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生运气、选项运气与国家福利功能.docx
20页原生运气、选项运气与国家福利功能 本章第一节简要概述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及其与社会保险之间的关系而要深入理解这一点,并合理评价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对于国家福利功能正当性所具有的规范力,需要对市场保险与社会保险之间的规范性区别进行深入考察,这构成了本章的第二节最后,基于上述分析,本章探讨了原生运气补偿理由的局限第一节 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与社会保险在本节中,简要对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及其与社会保险之间的关系做一概述,为深入考察德沃金资源平等理论对国家福利功能的正当性所提供的理由及其效力提供必要的背景和说明一 免于嫉妒的资源平等分配标准德沃金认为,在资源稀缺局限下,由于存在着昂贵嗜好等难题,福利平等即便是一个值得追求的平等原则,也不具有可行性,何况福利平等也是不公平的人们对待外部世界资源,没有理由不平等分配,然而,简单地对资源进行平等分配也是不合理的德沃金认为,对资源的平等分配必须反映人们的偏好选择因此,资源平等分配的真正含义,应是在理想市场环境中(信息充分的虚拟理想市场)使人们通过拍卖程序以及自由交换而获得自己根据独特的善生活观念所欲求的资源组合(或资源束),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对资源进行切蛋糕式的均分。
如何才能做到“敏于选择”的平等分配呢?德沃金提出,初始资源的平等分配必须通过免于嫉妒的检验标准:在分配资源的过程中,如果有任何人宁愿选择别人分到的那份资源束而不要自己的那份,则资源的分配就是不平等的;而经过在理想市场中反复自由交换后,没有任何人想要其他任何人的那一份资源束,免于嫉妒检验就实现了,此时资源基于自由选择而得到了平等的分配[1]资源的分配通过嫉妒检验标准,就表明人们之间的差异正好反映了他们各自不同的偏好意愿,所有人在初始起点上具有反映其自由选择意志的平等地位,如果其他客观条件都是平等的,那么此后所产生的所有差别都是人们自由选择的结果,就没有什么可说的正如金里卡所指出的,“免于嫉妒的检验标准,用经得起辩护的形式,展示了自由主义的平等主义的正义观,如果这种正义观能够得到完全贯彻,罗尔斯理论的三个主要目标也就可以实现:尊重人的道德平等,缓和自然偶发事件和社会偶发事件的任意性,为我们的选择承担责任即使这种分配方案允许收入上的某种程度的不平等,它仍然是公正的”[2]然而,即便是初始资源通过了免于嫉妒检验标准的平等分配,人们也将遭受各种运气因素的影响能够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可使未来的运气或风险也能够反映人们的自由意志或偏好选择呢?德沃金创造性地提出了选项运气(option luck)、原生运气(brute luck)以及虚拟保险机制等概念来处理这一难题。
二 选项运气、原生运气与保险机制德沃金经典地区分了两种不同性质的运气:选项运气与原生运气选项运气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和计算的赌博如何产生的问题——一个人的得失是否通过接受他本该已经预期到且可以拒绝的孤立风险而产生的原生风险则是风险如何产生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它不同于自觉的赌博如果我在交易所里买的股票上涨了,我就是交上了选择的好运如果我被落下来的流星击中,我的运气就是原生运气(尽管如果我有任何理由知道它会落在哪里,我可以在它击中我之前躲开)[3]区分选项运气与原生运气具有重要的规范意义因为存在着保险机制,可以通过人们认知的扩展,而不停地把非选择性的原生运气转化为能够反映人们自愿选择的选项运气保险是面向未来的风险预防与分担机制,它立足于现在,给个人的自由选择提供了可能性换言之,保险是把非预期性风险与个体的选择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机制,它勾连了运气与选择我们可以利用保险机制把看似不能预防的运气或风险通过保险精算的制度设计,纳入人们的自由选择中来如此,购买或拒绝保险的决策就是一个经过计算的赌博,反映了人们的自主选择,人们就需要为自身的选择而承担所有的后果和责任这就意味着,“某人可能受苦于坏的原生运气,并且因为那个理由而比别人过得差,但是由此导致的这种不平等却可能反映了不同的选项运气。
粗略地说,如果过得差的那个人本来能够对那类坏的原生运气投保但拒绝这样做,情形就是如此”[4]拒绝为坏的原生运气投保的个体——在信息充分的条件下,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没有理由因此为原生运气所导致的不幸而抱怨,也没有理由要求获得补偿目前为止,我们谈论的保险机制都是市场保险机制,然而,市场保险并不总能够提供转化原生运气所需要的保险,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风险都是可保风险(具体见下文详细阐述),以至于人们都能够有机会购买到保险(能够使未来境况基本上反映个体的选择,而不是原生运气的影响)平等要求国家从具有好的原生运气的人那里分配资源给那些具有坏的原生运气的人,因为没有人对于原生运气所带来的收益与损失具有道德上的应得资格然而,值得强调的是,平等并不要求国家对于具有好的选项运气者进行强制性征税来补偿那些具有坏的选项运气的人当然,如果人们本来有机会选择参加或购买某项保险却不愿意参加或购买,但是,平等原则也不会要求国家补偿因此而受苦于坏的原生运气的人,那么,为什么国家不应该对具有好的选项运气者征税来相应地补偿坏的选项运气者呢?“一个很好的理由是,这样做(在选项运气所导致的损益之间进行补偿)实际上剥夺了人们进行赌博的机会。
[5]德沃金提供了另外两种理由,反对在选项运气所导致的损益之间进行补偿德沃金认为,不存在任何平等主义理由对由那些风险厌恶者与风险偏好者之间的选择导致的损益进行再分配我们已经确定的是,人们应为自己选择的生活支付成本,而衡量成本的标准是他们为了这样做而放弃的另一些生活(机会成本)这是作为建立最初资源平等之手段的拍卖要点所在但是用这种方式来衡量,更安全的生活的代价,就是对任何获益机会的放弃,另一些人进行赌博就是为了这种机会前景因为我们没有理由根据我们早先的决定(原则)反对这种(不平等)结果:没有赌博的人的所得少于参与赌博的人[6]人们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而承担选择的代价是为自己选择负责的基本内涵如果对选项运气所导致的损益进行强制性再分配,实际上就等同于侵犯了人们的实质性自我决定另外,德沃金认为,也不存在任何平等主义理由支持在冒险但具有不同选项运气的人之间进行再分配这种再分配将剥夺那些赢者与输者偏好过的自主生活如果国家为了补偿赌博中的失败者而打算对赌博中的赢者进行征税,从而确保两者都得到赌博的期望值,那么两者都会(事前)变差因此,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只要求国家从具有好的原生运气的人那里获得资源再分配给那些具有坏的原生运气的人,因为没有人对于原生运气所带来的收益与损失具有道德上的应得资格。
人们立即就面临着一类原生运气:先天残障问题或不同程度的自然禀赋的差异然而,不幸的是,先天自然劣势者需要比其他功能健全者运用更多的资源才能够获得基本平等的功能发挥因此,在对资源进行拍卖之前,必须对残障者因其自然天赋的不平等所造成的功能障碍进行必要的补偿补偿自然劣势是德沃金资源平等理论所内在要求的,否则就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待人当然,德沃金马上就会面临一个尴尬的问题,无论如何补偿,人们也不可能实现完全平等的功能发挥显然,对于先天严重残障者——比如智障——而言,无论如何给予医疗保健服务以及资金补偿,都不可能使智障等严重残障者得到有效的功能恢复幸好这种要求尽管是真实的,但它是一个过分的要求,因为人们完全可以有理由把其限制在某种必要程度的基本能力或功能发挥的范畴内不过,依然面临的难题是:我们不能漠视自然天赋劣势,但又不能进行充分的补偿,那么,除了表达无力的仁慈、廉价的同情以及有损尊严的可怜之情外,还有什么办法呢?如何补偿严重残障这种非选择性的原生厄运所带来的不平等?德沃金在解决这个补偿难题时,求助于罗尔斯原初状态的论证思路,提出了虚拟保险市场机制作为拍卖的补充手段,人们现在建立起一个虚拟的保险市场,用保费固定的强制性保险为每一个人保险。
假如将来的各种残障风险中的每一种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他们会购买什么样的保险……而且采取虚拟保险市场的设想,还可以辨别强烈愿望(自由选择)并把它们与正面的人格特征(非选择的个人特征)区分来开[7]也就是说,设想一下人们处在罗尔斯的“无知之幕”下,任何人都不知道自己在自然天赋分配中的地位,假定每一个人都有同样的概率遭受种种残障问题和不平等的自然天赋分配在初始资源得到免于嫉妒的平等分配下,处在“无知之幕”下的人们愿意拿出多少比例的资源份额对残障以及自然天赋分配不平等的风险进行投保,以抵御相应风险根据德沃金的这种虚拟保险市场构想,基于对特定风险发生情况的必要了解以及精算技术,人们可以进一步确定相应的保险费率假如我们对特定风险发生概况有深入的了解,借助于保险精算技术确定了将会在虚拟保险市场上达到的平均投保水平,并公布了这一水平所要求的保险费率,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我们能够以这种假设(或精算出来)的保险费率作为税率基础,通过向挣钱能力达不到这一投保水平的人支付这一水平和他们能挣到的收入之间的差额,来进行再分配吗”[8]?德沃金认为,我们可以据此形成一种征税方案,比如可以采取一种基于收入或财产的累进制分级所得税制,对低收入者购买保险的差额进行转移支付。
在这一点上,弗里德曼等新古典自由主义者为拆分战后福利国家的综合性社会保险制度所建议的负所得税方案也是一种选择[9]德沃金断定,“使再分配与实际收入而不是挣钱能力挂钩的方案,与我们可以指定的其他方案相比(与挣钱能力或劳动关联),是一张接近于模拟保险市场理想的更好的次优方案”[10]这样,我们就有理由利用国家强制性税收机制来实现普遍性社会保险所必需的资源投入额社会保险体现了人们在虚拟保险构想(保险精算)中愿意支付的保险费所要求获得抵御风险的保险方式德沃金总结道,从虚拟保险市场得出的论证是这样的论证:它把两个世界加以对比,在第一个世界里,相对于人们自己的生产技能而言,由于别人的偏好或抱负而处于相对劣势的人,事先就为人所知并承担这种劣势的全部后果[11]而在第二个世界中,相对劣势的相同模式亦能成立,但每一个人主观上事先都有处于这种劣势的平等机会,并为此购买保险对人们在起点理论中自由市场所赋予非选择的原生运气的收益征税,通过社会保险的方式进行再分配德沃金的虚拟保险论证假设平等倾向于第二个世界,其论证目的就是要在现实世界尽可能地复制第二个世界的结果德沃金认为,第二个世界会用一个简单的主张来回答那些在第一个世界中处境较好的人(也许包括在第二个世界中有更多的钱供自己支配的人):根据与他们在既定的偏好和抱负的情况下会有什么处境无关的理由,第二个世界更接近于资源平等的世界。
[12]虚拟保险方案(的论证)试图为各种福利计划(福利制度)划定一个范围或界限:“理性的人或立法都会认为福利范围(水平)是由如下两条原则所要求的:人们的生活有着同等的重要性;人人有责任支配自己的生活这种方法肯定了我相信绝大多数读者都会有的一种想法:一项没有终止条款的、可以或必须提供培训和就业援助的、根据可信的就业努力声明对补助做出限制的福利方案,要比更为严厉的或更为宽松的方案更可取[13]也就是说,相比于市场保险、强制性市场保险以及基于个人责任和工作条件的选择性福利方案,普遍性的社会保险方案或无实质性条件限制的(形式上的资格审查)福利方案是更优的福利方案,至少是必不可少的福利方案因此,德沃金虚拟保险方案的论证似乎支持了一种相对慷慨的社会保险方案然而,事实果然如此吗?这需要对社会保险与市场保险的内在机理及其相互关系做出进一步的探讨,并据此评价德沃金资源平等理论所蕴含的国家福利功能意涵及其存在的相关问题第二节 社会保险与市场保险要理解德沃金的虚拟保险机制与国家福利功能之间的关系,并合理评价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对国家福利功能正当性的规范力,我们需要对市场保险与社会保险之间的本质区别及其在国家福利传递机制中的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