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中考数学系统复习第二单元方程与不等式第7讲分式方程8年真题训练练习.doc
6页第7讲 分式方程 命题点1 分式方程的解法(近八年未单独考查)命题点2 分式方程的应用1.(xx·河北T7·3分)甲队修路120 m与乙队修路100 m所用天数相同,已知甲队比乙队每天多修10 m,设甲队每天修路x m.依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A)A.= B.=C.= D.=2.(xx·河北T12·2分)在求3x的倒数的值时,嘉淇同学将3x看成了8x,她求得的值比正确答案小5.依上述情形,所列关系式成立的是(B)A.=-5 B.=+5C.=8x-5 D.=8x+5重难点1 分式方程的解法 解方程:-1=.【自主解答】解:方法一:去分母,得4-2(3x-1)=3.解得x=.检验:当x=时,2(3x-1)≠0,∴x=是原分式方程的解.方法二:设3x-1=y则原方程可化为-1=,去分母,得4-2y =3.解得y=.∴3x-1=.解得x=.检验:当x=时,6x-2≠0,∴x=是原分式方程的解.方法三:移项,得-=1.通分,得=1.由分式的性质,得6x-2=1.解得x=.检验:当x=时,6x-2≠0,∴x=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变式训练1】解方程:(1)=;解:由题意,得5(x+2)=3(2x-1).解得x=13.检验:当x=13时,(x+2)(2x-1)≠0,∴x=13是原分式方程的解.(2)+2=.解:去分母,得1+2(x-2)=x-1.解得x=2.检验:当x=2时,x-2=0,∴x=2是增根.∴原分式方程无解.切入点1:常规解法——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以2(3x-1),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并检验.切入点2:换元法,先设3x-1为y,然后将原方程化为4-2y =3,解得y=,最后求出x的值并检验.切入点3:通分法,移项得-=1,将等号左边含未知数的项合并,使原方程简化.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用此法解分式方程很少有增根现象.K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再按照解整式方程的步骤解题,不同的是解分式方程需要验根.1.忘记验根.2.去分母时漏乘不含分母的整数项.3.移项时没有注意符号变化.重难点2 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 (xx·河北模拟改编)某工程需在规定日期内完成,若甲工程队独做,恰好如期完成,若乙工程队独做,则超过规定日期3天完成,现在甲、乙两队合作2天,剩下的由乙队独做,恰好在规定日期完成,求规定日期.【自主解答】 解:设规定日期为x天,则甲工程队单独完成要x天,乙工程队单独完成要(x+3)天.根据题意,得方法一:+=1.解得x=6.经检验,x=6是原方程的根.答:规定的日期为6天.方法二:2(+)+=1.方法三:=.【变式训练2】(xx·宜宾)我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某智能有限公司接到生产300万部智能的订单,为了尽快交货,增开了一条生产线,实际每月生产能力比原计划提高了50%,结果比原计划提前5个月完成交货,求每月实际生产智能多少万部.解:设原计划每月生产智能x万部,则实际每月生产智能(1+50%)x万部,根据题意,得-=5,解得x=20.经检验,x=20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1+50%)x=30.答:每月实际生产智能30万部.,设规定日期为x天,总工程量为1,因为甲工程队单独去做,恰好能如期完成,所以甲的工作效率为;因为乙工程队单独去做,要超过规定日期3天,所以乙的工作效率为.切入点1:根据甲2天工作量+乙x天工作量=1,列方程即可.切入点2:根据甲、乙两队合作2天,剩下的由乙队独做,恰好在规定日期完成,列方程即可.切入点3:因为甲做了2天,所以乙队就提前3天完成了任务,因此可得等量关系:甲2天工作量=乙3天工作量.列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恰当地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利用分式方程解应用题一定要注意检验,找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答案. 1.(xx·张家界)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1的解为x=2,则m的值为(B)A.5 B.4 C.3 D.22.(xx·唐山乐亭县二模)方程=的解为(B)A.x=-1 B.x=1 C.x=2 D.x=33.(xx·德州)分式方程-1=的解为(D)A.x=1 B.x=2 C.x=-1 D.无解4.(xx·河北模拟)对于非零实数a,b,规定ab=-.若2(2x-1)=1,则x的值为(A)A.- B. C.- D.5.(xx·昆明)甲、乙两船从相距300 km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船从A地顺流航行180 km时与从B地逆流航行的乙船相遇,水流的速度为6 km/h.若甲、乙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均为x km/h,则求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可列方程为(A)A.= B.=C.= D.=6.(xx·保定莲池区模拟)八年级学生去距学校10千米的博物馆参观,一部分学生骑自行车先走,过了20分钟后,其余学生乘汽车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已知汽车的速度是骑自行车学生速度的2倍,求骑车学生的速度.设骑车学生的速度为x千米/小时,则所列方程正确的是(C)A.-=20 B.-=20 C.-= D.-=7.(xx·唐山路北区三模)某校为进一步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购买了一批篮球和足球,已知购买足球数量是篮球的2倍,购买足球用了4 000元,购买篮球用了2 800元,篮球单价比足球贵16元.若可列方程=-16表示题中的等量关系,则方程中x表示的是(D)A.足球的单价 B.篮球的单价C.足球的数量 D.篮球的数量8.(xx·邯郸一模)某工厂计划生产1 500个零件,但是在实际生产时,……,求实际每天生产零件的个数.在这个题目中,若设实际每天生产零件x个,可得方程-=10,则题目中用“……”表示的条件应是(B)A.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5个,结果延期10天完成B.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5个,结果提前10天完成C.每天比原计划少生产5个,结果延期10天完成D.每天比原计划少生产5个,结果提前10天完成9.(xx·广西)解分式方程:-1=.解:两边都乘3(x-1),得3x-3(x-1)=2x.解得x=1.5.检验:x=1.5时,3(x-1)=1.5≠0.所以分式方程的解为x=1.5.10.(xx·河北模拟)甲、乙两地相距72千米,嘉嘉骑自行车往返两地一共用了7小时,已知他去时的平均速度比返回时的平均速度快,求嘉嘉去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下框是淇淇同学的解法.解:设嘉嘉去时的平均速度是x千米/时,则回时的平均速度是(1-)x千米/时,由题意,得+=7,…你认为淇淇同学的解法正确吗?若正确,请写出该方程所依据的等量关系,并完成剩下的步骤;若不正确,请说明原因,并正确地求出嘉嘉去时的平均速度.解:淇淇同学的解法不正确;因为“去时的平均速度比返回时的平均速度快”并不等于“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比去时的平均速度慢”.设嘉嘉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x千米/时,则去时的平均速度是(1+)x千米/时,由题意得+=7,解得x=18.经检验,x=18是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1+)x=24.所以嘉嘉去时的平均速度是24千米/时.11.(1)(xx·河北模拟)关于x的分式方程=3的解是正数,则字母m的取值范围是(D)A.m>3 B.m<3 C.m>-3 D.m<-3(2)(xx·兰州)关于x的分式方程=1的解为负数,则a的取值范围为(D)A.a≥1 B.a<1C.a<1且a≠-2 D.a>1且a≠212.(xx·河北第二次模拟大联考改编)对于两个不相等的实数a,b,我们规定符号max{a,b}表示a,b中的较大值,例如:max{2,4}=4,按照这个规定:(1)方程max{-2,-3}=-的解为(C)A.x=-2 B.x=-3 C.x= D.x=(2)方程max{x,-x}=的解为(D)A.x=1-B.x=2-C.x=1+或x=1-D.x=1+或x=-113.(1)(xx·潍坊)当m=2时,解分式方程=会出现增根;(2)(xx·达州)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2a无解,则a的值为1或.14.(xx·河北中考预测)在解分式方程-=时,下面是嘉淇的部分解答过程:解:去分母,得x-1-2(x+1)=3.…移项,得①________.②________,得-x=6.…则①和②处分别是(C)A.x-1-2x-2=3,去括号B.x-2x=3+1+2,移项C.x-2x=3+1+2,合并同类项D.x-1-2x-2=3,系数化为115.(xx·吉林)如图是学习分式方程应用时,老师板书的问题和两名同学所列的方程.解分式方程:甲、乙两个工程队,甲队修路400米与乙队修路600米所用时间相等,乙队每天比甲队多修20米,求甲队每天修路的长度.冰冰:=庆庆:-=20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冰冰同学所列方程中的x表示甲队每天修路的长度;庆庆同学所列方程中的y表示甲队修路400米所用时间;(2)两个方程中任选一个,并写出它的等量关系;(3)解(2)中你所选择的方程,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解:(2)冰冰用的等量关系是:甲队修路400米所用时间=乙队修路600米所用时间;庆庆用的等量关系是:乙队每天修路的长度-甲队每天修路的长度=20米(选择一个即可).(3)选冰冰的方程:=,解得x=40.经检验,x=40是原方程的根.答:甲队每天修路的长度为40米.选庆庆的方程:-=20,解得y=10.经检验,y=10是原方程的根.∴=40.答:甲队每天修路的长度为40米.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