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教科版五年级地理上册《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梳理课》教学设计.pdf

6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67302690
  • 上传时间:2024-07-19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36.7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梳理课《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梳理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地球与宇宙” 中“地表及变化” 的范畴,主要分为四大部分 第 1 课为第一部分, 先大致地让学生了解认识地球表面的地形及整体概况 第 2 课为第二部分, 概略地认识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表形态变化第 3—7 课重点探究外力作用引起的地表变化,包括风化作用、侵蚀和沉积作用第 8 课是最后一部分, 是综合运用本单元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外力作用引起的地形地貌变化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特别是流水对土地的侵蚀和沉积作用而引起的地形地貌变化 整个单元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侵蚀和沉积现象的同时,还通过图片和资料介绍因为侵蚀和沉积带来的地形地貌变化,以及和人类的关系意在引导学生关注如何减少土地的侵蚀,保护自己的家园学情分析】在学习本单元前, 五年级的学生对地球表面的形态已有不少见闻,对地表物质水和空气、 岩石和矿物有一定的了解, 对火山和地震也很感兴趣, 所以这一单元的学习, 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 也满足了他们的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对地球表面的地形有了更多的认识,对地形的变化有更明确的解释, 在探知的过程中,对模拟实验的设计更熟练, 对保护生态环境有更深的体会。

      但是有关这单元的知识的复习和整理还是比较欠缺,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比较模糊,有必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和提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2、 地球内部运动和外力作用的影响是形成和重塑地球表面多种地形的原因3、岩石在大气、气温、水或动植物的作用下发生风化现象4、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粉沙、黏土)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5、流水、风、海浪、冰川等都会对地表产生侵蚀和沉积作用,并形成不同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 的地形地貌6、土地坡度的大小、 有无植物覆盖、 降雨量的大小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7、人类活动也会改变地表形态,这种改变有时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如何引起地形变化,以及风、海浪、冰川等对地表的侵蚀和沉积作用2、按要求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实验观察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河流对土地的影响,以及土壤的成分3、用文字、图画、符号记录实验结果,对自然现象和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地球的地形及其变化,关注自然界中的侵蚀现象,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合理地归纳与整理,学会合作复习, 提高复习的效率难点:引导学生把本单元的知识点有效地联系起来教学准备】教师:课件、第三单元学习检测纸、岩石受冷和热作用模拟实验材料学生:练习本、笔【教学过程】时间分配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直接导入( 2分钟)师: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的学习已经结束,今天我们就对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一次梳理师介绍本节课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机制本节课分 8 个组进行竞赛, 每个组对一节课进行复习,熟练掌握并归纳课中的重难点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回答教师的提问,答对一题加一分,如答不出,由其他直接揭示课题,让学生能明确学习的任务讲明学习的方式和评价机制,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方向性,同时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 小组竞争答题,分数加到回答对的小组二、小组复习( 10分钟)师分配各小组的复习内容并出示要求:复习归纳出本课的知识点;在纸上出好3个题目对别的小组进行考核。

      生小组进行复习,师巡视指导小组复习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意识,同时带着学习目标进行复习更有针对性三、交流汇报( 10分钟)师结合课件分别对8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完成导图导图的完善由扶到放,先教师完成一部分,再让学生尝试完成1、这些地方的地形有哪些?特点是什么?怎样知道没去过的地方的地形?2、什么引起地形改变?地球内部运动是怎样改变地形?地球内部结构如何?板块学说介绍?3、外力作用包括哪些?岩石怎么会变化?过程怎样?最终变成什么?岩石受冷和热作用的模拟实验复习4、土壤中还含有什么?如何看到土壤颗粒大小排列?与生命关系?5、雨水对土地侵蚀的因素有哪些?选一个因素设计实验计划6、河流对土地的作用是哪些?发生侵蚀和沉积的地方水流速度怎样,地形怎样?7、我们如何减少对土地的侵蚀?8、还有哪些在改变地形地貌?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一个单元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梳理,整理出简单明了的导图,方便学生复习同时也是对学生复习方法的一种教学传授四、清晰梳理( 3分钟)生对完成的导图进行识记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对知识和导图进行消化和吸收五、互问互答( 10分钟)1、各小组给出自己设计的习题,其它小组进行抢答,答对一题得一分。

      师作裁判并计分2、评出分数最高的小组进行奖励让学生当堂进行学习的反馈,在课堂上及时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把握,也是“减负提质”的一种体现且采取互问互答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 方式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六、学习检测( 5分钟)生完成第三单元学习检测通过一定量的习题检测对本单元知识的查漏补缺板书设计】【相关表单】第三单元学习检测1、火山和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平移,从而导致地表的巨大变化2、由于受、、气温或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3、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的开始4、每年的钱塘观潮节都是人山人海,我们可以看到江边堤坝下部的岩石比上部的岩石要光滑,这是由水对岩石的__________作用引起的5、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 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内A、地壳 B、地幔 C、地核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6 页 6、做植物对岩石作用的实验:把豌豆放入石膏糊中,把结成块的石膏糊放入盛水的盘子里,过几天我们会发现石膏糊的状况是( )。

      A、石膏糊越来越硬,豌豆不会发芽 B、豌豆发芽,石膏糊没有变化C 、豌豆发芽,石膏开裂7、某小组同学研究降雨量大小对侵蚀的影响,下列实验正确的是() A 、在一块有植物覆盖的土地上,先下“小雨”,然后再下“大雨”进行比较 B 、在两块都无植物覆盖, 且坡度相同的土地上, 一块下“小雨”,一块下“大雨”进行比较 C 、在两块都有植物覆盖, 且坡度不同的土地上, 一块下“小雨”,一块下“大雨”进行比较8、一般在河道的陡坡处,水流速度较(),容易出现()A、 弱 B、强 C、侵蚀 D、沉积9、海边的洞穴、悬崖等地形是( )A、雨水冲成的 B、海浪拍打形成的 C、风掀起的沙石堆成的10、如图,把一些土倒入水中,这时会有冒出来说明土壤中有搅拌水中的土壤,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土壤的沉积物分层了,其中沉积在杯子底部的土壤微粒是,也是这些微粒中,能用肉眼可以看的清楚的图中B部分,沉积的土壤微粒是在实验中时,我发现() A、重的颗粒先沉积 B、轻的颗粒先沉积【理念体现】梳理不是简单的“复习” ,复习是对学习过程中既成要点的重温,而梳理则是对单元内容要点的个性化处理,是个体内化知识储备和能力形成的过程。

      本单元梳理课的设计从整个单元进行着眼,对单元内容进行整体回顾, 系统构建知识和能力链条,对篇目教学具有反推作用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把课堂还给学生, 变成课堂的主体如果教师自己先把本单元的内容通过归纳、概括列出来, 然后让学生去ABCD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6 页 死记,再进行大量的题海练习这样下去,学生既没有学习的兴趣,慢慢的就变得不会做题,不会思考、分析问题了,更不会解决问题了所以本课尝试设计让学生自己设计题目考同学, 还通过竞争的方式抢答, 让学生的学习不再枯燥, 学习积极性也得到提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