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2课时《放牛山歌》.doc
3页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2课时《放牛新歌》教学设计课题 《放牛新歌》单元4学科音乐年级三年组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聆听和演唱,能够感受四川民歌浓郁的高亢、嘹亮的风格特点,初步掌握八分音符的时值过程与方法:通过视听结合法学习,能用不同的形式和高亢、嘹亮的声音演唱《放牛山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以自己参加劳动而获得丰收的喜悦心情来演唱歌曲 重点充满感情地演唱整首歌曲难点感受衬词的作用,能正确演唱衬词,注意字和音相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放牛图片,让学生感受放牛娃的放牛时的情景学生观看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激发兴趣,引出课题讲授新课1、 歌曲欣赏:教师播放歌曲范唱视频并讲解这是一首四川民歌2、 教师范唱:教师有感觉的范唱并讲解歌曲的情绪:高亢、愉快的情景:小朋友在赶牛、放牛、捡柴3、 旋律学唱:教师伴奏指导学生唱旋律并解歌曲的节拍:2/4拍强弱规律:强 弱速度:中速4、 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旋律中出现的音:1 2 3 5 6 进而指出五声调式指导练唱旋律时注意切分节奏的出现5、 教师伴奏,指导学生唱歌词,注意衬词的唱法,唱不准教师及时纠正教师讲解:在民歌中为了表现歌曲的完整性加的一些语气词,谐音字或衬托性词语,有时候没有真正的意思,只是对曲子完整性的衬托。
由于这首歌曲来至四川的小朋友,这里的衬词也就是四川的方言,土话6、合作探究:四川民歌典型特点演唱时具有山歌高亢、嘹亮的特点 衬词与吆喝声的加入更增强了四川民歌的特色7、课堂练习:放牛的牧童需要捡柴、赶牛、放牛是不是很辛苦,现在我想请同学们来表演一下,感受一下牧童的辛苦1、 学生欣赏视频并回答: 你可知道歌里唱的是哪里的小朋友呢?2、 学生欣赏教师范唱并回答:这首歌曲情绪是怎样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呢? 3、 学生跟着教师的伴奏唱旋律并回答:歌曲的节拍是几拍子?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呢?4、 学生看歌谱说一说:旋律中出现了的哪些音符?没有出现哪些音符?并找出歌谱中的切分节春5、 学生找到歌词中的衬词,并跟着老师的伴奏自己加入歌词唱一唱吧6、 学生完整演唱歌曲并回答:你试着说一说四川民歌有什么特点7、学生按要求做:三位同学上台表演,一位表演太阳,一位表演牧童,一位表演小牛1、 初次欣赏有一个完整的印象2、 再次欣赏加深印象,感受歌曲情绪3、 学生视唱水平的提高,感受歌曲的节拍和速度4、 初步了解五声调式中的五个音5、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6、 简单了解四川民歌的特点7、激发兴趣,把课堂推向高潮。
课堂小结我们创造性的表演了歌曲,一起充分感受到了四川风味的山歌韵味儿,我们中国大家庭中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民歌,都很有特色,以后有机会老师再跟小朋友一起学习祖国各地的民歌!学生总结本课学到的知识在总结本课学习内容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