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水稻超稀植栽培技术中应重视的几项措施.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34612633
  • 上传时间:2022-01-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54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水稻超稀植栽培技术中应重视的几项措施    韦 健水稻超稀植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给水稻生产区农产带来了高产的效益但近年来发现在推广水稻超稀植栽培技术的具体环节上还存在着由于选择品种不合理、育苗床种子播种量多,秧苗素质差:田间管理不科学、个别技术粗糙而导致未能充分发挥此项技术优势的现象1水稻超稀植栽培技术的特点1.1秧本田比例大旱育稀植栽培中,旱育苗中秧田与本田比例一般为1:60~1:80,而超稀植栽培,秧田与本田比例为1:100,1公顷本田需秧田100平方米左右1.2节省种子超稀植栽培育苗的秧田1平方米稀播芽种150~200克,每公顷本田只需12~16千克稻种,比旱育稀植省种子24~30千克1.3单株营养面积大,省工,省成本因为超稀植栽培基本苗数少,比旱育稀植省育苗用工50%以上,省插秧3240%~50%,省本田管理了20%~25%1.4适应性强经试验证明,稀插大苗比旱育稀植的中苗抗逆性强,返青快,早生快发,生育进程加快,高产稳产1.5增收节支,经济效益高超稀植栽培比旱育稀植栽培平均增产10%左右2选择分蘖力较强的优质中晚熟水稻品种水稻超稀植栽培是采用培育壮苗、少本移栽的形式,主要依靠增加分蘖株数来保证所需的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并在保证安全成熟的条件下获高产的技术措施,所以应选择分蘗力较强的品种。

      此外,超稀植水稻在个体单株分蘖数量较多的表现下,营养生长期相对拖后,应选择比当地晚熟品种生育期短5~7d的优质高产品种3推广大棚旱育苗技术水稻大棚旱育苗,采光面积大、增温快,提温、保温效果好,昼夜温差小,利于培育壮苗采取大棚育苗技术,可做到比小棚提前扣棚,促使棚内育苗土壤快速解冻,保持良好的苗床地温及空间温度,一般比小棚提前7~10d育苗,使秧苗能够保证足够的秧龄和叶龄,4降低播种量,提高秧苗素质降低播种量是培育壮苗、提高秧苗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适宜水稻超稀植栽培的水稻播种量不应超过0.25kg/m2芽籽(在隔离层营养土旱育苗条件下)水稻超稀植栽培的秧苗素质应具备以下标准:秧龄40d以上,叶龄4.5叶,带蘖率80%以上,百株干重5g左右5安排适宜的插秧规格实行超稀植规格移栽,可减轻冠层郁闭状况,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充分发挥个体分蘗优势,协调好个体和群体的关系,提高有效成苗率和大穗的比例6精细整地,合理浅灌整地要细,做到寸土不露泥,为浅插秧苗和早返青、分蘗创造良好的环境水层管理上要以寸水浅灌为主,提高水温和土壤温度,促进分蘖,6月末或7月初前尽量不要断水具体做法是:插秧至返青阶段,建立深度为秧苗高1/3的水层,避免秧苗叶片水分散失,促进缓苗,返青。

      待返青开始到有效分蘖终止期,要以建立3cm水层为主,提高水温和土壤温度,促进分蘗到6月末或7月初水稻有效茎数达400株/m2以上时,可采取排水晒田措施控制无效分蘗除水稻减数分裂期遇低温时适当深灌水外,生殖生长期间仍主张以浅灌水为主7合理施肥施农肥30~45t/hm2,每3a轮施1次施化肥总量为:尿素220~250kg/hm2,磷酸二铵120~140kg/hm2,硫酸钾80~100kg/hm2土壤肥力高的以下线为准,土壤肥力低的采用上线化肥用氮肥总量的50%~60%、钾肥的50%~80%、磷肥的100%做底肥,其余做分蘖肥和穗肥,底肥化肥在翻后耙前施人,做到全层施肥,具体施肥法是:翻地后耙整地前,施尿素110~130kg/hm2、磷酸二铵120~140kg/hm2,硫酸钾40~50kg/hm2;6月上中旬左右,追施尿素70~80kg/hm2、硫酸钾20~25kg/hm2做分蘗肥;7月上旬左右幼穗分化初期,追施尿素35~40kg/hm2、硫酸钾20~25kg/hm2做穗肥如采用复合肥做底肥,可按氮、磷、钾比例计算具体用量8做好病虫草害防治工作8.1本田除草8.1.1插秧前药剂封闭除草插秧前1~2天,每公顷用12%恶草灵3000毫升或25%恶草灵1500毫升,水耙后混水甩施。

      8.1.2插秧后除草插秧后5~7天每公顷用60%丁草胺1200~1500毫升混10%草克星150克,拌入潮湿土或结合追肥拌入肥中,均匀撒施施药以后,保持5厘米水层5~7天8.2防治病虫害8.2.1潜叶蝇6月中上旬,每公顷用40%氧化乐果乳油750克,兑水450千克喷雾,施药前将水层撤到5厘米,次日正常灌水8.2.2负泥虫6月中下旬,发现有负泥虫危害,每公顷用2.5%敌杀死乳油225~300毫升,兑水225~300毫升,喷雾或用2.5%敌百虫粉30千克喷粉8.2.3稻瘟病叶瘟,每公顷用40%稻瘟灵(富士1号)1.5千克,兑水450千克喷雾;穗颈瘟:在水稻抽穗始期,每公顷用20%三环唑1.5千克,兑水450千克喷雾防治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