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考2025海南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综合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docx
62页备考2025海南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综合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1、()且作为生活饮用水、食品加工用水的水源或渔业用水时,应调查冰封期的水质、水文情况 A.冰封期较长的水域B.平水期的水域C.丰水期的水域D.枯水期水域【答案】 A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新污染源的排气筒一般不低于( )A.10mB.15mC.20mD.25m【答案】 B3、(2019年)某工业改扩建项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以下内容不属于该项目污染源调查的内容是()A.本项目现有污染源B.本项目新增污染源C.拟被替代的污染源D.受本项目物料及产品运输影响新增的交通运输移动源【答案】 D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不属于声环境现状调查内容A.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功能区划B.评价范围内的地貌特征、地形高差C.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主要气象特征D.评价范围内现有人群对噪声敏感程度的个体差异【答案】 D5、下列废物中,适用《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的是()A.具有放射性的危险废物B.生活垃圾C.易爆的危险废物D.低热值的危险废物【答案】 B6、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风险识别内容包括物质危险性识别、生产系统危险性识别和()。
A.公用工程系统风险识别B.生产原材料风险识别C.生产产品风险识别D.危险物质向环境转移的途径识别【答案】 D7、(2014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重点不包括()A.山岭区挖填情况B.公路建设等级C.穿越风景名胜区情况D.取弃土场分布情况【答案】 B8、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影响一级评价范围,距离风险源点不低于()A.2kmB.3kmC.4kmD.5km【答案】 D9、(2016年)关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适用范围的说法,错误的是()A.标准适用于船舶工业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B.标准适用于染料工业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C.标准适用于汽车工业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D.标准适用于电子工业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答案】 A10、下列装置适用《工业炉窑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是( )A.炼铁高炉B.炼焦炉C.生活垃圾焚烧炉D.燃气导热油炉【答案】 A11、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一生态影响类》,生态影响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是针对()的保护措施A.居住区B.水环境C.生态敏感目标(水生、陆生)D.水土流失防治【答案】 C1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建设项目在进行预测和评价时,须考虑环境质量背景与()建设项目同类污染物环境影响的叠加。
A.在建的和拟建的B.已建的C.已建的、在建的和拟建的D.已建的和在建的【答案】 D13、(2014年)下列污染物中,不属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控制项目的是()A.苯B.甲硫醇C.三甲胺D.二硫化碳【答案】 A1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按生成机理分为()A.点源、线源、面源和体源B.颗粒态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C.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D.基本污染物和其他污染物【答案】 C15、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以商业金融为主的区域执行的环境噪声昼夜标准值分别是()A.50dB.35dBB50dB40dBC.50dB.45dBD.60dB.50dB【答案】 D16、( )是指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传染性、毒性及其他相关危害性的废物医疗废物共分五类,并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A.医疗废物B.生活垃圾C.工业固体废物D.危险废物【答案】 A17、(2014年)某公路扩建项目通过1类和3类声环境功能区,扩建前后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扩建前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处噪声超标5dB(A)以上,扩建后噪声级增加量在3dB(A)以下。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现状评价一级,影响评价二级【答案】 B18、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不属于推荐的预测与评价的主要方法A.数学模式法B.专业判断法C.类比调查法D.物理模型法【答案】 B19、(2018年)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不得在生活垃圾填埋场中填埋处置的是()A.餐饮废物B.感染性医疗废物C.非本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D.非本填埋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答案】 C20、污染物在断面上均匀混合的感潮河段、入海河口,可采用()A.零维非恒定数学模型B.纵向一维非恒定数学模型C.平面二维非恒定数学模型D.一维河网数学模型【答案】 B21、某矿区附近分布有大片水稻田,该稻田土壤应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的( )级标准限值A.一B.二C.三D.四【答案】 B22、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为了体现规划环评的作用,在评价时应尽可能地采取()的方式A.自我评价B.专家评价C.第三方评价D.公众评价【答案】 A23、对于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点不应少于()。
A.6个B.8个C.10个D.12个【答案】 A24、 在下述区域附近拟建环城高速公路,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其环境噪声现状调查必须采取现场调查和测量法的是( )A.工业园区B.保税区C.商业区D.别墅区【答案】 D2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某评价河段的断面宽深比为25,最大弯曲系数0.8,该河段可简化为()A.矩形弯曲河流B.矩形平直河流C.非矩形平直河流D.非矩形弯曲河流【答案】 B26、在实行总量控制区域的建设项目,在确定排污单位应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还应确定排污单位应执行的( ) A.污染物数量B.污染物排放浓度C.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D.污染物排放的种类【答案】 C27、根据《海水水质标准》,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的海水水质类别是( )A.第一类B.第二类C.第三类D.第四类【答案】 A28、(2016年)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污染控制标准》,关于Ⅰ类场.Ⅱ类场场址选择共同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A.选址应优先选用废弃的采矿坑.塌陷区B.选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C.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D.禁止选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答案】 A2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补充监测,补充监测原则上应取得()有效数据A.3dB.7dC.15dD.一个月【答案】 B30、 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以下对突发噪声表述正确的是( )。
A.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15dB.夜间频繁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10dBC.昼间和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15dBD.昼间和夜间频繁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10dB【答案】 A31、下列关于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A.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级别与环境质量功能区类别不一定一一对应B.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级别与环境质量功能区类别一一对应C.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是以区域为依据D.污染物排放标准都是分类的,分别对应于相应的环境功能区,处在高功能区的污染源执行严格的排放限值;反之,则相反【答案】 A3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大气污染源调查内容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改、扩建项目应给出现有工程排放量、扩建工程排放量,以及现有工程经改造后的污染物预测削减量,并计算最终排放量B.现有工程在大约75%生产负荷下,按分厂或车间逐一统计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C.对于毒性较大的污染物,应估算其非正常排放量D.对于周期性排放的污染源,应给出周期性排放系数【答案】 B33、建设项目各环境要素专项评价原则上划分( )级。
A.1B.2C.3D.4【答案】 C3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关于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下水污染特征因子应根据建设项目液体物料成分等进行识别B.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应根据建设项目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特征进行识别C.地下水环境影响应根据建设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两个阶段的工程特征进行识别D.对于随着生产运行时间推移对地下水环境影响有可能加剧的建设项目,应按运营期的变化特征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分别进行环境影响识别【答案】 C35、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的评价量是( )A.倍频带声压级B.等效连续A声级C.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D.A计权声功率级【答案】 C36、建设项目可能导致受纳水体富营养化的,()为必须评价的因子A.总磷B.总氮C.叶绿素aD.2000【答案】 C3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规定的环境影响评价原则不包括( )A.依法评价B.早期介入C.科学评价D.突出重点【答案】 B38、某建设项目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项目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