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基于VAK学习理论探讨环艺专业初步设计课程群教学改革.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17841613
  • 上传时间:2021-12-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41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基于VAK学习理论探讨环艺专业初步设计课程群教学改革 摘 要:通过对艺术类学生进行学习风格测试,探讨了VAK的学习理论在情境化教学思路中的运用文章对设计课程的两个大类别进行了举例探索,总结出相应的规律和模式关键词:调查问卷;VAK; 模式;设计课程;情境1 导言VAK学习方法理论,是视觉学习法(VISUAL),听觉学习法(AUDITORY)动觉学习法(KINESTHETIC)的简称该学习法在1988年由美国心理学家(R.BANDLE)和麦克唐纳创立并运用,它通过测试人的三个感觉器官了解学生学习方式,可以从侧面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及现阶段学习的问题,为将来学习方式的改变提供导向性依据这是现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衡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法的主要手段教师可通过这个测试了解学生学习方式的倾向,从而适当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 调查问卷2.1 调查问卷内容笔者翻译了由维多利亚契斯利特(Victoria Chislett MSc)和艾伦1查普曼(Alan Chapman )在2005创建的学习风格自测问卷其中增加了是否艺术专业学生、年龄等限制选项,一共包括35個选择题。

      2.2 调查问卷样本质性分析国际专家约翰W.克雷斯威尔教授(John W. Creswell)认为一般的问卷调查样本数最好在350人以上,而分析学家格尔(Gay)认为样本数最好占总体的10%以上 如果总体少于500则最好占 20%以上,总体特别少的时候,要占30%以上本次调查问卷样本集中在上海建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内,共366人完成问卷,本院在校学生为1400人,参与调研人数已经超过10%,均能满足以上分析学理论,可作为样本分析2.3 调查问卷结论视觉型(30%):最佳的学习方式是 “看影像”,图片、不同颜色的色笔画线、流程图(如:心智图)、便利贴、影片等都能让其的学习印象更深刻听觉型(22%):最佳的学习方式是“听”学生习惯于将听到的内容转换到视觉储存系统里,别人的口头说明、录音带、有声书、朗读或默念、向大家解说等方式能让其的学习印象更深刻操作型(48%):最适合的学习方式就是透过“肢体”的活动,电脑教学、参与活动、动手写、做模型、操作工具等能提高学习印象综上可以看出:(1)操作型的学生接近了半数,艺术专业的学生更多倾向于动手操作(2)听觉型的学生最少,说明了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型的教学适应的学生最少(3)VAK并没有某一项特别突出的多或是特别少,说明在每个课时的课堂教学中都不应该只存在某一或某两项的教学手段,这会影响至少1/3的学生的学习印象。

      3 VAK在情境化课程中的运用情境式教学模式是指按本学科的教学目标,专业学生的认知特点,设定实际的情境,展现学内容,让教师与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完成教学目的设计类专业一直采用传统的简化程序的情境式教学模式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室内设计课程为例,题目即为教师选定符合教学内容的设计基地,教学主体分为三大步骤,一为设计原理讲述,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通过数个课时的讲述,解读基地以及设计的基本概念;二为实地调研及考察,教师带着学生讲解及参观基地;三为设计过程,主要在上课完成,通过学生画图教师改图的方式如上所述可以看出,此类情境教学基本割裂了VAK教学理念中的VAK三个部分,VAK三个部分的相辅相成不应该是在一门课程中,通过三个分裂的部分,比如上述例子中的原理讲述只是传统的教与授,即说与听的过程,缺乏动手的部分而真正基于VAK理念的课堂设计,应该是在每个课时的每个小节中都能同时融入VAK的三个部分,即20分钟内就应该有一次动手的能力体现经笔者调查,现大部分院校都在建筑、室内、景观、广告、网页、动漫等艺术设计类课程开展情境式教学模式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为例,笔者通过教改项目,对四门课程及其相关的基础课程进行教改研究,记录了教学研究的过程,并对VAK的理论在情境化教学模式中的应用进行了分类:(1)理论类课程。

      2)设计类课程3.1 理论类课程理论类课程包括历史课、设计概论课、专业英语课等,下文以建筑历史课为例说明下VAK的情境化运用原历史课主要是在课堂上梳理历史脉络,以让学生掌握各时期的设计特点为主要目的,教学手段主要通过多媒体反映及课堂讲授为主基于VAK的情境类教改围绕着改变完全是看听说(VA)的填鸭模式,对课程规划进行了三个分阶段的安排:阶段一:抄绘选取代表主要风格特点的建筑进行平面、立面、剖面的抄绘,在上课过程中,除了多媒体照片、视频的演示,学生增加了动手的环节,在提升兴趣的基础上,更增加了学生的课堂记忆阶段二:实地调研选取本地的几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建筑进行分组的现场调研,通过拍照并记录,并对建筑的结构及材料进行分析,整理判断年代和设计风格的依据在建筑实地分组互相进行断代的讲演阶段三:现场测绘在阶段二的基础上,分组对调研的历史建筑进行节点测绘,选取的节点以能体现其历史风格特点为依据课堂内容最终通过展示及交叉评图的方式,阶段二及阶段三都采用了同伴互助学习策略(Peer-assisted Learning Strategies)Peer tutoring(同伴教学)由道格拉斯弗彻斯(Fuchs,D.)和里恩弗彻斯(Fuchs, L. S.)教授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究,其转换了VA的角色,将同伴放到了教师的角色,“教师”会更努力地补充知识以教导学生,而学生会更认真的学习,期待找出并弥补“教师”的不足,或体会到同伴的进步而更努力向上。

      互助学习成了一种教学策略,将学生以配对的形式组织起来开展学习活动,照顾到了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理在专业英语的教学课程中个,也增加了诸如文本翻译、设计方案讲述口译,还原工程项目中甲乙方现场情境,整合英语专业特色的的内容综上,在理论类课程中,每阶段都融合了VAK的内容,尤其是动手型、操作型的大量增加作为学习方式多样化的补充,以增加因材施教的维度3.2 设计类课程设计类课程包括相关细分各专业方向的设计课,如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课程下文以办公空间室内设计课程为例,讲述VAK如何贯穿设计类课程的教学VAK的运用重点在于教学小节段中,三个方面的结合与融合,并不是整体课程中的搭配使用,以往的情境类教学是在一门课程中设置一个实题、一种情境,进行教学设计这样不利于课程中多个知识点的结合实施VAK运用的第一步是将课程模块进行切分这里以初步设计课程群中的建筑设计课程为例,该课程可以拆分为平面设计,空间设计,材料研究,细部设计四个教学模块而每個教学模块可以再继续下分平面设计下分为功能与流线两个模块,空间设计下分为空间结构与形式研究两个模块;材料研究可以下分为类别与分隔两个模块;细部设计可以下分为节点与构造两个模块。

      而在每一个课程模块中,模块与模块之间是环环相扣,处于承上启下的紧密联系而小模块本身需要细分到每20分钟的教学节段的教学设计,才能使得VAK的运用更为具体,且在20分钟内切换VAK三种模式应用,有助于提升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VAK三种模式在初步设计课程群中的具体表现分为:(1)视觉:通过视频与课堂PPT刺激视觉记忆2)听觉:通过教师讲述,音频或者视频播放,学生汇报或小组讨论都是听觉记忆的刺激方式3)动手能力:通过个体操作电脑或者手工模型,或是通过小组合作操作也是很好的动手能力的训练记忆是识记、保持、再认识和重现客观事物所反映的内容和经验的能力研究表明,每10分钟,切换教学手段,用不同的听觉、视觉、触觉各方面的刺激各感官的记忆,因此探讨在艺术类学生的学习方式中尤为重要4 结束语VAK学习方法系统理论在英语类课程中运用较多,在设计类专业的运用国内没有笔者走访过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英语类国家的高等院校,尤其在教育类(师范类)的院校中,VAK的测试几乎是第一堂课的重要内容,其有助于在第一时间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评估,教师能对学生的总体质量进行一个基本的了解而教师能在相应的阶段调整教案,以更贴合本专业的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笔者在设计类课程中进行了教改,融入VAK的运用,希望为各专业的教学模式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方向参考文献:[1] Constantinidou, F. and Baker, S. Stimulus modality and verbal learning performance in normal aging[J]. Brain and Language, 82(3), 296–311.[2] Rourke, B., Ahmad S., Collins, D., Hayman-Abello, B., Hayman-Abello, S., and Warriner, E.. Child clinical/pediatric neuropsychology: some recent advances[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2[3]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009). Visual Learners Convert Words To Pictures In The Brain And Vice Versa, Says Psychology Study[J]. ScienceDaily. Retrieved July 10, 2011, from http://[4] 左璜,黄甫全. 试论同伴互助学习的涵义及研究的主要课题[J]. 课程.教材.教法 2009:9[5] 张国忠.遗忘规律的探索与运用[J].-继续教育研究.2002:12基金项目:本文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计初步阶段课程群教学改革研究》成果文章,项目编号JXGG20152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