该系统由多种系统构成 ,特别是包括了标 准化综合指挥所 系统指挥所平台系统 ,即 :指 挥 所 局 域 网 、指挥所通信系统 、指 挥 中 心 系统和车载支持系统 1.1.32美国各军指挥控制系统的未来项目计划和发展趋势 陆军机载直指挥与控制系统 陆军机载直指挥与控制系 统 是 一 个 由 UH-60 直升机运载的陆军 作 战 指 挥 系 统 ,具 有 高 机 动 、自主式和可靠的综合数字指挥所能力 陆 军机载直指挥与控制系统能够使使用单位和行动单位 的 指 挥 官 ,无 论 从临时的偏远地点还是在作战空间中穿越 ,均 能 保 持 态势感知和执行 指 挥 控 制 1.1.4美 各 军 目 前在研的涉及指挥控制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建设的项 目 计 划 包 括 : 2.1 “可 组 合 部 队 网 ”计 划 这是由空间与作战系统司令部负责主持的计划 ,是部队网理念的 重 大 扩 充 ,它使战场用户可以灵活使用多种可视化 工具在广阔的网络 空间中选择用于解决特定问题的特别信息 ,实 现 地 理空间中的力量协 作 。
它向指挥官提供的能力包括 : 1)能够视情况确定参战的各方并决定他们的建制能力与需要 ; 2)为 了 实 现 一 个共同的使命目 标 能够对参战的多国联合部队进 行 组 合 编 配 ; 3)能够实现多国联合部队内的信息交换 ; 4)能够建立与参战各方能力和局限性相符的新作战方式 ; 5)通过向现有的联合参战方增添能力或在联合体中增加新的成员 来实现多国联合部队新能力的导入 2.2 “可 扩 展 的 战 术 C4I 框 架 ”计 划 该计划通过利用松散耦合的 、分 布 式 的 、可 重 用 的 、基 于 标 准 的 服 务来实现不同指挥控制系统间的数据交换 采用的网络服务技术包括 用于描述信息的可扩展标记语言 、Web 服 务 描 述 语 言 、 简 单 对 象 访 问 协议以及通用描述 、发现与互操作能力 美海军指控系统系统 海上全球指挥控制系统 海上全球指挥控制系统是美国海军装备的主要指 挥 控 制 系 统 ,是1.21.2.1GCCS 的海军战术实现系统 ,也是美海军部队网 C4ISR 战 略 的 重 要 构 件 它为用户提供海战指挥与控制能力 ,使 各 级 指 挥 员能够获得实时 的 共 用 态 势 图 ,提 供 C4I 能力和辅助指挥官制定作战决策 。
为了适应网络中心站能力 ,海上全球指挥控制系 统正不断利用最 新 的 网 络 、计算机技术朝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方向发展 目 前 海 上 全 球指挥控制系统 4.1 作为联合指挥与控制的过渡版本于 2008 年 接 受 作 战 测 试 ,并于同年进入生产使用阶段 1.2.2 “宙 斯 盾 ”作 战 系 统“宙 斯 盾” 作战系统是美国海军现役最重要的 整合式水面舰艇作 战 系 统 它是一个集传感器 、武 器 系 统 、计算机软件和显示系统为一体 的综合海上作战系统 ,装 备 了 “宙斯 盾 ”作战系统的舰 船可执行多种任 务 ,如 防 空 、弹 道 导 弹 防 御 、反 潜 、水 上 防 御 、海 军 对 岸 水上火力支援及 发射战斧巡航导弹打击目标等 经过反导改装的反 导 型 “宙 斯 盾 ”舰 在新的软件协调下可以反巡航导弹 、反弹道导弹甚至反卫星作战 “宙斯 盾 ” 作 战 系 统 主 要 由 6 个 分 系 统 组 成 :MK1 指挥和决策分系统 、 MK1 武器控制分系统 、AN/SPY-1A 多 功 能 相控阵雷达分系统 、MK99火 控 系 统 、MK41 或 MK26 导弹发射分系统 、MK1 战 备状态测试分系 “联合协作实时交战 ”计 划 该 计 划 为 实现跨多个战区及指挥梯队的联合实时作战与交战提 供作战概念及软件 。
它将使各联合部队指挥官能够快速同步与投入军 事 指 挥 ,有效地实施全球范围的 “时 间 紧 迫 ”作 战 它提供的服务包括 全球态势感知服务 、全球资源管理服务 、全球同步化服务等 其 中 包 括2005-2007 年实施一系列的演示活动以对这些服务 (下 转 第 382 页 )2.3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379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 科 技 视 界科技·探索·争鸣探索与争鸣点 ,建立以业绩为重点 ,以 品 德 、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 的人才评价体系 和人才评价机制 ,提高人才评价的科学性和公信力 坚持和完善教学 质量和课时量考核评比制度 ,鼓励教师多出科研精品 和 研 究 成 果 二 是完善党校人才激励机制 深化党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将 表 彰 奖 励 作 为 职 称 晋 升 、职 务 升 迁 的 重 要 依 据 ,形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选人用 人 机 制 ,有效调动党校教学科研人才的积极性 、主 动 性 和 创 造 性 ,激 发了 工 作 热 情 三是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 原 则 ,通 过 开 展 评 选 表 彰 活 动 、授予荣誉称号等形式 ,给 予 精 神 鼓 励 ,同时搞好物质奖 励 ,将人才的收入与岗位职责 、工 作 业 绩 、社会贡献直接挂钩 ,让 一 流 人才创造一流业绩 、获 得 一 流 报 酬 ,形成有效的人才奖励机制 。
3.2 创新人才培训方式方法 ,提升党校科研教学水平 地方党校在继续送教师向上级党校以及高校学习 培 训 的 同 时 ,应 努力探索创新的培训方式和培训模式 ,提升党校人才整体素质 首 先 , 要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和业 余 学 习 ,通 过 教 学 相 长 ,提高教师的理论水 平 和 整 体 素 质 其 次 ,定 期输送年轻教师在岗培训 ,增强培训的针对 性 ,与 教 师 的 专 业 、研 究 方 向 紧 密 结 合 ,拓宽教师的知识结构 ,提 高 其 自 身 业 务 素 质 再 次 ,更加重视人才培训工作的创新 ,探索采用更加灵 活多样的培训形式 ,跳 出 书 本 培 训 、调研培训的传统模式 ,代 之 以 户 外 拓 展 、 报名参加大学选修课 、 参加法庭审判等多种形式 , 磨 练 人 才 意 志 、开 拓 人 才 视 野 ,增 长 人 才 本 领 3.3 完善基层挂职锻炼制度 ,提高教学科研人才能力 与长期从事某 项 工 作 相 比 ,定期开展部门内部轮岗交流 ,对 工 作 开展和人才成长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 于 地 方 党 校 教 师 而 言 ,应 有 针对性地安排教师到与所从事专业相关的部门承担 或参与相关工作 、 事 项 的 处 理 ,直接面对新情况 ,新 问 题 ,使 教 师 在 实 践中获得第一手的 教学案例与材料 ,这 有 助于解决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使 课 堂 教 学内 容 更 丰 富 ,更 有 说 服 力 。
积极推广烟台市委党校 关于教师挂职工作 的 先 进 做 法 ,使教师挂职培训工作常态化 提 高 教 学科研人才的整体 素 质 ,也要加强党校内部教师岗位交流 ,在 相 近 的 专 业 领 域 ,探 索 尝 试 教 师 轮 岗 制 度 ,让不同专业的教师互相交流 ,互 相 辅 导 ,拓 宽 知 识 面 3.4 弘扬言传身教优良传统 ,打造党校一流人才队伍 实 践 中 ,地 方 党校长期探索建立的言传身教 、老教师传帮带的优 良 传 统 ,应该得到传承 和 发 扬 ,多数党校都是安排具有丰富教学和实 践经验的资深教师以及业务骨干 ,对年轻教师进行 “一 对 一 ”的 指 导 和 帮 助 ,实践中效果非常明显 一方面促进了年轻教 师教学水平和教学 技能的快速提高 ,另 一 方面增强了党校的凝聚力 ,提升了党校整体教 学 科 研 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