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总结19600字.docx
94页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总结19600字 感觉认知心理过程情绪、情感意志需要个性倾向性动机价值观个性气质人格能力性格知觉记忆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认识) 情绪、情感和意志:体验和支配(精神) 需求和动机:外部、内部(动力) 能力和人格:适应性和气质性格(特征)感觉:人体各部位器官对客观事物的最初体验,形成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知觉:把各种体验结合,形成对事物整体的初步认识; 记忆:把各种体验和认识在大脑里存档,突出过去时; 思维:把过去的经验取出来,与当前的经历比照,形成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感觉、知觉----感性认识阶段;记忆、思维----理性认识阶段; 相同点:同属于人的心理现象,共存于人的心理变化过程中; 不同点:阶段不同,各自相对独立,自成体系,有各自的活动规律;关系:彼此联系,相会制约,密不可分,整体构成人的心理基础心理学第一单元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变化过程;存在形式:过程,四者都需要经历发生、发展和结束的阶段2.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着重于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基本规律的探讨。
应用心理学则将心理学的理论运用于社会实践活动,服务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 3.基础心理学研究内容:①认知②情绪、情感和意志 ③需要和动机 ④能力和人格4.认知也叫认识,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的心理现象①人们通过各个感觉器官认识了作用于它的事物的一个一个属性,产生了感觉; ②人们把各种感觉结合起来,产生对整体事物的认识,这就是知觉; 感觉和知觉是人们对事物外界现象的认识,属于感性认识的阶段 ③人们通过思维产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④思维过程的产生依赖于记忆,记忆提供了过去获得的经验,使人们能把过去的经历和现在的经历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理性认识,使人们不仅知道了某种现象,而且知道这种现象是怎么发生的5.人的心理活动都有其内部推动力量,即人心理活动的动机,这种力量就是人的需要需要以欲望、要求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反映的是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需要和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6.情绪和情感是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7.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表现了心理对行为的支配8. 一个人的心理特性表现在他的心理活动的动力上,也表现在他的能力和人格上,人格又是由气质和性格组成的①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②气质相当于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他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③性格是表现在人对事物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9.组成一个人心理面貌的就是他的心理特征需要和动机反映了他心理活动的动力,能力说明了他对某种活动的适宜性,气质和性格表现了他的人格特征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 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现象是脑活动的结果心理并不是大脑本身所固有的心理现象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大脑活动而产生的 狼孩的故事说明:心理也是社会的产物,离开了人类社会,即使有人的大脑,也不能自发的产生人的心理2.环节动物开始有了心理现象;脊椎动物有了脊髓和脑,即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灵长类动物-------思维萌芽阶段;只有人类有思维-------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人的心理叫做思维、意识、精神,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
3.人的心理的本质:①心理是脑的机能 ②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4.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是一种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一种主观映象5.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的历史;古希腊-----希波克拉底-----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罗马医生-----盖伦-----气质---气质类型分类;德国生理学家------韦伯------1840年------韦伯定律(差别感觉阈限定律);德国心理学家------1860年-----费希纳-------开创心理物理学新领域;德国心理学家------1879年-----冯特-------莱比锡大学------第一个研究心理的实验室---构造心理学①科学心理学诞生标志 ②现代心理学创始人③提出统觉学说 ④情感三维说⑤1874年实验心理学的第一部重要著作《生理心理学纲要》⑥1889年出版的代表冯特哲学和心理学思想精华的《哲学的体系》⑦1896年《心理学大纲》 ⑧《民族心理学》6.心理学历史①构造心理学---冯特、铁钦纳-----采用内省实验的方法,分析意识的内容,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他们如何连接成各种复杂的心理过程的规律②机能主义心理学-----杜威、安吉尔------在达尔文进化论和詹姆士实用主义思想推动下建立起来的。
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③行为主义-----花生(美国)----环境决定论④格式塔心理学-----德国魏特海默、克勒、科夫卡------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完形心理学) ⑤精神份新------奥地利弗洛伊德-------意识和无意识;本我、自我、超我7.当代心理学①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马斯洛----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②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开辟人工智能的新领域认知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结合,深入探讨认知过程的机制③生理心理学----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8.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①客观性原则 ②辩证发展的原则 ③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9.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①观察法 ②调查法 ③个案法 ④实验法 无脊椎动物------感觉 脊椎动物---------知觉 灵长类------------思维萌芽 人类---------------思维和意识心理现象研究四种方法:观察法(自然观察法):活动不干预,事件作记录,资料要分析;调查法(口头或书面):访谈(口头提问)、问卷(信度和效度)、量表测验(针对性);个案法(个案历史技术法):强调个体差异,突出现实取样;实验法(控制):严格控制、观察变化、探索联系(自变量、因变量、额外变量、自变量的混淆) 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产生和发展历程:心理现象与神经系统的产生紧密联系;无机物、植物和单细胞动物没有心理;无脊椎动物只是有感觉;脊椎动物有了知觉的心理;灵长类动物是思维的萌芽阶段;人类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
动物心里的发展阶段: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人与动物心里的本质区别:思维结论:心理现象的产生与神经系统的出现和完善紧密相联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客观现实:自然界、人类社会、人本身特点:能动性(思维、认识)、主观性(形象、概念、体验)表现形式:人的行为活动(支配与表现)性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1.人格结构理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2.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口欲期(0-1岁)肛欲期(1-3岁)性器欲期(3-6岁)潜伏期(6-12岁)青春期(12-18岁)3.心理防御机制焦虑论:焦虑是“自我”受到“本我”“超我”“现实”三方面的威胁时,出现的一种症状,是“自我”的一种保护性的功能,促使人们产生警觉并对处境做出反应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为缓解和减轻焦虑等心理紧张时所采取的心理举措和防卫手段共同点:都是在无意识中进行;都歪曲和伪装现实;在短期之内有效,但长期防卫,阻碍人格发展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结构结突起基本单位轴突:长,少;白色;把冲动传离细胞体,传到其它神经元他的外部有一层薄膜,叫髓鞘,属绝缘体,使轴突间的电位变化不相干扰。
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细胞体构成灰质中枢神经神经纤维构成白质分布细胞体构成神经节周围神经神经纤维构成神经躯体神经功能自主神经细胞体:内有细胞核和细胞质;灰色;是代谢和营养中心树突:多,短;灰色;接受刺激,化为冲动并传向细胞体;接受前一神经元冲动,并传至细胞体白质---传导脑神经:12对组成脊神经:31对小脑灰质---反射1.脑干包括延脑、脑桥、中脑三部分,他是脑最古老的部位,也是维持生命的基本主要机构2.脑干网状机构调节脑结构的兴奋性水平,是睡眠和觉醒的神经机构它使有机体在一定刺激作用下,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3.间脑由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构成其中,丘脑是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4.小脑的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和不随意运动5.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听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和颞中回;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视觉中枢位于枕叶的枕极;顶叶以躯体感觉功能为主,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前额叶皮层和颞、顶、枕皮层之间的联络区与复杂的知觉、注意和思维过程有关;大脑的底面与大脑半球内侧缘的皮层---内脏功能和机体内环境的高级调节控制中枢;情绪调节中枢;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关;参与记忆。
6.大脑两个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功能又是不对称的,这种功能的不对称叫做“单侧化”①左半球额叶损伤(布洛卡区)--运动性失语症;②左半球语言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形象思维能力上占优势美国罗杰.布里斯—割裂脑实验)7.神经递质的变化:递质移动方向: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小泡释放的递质:乙酰胆碱、单胺类物质8.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状态①静息电位:膜内负电,膜外正电未受刺激时,细胞膜内外两侧电位差,为静息电位,一般表现为膜内较膜外为负②神经纤维的功能是传导兴奋③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局部电流形成9.神经元的分类及功能: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神经冲动—感觉器官—中枢神经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中枢神经指令—效应器官中间神经元: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10.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①基本方式:反射(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回答)②物质基础: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③反射弧的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④活动轨迹: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入神经将冲动传至中枢,在中枢交换神经元后,经中间神经元将兴奋沿传出神经传至效应器,使其产生运动11.神经元间的反射活动模式反射过程: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效应器第二单元 内分泌系统与心理内分泌系统的组成成分:垂体腺、肾上腺、甲状腺、胸腺、性腺关系:在自主神经的指派下,各腺体间相互支配腺:生物体内能分泌出的某些化学物质的组织,由腺细胞组成。
垂体腺位置:丘脑下部组成:垂体前叶和垂体后叶功能:垂体后叶控制泌尿、血压、影响分娩、乳汁等;垂体前叶掌控生长的速度和持续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