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剧脸谱颜色的含义.pdf
7页1 / 7 京剧脸谱颜色的含义 脸谱"是指中国传统戏剧里男演员脸部的彩色化妆.这种脸部化妆主要用于净〔花脸〕和丑〔小丑〕.它在形式、色彩和类型上有一定的格式.内行的观众从脸谱上就可以分辨出这个角色是英雄还是坏人,聪明还是愚蠢,受人爱戴还是使人厌恶.京剧那迷人的脸谱在中国戏剧无数脸部化妆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京剧脸谱以"象征性"和"夸张性"著称.它通过运用夸张和变形的图形来展示角色的性格特征.眼睛,额头和两颊通常被画成蝙蝠,蝴蝶或燕子的翅膀状,再加上夸张的嘴和鼻子 ,制造出所需的脸部效果 . 脸谱的分类: 脸谱根据描绘着色方式 ,分为: 揉,勾,抹,破四种基本类型. .揉脸: 凝重威武,整色为主,加重五官纹理加以实现 .是十分古老的脸谱形式. .勾脸:色彩绚丽,图案丰富,复杂美丽,五彩缤纷,有的还贴金敷银,华丽无比. .抹脸: 浅色为多,以为涂粉于面,不以真面目示人,突出奸诈坏人之性. .破脸:不对称脸,左右不一,形容面貌丑陋或意比反面角色. 根据脸谱的图案排列,又把脸谱分为以下四种: .整脸:最原始的脸谱形式,利用双眉把脸分为额和面两个部分的脸谱. .三块瓦脸:在整脸的基础上再利用口鼻把面部分为左右的脸谱. 2 / 7 .花三块瓦脸:把三块瓦脸的分界边缘艺术化,加上各式图案的脸谱. .碎脸: 三块瓦脸的变种,其分界边缘花形极大,破坏了原有的轮廓. 脸谱的色彩: 京剧脸谱色彩十分讲究,看来五颜六色的脸谱品来却巨细有因,决非仅仅为了好看.不同含义的色彩绘制在不同图案轮廓里,人物就被性格化了. 脸谱的通用色彩含义为:.红色一般:忠勇侠义,多为正面角色. 其他:有讽刺意义,表示假好人. 特例:老人显示年轻红光犹在;坏人做了点好事. .黑色一般:直爽刚毅,勇猛而智慧. 其他:表示阴阳中的阴,用于鬼魂.肤色较黑或面貌丑陋. 一般:阴险奸诈;刚愎自用. 其他:和尙,太监脸谱;表示老人年迈, .紫色一般:刚正威武,不媚权贵. 其他:面色不好,丑陋. .黄色勇猛而爆躁 .金色一般:神仙高人. 其他:猛将. .银色神仙,妖怪. .绿色一般:勇猛,莽撞. 其他:绿林好汉. 3 / 7 .蓝色刚强阴险. 脸谱的图案: 脸谱图案非常丰富,大体上分为额头图,眉型图,眼眶图,鼻窝图,嘴叉图,嘴下图.每个部位的图案变化多端,有规律而无定论,如: 包拯黑额头有一白月牙,表示清正廉洁. 孟良额头有一红葫芦,示意此人爱好喝酒. 闻仲,杨戬画有三眼,来源于古典传说. 巨灵,煞神,金钱豹有多张脸,突出其神鬼妖特色. 杨七朗额头有一繁体"虎"字,显示其勇猛无敌. 赵匡胤的龙眉表示为真龙天子. 雷公脸谱中有一雷电纹. 姜维额头画有阴阳图,表示神机妙算. 夏侯敦眼眶受过箭伤,故画上红点表示. 窦尔墩,典威等人的脸谱上有其最擅长的兵器图案 . 王延章头画蛤蟆,表示是水兽转世. 赵公明面画金钱,表示自己是财神爷. 北斗星君画七星图于额上. 京剧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主色一般象征某个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 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关羽. 蓝色--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 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 4 / 7 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如:武天虬. 黄色--代表枭勇,凶猛的人物,如:宇文成都. 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 金,银色--表现各种神怪形象 送灵澈上人[作者]刘长卿[朝代]唐代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解释] 苍翠山林中的竹林寺,远远传来晚钟的声音.背着斗笠,披着夕阳的余辉 ,独自向青山归去 . 译文 1: 在苍翠的竹林寺院中 ,远远传来深沉的晚钟 . 他身背斗笠披着晚霞 ,独自归向青山最深处 . 译文 2: 好似墨青色隐隐铺盖着曲径通幽的竹林寺,神秘的色彩在悄悄氤氲,阵阵沉重的晚钟飘渺在自然的屏障中,随风驱散,给人恍若隔世的感觉.我背着轻巧的斗笠,任晚风斜阳柔柔抚摸我的青丝.向远处眺望,连绵起伏的青山外,遥遥的远行人,那晚霞的光填补了我伤感的心. 青苍的竹林寺,近晚时传来深远的钟声.你背着的斗笠还带着夕阳,独自归向远方的青山. 译文 3: 5 / 7 在苍茫深邃的山林中座落着竹林寺,从那里缥缥缈缈地传来了暮钟声.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灵澈背着斗笠,披着夕阳的余辉,独自向远方的树木葱笼的深山走去. [解释] 杳杳:深远处. 荷笠:斗笠挂在背上.荷:负.此写行僧形象. 灵澈:人名,当时著名诗僧.本姓汤,字澄源,生于会稷,与刘长卿友善.他自幼出家为僧,后从严维学诗,与僧皎然游,为时人所重.元和十一年〔861〕卒.《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诗题一作"送灵澈."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竹林寺:一称"鹤林寺"在今##省镇江市南黄鹤山上. 苍苍:深青色.这里指葱笼的树色. 杳杳〔yǎo〕 :隐约,深远的样子. 荷〔hè〕 :背、负. 杳杳:深暗的样子,这里指天边的暮色. 荷笠:背着斗笠. 带斜阳:映照在夕阳中. 青山独归:即独归青山. [赏析] 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今##绍兴〕 人,出家的本寺就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竹林寺在润州 〔今6 / 7 ##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这首诗写傍晚时分,诗人送灵澈返回竹林寺,抒发了对灵澈的深厚情意,也表现了灵澈清寂的风度.全诗即景写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练,纯朴秀美,意境闲淡. 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绍兴〕 人,出家的本寺就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竹林寺在润州 〔今##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所以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 . 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往往黯然情伤,但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 . 刘长卿和灵澈相遇又离别于润州,大约在唐代宗大历四、五年间 〔769—770〕 .刘长卿自从上元二年 〔761〕 从贬谪南巴 〔今广东##南〕 归来,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闷.灵澈此时诗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一个宦途失意客,一个方外归山僧,在出世入世的问题上,可以殊途同归,同有不遇的体验,共怀淡泊的胸襟.这首小诗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但这帧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7 / 7 物动人,而且以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他深情,但不为离别感伤,而由于同怀淡泊; 他沉思,也不为僧儒殊途,而由于趋归意同.这就是说,这首送别诗的主旨在于寄托着、也表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因而构成一种闲淡的意境.十八世纪法国狄德罗评画时说过:"凡是富于表情的作品可以同时富于景色,只要它具有尽可能具有的表情,它也就会有足够的景色." 〔 《绘画论》 〕 此诗如画,其成功的原因亦如绘画,景色的优美正由于抒情的精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