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于卦变 周易概论课件.ppt

52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49125416
  • 上传时间:2018-07-2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89.50KB
  • / 5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关于卦变n《说卦》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n历来治《易》者认为,在《周易》六十四 卦中,卦与卦间往往有着某种变化联系 此一卦,是由彼一卦变化而来这种卦与 卦之间的变化联系,被称之谓“卦变”《彖》等对卦变的描述n像《系辞》称:“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 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变化者,进 退之象也以动者尚其变一阖一辟谓 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化而裁之谓之变 ,推而行之谓之通刚柔相推,变在其中 矣《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 ,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 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彖》 n《彖·屯》:“刚柔始交而难生n《彖·蛊》:“刚上而柔下n《彖·剥》:“柔变刚也n《彖·复》:“刚反,动而以顺行n《彖·咸》:“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n《彖·恒》:“刚上而柔下n《彖·升》:“柔以时升,巽而顺,刚中而应n《彖·涣》:“刚来而不穷,柔得乎位而上同n《彖·贲》:“柔来而文刚刚上而文柔《周易古经》之卦变n《周易》六十四卦的卦辞与爻辞,人们会看到 :此一卦的卦爻辞中,往往含有彼一卦卦名n《小畜》卦初九爻:“复自道,何其咎,吉 n《履》卦九五爻:“夬履,贞厉 n《离》卦初九爻:“履错然,敬之无咎。

      n《蒙》卦六四爻:“困蒙吝n《需》卦初九爻:“需于郊,利用恒,无咎《周易古经》之卦变n《泰》卦卦辞中有“小往大来”之语,可是当 《泰》卦的内卦三阳爻变为外卦,其外卦 三阴爻变为内卦而成为《否》卦后,《否 》卦卦辞即改成“大往小来”了显然其卦辞 “大”“小”的变化,与其内外卦阴阳爻的变化 联系着n据此看来,前人“卦变”之说,似乎不宜轻易 否定旁通n“旁通”一词,大概本于《文言·乾》:“六爻 发挥,旁通情也n以“旁通”解卦,虞翻使用最详如他的注《 易》之文中,经常说《比》卦与《大有》 卦“旁通”;《小畜》卦与《豫》卦“旁通”; 《履》卦与《谦》卦“旁通”;《同人》卦与 《师》卦“旁通”等等这样的例子,可以从 《周易集解》所引虞翻注《易》之言中寻 出不少旁通n所谓“旁通”,由上面的例子已可以看清:系 指两个阴阳爻画完全相反的卦如《乾》 卦与《坤》卦“旁通”,是因为《乾》卦的六 个爻画全部是阳爻,而《坤》卦的六个爻 画刚好相反,全部是阴爻,故《乾》《坤 》两卦“旁通”,上面所列之例亦同旁通n前人以“旁通”解释《周易》 经文,用此种卦变之法,寻 求着一些卦爻辞之间的关系 如《同人》卦九五爻称“ 大师克相遇”。

      他们以为这 个“师”字的出现,是因为《 师》卦与《同人》卦“旁通” 的缘故旁通n另如《屯》卦九五爻“屯其 膏,小贞吉,大贞凶”而 《鼎》卦九三爻中也有“雉 膏不食”的句子,两卦皆称 “膏”,据说也是因为《屯 》卦与《鼎》卦“旁通”而 得 上下象易n《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 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n《周易集解》引虞翻注此段文字说:“《履》 ,上下象易也意思是说,《夬》卦是由于 《履》卦的上下两经卦互相交换位置而得— —虞翻的这段注文,恐怕是“上下象易”之本 上下象易n如上面所举《夬》卦,其内卦(即下卦)为经 卦乾,其外卦(即上卦)为经卦兑《夬》卦 是由《履》卦的内卦兑与外卦乾互相交换 而得,这种在一个卦体中,用上卦与下卦 互相交易而变成另一卦体的方法,古人称 作“上下象易”n如《恒》卦,其上下象易得《益》卦;《 咸》卦,其上下象易得《损》卦;《屯》 卦,其上下象易得《解》卦等等 往来n《系辞》称:“往来不穷谓之通大概这就 是谈卦变时,所谓“往来”法之所本n“往来”,指一个卦体因两爻互易而变成另一 卦 往来n举《屯》卦为例其初九爻与六二爻两爻互易而 成《坎》卦,同样,《屯》卦之六二爻与六三爻 、六三爻与六四爻互易,其卦不变,仍为《屯》 卦。

      其六四爻与九五爻互易而得《震》卦;其九 五爻与上六爻互易得《颐》卦;上六爻与初九爻 互易得《观》卦再如《蒙》卦,其初六爻与九 二爻互易成《颐》卦;九二爻与六三爻互易成《 艮》卦;六三爻与六四爻及六四爻与六五爻互易 仍为《蒙》卦不变,六五爻与上九爻互易成《坎 》卦;上九爻与初六爻互易得《临》卦震颐观往来n这种两爻相易而卦变的方式 ,汉人又称作“之”所谓“之” ,即上面所讲的两爻相易 如《遁》卦“三之二”为《讼》 卦就是因为《遁》卦的六 二爻与九三爻互易位置而生 成《讼》卦再如《大壮》 卦“四之五”为《需》卦;《遯 》卦“上之初”为《革》卦等等 往来n虞翻善以“往来”法讲卦变在《 周易集解》中,如他注《屯》卦 云:“《坎》二之初意思是说 ,《屯》卦是由于《坎》卦初六 爻与九二爻互易而得注《鼎》 卦说“《大壮》上之初”意思是 说,《鼎》卦是由《大壮》卦的 初九爻与上六爻互换位置而得消息n一个卦体中,凡阳爻去而阴爻来称“消”,凡 阴爻去而阳爻来为“息”故“消”“息”,实为 卦中阴阳消长变化之名《易纬·乾坤凿度 》说:“圣人因阴阳起消息立乾坤,以统天 地n “消”“息”之法,据说为西汉孟喜所传,虞 翻注《易》则时常用它解释卦变。

      n如虞翻注《复》卦说:“阳息 《坤》与《姤》旁通意思 是说,《复》卦显示,在《 坤》卦中阳爻来而初六阴爻 已去又因《复》卦的阴阳 爻与《姤》卦相反,所以, 又是《姤》卦的“旁通”卦出 于同样道理,他注《姤》卦 说:“消卦也,与《复》旁通 十二“消”“息”之卦n前人以此十二“消”“息”卦,分主一年十二月 ,即:n《复》卦一阳息阴,建子,十一月n《临》卦二阳息阴,建丑,十二月n《泰》卦三阳息阴,建寅,正月n《大壮》卦四阳息阴,建卯,二月n《夬》卦五阳息阴,建辰,三月n《乾》卦六阳息阴,建巳,四月n《姤》卦一阴消阳,建午,五月n《遯》卦二阴消阳,建未,六月n《否》卦三阴消阳,建申,七月n《观》卦四阴消阳,建酉,八月n《剥》卦五阴消阳,建戌,九月n《坤》卦六阴消阳,建亥,十月n并以《泰》《大壮》《夬》配春,《乾》 《姤》《遯》配夏,《否》《观》《剥》 配秋,《坤》《复》《临》配冬,谓十二 消息相变通而周于四时荀爽n荀氏卦变之说,是以《乾》《坤》两卦生 六子,由此六子“震”“坎”“艮”“巽”“离”“兑” 再生其余五十六卦(实际上应是《震》《坎 》《艮》《巽》《离》《兑》六卦体生其 余五十六卦)共得六十四卦。

      荀爽n如《彖·屯》:“屯,刚柔始 交而难生《周易集解》引 荀氏注《屯》卦曰:“此本《 坎》卦也案初六升二,九 二降初,是刚柔始交也意 思是说,《屯》卦是因了《 坎》卦的初六爻上升到九二 爻的位置,其九二爻下降到 初六爻的位置而得来荀爽n《周易集解》引荀氏注 《蒙》卦亦云:“此本《 艮》卦案二进居三, 三降居二,刚柔得中故 能通意思是说,《蒙 》卦由《艮》卦变化而 来,外卦以阴爻之柔为“ 中”,这样就“刚柔得中故 能通”了《蒙》卦之《 彖》说“以刚中也”,也是 这个意思荀爽n然而其注《解》卦又云 :“《乾》动之《坤》而 得众注《解》卦之《 彖》云:“《乾》《坤》 交通,动而成《解》 《周易集解·解卦》)若依 此注,则《解》卦不是 本于六子,而是本于《 乾》《坤》两卦了 荀爽n再按之《旅》卦,其注文曰:“谓阴 升居五与阳通者也这就是说,《 旅》卦是由于阴爻上升居第五爻而 得那么,我们看一下:在此卦中 ,初六爻与六二爻已经都是阴爻, 只有九三爻与九四爻是阳爻,而这 两爻又以九三阳爻位置居下,因此 所谓“阴升居五”,只能是九三爻与 六五爻互换,才能出现“阴升居五” 荀爽n荀氏《讼》卦注文:“阳来居 二而孚于初,故曰‘讼有孚’也 。

      其意是说,《讼》卦是由 于阳爻来居第二爻而与初六爻相“孚”我们看一下,在这一 卦中,只有初六爻与六三爻是 阴爻,其余全是阳爻荀氏既称“阳来居二而孚于初”,那么 ,根据卦变中“往”与“来”的含 义,这个“来”字自然是指六三 爻与九二爻互易而“孚于初”了 荀爽n荀爽注《晋》卦又说:“阴 进居五,处用事之位其 意是说,《晋》卦是由于 阴爻进而居于第五爻,使 自己处在“用事”的地位 那么,在这一卦中,其初 六爻、六二爻及六三爻皆 为阴爻,若“进”必指与九 四爻互易,由九四爻“进” 为六五爻, 荀爽n再看他注《损》卦,其 文曰:“乾之三居上,孚 二阴也乾之三居上” ,指内卦乾的九三爻与 外卦上六爻互相交换, 使原来的上六爻变成了 六三爻那么,是什么 卦的九三爻与上六爻相 易才能得出《损》卦? 荀爽n征之荀氏以上所注,则《旅》卦本之《否 》卦;《讼》卦本之于《遯》卦;《晋》 卦本之于《观》卦;《损》卦本之于《泰 》卦是《旅》《讼》《晋》《损》诸卦 之变又本之于十二辟卦了虞翻n另一位东汉人虞翻所讲卦变,虽与荀氏有 相同之处,但比荀爽更为完备可观后人 认为其主旨是以《乾》《坤》两卦生十辟 卦此十辟卦为《复》卦;《临》卦;《 泰》卦;《大壮》卦;《夬》卦;《姤》 卦;《遯》卦;《否》卦;《观》卦;《 剥》卦。

      再加《乾》卦与《坤》卦,共为 十二辟卦并由上面的十辟卦变化得其余 五十二卦,共为六十四卦虞翻n虞翻注一阳之卦《比》卦说: “《师》二上之五得位,众阴 顺从,比而辅之n虞氏认为《比》卦是由于《师 》卦“二上之五”而得,即由《 师》卦的九二爻上来与六五爻 互易而成这样,《比》卦由 《师》卦变来,而不是由十辟 卦中的《复》卦变来了虞翻n虞翻注《颐》卦又说:“ 《晋》四之初,与《大过 》旁通作为二阳之卦 的《颐》卦,虞氏认为此 卦是由《晋》卦九四爻与 初六爻互易而得出,并与 《大过》卦“旁通”而不是 来自十辟卦的《临》卦虞翻n虞氏注二阴之卦《中孚》卦 说:“《讼》四之初也就 是说,他认为《中孚》卦是 由《讼》卦的九四爻与初六 爻互易而得为了证明这种 说法的正确,虞翻又说:“ 二在《讼》时体离为鹤,在 坎阴中,有‘鸣鹤在阴’之义 也 虞翻n虞翻注《小过》卦曰:“《晋》 上之三他认为《小过》卦是 由《晋》卦的上九爻与六三爻 互易而得为了证明这种说法 的正确,虞翻又说:“又有飞鸟 之象,故知从《晋》来意思 是说,在《小过》卦卦辞中有 一句“飞鸟遗之音”,就是因为 在《晋》卦中,其外卦为离, 离为飞鸟,因而证明《小过》 卦是由《晋》卦变来 。

      易数n所谓“数”,主要指筮数因为归根到底,《 周易》是一部筮书若全面研究《周易》 ,只讲解经文而不谈及筮数,那是不行的 宋人朱熹特别认识到这点,所以在其《 易学启蒙》中专门讲了占筮,并提出自己 在这方面的新见解大衍法n“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 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 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n“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 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 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 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n“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 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 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 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大衍之数五十n《汉书·律历志》:“是故元始有象一也,春秋二 也,三统三也,四时四也,合而为十,成五体 以五乘十,大衍之数也,而道据其一,其余四十 九,所当用也n按《汉书·律历志》的说法,五十之数是由元始之 象一,与春秋二,三统之三,四时之四相加而得 十,再与此五体(象一、春秋二、三统三、四时四 ,及相合而成的十,共五体)相乘而得,即:n50=(1+2+3+4)×5大衍之数五十n《周易正义》释此曰:“京房云‘五十者,谓 十日,十二辰,二十八宿也,凡五十。

      其 一不用者,天之生气,将欲以虚来实,故 用四十九焉’此说与《易纬·乾凿度》同 ,依京氏说,五十是由十日加十二辰,再 加二十八宿而得,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