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太阳直射点、晨昏线与昼夜长短的关系.doc
3页1 -浅析太阳直射点、晨昏线与昼夜长短的关系——2008 年高考文综全国卷例析摘要 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晨昏线与经线之间的夹角不断变化,使得昼夜长短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发生变化本文通过解析 08 年高考文综全国卷相关题目,进一步阐释太阳直射点、晨昏线与昼夜长短之间的关系关键词 太阳直射点 晨昏线 昼夜长短 相互关系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在 0°-23°26′之间变化,该夹角始终与当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等地球上某日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等于 90°减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下面以北半球夏半年为例,分析太阳直射点、晨昏线与昼夜长短之间的关系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各地昼夜等长,日出时刻为地方时6:00,日落时刻为地方时 18:00,极地无极昼极夜现象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晨昏线与经线斜交;晨线呈西北-东南向,昏线呈东北-西南向(如图一、图二) 春分至夏至,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不断增大,北半球白昼不断变长,北半球各纬度昼长于夜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 图一 图二的夹角达到最大,等于黄赤交角。
夏至至秋分,太阳直射点向南返回,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变小,北半球的白昼开始变短,但昼仍长于夜;极昼范围由北极圈向北极点方向缩小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晨昏线与经线斜交,晨线呈东北-西南向,昏线呈西北-东南向由此可知,越接近二至日,晨昏线与经线之间的夹角越大,各地(赤道除外)昼夜长短的差值越大;越接近二分日,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越小,昼夜长短的差值越小纬度越高的地区,昼夜差值越大,日出、日落时刻与 6 点、18 点的差值越大08 高考文综全国卷)图 3 中 a 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完成 8-11 题第 8 题,若 Q 地的地方时为 5 时 30 分,则 Q 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 )A.北半球、10 月 B.南半球、5 月 C.北半球、5 月 D.南半球、8 月 【解析】从 Q 地的地方时小于 12 时可知,Q 为晨线与经线的交点,正值日出从 Q 地的地方时小于 6 时可知,Q 地处于夏半年,太阳直射Q 所在的半球,当地昼长于夜。
若 Q 地位于北半球,则所处月份应该在3 月 21 日-9 月 23 日之间;若 Q 地位于南半球,则所处月份应该在 9月 23 日-次年 3 月 21 日之间,从选项可知,C 项符合要求 【答案】C 图 3第 9 题,若 Q 地的地方时为 2 时 30 分,则 Q 地的纬度可能为 ( )A.30°-40° B.45°-55° C.5°-15° D.60°-70°【解析】从 Q 地的地方时可知,Q 地 2:30 日出,其夜长为 5 小时,昼长为 19 小时由此判断 Q 目前处于夏半年,其所处的纬度较高假如 Q 位于北半球,已知 60°N 地区 6 月 22日昼长为 18 时 29 分,40°N 地区昼长为 14 时 51 分从本题提供的信息中只能确定当地处- 2 -于夏半年,并不能确定为夏至基于此,60°N 地区的白昼可能会短于 18 时 29 分,D 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D第 10 题,当 Q 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 ( )A.12 月、17 时 30 分 B.9 月、17 时 C.6 月、4 时 30 分 D.4 月、5 时【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解答。
Q 地位于北半球低纬度,纬度越低的地区昼夜长短的差值越小既然 Q 地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则一年中日出时刻与 6:00 差值较小(夏半年日出在 6:00 之前,冬半年日出在 6:00 之后) ,日落时刻与 18:00 差值较小(夏半年日落在18:00 之后,冬半年日落在 18:00 之前) 例如 20°N 地区,夏至日昼长为 13 时 13 分,其日出时刻约为 5:24,日落时刻约为 18:37;冬至日昼长为 10 时 47 分,其日出时刻约为6:37,日落时刻约为 17:24越接近二至日,则昼夜长短的差值越大,由于 Q 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尽管夏至时日出最早,但日出时刻与 6:00 的差值不会太大,因此不可能为 4:30,由此可排除 C 项越接近二分日,则昼夜长短的差值越小,分析 B、D 选项,9 月日落时刻应该接近 18:00,4 月日出应该接近 6:00,由此排除 B、D 项 【答案】A 第 11 题,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 时、18 时除外) ,Q 点在该经线上 ( )A.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B.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 C.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 D.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解析】以 Q 点为晨线 与该经线的交点为例进行解析。
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北极周围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日出时刻在 6:00 之前,南半球日出时刻在 6:00 之后依题意,假如我们选定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为5:00,春分以后,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北半球移动,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变大, 北 图三 图四半球白昼逐渐变长,昼长于夜原来 5:00 日出的地方,逐渐提前到 5:00 之前日出,在北半球位置越往北的地方日出时刻越早,那么,Q 点在北半球必然沿经线向南移动在南半球,地方时为 5:00 的经线位于夜半球,所以,在北半球夏半年,自春分至夏至,Q 点在北半球沿经线向南移动,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恰好相反(如图三、图四) 夏至之后,由于太阳直射点南移, Q 点则沿经线向北移动秋分日,Q 点移动至最北,那么这半年时间内,在北半球 Q 点在该经线上往返于一个区间北半球冬半年,自秋分至冬至,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北半球日出时刻在地方时 6:00 之后在北半球,地方时为 5:00 的经线位于夜半球在南半球,秋分至冬至,太阳直射点南移,Q 点沿经线向北移动。
冬至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返回,晨昏线与经线之间的夹角变小, Q 点沿经线向南移动这半年时间内,Q 点在南半球集中分布于一个区间(如图五、图六) 二分日,所选经线尚处于黑夜,Q 点位于地方时为 6:00 的经线上,贯穿整条经线(如图七) 3 -图五 图六 图七 由此可知,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 时、18 时除外) ,Q 点在该经线上集中分布于南北半球两个区间这两个区间的大小取决于所选时刻,所选时刻与 6:00 相差越大,则 Q 点移动的区间越小;所选时刻越接近 6:00,则 Q 点移动的区间越大,其最大区间为(0°,90°),Q 点的移动范围不可能达到 0°,90°,除非所选时刻为 6:00(或 18:00) 若所选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为 6:00,二分日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则 Q 点在该经线上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二分日以外的其他日期,则 Q 点在该经线上固定于一点,即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因此,为确保本题答案不出现歧义,题干中强调 6 时、18 时除外 【答案】D注:1.本文所述的二分二至,均指北半球2.本文所引用的昼长、夜长数据,均来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上册参考文献:[1]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7[2] 2008 年高考文综全国卷 教育部国家考试中心 200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