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谈判案例-中英香港问题谈判.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tia****nde
  • 文档编号:36887467
  • 上传时间:2018-04-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谈判案例】中英香港问题谈判:曾有非和平方式收回香港准备一、香港不收回,历史会怎么写我们这些管事的人一、香港不收回,历史会怎么写我们这些管事的人我们原来设想的“一国两制”是想用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的,但是香港问题先碰到了因为到了 1997 年 6 月 30 日,按照条约,英国人租借新界到期了到期了就有一个问题:是索还,还是继续租?必须作出决断1979 年 3 月,英国派了当时的港督麦理浩到北京来摸底,想延长对新界的租期3 月 29 日,会见麦理浩麦理浩表示,如果港英政府批出的新界土地契约不能超过 1997 年,可能会影响到香港未来的繁荣觉察到了英国的意图,明确表示不同意麦理浩提出的在 1997 年 6 月后新界仍由英国管理的意见他指出:我们历来认为,香港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但香港又有它的特殊地位,即使到了 1997 年解决这个问题时,我们也会尊重香港的特殊地位在本世纪和下世纪初相当长的时期内,香港还可以搞它的资本主义,我们搞我们的社会主义就是到 1997 年香港政治地位改变了,也不影响他们的投资利益1982 年 1 月,在会见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滋时,第一次正式使用了“一国两制”的名词他说:解决台湾问题的九条方针是以叶副主席的名义提出的,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982 年 8 月 10 日上午,和邓颖超一起会见美籍华人科学家,谈到香港问题,再次强调:香港不收回,我们这些管事的人,历史上将怎样写我们?说得露骨点儿是卖国贼,含蓄点儿是清朝皇帝1982 年 9 月 16 日,在一次谈话中,对解决香港问题的总方案拍了板概括地说,当时中方确定的谈判方针就是:“必须在 1997 年全部收回香港地区和在不损害国家主权的前提下,保留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按照小平当时的话讲:“一切文章都要在收回香港,设立特别行政区这个大框架里面做他还说:“我们要根据会出乱子这种可能性来安排一切如果这中间发生大的风波,我们对收回香港的方式和时间不得不被迫做出新的考虑这说明,中央从一开始对解决香港问题就做了两手准备文的一手如果不行,就得采取武的一手二、撒切尔夫人在人民大会堂东大门外摔了一跤二、撒切尔夫人在人民大会堂东大门外摔了一跤1982 年 9 月 23 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首次访华,同撒切尔夫人的第一次会见,成为中英就香港问题正面较量开始的标志直到 1984 年 9 月双方达成协议,12月撒切尔夫人正式签字,谈判整整进行了两年英方在双方会谈开始之前,也做了一番准备工作,研究了与中方立场截然相反的对策。

      当时,号称“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刚刚打胜了马岛战争,从阿根廷手中夺过了马尔维纳斯群岛撒切尔夫人开头并不想把香港交还给我们,她曾考虑过搞国际共管,考虑搞全民公决,搞第二个新加坡,就是“独立”,甚至考虑过在军事上跟我们对抗但是中国情况不一样,中国毕竟不是阿根廷,香港也不是马岛9 月 24 日,人民大会堂会见撒切尔夫人撒切尔夫人一上来就要求在1997 年后继续维持英国对整个香港地区的管辖不变,并以威胁的口气说:“要保持香港的繁荣,就必须由英国来管治如果中国宣布收回香港,就会给香港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和后果立刻针锋相对地顶了回去他强调: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1997 年中国将收回香港,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如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8 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不迟于一两年时间,中国就要正式宣布收回香港这个决策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管辖之下,实行适合香港的政策还指出:我的看法是小波动不可避免,如果中英两国抱着合作的态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就能避免大的波动中国政府在做出这个决策的时候,各种可能都估计到了。

      我相信我们会制定出收回香港后应该实行的、能为各方面所接受的政策我不担心这一点我担心的是今后 15 年过渡时期如何过渡好,担心在这个时期中会出现很大的混乱,而且这些混乱是人为的这当中不光有外国人,也有中国人,而主要的是英国人这时,又讲了一句很厉害的话,他说:“我们还考虑了我们不愿意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在 15 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怎么办?那时,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这是中英双方在香港问题上进行的最关键的一次会谈和较量,后来称之为“定调子”的会谈定了什么调子呢?就是:第一,中国决心按照“一国两制”的设想,于 1997 年收回整个香港地区,主权问题不容谈判;第二,希望中英合作实现平稳过渡;第三,如谈不成,中方将单独采取行动;第四,如出现动乱,就将采取非和平方式提前收回香港这一下打下了撒切尔夫人的气焰,她走下人民大会堂东大门台阶时摔了一跤中国是礼仪之邦,我们对她客气,留点面子,新闻片里没有这个镜头我在香港看片子,片子里老出现这个镜头英国的“铁娘子”顶不过中国的“钢铁公司”啊!“钢铁公司”是毛主席送给邓小平的绰号英国驻华大使柯利达写的回忆录里说,那天晚上到钓鱼台宾馆,撒切尔夫人就对他说:“他(邓小平)这个人好冷酷无情呀!”三、删掉三、删掉““the””打破了议程问题谈判僵局打破了议程问题谈判僵局双方一开始就陷入了有关议程问题的争论。

      中方要求英方首先承认中国对香港整个地区的主权,然后进入同中方磋商如何保持香港稳定繁荣与移交主权等技术性问题英方认为谈判不应该有任何先决条件,主权问题只能作为更广泛、更具体的一揽子交易的一部分来加以讨论这样经过 5 轮、6 轮商谈,一直就在这个问题上兜圈子是 1982 年 9 月和撒切尔夫人讲的,两年为期到了1983 年春天,过了六七个月,议程问题还没有解决此后,撒切尔夫人终于在柯利达等人的劝说下召开紧急会议1983 年 3 月,撒切尔夫人致函中国总理说:“如果中英两国能够就香港的行政管理安排达成协议,而这些安排既能保证香港今后的繁荣和稳定,又能为中国方面,也能为英国议会和港人所接受,我就准备向议会建议,使香港的主权回归中国比过去的态度总算是有所变化了中方立即提出了实质性谈判的三项议程:主权的移交,1997 年之后的安排和 1997年以前的安排但是英方还是不同意,只同意先讨论 1997 年前后的安排问题,不同意在议程中出现“交还香港”或“主权移交”一类的字样这样一来,议程还是僵在那里柯利达觉得这样下去不行我当时是主管西欧的部长助理,我记得那是个夏天,大概是 7 月,他专门约我到他官邸共进午餐。

      喝咖啡的时候,他说:他非常着急,议程问题到现在还谈不下来我们是用中文写的稿子,第三项议程就是“香港主权的移交”,英文是thetransferofsovereignty柯利达跟我讲,双方还没开始谈判,如果用这种表达,就等于说英方已经承认了主权必须移交因此,他建议把冠词“the”改成“a”我当时想,用“a”就很不确定了我跟他说:是不是既不要“the”,也不要“a”反正中文根本没有冠词的问题柯利达跟助手商量了一下,就这样定了西欧司的一位官员吴吉平后来到美国留学,在他写的《香港会谈风云录》描写了这段故事:“这样的细微差别,中文里是没有的,看上去好像是文字游戏,实际上包含着中、英两方的不同立场之后,我和柯利达就第二阶段谈判的议程达成了一致意见,决定先谈 1997 年后的安排,再谈 1997年前的安排,最后谈“关于主权移交事宜”议程问题解决之后,双方商定于 7 月 12 日开始正式举行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第二阶段会谈的第一轮谈判谈判在北京台基厂头条 3 号举行会谈的时间和地点本来是保密的,但是来北京采访中英会谈的大批香港记者一早就守候在英驻华使馆门口,一看到使馆的车队开出大门,就搭乘出租车穷追不舍他们为了不被甩掉,不惜出高价要司机闯红灯。

      会谈地点就这样被记者发现了中方由姚广任团长,英方由柯利达大使任团长当时,大致每月举行一轮会谈,每轮会谈时间为两天姚广在前台,我在后台,我参与了谈判策略的研究和同柯利达进行私下的接触和磋商,但是没有参加正式代表团四、放四、放《《火烧圆明园火烧圆明园》》时,只有英国使节没出席时,只有英国使节没出席英国人从一开始就玩弄“三脚凳”本来是中英谈判,英国侵占了中国领土,是两个主权国家之间的谈判但是英国想把香港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拉进来,使谈判形成 2∶1 的形势三脚凳”就是想“以华制华”他们想拿香港来否定我们,但我们立场坚定,英方没有办法了,只得同意英方还制造所谓的“民意”,配合会场上的斗争有些报纸整天发表文章,说:我们香港人欢迎英国继续统治,中共来了就不得了,香港就要毁灭,诸如此类,要英国人不能让步港督尤德这派人物尤为积极,几次策动由两局议员单独组织的代表团到伦敦向英国政府“请愿”,要求英国政府“不要对中国作太多让步”等等他打“民意牌”,我们也应该动员舆论所以那一时期,《人民日报》发表了很多文章来进行反击碰巧当时我们拍了电影《火烧圆明园》,我记得好像是外交部组织各国使节去看英国大使馆的人很敏感了,他怕自己下不来台,就没有出席。

      6 月 25 日上午,邓小平在会见出席六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会议的港澳人大代表、港澳政协委员时又详细谈了香港问题这次谈话着重讲了“50 年不变”和“要在过渡时期中培养治港人才”的问题在这一段时期,屡次亲自直接出面做工作,稳定民心这时,除了“民意牌”之外,英国人还打“经济牌”,有意地制造恐慌香港资本主义金融市场是很敏感的,所以物价开始飞涨,老百姓去抢购日用品,港币直线贬值本来英国人是想拿这个压我们,但我们的方针是,你搞你的,我们不为所动结果 1983 年 9月 24 日出现了个黑色的星期六,股市大动荡,港元大贬值,弄得他们自己倒慌了手脚英方的几招都行不通,我们的态度又比较强硬,用柯利达书中的话来讲:“中国固然希望得到经济上的好处,但不会为了香港繁荣这个经济方面的考虑,而牺牲收回主权这个民族的和政治的目标五、英国不改变态度,我们就要考虑谈判继续下去的必要性五、英国不改变态度,我们就要考虑谈判继续下去的必要性我们开始的说法是“主权的移交”我记得第 2 轮谈判以后,外交部条约法律司的邵天任提出意见,说法律上用这种字眼不大好因为主权本来是属于中国的,英国侵占了香港,不能说主权就归它了,建议改成“恢复行使”。

      所以从那以后我们的说法就改了在头 3 轮的谈判中,柯利达执行撒切尔夫人的策略,不厌其烦地宣传香港的繁荣都是英国统治的结果,声称只有中国同意由英国继续管治香港,英国才会同意给中国以名义上的主权这其实是英国人的底牌而姚广指出:“要解决这一历史遗留的问题,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把香港归还中国因为这个问题,双方争执得很厉害这也反映到每轮会议后发表的公报上第 1 轮会谈后发表的公报中提到双方认为本轮会谈是“有益的”和“建设性的”第 2 轮只说“双方进行了两天有益的会谈”第 3 轮、第 4 轮只有“双方举行了进一步会谈”,什么形容词都没有了对于下一轮谈判,姚广的态度也强硬起来,说如果“英国不改变态度,我们就要考虑谈判继续下去的必要性”,给对方施加了压力撒切尔夫人在其他一些内阁成员和柯利达等人的说服下,终于开始考虑改变态度10月 19 日,在第 5 轮谈判中,柯利达讲到,如果香港问题解决了以后,英国不谋求在香港的管治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而只谋求与香港保持某种密切联系”我们问他“某种密切联系”是什么意思,一定要他讲清楚12 月 7 日,在第 7 轮会谈中,柯利达讲:英方不再坚持英国在 1997 年后对香港的管治,也不谋求任何形式的共管,我们讲“密切联系”,将不会与 1997 年香港的主权和管治权力一并归还中国这一前提相冲突,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求未来的跟英国政府建立“权力或汇报的关系”。

      什么叫“汇报”关系?下级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3考试版A4含答案.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听力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1考试版A3含答案.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语法填空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2考试版A3含答案.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完形填空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作文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考政治如何规范化答题?.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3考试版A3含答案.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2考试版A4含答案.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129课含答案.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纵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带节假日调休安排1.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农历带节假日调休安排1.docx 八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课时练第7章《3 平行线的判定》含答案解析.docx 日历表2029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带节假日调休安排1.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纵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测试-有余数的除法含答案解析3含答案.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农历1.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测试-总复习含答案解析-人教新课标含答案.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1.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