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二战以后全世界分裂解体的国家.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21088428
  • 上传时间:2017-11-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49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二战以后全世界分裂解体的国家二战以后分裂的国家:中国:1946 年外蒙古根据《雅尔塔协定》,在苏联的操纵下进行全民公决,中国被迫同意其独立;1949 年,中国大陆革命获得成功,国民党政府退往台湾,共产党政权则统一了整个大陆地区;此后,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和美国的介入,中国大陆的统一进程被无限期推迟,从此开始了两党隔台湾海峡对峙的局面朝鲜:日本投降以后,苏联和美国分别进入朝鲜半岛,以北纬38 度线为分界线,苏联在北方扶持金日成成立共产党政权,1948年 8 月宣布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而美国则在半岛南部扶持李承晚成立亲美政权,并于 1948 年 9 月成立大韩民国此后,南北双方摩擦不断,1950 年 6 月,朝鲜人民军突然南下,发动统一战争,一度攻克汉城,并解放了朝鲜南部 90%以上的地区,美韩联军退守釜山防卫圈但此后不久,美军在仁川大举登陆,阶段朝鲜人民军退路,战局开始逆转,10 月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逼近中朝边界,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1953 年,朝鲜战争结束,双方签订《停战协定》,此后,以重新划分的军事分界线作为国界,继续南北对峙越南: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越南爆发“八月革命”,9 月 2 日,胡志明领导的越盟(即后来的越南劳动党)在越南北方的河内宣布独立,胡志明发表《独立宣言》,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即“北越”)。

      同年 9 月,法国再次入侵越南,越南人民又进行了历时 9 年的抗法战争1945 年 9 月 23 日,法国殖民军尾随英国盟军卷土重来侵占西贡9 月 26 日,胡志明主席致函号召南方同胞奋起抗战,号召全国支援南方中越两国于 1950 年 1 月 18日建交,还没从内战中恢复,经济严重困难的中国开始向越南无偿提供了累计达几千亿人民币的资金和几百万吨的物资1954 年 3 月13 日下午,奠边府战役打响5 月 7 日,战役以辉煌的奠边府大捷结束了,捣毁了敌军据点越南取得“奠边府大捷”后,法国被迫在日内瓦签订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协定,越南北方获得解放,南方仍由法国(后成立由美国扶植的南越政权)统治1954 年 7 月21 日,有关结束越南、老挝、柬埔寨战争的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协议》得以签署《日内瓦协议》规定,越南以北纬 17 度为界,南北分治,北方由胡志明领导,南方由保大皇帝统治1955 年 7 月17 日,美国撕毁了《日内瓦协议》,取代法国在越南南方的地位,设定了所谓的越南共和国,吴庭艳发动政变,废黜保大皇帝,自己当了总统,建立南越南共和国,自此,越南南方沦为美国新殖民主义的殖民地1961 年,越南战争爆发,美国与韩国、菲律宾、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组成联军,介入了这场战争。

      中国出动军方和大量民力、免费物质,支持越南,援越抗美1973 年 1 月 27 日《巴黎协定》签订,美国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在国际上的法律地位,退出越南战争,同年 3 月从越南南方撤出全部军队及其同盟者军队和军事人员1975 年 5 月,越南南方全部解放,抗美救国战争赢得彻底胜利1976 年 7 月,越南南北实现统一,定国名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马来西亚:1942 年至 1945 年日本占领这个地区,给英国在东亚的势力与以致命打击虽然日本占领的时期相当短,但是它激起了马来亚和其它地区的反殖民民族主义马来人民族主义又激起了华人的反对华人惧怕马来人和伊斯兰教的支配地位,许多华人因此参加马来亚共产党在英国军方的强烈镇压,以及马来人和华人政治领袖的协商退让下,共产党暴动被扑灭,1957 年多民族的马来亚联合邦宣告独立1963 年 8 月 31 日,英属的新加坡和北婆罗洲宣告独立,1963 年 7 月 22 日,砂拉越宣告独立,并与马来亚联邦以同等伙伴身份(即国家身份)于 9 月 16 日组成马来西亚联合国1965 年华人占多数的新加坡被迫退出联合邦,并宣布独立建国,因为当时的马来族精英惧怕新加坡的华族人口会削弱马来族占多数的人口比例,并主宰马来西亚的政治及经济环境。

      马来西亚克服了这个危机,也克服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冲突的危机,但其内部的矛盾导致了 1969 年的种族冲突马来西亚进入紧急状态,政治生活和国民自由受到限制,这个措施维持至今从 1970 年开始,马来西亚全国巫人统一机构(巫统)在华人和印度人领袖的协助下组成国民阵线,在马来西亚几乎达到一党制的地步印度尼西亚: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帝国投降,而盟军东南亚战区最高统帅路易斯·蒙巴顿则命令日军不得将权力交给印尼任何党派在日本投降仅两天后,深巨影响力的印尼领导人苏卡诺宣布印尼独立,并出任总统职务1945 年 9 月 29 日,依据波茨坦会议决定,同盟国派出英国登陆印度尼西亚接受当地日军的投降,而荷军则在 10 月中重返印度尼西亚然而 10 月 28 日,英军于泗水与印尼“青年组织”发生严重的武装冲突在 1946 年 11 月下旬,英国军队从印度尼西亚完全撤退在 1947 年 1 月,荷兰军攻击了东面爪哇同年 7 月 21 日,12 万的荷兰军在印度尼西亚全境进攻,宣称其为恢复殖民地秩序的“警察行动”(Aksi Polisionil)印度尼西亚军放弃了都市部,在农村部进行游击战在 1948 年 12 月 19日,荷兰军在印度尼西亚全境再次进攻,让临时首都日惹陷落,并逮捕苏卡诺、哈达等共和国领袖。

      荷兰当局则试图重建政权,但面对国际压力及谴责,且与印度尼西亚战争消耗了荷兰的经济,冲突于 1949 年 12 月结束并承认印度尼西亚独立(不包括荷属新几内亚,该地区由于 1962 年的《纽约协定》及 1969 年《自由选择法》而并入印度尼西亚)自建国后,苏卡诺一直实施独裁统治,借由平衡军方反对势力及印度尼西亚共产党维持其权力[74]1965 年 9 月 30日印度尼西亚发生了“九·三〇”事件,部分印度尼西亚军方高层意图推翻苏加诺政权,后事情败露被处决,军事强人苏哈托镇压叛军后掌握大权,此后苏哈托组织部队进行清洗和推翻苏加诺,印度尼西亚共产党被指控策动政变而受重创,包含华人和印尼共产党员在内约有 50 万人受害1967 年 2 月,苏加诺被解除总统头衔,苏哈托出任代理总统1968 年,军队司令苏哈托正在出任总统一职1997 年,印尼于亚洲金融风暴经济遭受重创,引发大规模对“新秩序”政策的不满,并引发大规模排华动乱,苏哈托被迫于 1998 年 5月下台,结束 32 年执政1999 年,东帝汶举行公投决定独立,也结束了 25 年来印度尼西亚备受国际谴责的军事占领苏哈托下台后,民主化进一步巩固,包括地区自治,并于 2004 年进行首次总统直选。

      政治及经济上不稳定、社会动荡、贪污及恐怖主义延滞了民主化进程,但于近年来经济情况有所好转虽然在不同宗教及种族间尚称和谐,但仍有各教派间的不满及暴力事件发生与亚齐分离主义的冲突也于 2005 年告一段落印度: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印度民族主义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1919 年 4 月 13 日发生英军屠杀印度群众的阿姆利则惨案这些事实使已经成为国大党主要人物的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转变了对英政府的态度,并于 1920 年改组国大党国大党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多次领导反英斗争,其指导方针是甘地提倡的非暴力不合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印度民族运动继续发展1944 年甘地与真纳的会晤以失败告终,而印度穆斯林已经广泛支持建立独立的伊斯兰教国家二战结束后,英国实力急剧衰落,其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已经不可能维持1946 年发生印度皇家海军起义1947 年英国提出蒙巴顿方案根据该方案,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自治领分别于 1947年 8 月 14 日和 8 月 15 日成立,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宣告结束巴基斯坦:1757 年后,巴基斯坦随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英国“分而治之”的政策使穆斯林与印度教徒之间冲突加剧赛义德·阿赫默德·汗领导了阿利加尔运动,其继承者于 1906 年成立了“全印穆斯林联盟”,曾一度与国大党合作,共同争取印度的民族独立,但 1928 年合作破裂。

      1940 年 3 月 23 日,穆罕默德·阿里·真纳领导下的穆斯林联盟在拉合尔召开全国会议,通过了建立巴基斯坦的决议1947 年 6 月,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同意印巴分治8 月 14 日,巴基斯坦宣布独立,成为英联邦的自治领土1956年 3 月 23 日,巴基斯坦改自治领土为共和国,定国名为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巴基斯坦独立后,与印度因领土纠纷(即克什米尔问题)于1948 年、1965 年、1971 年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了三次印巴战争第三次印巴战争直接造成东巴基斯坦独立成为孟加拉国1972 年 7月,双方签署了《西姆拉协定》,实现停火此后双方多次会谈,但未达成任何协议,1989 年起,双方不断交火,1998 年 5 月巴基斯坦继印度之后进行了 6 次地下核试验,使紧张局势加剧2003 年 4月,印巴两国先后表达了重新进行对话的意愿,11 月 25 日在实际控制线停火格鲁吉亚:公元前 6 世纪,在现格鲁吉亚境内建立了奴隶制的科尔希达王国,公元前 4—6 世纪建立封建国家公元 6—10 世纪处于伊朗萨珊王朝、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统治之下公元 6—10世纪基本形成格鲁吉亚民族8—9 世纪初形成了卡赫季亚、埃列季亚、陶-克拉尔杰特三个封建公国以及阿布哈兹王国。

      12--13 世纪产生伟大的艺术与哲学文化,成为欧亚文化共创的奇葩13—14 世纪蒙古鞑靼人和帖木儿先后入侵15—17 世纪初,格鲁吉亚出现了许多独立的公国和王国16—18 世纪格鲁吉亚为伊朗和奥斯曼帝国两国的争夺对象18 世纪求助于新兴强国俄罗斯,1801 年—1864年格鲁吉亚各公国先后并入俄罗斯帝国,改为梯弗里斯和库塔伊西省1917 年俄国革命,格国即宣布独立1918 年德国、奥斯曼帝国和英国军队侵入格鲁吉亚1921 年 2 月 25 日成立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同年 12 月,阿布哈兹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入格鲁吉亚1922 年 3 月 12 日,格鲁吉亚加入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并于同年 12 月作为该联邦成员加入苏联1936年 12 月 5 日,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俄国—苏联时期许多党政领导人出身于格鲁吉亚,包括 1812年卫国战争的猛将巴格拉季昂亲王、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贝利亚元帅等一大批人在苏联反法西斯战争中,共有 30 万格鲁吉亚军人阵亡,90 名格鲁吉亚军人获得苏联英雄称号(为阵亡将士修建的巨型纪念碑在 2009 年 12 月 19 日晚被格政府下令炸毁)[2]。

      1989 年人民示威要求独立,被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元帅亲自带兵镇压下去终于 1991 年苏联瓦解,格国才真正独立,第一任总统街头政治家加姆萨胡尔季阿很快被政变推翻,进入内战,后来请出隐居的前苏联外长银狐谢瓦尔德纳泽出山才得实现全国和解美国与欧洲推动“玫瑰革命”,在格鲁吉亚支持群众示威,将谢瓦尔德纳泽推翻,建立亲西方政府然后部署加入北约组织,构成对俄国的半包围俄国对此甚不满,于是幕后支持格国的少数族裔分裂,如南奥塞梯及阿布哈兹格国也在美国撑腰下,处处与俄为敌2008 年南奥塞梯投票独立,冲突再起,结果终至奥运会开幕当日,格国出兵镇压,大大违背奥运期间世界停战的全球默契而俄总理普京出席奥运时,与乔治·沃克·布什总统同坐,仍谈笑风生,其实已早有部署,俄大军迅即攻入格国多处倒是布什仍懵然不知,到战争爆发,布什被迫在奥运中也要发表声明,支持格鲁吉亚抗俄但俄国已掌先机,以强凌弱,格国无力顽抗,美国除了出口谴责外,也不会真正出力,因格国仍未正式加入北约,而且美国仍要借助俄国对付伊朗看来这次格国的过激行动,玩出了巨熊攻击,而终亦不为西方列强所真正保护塞浦路斯:上世纪。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