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寓言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doc.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469398610
  • 上传时间:2023-08-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6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寓言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内容提要】寓言是孩子们十分喜爱的文学体裁寓言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以寓言故事为体裁的教学内容,很多寓言故事也为老师们所喜欢,经常在公开课中被执教者选中但是,也有很多老师并不能很好地驾驭寓言这匹不算“黑马”的“黑马”,包括笔者的寓言教学也曾一度陷入“生吞活剥,讲故事、背寓意”的不良模式因此在学习观摩寓言课堂教学的活动中,笔者受到了不少启发,也同时在思考着:其他语文教师是否和我一样,对寓言教学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困惑呢?据笔者在对小学寓言教学的调查中发现,问题确实还不少,尽管许多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依据一定的教学要求,对小学寓言教学的方法、内容以及策略等方面作出了一定的探索,但仍显得较为呆板、浅层次,仅停留在寓言教学的方式,学生理解寓意的层面上,因而还未达到寓言教学的思想性、哲理性以及相关性三者相统一的目的以下是笔者调查的一些现状及相应的对策思考:一、忽视寓言的故事性【对策思考】:淡化故事情节,只求掌握寓意,这显然是不科学的这两者的重轻不在于教学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教师的教学意识教师应注重寓言的故事性,增强课堂教学情趣二、忽视寓言的完整性【对策思考】:建议教学时,先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把握单纯的故事情节,在学生充分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紧抓重点,牵动小点,再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说说故事寓意,并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扩展。

      三、忽视寓言的工具性【对策思考】:新课程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突出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特点寓言的教学,要运用各种方法加深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四、忽视寓言的人文性【对策思考】: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应当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而不应局限于某一种解读五、忽视寓言的背景【对策思考】:适时、恰当地介绍寓言的相关背景,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课本,有机地把课文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使其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寓言教学不能仅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孤立地进行,而应该把它放入整个语文教学的体系中去思考寓言教学需要我们老师认真钻研,在不断的琢磨与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正文】寓言是一种寄托着深刻含义的简短故事,使人从中获得教训由于它故事短小、生动、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因而成为孩子们十分喜爱的文学体裁寓言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以寓言故事为体裁的教学内容,很多寓言故事也为老师们所喜欢,如:《坐井观天》、《狐假虎威》、《狼和小羊》等课文经常在公开课中被执教者选中我们二年级语文组的老师们也多次对新教材中的多篇寓言进行解读,在校内执教研讨课在名师送教下乡活动中,我们也选择了寓言这一体裁进行了精彩的教学展示。

      但是,也有很多老师并不能很好地驾驭寓言这匹不算“黑马”的“黑马”,包括笔者的寓言教学也曾一度陷入“生吞活剥,讲故事、背寓意”的不良模式因此在学习观摩寓言课堂教学的活动中,笔者受到了不少启发,也同时在思考着:其他语文教师是否和我一样,对寓言教学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困惑呢?据笔者在对小学寓言教学的调查中发现,问题确实还不少,尽管许多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依据一定的教学要求,对小学寓言教学的方法、内容以及策略等方面作出了一定的探索,但仍显得较为呆板、浅层次,仅停留在寓言教学的方式,学生理解寓意的层面上,因而还未达到寓言教学的思想性、哲理性以及相关性三者相统一的目的以下是笔者调查的一些现状及相应的对策思考:一、忽视寓言的故事性我们先来看A老师教学《陶罐和铁罐》教学预案中的一个片段:1、默读课文,边读边批注2、思考:(1)从铁罐对陶罐所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陶罐听了铁罐的话之后表现出什么样的态度,说明了什么?(2)当陶罐被人们擦洗干净后他说了什么?这说明什么?3、分小组讨论思考题4、全班讨论,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5、分角色朗读课文,同学评议,再选一组朗读6、教师小结:同学们知道了陶罐自始至终谦虚大度,宽容自尊,铁罐是傲慢、轻蔑、怒不可遏。

      我们应该向陶罐学习思考:通过学习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7、全班讨论结合自己的理解或生活实践回答这个问题寓言是寄托着深刻含义的简短故事它是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形象地反映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以启示和教训很多教师在教学寓言时能让学生掌握寓意,但往往却淡化了故事情节,在教学的时候不怎么重视引导学生想象形象,而往往只把寓言的形象简单地当作寓意的比喻来告诉学生,教学的目的只为了最后可以说“这个寓言的寓意是什么”,这让人感觉有上成思想品德课的嫌疑对策思考:淡化故事情节,只求掌握寓意,这显然是不科学的这两者的重轻不在于教学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教师的教学意识俄国寓言家陀逻雪维支称寓言为“穿着外套的真理”寓言故事形象生动,能使孩子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而低年级儿童的思维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要形成抽象的概念必须以形象的描述作基础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感受寓言中的形象,引导学生把寓言中的形象当作真实的形象来认识,这样学生对寓言中的艺术形象印象深刻而且对寓意的理解也会加深因此,我们教师应注重寓言的故事性,增强课堂教学情趣由于寓言大多短小完整,学生很快就能整体感知,它的趣味十足又能勾起学生的表演欲望。

      因此表演是阐释寓言的最好途径,也是检验学生掌握情况的最好途径通过鼓励学生表演,教师求同存异,让学生的智慧火花得以闪现,让每个表演的学生得到展示自己的机会,也让每一个看演出的学生得到评价的机会所以,在大家的研讨之后,A老师是这样执教《陶罐和铁罐》一课,我们来看授课实录片段:师:我们把这篇课文改成课本剧来表演好吗?要表演课本剧得先有剧本啊,请自由读课文第一段,找出时间、地点、人物,并在书上画出人物对白的语言等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如何才能演得好? 生讨论师:哪一组先来汇报?(四位同学上台,一做陶罐、一演铁罐、一读旁白、一做评委师:我请其他同学作导演、顾问、艺术指导、动作设计,你们对这四位演员有什么建议吗?生1:你们读“你敢碰我吗?陶罐子!”时,要注意那个感叹号,要把铁罐那傲慢无礼,盲目自大的神情与语调表现出来”生2 :“你们在读铁罐恼怒时说住嘴这个词时,俩人要配合好,陶罐还没说完时,铁罐就要打断陶罐的话,提高声音说住嘴”等男、女生分角色,集体表演)师:铁罐这样做好吗?既然铁罐这样做不好,我们得劝劝它我来演那个骄傲的铁罐,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演国王厨房里的锅子、勺子、碗等作为剧中人来劝“铁罐”学生纷纷走上讲台,自报角色。

      师:没轮到上台的同学可以把自己心里的想法悄悄告诉上来的“锅子”、“勺子”、“碗”等师生表演)上述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改编寓言故事进行演出,是一种非常受学生喜欢的、行之有效的学习寓言的方式把寓言故事变为剧本本身就是一项创造性的工程演出前,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文本,在演出中要做到迅速将书面语转化为口语,并能个性化地加以发挥,从而激活起相应的词语储备,培养了他们对词语、语言的敏感程度同时,每一场表演都不可能是某几个学生唱独角戏,它必须发挥群体的力量,如剧本的改写、台词的确定、角色的确定与扮演、舞台的效果,这些都要靠学生的团结协作和共同努力,因此,这种学习方式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让他们成为能积极与人合作的人二、忽视寓言的完整性一些教师习惯将“分析一层,归纳一次”的句段式教学方法迁移到寓言教学中,这也是不科学的以下是B老师在试教《守株待兔》时的实录片段: 师:刚才我们读了课文,学了生字,现在我们看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生:有个种田人在田里干活时忽然看见一只野兔撞死在一个树桩上师:谁来读一读第一段?生:(朗读课文)师:“忽然”这个词你读得很好,让我们感觉到这件事是很意外的让我们也像这位同学一样,读读第一段。

      师:种田人“白捡”到野兔后,心里是怎么想的?生:他乐滋滋的,非常高兴,盼望天天能捡到野兔师:谁能把他高兴的心情读出来?生:(朗读课文)师:种田人后来有没有再捡到野兔呢?好好读读第3自然段谁来读一读生:(朗读课文)师: 最后种田人的田里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现在我们请一个同学讲一遍这个故事生:(复述故事)师:好,下面我们来看看课后“泡泡”里的问题:“我想对种田的人说……”现在你想对种田人说点什么呢?像这样分层分段的教学显然破坏了寓言故事的完整性和知识的系统性,学生学得较为零散,不利于学生的识记、理解,也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对策思考:寓言是简短的故事,各情节间联系很强,有互为照应的效果教学时,我们建议先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把握单纯的故事情节,在学生充分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紧抓重点,牵动小点,再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说说故事寓意,并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扩展为了克服传统寓言教学中的繁琐分析和空洞说教,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课堂教学中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B老师在第二次试教《守株待兔》时,根据课文设计了表格,逐步引导学生归纳寓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自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种田人怎么想怎么做结果你想对种田人说点什么2、引导学生围绕着上表研读课文,共同讨论教师巡视,提示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情等如: 抓住“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又肥又大的野兔引导学生体会“白”字指导朗读该句,读出种田人那种捡了便宜心满意足的语气捡了野兔后,他想些什么?出示句子:“他乐滋滋地走过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指导朗读该句,读出种田人那种期盼的心情最后,守株待兔的结果怎样?“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指导学生读出惋惜的语气等3、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交流:这个人做得对吗?4、拓展(1)讨论:读了这篇寓言,你有什么收获?(2)交流:在生活中,你见过像课文中的种田人一样的人和事吗?(3)思考:种田人正坐着等待兔子,假如你经过时看见了,你会怎么样来劝说他? 学生通过读书、思考,在短时间内完成了表格的填写以及对寓意的归纳,经历了获得新知的过程,不但对新知识掌握得牢固,而且掌握了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程序结构三、忽视寓言的工具性寓言是通过具体的人物或人格化的动植物、生物的艺术形象来寄托某一道理,以此引发学生的思维、想象,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道德观【1】,使学生在领会寓意的过程中得到了明是非、知善恶、识美丑的教育,所以一些老师认为寓言的价值在于它的寓意,在教学的时候就不怎么重视引导学生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语感的训练和听、说、读、写方面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寓言的语文工具性这一特点。

      例如,在教学《坐井观天》时,第一次我是这样教学的:师:学到这里,哪个小朋友给我们解答一下,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生:坐在井里观察天生:坐在井里看天师:“观”就是看的意思坐井观天除了告诉我们青蛙坐在井里看天这个内容以外,还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是批评有什么错误的人呢?生:批评见识少还自以为是的人师: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什么?生:读了这篇课文我明白了不能自以为自己什么都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生:读了这篇课文,我懂得了要多学一点知识,见识要广一点师: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可千万别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呀!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对策思考:新课程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