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缠绕瓶实际操作流程外观检查.doc
5页车载缠绕瓶实际操作流程步骤——之外观检查、瓶口螺纹及内部检查1、外观检查1) 气瓶标识检查A. 标识不明确的气瓶,应停止使用B. 标识的检查至少应当包括如下内容:a) 证实标识清晰而且与气瓶固定良好b) 确认气瓶是否超过使用期限2) 划伤或刨削损伤检查A. 检查复合材料层表面有无划痕B. 用深度尺测量划伤、凹槽的深度,测量时应找出划痕的最深部位,并测量其深度必要时用10倍刻度放大镜确认划痕深度C. 用直尺测量纵向划伤、凹槽的长度,用盒尺测量环向划伤、凹槽的长度,测量时应从复合材料破损处开始,直至划痕截至处3) 擦伤和磨损性损伤A. 使用直尺或直角尺来测算纤维损伤面积B. 使用深度尺测量纤维损伤的深度4) 热、火损伤检查A. 热、火损伤的迹象通常表现为:a) 在被火烧烤过的气瓶表面区域出现变色、变黑或是积碳和烧焦b) 更严重的会造成复合气瓶树脂材料缺损或是缠绕层纤维松动c) 其它受热或被火烧的迹象包括表面涂层和标识被烧、烧黑或是变色,或者连接件扭曲变形B. 对于受到热、火损伤气瓶应用目测的方法并借助检测工具进行检查;对受到烟熏的气瓶,应用软布仔细擦拭,确认所有被熏区域是否侵入到缠绕层内部。
5) 冲击损伤检查A. 遭受冲击后,会使气瓶的缠绕层产生分层或断裂对于遭受冲击的区域应做出明确标识,便于检查与测量与冲击损伤相关的表面损伤可能涉及凹坑、划伤或刨削、结构损伤、擦伤、磨损、刺痕、纤维断裂、纤维松动、树脂基层裂纹、变色或外观变化等B. 对已标识的表面损伤部位应用目测或其它方法做进一步检查,以确定气瓶是否有内在损伤气瓶的损伤包括:a) 气瓶表面的永久性变形:表面凹陷和凸胀表明内部受到严重损伤b) 气瓶颜色变化:遭受冲击后复合层表面颜色常发生变化,并易造成缠绕层分层、龟裂;外涂层磨损时复合表面颜色也会发生变化c) 局部区域的表面裂纹:遭受冲击的气瓶在其复合表面可能会产生圆形、椭圆形或是线状裂纹在产生裂纹的同时可能会伴随着如前所述的颜色的改变6) 化学品腐蚀检查A. 化学品腐蚀一般表现为气瓶表面的改变这种改变一般表现为腐蚀、变色、浸蚀、起泡、凹痕、凸胀,另外化学品腐蚀还会使复合层产生软化、应力腐蚀裂纹和树脂基层剥落等极端情况下,复合层会存在断裂和破损,或是缠绕纤维松动B. 确认化学品的品名和性质,同时清除气瓶表面化学品,用目测的方法检查复合材料表面是否清洁,有无被腐蚀的迹象C. 用目测的方法检查化学物质的侵害是否使气瓶复合材料存在着气孔、凸胀、软化及树脂脱落、缠绕纤维松动、应力腐蚀裂纹或是断裂的现象。
7) 大气侵蚀检查气瓶长期暴露在阳光下及大气中,其外表面涂层会受到腐蚀检查时用目测的方法观察复合材料层涂层表面有无损伤,用手触摸缠绕纤维有无松动现象8) 缠绕层裂纹检查用目测的方法检验复合材料层表面是否有垂直于纤维的裂纹这种裂纹有可能是应力腐蚀裂纹(SCC)9) 瓶体外露金属部分检查A. 逐只对气瓶进行目测检查,检查其外表面是否存在凹陷、凹坑、鼓包、磕伤、划伤、裂纹、夹层、皱折、腐蚀、热损伤等缺陷B. 瓶体存在裂纹、鼓包、皱折或夹杂等缺陷的气瓶报废C. 瓶体存在孤疤,焊迹或明火烧烤等热损伤而使金属受损的气瓶报废D. 瓶体磕伤、划伤、凹坑处的剩余壁厚小于设计壁厚的气瓶判废,测量方法按GB 19533的规定进行对未达到判废条件的缺陷,特别是线性缺陷或尖锐的机械损伤应进行修磨,使其边缘圆滑过度,但修磨后的壁厚不得小于设计壁厚E. 瓶体上孤立点腐蚀、线腐蚀或面腐蚀处的剩余壁厚小于设计壁厚的气瓶判废因腐蚀严重,无法判断腐蚀程度的钢瓶应报废F. 瓶体凹陷深度超过1.5mm或大于凹陷短径1/35的气瓶报废,测量方法按GB 19533的规定进行G. 瓶体凹陷中带有划伤或磕伤时,若其缺陷深度等于或大于D或F条规定,或其缺陷深度虽小于D或F条规定,但其磕伤或划伤长度等于或大于凹陷短径,且凹陷深度超过1mm或凹陷深度大于凹陷短径的1/40,则该气瓶报废。
2、气瓶内部检验1) 工具应用电压不超过24V、具有足够亮度的安全光源对气瓶进行内部目测检查必要时可使用内窥镜进行检查2) 检查与评定A. 内表面有裂纹、结疤、皱折、夹层、鼓包、凹坑、凸瘤及瓶肩内有明显沟痕或皱折的气瓶应报废B. 内表面存在腐蚀缺陷(包括点腐蚀、线腐蚀、局部腐蚀和普遍腐蚀),若该腐蚀缺陷严重,无法判断腐蚀程度的气瓶应报废C. 要注意内表面产生应力腐蚀的可能性3、瓶口螺纹检查1) 用目测或低倍放大镜逐只检查螺纹有无裂纹、变形、腐蚀或其它机械损伤2) 瓶口螺纹不得有裂纹性缺陷,但允许瓶口螺纹有不影响使用的轻微损伤,允许有不超过2牙的缺口,且缺口长度不超过周长的1/6,缺口深度不超过牙高的1/33) 瓶口螺纹的轻度腐蚀、磨损或其它损伤可用符合GB/T 10878规定的丝锥修复修复后用符合GB 8336的量规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GB 8335的要求,不合格的应报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