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谈国内文学海外传播的途径论文.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h****0
  • 文档编号:312059103
  • 上传时间:2022-06-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谈国内文学海外传播的途径论文 谈国内文学海外传播的途径论文预读: 摘要:最新杂志:山东交通科技华夏教师教育学湖北科技学院学报芒种短篇小说江西农业通俗歌曲当代青年周末文汇时代财富建筑科技与经济当诗歌的语言深度削弱,其结构的醒目、多变、灵巧就变得尤为重要.于是,种种“字格”才得以粉墨登场.最后,从风格看,偏于平淡、清雅,多表现闲适的心态或淡淡的感伤,摈弃了极端的情感和复杂风格.比如韩愈的雄奇、韩偓的繁靡、苏舜钦的劲豪,在所选七绝中都没有得到任何展现,选出的都是千人一面的平淡.而在具体评点时,蔡正孙也每每标榜“闲适”、“意趣”、“道味”、“自然”、“清”、“不俗”,显示出对平淡诗境、清雅情调的细腻体悟.第三,也许因为七绝诗相对容易入门,也许因为宋末江湖诗派原本擅长七绝,也许纯粹是于济、蔡正孙的个人喜好,总之《联珠诗格》全书只选七绝.如此大规模的以教学为目标的七绝选本,在整个唐宋时期都是极为罕见的.综上可见,《联珠诗格》是一部既有集成品格又有鲜明特色的七绝选本.它的集成品格,主要体现为对宋学、宋诗、宋代诗法都有一定程度的反映与总结,对整个唐宋时期的各家七绝都有较为全面的收录与评点;它的鲜明特色,主要体现在接承宋末诗派之余绪,秉持道学家之精神,又抱定宋遗民之心态,在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都呈现出相对片面的取舍倾向.因此可以说,《联珠诗格》实质是以宋人独特精神去把握唐宋七绝的整体风貌.《联珠诗格》的上述性质,决定了它东传日本、生根发芽的文化机缘与审美机缘.第一,就文化机缘而言,《联珠诗格》的刻印与传播,与五山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大势相符合,它的文化内涵,正能与五山文化相对接.五山时期文化思潮的主流,是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佛教东传、扎根、光大,并由此引发宋学东渐.据朱谦之的研究,其大致过程是:“从镰仓时代中叶为宋学传入日本之始”,其后,“宋学的研究,有显明事实可考的,则在镰仓末期”,接下来,“吉野室町时代的儒学,其初为五山禅僧所独占,禅学与宋学合流.其后乃由五山儒学分为公卿博士、萨南、海南等三学派.室町时代末,宋学思想渐占统治地位”.⑤因此,《联珠诗格》出自隐居的、忠于宋朝的、道学气的、爱闲适的蔡正孙之手,五山汉诗出自清修的、好宋学的、爱闲适的禅僧之手,这便是二者之间的文化机缘.第二,就审美机缘而论,《联珠诗格》的审美取向,正好在五山汉诗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推波助澜的作用.首先,日本王朝时期的汉诗创作,在白居易的影响下已经形成了以闲适、感伤为主流的风格取向,日本文学本来也就有吟咏自然、感受细腻、“物哀”、“幽玄”的传统,《联珠诗格》所选诗歌大都符合以上传统,所以能起到承上的作用.其次,五山时期文学思潮的主流,是由宗唐转向兼学唐宋,而宗宋的《联珠诗格》能够起到启下的作用.尚永亮指出:“平安时代如火如荼的追踪、崇拜白居易的高潮在持续了三百余年后,随着政治、文化的变动,终于无声无息地衰微下去.而当进入镰仓、室町时代……取而代之的是盛唐时代的杜甫、李白和北宋时期的苏轼、黄庭坚等人”,“这些诗僧大多并未明确打出学杜李、学苏黄的旗号,只是在浅论和创作中有所侧重而已”.⑥可见,一方面,五山汉诗并未割裂唐宋或对立唐宋,另一方面,禅僧们的学唐学宋,多是慢慢磨练,并非狂飙突进、改旗易帜.而磨练的最好模本,不是大部头的全集,而是选本,如张伯伟所云:“从日本汉诗的历史发展来看,每一时期诗风的形成,皆有一种选本作为写作典范;而诗风的转变,也往往靠选本为之推波助澜.”⑦因此,《联珠诗格》作为反映宋诗风貌和宋代诗法的选本,必然能够起到启下的作用.相比之下,五山时期最为流行的选本《三体唐诗》,虽也出自宋人周弼之手,但选诗范围限于唐代,选诗旨趣偏重晚唐,只能把之前的宗唐风气从白居易推广到唐诗诸家,却不能从根本上提供新范式、新风貌.再次,五山时期七绝诗创作极为繁荣,专选七绝的《联珠诗格》正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日本汉诗史上,奈良朝宗《文选》,平安朝宗白居易,七绝都未得到大力发展.到了五山时期,七绝一跃而占据汉诗的半壁江山.比如三位大诗人:中岩圆月《东海一沤集》存汉诗200多首,其中约半数为七绝;义堂周信《空华集》存诗1739首,七绝占1003首;绝海中津《蕉坚稿》存诗165首,其中七绝52首.⑧在这样的时代,专选七绝的《联珠诗格》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是顺理成章之事.更有意味的是,五山时期最受欢迎的三部中国诗歌选本,即周弼《三体唐诗》、方回《瀛奎律髓》、蔡正孙《联珠诗格》,相互之间恰好主次分明、分工明确.其中,《三体唐诗》选录七绝、五律、七律三体,影响最大.而《瀛奎律髓》和《联珠诗格》,恰似《三体唐诗》的两翼:前者专选五律、七律,后者专选七绝,形成鲜明的补充、增强效果.比如《三体唐诗》选唐代七绝仅173首,且偏重晚唐,而李、杜、韩、白居然一首不选⑨;《联珠诗格》则选录七绝1000首以上,且对唐宋各大家都有兼顾.在具体技法的分类、评点上,《联珠诗格》也远比《三体唐诗》细腻.因此,单就七绝一体而言,《联珠诗格》的指导意义明显超过《三体唐诗》.综上所述,《联珠诗格》所选诗大都内容纯净、手法浅显、风格平淡,兼顾唐宋而又以宋为宗,专选七绝且注重诗法,这些审美取向,都符合五山汉诗的发展趋势,并能切实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这便是二者之间的审美机缘.既然《联珠诗格》在五山时期东传日本,具备充分的文化机缘与审美机缘,那么它的传播与发挥影响,只存在时间早晚的问题了.《联珠诗格》成书在元大德四年(1300),由蔡正孙之子蔡弥高刊行.此书元代以后在中土罕见流传,明清以来的公私书目均无著录,但在朝鲜、日本却流传不绝.其东传的具体年月实不可考,目前只能根据一些蛛丝马迹略作推论:北山信有《〈新刻唐宋联珠诗格〉序》记载:“天民乃裒爱日楼所藏元刻本、绿阴茶寮朝鲜本、平安翻刻元版本、朝鲜版翻刻本、活字本、正德本、巾箱本、别版巾箱本.”⑩所谓“平安翻刻元版本”,即五山时期的京都(古称平安京)刻本.又川濑一马《五山版之研究》附章《五山版的残存版本》附二《解说篇》(五山版书目解题),著录《联珠诗格》南北朝刊本,且云:“版式字体不一,大概为大陆来朝之刻工的刻本.”瑏瑡此本不知是否就是“平安翻刻元版本”,但至少年代更为确定,是在南北朝即室町前期(1336~1392).而所谓“大陆来朝之刻工”,即元末东渡的中国刻工.严绍璗云:“十四世纪中叶,元朝统治日渐衰微,浙江、福建一带的刻工,常常为避灾祸而应日本僧人的邀请,赴东瀛开版.”瑏瑢又据其研究:“‘五山十刹’寺庙自内典及于外典刻刊汉籍,则始于1358年京都天龙寺刻刊元代杨载的《诗法源流》一书,则是由学僧春屋妙葩主持的元刊复刻本.1359年,春屋妙葩又主持刻刊《蒲室集》,1361年,又有《范德机诗集》的刊行,1363年妙葩又刻刊了《翰林珠玉》.所有这些和刻本,都是以元刊本作为摹写底本的.当时刊出的外典汉籍,最多的是各代的诗文集和诗文评.”瑏瑣由此可见,在1360年前后,随着元朝刻工的东渡,京都寺庙就开始大规模复刻“各代的诗文集和诗文评”,其中包括同样以“格”立论的《诗法源流》瑏瑤.北山信有所谓《联珠诗格》之“平安翻刻元版本”以及川濑一马著录之“南北朝刊本”,很可能就出自这个时期.若此说成立,则“元刻本”之东传必然更早,只是由于人力与技术尚不足,所以一直等到元末才“自内典及于外典刻刊汉籍”.至于刻本之外的钞本传播,则更难确考.14世纪上半叶,大量日本禅僧入元求学瑏瑥,而五山禅寺中也有讲课、抄书的习惯瑏瑦,所以《联珠诗格》成书后不久就东传日本,并非天方夜谭.只不过,它真正发挥影响,还要等到14世纪中叶.综上所述,《联珠诗格》在室町前期(1336~1392)就已流布东瀛、发生影响,殆无疑义.五山七绝大致可分为镰仓、室町两个时期:镰仓七绝承接平安朝七绝,进行了较为明显的开拓;室町七绝代表了五山七绝的最高成就,从而开启了江户七绝的鼎盛局面.不可否认,在这样漫长的汉诗变革期内,至少有三股力量参与其中:日本自身文学传统的潜移默化,中国各种别集和批评专著的长期渗透,流行选本的推波助澜.而《联珠诗格》的影响力,只是其中之一.只不过,由于一系列文化机缘、审美机缘、时间机缘,《联珠诗格》很可能起到了最为直接、明显的推动作用.日人久保善教《木石园诗话》云:“我邦始唱诗者,天智帝时,以大友、大津二皇子为祖师矣,而其诗专取法于宋(引者按:当作‘唐’).至延天之际,宋诗盛行,《瀛奎律髓》、《联珠诗格》几于家有其书矣.实可谓文治之世……及元禄之际锦里先生者出,始唱唐诗,风靡一世.”瑏瑧这里所说的三个发展阶段,对应着王朝、五山、江户三个历史阶段.所谓“家有其书”,固然有些夸张,但《联珠诗格》在五山汉诗由宗唐转向宗宋的历程中起到了关键的引导作用,是可以肯定的.再考虑到《瀛奎律髓》只选律体,那么《联珠诗格》对五山七绝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几可定论.限于篇幅和学力,本文并不打算对此种影响的历史事实和历史轨迹作出详细梳理,而是采取直接的诗歌比对的方式,在审美领域找寻二者之间的相似之迹,进而推断二者之间的影响之实.平安朝七绝在内容上十分狭窄,基本只限于写景咏物;在形式上受到白体律诗盛行于世的风气的影响,喜用工整的对仗,甚至多有通篇对仗者,比如橘直干《秋宿池馆》:“洲芦夜雨他乡泪,岸柳秋风远塞情.临水馆连江雁翼,枕山楼入峡猿声.”瑏瑨这样的整饬风貌,其实是七绝尚未独立的表现.而一旦脱离对仗,或者脱离常见题材,平安朝七绝就会显示出质直、生硬的缺陷.即便是被尊为“文化神”的菅原道真,也难去其弊,比如《闻旅雁》:“我为迁客汝来宾,共是萧萧旅漂身.欹枕思量归去日,我知何岁汝明春.”虽然情感深沉,但缺乏一唱三叹、起承转合的结构之美.到了镰仓时期,七绝诗的结构特点逐渐被日本诗人所摸索、认识,于是形成了一些带有惯例性质的结构特色.一是虚字转折式.例如此山妙在《城中闲居》:“闹中消息静中看,世味何如曲臂眠?门掩夕阳春寂寂,更无花鸟到阶前.”其中“何如”、“更无”等虚字,不是无谓的点缀,而是起到了转折诗意、制造顿挫的结构效果.二是末句定格式.例如希玄道元《山居》:“西来祖道我传东,钩月耕云慕古风.世俗红尘飞不到,深山雪夜草庵中.”梦岩祖应《月夜》:“天海云收豁九幽,更阑独自倚登楼.乾坤清气无著处,凝作冰轮一夜秋.”作者在第三句卖个关子或虚晃一枪,引出末句的写景.全诗的结构重心和最精彩之笔,都放在末句.三是强调主体式.例如大智祖继《凤山山居》:“幸作福田衣一身,乾坤赢得一闲人.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作者用各种意义的“一”字突出主体的孤独和强大,从而挥斥风景、制造波折.以上结构特色,使得镰仓七绝明显比平安朝七绝上了一个档次,更能抓住七绝的结构优势,在方寸之内彰显起承转合之美.到了室町时期,七绝诗一方面巩固了镰仓七绝的结构特色,另一方面在结构和内容两方面都形成了新特色.而无论是巩固旧特色还是形成新特色,都与《联珠诗格》消息相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