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年级美术教案.pdf

14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577661064
  • 上传时间:2024-08-2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77M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课我和昆虫课题:我和昆虫教学目标:1 . 显性内容与目标:了解自然界中昆虫的种类和特点,知道表现主题的方法认识对称的基本特点,发现昆虫的对称 应会:体验参与学习、主动学习的快乐,通过观察,学会抓住特点表现不同种类的昆虫利用所学的知识大胆想象和表现有情节的“ 我和昆虫”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有趣的昆虫,大胆表现有情节的故事内容 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表现能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培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点:表现有情节的故事内容,充分发挥想像力抓特点表现昆虫 训练组织:画面的能力学习材料:彩笔、油画棒、彩色纸、废旧广告纸、挂历纸、报纸、剪子、胶水……教学过程:一、布置课前准备:收集有关昆虫的资料,如图片、书籍或者网上下载昆虫的资料每人了解一种昆虫( 名称、形状、颜色、花纹) ,并能介绍给大家听1 .组织教学:集中注意力,提要求2 .讲授新课让我们先了解昆虫——板书课题一部分:昆虫 1 ) 引导学生观看录像片 展示部分昆虫)提示:你知道片中昆虫的名称吗? 可以边看边说出名称。

      2 ) 布置学生介绍昆虫资料 同学们准备了大量有关昆虫的资料, 谁能利用电脑和实物投影仪展示、 介绍资料?教师介绍:昆虫标本( 3 ) 引导学生观察昆虫的变化过程 ( 观看录像片) 组织小组讨论——“ 说 一说昆虫变化的过程” 4 ) 看书第2 、第 3页分析昆虫的形态、颜色、花纹⑸总结归纳 ①昆虫身体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②昆虫的动态有什么不同?③自然界的昆虫与人类有关系吗? (6)自然界昆虫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你能想象你和昆虫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吗? 编个故事讲给大家听7)补充课题另一部分:我和昆虫8)欣赏优秀作品3 . 提要求,完成作业内容生动有趣;表现手法多样;昆虫特点突出;颜色鲜艳漂亮4 . 教师要点:(1)构图饱满2)人与昆虫表现生动3)颜色漂亮分小组讲故事,比一比谁的故事最有趣、最有想像力5 . 展示、讲评作业教学反思:第二课奇妙的爬行课题:奇妙的爬行教学内容与目标:1 . 显性内容与目标:(1)观察、分析生活中点并体会美感,培养学生的象创作能力 2) 了解爬行动物特点学科学习的能力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习能力2 . 隐性内容与目标:⑴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⑵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习惯。

      3)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爬行动物的习性,并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创作出富 有情趣的、奇妙的爬行画面难点:如何抓住爬行动物的特点大胆表现,并充满画面学习材料:图片小动物( 小昆虫) 的标本,动画、 作业纸教学过程: 1 . 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有关爬行动物的资料、图片 2 . 观察、回忆不同种类爬行动物的外形特点 欣赏爬虫及爬行动物的录像或图片以及教材中的内思考: ①你认识这些爬行动物吗?②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它长得什么样子吗?③它们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美感?④你能把你看到的爬行动物画下来吗?3 .接龙游戏: 各小组将你们观察到的爬行动物的外貌特点画在黑板或纸上, 比一比哪个组画得又大又美4 . 如果你是一只小爬虫,你会爬到什么地方呢? 怎么样爬才能到达目的地呢?⑴教师出示树叶、 木头、 石块等模型, 请学生描述或表演爬行的情景动作 ( 2) 启发学生谈一谈爬行动物们还会碰到什么有趣的现象5 . 作业要求: 每组设计爬行动物的头饰或服装以及爬行的背景,可以用彩纸、报纸、彩笔等多种材料进行绘制、剪贴制作,比一比谁画的爬行动物又大又美, 设计的旅行又奇妙又有趣,最后表演《 爬虫一家的奇妙之旅》 。

      6 . 分工合作: 小组讨论:谁画头饰、谁画背景? 每个人如何分工?7 . 小组创作,教师巡视指导8 . 课后小结: ( 1) 以小组为单位表演,给同学们介绍奇妙的爬行 ( 2) 学生自评、互评⑶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今后你还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呢?9 . 课后拓展: 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回家后观察身边的爬行动物, 看一看它们是怎样生活的? 如果你有兴趣还可以将它们写生下来教学反思:第三课漂亮的小钟表 课题:漂亮的小钟表教学内容与目标:1 . 显性内容与目标:(1)通过欣赏活动,了解钟表的文化以及造型特点2)通过对不同种钟表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3)通过钟表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设计与制作能力4)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利用自己设计制作的钟表,认识表盘上的时间,进行跨学科的综合2 . 隐性内容与目标(1)通过欣赏活动, 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体验成功的快乐2)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不同种钟表的特点及其设计制作方法难点:如何巧用材料以及对表盘的设计学习材料:家庭中使用的各种钟表、废弃的食品盒子、废挂历纸、图钉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语言进行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欣赏师生课前准备的各种钟表实物 出课题:漂亮的小钟表二、 提问: 你知道有哪些不同种类的钟表?引导学生分析课本第6 页中的钟表图片, 分析其外形的不同特点提问:教材第6 页、第 7 页上钟表的表盘,是怎样利用生活中、自然界中的形象进行巧妙设计的?提问:人们为什么这样来设计表盘?提问: 你能利用课前准备的材料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钟表吗? 怎样设计?教师根据这几位同学的介绍,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巧妙地运用材料,展示儿种巧用材料的作品,并且引导学生了解如何使表针能拨动三、布置作业,教师巡视 布置学生认一认钟表 小结:你喜欢钟表吗? 为什么?布置作业:课后还可以用多种形式来设计小钟表教学反思:第四课会变的小手套课题:会变的小手套教学内容与目标: 、1. 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初步感受适形造物手法应会:能大胆地创作,通行简单的添加创作出某种新形2. 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适形造物的方法,发散学生维,创作出较生动的形象难点: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形象学习材料:各式各样闲置不用的小:针线、胶水、扣子、彩色纸、等装饰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用石头、树枝让学生观察感受想一想石头和树枝的外形分别像什么? (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将石头和树枝翻过来让学生欣赏石头鱼、树枝蛇2 .讲授新课:( 1)根据导人引出课题 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可以用来创造的东西, 请你们在自己的身边找一找, 看看能发现什么可用材料? ( 手套)( 2)观察体会手套的形象:看一看我们的手套像什么? 将手套变一变, 看看又像什么? 将手套换个角度看看还像什么?( 3)小组讨论:请小组将变好后的手套形象让其他同学认一认,说说变的是什么? ( 4)如何添加:请你们想一想怎样能使变好后的形象更生动?3 . 作业要求:( 1)先用手套创造出新形象形象编排表演小故事再 根 据( 2)根据故事用手套创造形象并进行表演4 .学生分组作业,教师 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解决作业中的困难 5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6 . 总结 教学反思:第五课小花饰课题:小花饰教学目标1 . 显性内容与目标: ( 1) 通过对小花饰用途的分析、制作方法的学习,了解小花饰的装饰功能,掌握小花饰最简单的制作方法 2) 在展示小花饰、讨论其特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动手能力,从中体验到造型活动的乐趣。

      2 . 隐性内容与目标: ( 1) 在说小花饰用途、学做小花饰、分析小花饰特点的活习兴趣,使学生形成意图的能力 (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小花饰和制作方法难点:了解小花饰的用途,感受小花饰的审美特征学习材料: 学习材料:各类彩色纸、订书器、剪刀、绳等教学过程: 1 . 组织教学2 .导人新课 1) 教学创设情境 教师出示一件有小花饰的物品, 或是自己天天用的粉笔盒或是其他礼品盒, 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一个问题: 你觉得这盒子与其他盒子有什么不同?⑵学生观察、议论并发言学生观察、思考、议论并发表白己的看法 这盒子的颜色漂亮 这盒子多了一个装饰盒子上的花漂亮 ( 3)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内容,并告诉学生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与小花饰 有关的的内容 3 . 讲授新课( 1) 思考与回答问题 ①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欣赏本课教材的内容 ②教师一边请一名学生朗读第1 0 页上“ 爸爸妈妈:我去上学了”的留言条上的内容, 一边让学生观察这个小字条有什么特点? 留言条让你有什么感想?③学生回答,教师鼓励同时请学生思考小花饰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你 还在什么地方见过小花饰? ( 把自己搜集到的带有小花饰的物品以小组为单 位集中到一起,并讨论。

      ④每组选派代表发言,以搜集到的物品说明小花饰有多种用途 ( 2 )讨论与探究 ①在探讨研究小花饰多种用途的基础上,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作品图片,想一想,分析、讨论一下,小花饰是怎样做出来的?②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一是看教材中的作品图片、研究做法, 二是还可以把课前搜集到的小花饰拆开研究,进行探究式的学习 ③教师与学生一起研讨,并拆开一个早巳准备好的小花饰, 让学生非常直观地看到这个小花饰的制作过程,使用的材料是什么? 以引发学生对其他小花饰制作方法的思考与研究4 .布置作业,教师巡视( 1 )在讨论与探究的基础上, 学生开始小花饰的制作活动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提出以下儿点问题请学生边做边思考: ①你做的小花饰有什么用途?②使用了什么材料与方法?( 2 )教师要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能举例说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展示、讲评作业( 1 )展示:将自己制作的小花饰展示给大家看 2 )讲评:学生自评、个人评价小组或班级其他同学的作业,小组选派代表评价某个学生的作业 3 )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教师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制作的小花饰特点、用途 是什么, 采用了什么材料,哪个地方是你喜欢的地方. 为什么。

      6 . 小结在讲评其他同学的作业时, 你受到了们么启发?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最大的感受是引么? 你还想知道哪些方面的内容?第六课百变团花课题:百变团花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 1 )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 2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团花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知、 思考、探索及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2. 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欣赏及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团花的特点及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纹样的设计及镂空的面积大小学习材料: 学习材料:学生可采用单色或多色彩纸,剪、撕作团花,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将剪好的团花进行染色,自创多种效果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剪好的团花进行再创造,以更好、 更有创意地美化我们的生活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讲授新课 创设情景,提示课题 探索学习,学做团花欣赏分析 ②合作探究 分组发已做好的不同折法、剪法的团花教师:请每组同学根据已做好的团花,进行研究,并试着制作教师:请每组派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绍本组所研究的团花的制作方法教师:大家在制作团花的过程中碰到问题了吗? 我们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小结: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研究制作出了不同折法、剪法的团花,你们可真棒!根据已做好的团花,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制作,总结制作方法, 向大家介绍。

      同学之间互相合作,解决制作团花所碰到的问题③创作实践教师:听了每组同学的介绍,请你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或创造新制作方法,制作团花④发散思维 教师:大家经过自己的努力,制作出一张张美丽的团花,请你说说这么美作品, 我们可以用它装饰哪里呢? 请小组讨论 教师: 请大家欣赏用剪纸团花做装饰的各种实物教师:你们想不想也把自己的团花做成一件装饰用的艺术晶,我们一起动手制作吧?⑶游戏活动,展示评价①展示: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的手多巧! 一会儿功夫,我们就做出了这么多漂亮的艺术晶, 请大家介绍一下你制作的团花艺术品可以用来做什么? 你想把它送给斑上的哪个同学? 学生创作 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赠送礼物教学反思:第七课我们身边的痕迹 课题:我们身边的痕迹教学内容与目标: 能够发现、 采集不同肌理的材料, 并利用材料再创作 渗透学生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在感知中采集不同材质的肌理难点:拓印的技巧学习材料:彩色铅笔、油画棒、比较薄的纸张教学过程:1 .摸一摸,猜一猜 准备两件质感截然不同的物品,如光滑的盒子与竹编的盒子;平滑的镜子与粗糙的砂纸,让学生触摸感受实物的质。

      2 .看一看,想一想 提示学生,什么人用触觉认识文字,什么动物用触角探路,多认识体会一种功能,感受纹理3 . 找 一 找 ,拓一拓 小实物:叶子,钥匙,鞋底,硬币 大实物:文件架,塑料包装盒,地面,墙角,井盖,木桌椅,纱窗4 .组织活动 1)活动时间, 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返回教室,与学生对表加强时间观念规定活动范围:教室,走廊,操场 2)规定活动秩序:避免大声喊叫,影响他人上课,使学生心中有他人 3)规定组长责任制:由组长按时带回教室 完成简单管理任务5 .整理材料 引导学生把采集的材料用文字简单地编辑一下,注明每块拓品来源于哪些实物, 采集的时间、地点 1)当你拓完作品,心中有什么感受?( 2)看看你的拓品像什么? ( 3)对拓得模糊不清的图案,找一找原因 4)想想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加工,使它更好看 把以上问题写在拓品的空间里,并用箭头标明方向,使整个作品图文并茂, 标识说明性强,初级作品就很完整引导学生把拓晶作为素材使用帮助他们把拓品的纹理巧妙地利用起来构成画面6 .后期制作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第八课大树的故事课题:大树的故事教学内容与目标:1 . 显性内容与目标: ( 1) 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 树根、树干、树枝、树权、树叶等) 。

      ( 2)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2 . 隐性内容与目标: ( 1)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 2) 通过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难点:画面构思和组织学习材料•: 学习材料•:彩色复印纸、水彩笔、汕画棒等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利用课件,或者教师讲一个有关大树的故事 板书课题提问:大树由哪儿部分组成?学生根据教师讲的内容进行想象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树根、树干、树枝、树叶等提问:树上、树下、树洞里可能有什么故事?提问: 1. 你能根据书上小朋友的作品,讲一讲他们画的是什么故事吗? 2 . 你是通过哪些形象看出来的?邻近的两位同学之间互相讲一讲有关大树的故事 分小组研究教师提出的问题,每组可以重点研究1〜2 幅作品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分组研究的情况小结:总结本节课作业情况展示其他同学画的“ 大树的故事”的儿童画作品,引导学生课后进一步大胆表现提问:通过这节深你对大树有什么新的认识? 今后应如何做? 教学反思:第九课新颖的泥名片课题:新颖的泥名片教学内容与目标:1 .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生活中有许多需要展示和介绍的东西,如动物园里的动物、植 物园里的植物、商店中的各种商品,至于对人们自己的介绍,就要靠名片了。

      动物、植物、商品标牌、说明卡都需要用美术技法进行装饰和设计, 名片也不例外,泥名片是儿童们介绍自我的一种尝试 应会:用泥设计、制作文字和日用以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2 .隐性内容与目标:初步尝试用美术语言表现生活、 自我,激发学生个性化的创造,增强能力和审美能力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美术在生活中的作用习用简单的图形和文字装饰、美 化 自 名 片 难点:制作得新颖、生动观,富于个性 学习材料:学习材料:本课可使用瓦楞纸板做衬底,另用胶泥、彩泥、纸黏土等材料均可; 备一把剪子,用来剪制底板教学过程:组织教学讲授新课 1 )分组讨论: 教师布置学生研究一组资料:从动物园、植物园拍摄介绍动、植物的文字图形照片、 生活中多种商品的包装、 标牌、 名片等 这些资料有什么用途?如果没有了它们,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选出一件最喜欢的,说说为什么喜 欢?( 2 )进一步研究资料的内容由哪几方面组成 3 )分组畅谈个人的爱好,长大后理想的职业、职务 4 )研究图案的选择与设计 ( 5 ) 学生设计、制作,教师 6 ) 展示、讲评、小结教学反思:第十课我们来跳舞课题:我们来跳舞教学目标与内容:1 . 显性目标与内容: 应知:初步了解古今中外有不同形式的舞蹈,各个时代、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艺术家们表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

      应会:学习从艺术晶中认识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化,学习分析、描述作品中线条、色彩的表现力以及对人物动态、造型的描绘2 .隐性内容与目标:在学习中,教师应注意学生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 培养学生对古今中外各民族文化的尊重,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能力:注意培养学生感受、达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舞蹈是人类源远流长的一种艺术形式,欣赏古今中外以舞蹈为题材的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指导学生分析作品难点:观察、分析作品,体会不同艺术品给人类带来的不同感受 教学过程:1 .导入 ( 1 ) 放一段欢快的民族音乐2)提问:听到音乐后有什么感受? 你想做些什么?小结:舞蹈可以表达人们欢快喜悦的心情2 .欣 赏 〈 〈 舞蹈纹彩陶盆〉 〉(1 )提问:你知道在人类历史上,舞蹈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2)出示(舞蹈纹彩陶盆)简要介绍:这是在墓葬中挖掘出的一个原始社会时期的彩陶盆 ( 3 )提问:①上面画了些什么? ②他们跳的舞蹈是什么样子的? 请学生上前模仿 ③你知道为什么要跳舞吗?3 .学生分组看中外部分民族舞蹈 1 )提问式导入: 想不想对舞蹈有进一步的了解? ( 2)将全班分两大组, 族舞蹈和外国民族舞蹈。

      通过课件分析〈 〈 新疆舞〉 〉作品中对线条的感受提问:①如果去掉作品中的线条会有什么感受? ( 轮廓感) ②如果去掉衣裙上的一些线条会有什么感觉? ③如果改变线条的倾斜方向会有什么感觉? ( 运动感、 速度感)以各组为单位欣赏其他作品 课件出示:花山崖壁画、汉代圆雕( 玉舞人) 、透雕饰品( 双人盘舞) 、砖 雕 ( 舞伎) 绘画作品:马蒂斯( 舞蹈者) 、德加( 从包厢剧院看芭蕾) 、名家舞蹈速写作品、农民画作品、剪纸作品等 请学生选择工具表现出看到的或想象中的舞蹈对构图饱满、抓住舞蹈特点、形象生动的作品加以鼓励教学反思:第7课有趣的属相课题:有趣的属相( 一) 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十二生肖的相关知识以及邮票的一般常识 应会:用线描、彩色笔、水粉、剪贴、剪纸等技法设计、绘制邮票2隐形内容与目标( 1 )在欣赏与十二生肖相关的艺术作品中,了解我国特有的民间艺术文化,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和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 2 )在创作设计邮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3 )在欣赏生肖动物作品中,引导学生了解租国独特的民族艺术,增强民旅自豪感。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尝试在方寸之间表现、感受设计之美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创新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 三) 学习材料 铅笔、彩色水笔、水粉色、毛笔、卡片纸、笔洗教学活动课前准备1、自制有关生肖动物邮票、工艺作品、民间美术作品课件2、民间工艺品实物一组3、生肖邮票学生作品一组4、剪好齿孔的多种形状、尺寸各异的空白邮票,剪好外形的一组生肖动物、面值、邮票字样讲授新课展示课件,提出问题:能说出邮票是由哪儿部分组成的吗?分组研究、讨论,结合生括经验及查找资料•,观察实物,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研究十二生肖邮票,你能发现系列成套邮票设计中有哪些相同之处?探究学习出示空白邮票、文字、面值、生肖动物图案,提出问题:这一组资料•,哪些组合后更适合、更具美感?用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空白邮票与生肖图案、文字、面值拼摆组合,得出结论:1、生肖图案应充满画面的绝大部分2、面值文字应突出,系列邮票文字应一致3、它的附属资料如印章纪年、汉语拼音等也应统一4、底色、边框也应成系列学生创新实践提出要求:1先进行十二生肖系列邮票的设计2完成一枚有创意的生肖邮票展示、评价1、展示学生的作业。

      2 .组织学生评价,对有创意、有个性的作业进行表扬、鼓励、分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