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国工匠事例(2020年整理).pdf

6页
  • 卖家[上传人]:摩西的****12
  • 文档编号:147691125
  • 上传时间:2020-10-1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37.05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高凤林:为火箭焊接“心脏”的人高凤林:为火箭焊接“心脏”的人 焊接技术千变万化,为火箭发动机焊接,就更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了, 高凤林就是一个为火箭焊接“心脏”的人 高凤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国营二一一厂特种熔融焊接 工、发动机零部件焊接车间班组长,特级技师 30 多年来,高凤林先后参与北斗导航、嫦娥探月、载人航天等国家重点 工程以及长征五号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一次次攻克发动机喷管焊接 技术世界级难关,出色完成亚洲最大的全箭振动试验塔的焊接攻关、修复苏 制图 154 飞机发动机,还被丁肇中教授亲点,成功解决反物质探测器项目难 题高凤林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20 多个奖 项 绝活不是凭空得,功夫还得练出来 高凤林吃饭时拿筷子练送丝,喝水时端着盛满水的缸子练稳定性,休息 时举着铁块练耐力,冒着高温观察铁水的流动规律;为了保障一次大型科学实 验,他的双手至今还留有被严重烫伤的疤痕;为了攻克国家某重点攻关项目, 近半年的时间,他天天趴在冰冷的产品上,关节麻木了、青紫了,他甚至被 戏称为“和产品结婚的人”2015 年,高凤林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高凤林以卓尔不群的技艺和劳模特有的人格魅力、优良品质,成为新时 代高技能工人的时代坐标 胡双钱:精益求精胡双钱:精益求精 匠心筑梦匠心筑梦 “学技术是其次,学做人是首位,干活要凭良心胡双钱喜欢把这句 话挂在嘴边,这也是他技工生涯的注脚 胡双钱是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高级技师,一位坚守航空事业 35 年、 加工数十万飞机零件无一差错的普通钳工对质量的坚守,已经是融入血液 的习惯他心里清楚,一次差错可能就意味着无可估量的损失甚至以生命为 代价他用自己总结归纳的“对比复查法”和“反向验证法”,在飞机零件 制造岗位上创造了 35 年零差错的纪录,连续十二年被公司评为“质量信得过 岗位”,并授予产品免检荣誉证书 2 不仅无差错,还特别能攻坚在 ARJ21 新支线飞机项目和大型客机项目 的研制和试飞阶段,设计定型及各项试验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特制件,这些 零件无法进行大批量、规模化生产,钳工是进行零件加工最直接的手段胡 双钱几十年的积累和沉淀开始发挥作用他攻坚克难,创新工作方法,圆满 完成了 ARJ21700 飞机起落架钛合金作动筒接头特制件制孔、 C919 大型客机 项目平尾零件制孔等各种特制件的加工工作。

      胡双钱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 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一定要把我们自己的装备制造业搞上去,一定要把大飞机搞上去已经 55 岁的胡双钱现在最大的愿望是:“最好再干 10 年、20 年,为中国大飞机 多做一点 顾秋亮:深海“蛟龙”守护者顾秋亮:深海“蛟龙”守护者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目前世界上潜深最深的载人潜水器,其研制难度不 亚于航天工程在这个高精尖的重大技术攻关中,有一个普通钳工技师的身 影,他就是顾秋亮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 O 二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 开发部职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席装配钳工技师 10 多年来,顾秋亮带领全组成员,保质保量完成了蛟龙号总装集成、数 十次水池试验和海试过程中的蛟龙号部件拆装与维护,还和科技人员一道攻 关,解决了海上试验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用实际行动演绎着对祖国载人深潜 事业的忠诚与热爱 作为首席装配钳工技师,工作中面对技术难题是常有的事而每次顾秋 亮都能见招拆招,靠的就是工作四十余年来养成的“螺丝钉”精神他爱琢 磨善钻研,喜欢啃工作中的“硬骨头”凡是交给他的活儿,他总是绞尽脑 汁想着如何改进安装方法和工具,提高安装精度,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安装任 务。

      正是凭着这股爱钻研的劲,顾秋亮在工作中练就了较强的创新和解决技 术难题的技能,出色完成了各项高技术高难度高水平的工程安装调试任务 已近花甲的顾秋亮仍坚守在科研生产第一线,为载人深潜事业不断书写 我国深蓝乃至世界深蓝的奇迹默默奉献如今,他又肩负起了新的挑战 组装 4500 米载人潜水器 3 宁允展:高铁上的中国精度宁允展:高铁上的中国精度 宁允展是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车辆钳工,高级技师,高 铁首席研磨师他是国内第一位从事高铁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也 是这道工序最高技能水平的代表他研磨的定位臂,已经创造了连续十年无 次品的纪录他和他的团队研磨的转向架安装在 673 列高速动车组,奔驰 9 亿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 2 万多圈 转向架是高速动车组九大关键技术之一,转向架上有个“定位臂”,是 关键中的关键高速动车组在运行时速达 200 多公里的情况下,定位臂和轮 对节点必须有 75%以上的接触面间隙小于 0.05 毫米,否则会直接影响行车安 全宁允展的工作,就是确保这个间隙小于 0.05 毫米他的“风动砂轮纯手 工研磨操作法”,将研磨效率提高了 1 倍多,接触面的贴合率也从原来的 75% 提高到了 90%以上。

      他发明的“精加工表面缺陷焊修方法”,修复精度最高可 达到 0.01 毫米,相当于一根细头发丝的 1/5他执着于创新研究,主持了多 项课题攻关,发明了多种工装,其中有 2 项通过专利审查,获得了国家专利, 每年为公司节约创效近 300 万元 一心一意做手艺,不当班长不当官,扎根一线 24 年,宁允展与很多人有 着不同的追求:“我不是完人,但我的产品一定是完美的做到这一点,需 要一辈子踏踏实实做手艺 孟剑锋:匠人精神制国礼孟剑锋:匠人精神制国礼 去年北京 APEC 会议期间,古老的中国錾刻技术,给各国元首开了一个小 小的玩笑,在送给他们的国礼中,有一个是金色的果盘里放了一块柔软的丝 巾,看到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伸手去抓,结果没有一个人能抓得起来,原来 这块丝巾是用纯银錾刻出来的 錾刻工艺师孟剑锋就参与了这份国礼的制作他是北京握拉菲首饰有限 公司生产车间技术总监,已在工艺美术行业上奋斗了 22 年孟剑锋是一个能 够沉下心来做细活的人为了提高技术水平,他勤练基本功,几个枯燥的动 作,他能重复练习一年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绘画,学习中国各个历史时期 的工艺美术知识,积极探索新的工艺制作方法,大胆改进创新,创作出大量 贵金属工艺摆件作品,先后制作了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优秀志愿者奖章、512 4 抗震英雄奖章、全国道德模范奖章、中国海军航母辽宁舰舰徽等作品模具,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工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他尝试改变铸造的焙 烧温度、化料温度和倒料时的浇铸速度,经过反复试验、对比和推算,攻克 了纯银铸造的工艺难题,使成品率提高了近 50 个百分点,大大提高了生产效 率,减少了生产成本 孟剑锋是位坚守传承,勇于创新的工美匠人,他用最朴实的劳动践行着 一名普通劳动者的责任和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守 张冬伟:张冬伟:8080后造船工匠后造船工匠 张冬伟是个 80 后,但手里的活儿却让老师傅们竖起大拇指他是沪东中 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总装二部围护系统车间电焊二组班组长、高级技师, 主要从事 LNG(液化天然气)船围护系统的焊接工作虽然年纪不大,却已是个 明星工人,所获奖励无数:2005 年度中央企业职业技能大赛焊工比赛铜奖、 2006 年第二十届中国焊接博览会优秀焊工表演赛一等奖, 是当今世界最先进、 建造难度最大的 45000 吨集装箱滚装船的建造骨干工人 LNG 船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三高”船舶作为 LNG船核心的围护系统, 焊接是重中之重 围护系统使用的殷瓦大部分为0.7mm 厚,殷瓦焊接犹如在钢板上“绣花”,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耐心和责任心要 求非常高面对肩上的重担,张冬伟不断地磨练自己的心性,培养专注度, 潜心研究焊接工艺。

      为了攻破技术难关,他与技术人员放弃休息时间,日夜 埋头图纸堆中,潜心钻研技术突破最终,他主持的实验取得成功,得到专 利方的认可,并用于 LNG 船实船生产,收到良好成效 张冬伟特别注意经验的积累总结,国内没有现成的作业标准,他就不断 摸索完善各类焊接工艺,先后参与编写了多部作业指导书,为提高 LNG 船生 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张冬伟,是中国广大“造船工匠”的杰出代表,他用自己火红的青春谱 写了一曲执着于国家海洋装备建设的奉献之歌 5 周东红:用生命赓续传统周东红:用生命赓续传统 常年与水打交道,即使是在最寒冷的冬天,为了保持手感也要把一双赤 裸的手伸入冰冷的山泉水中;每天弯腰、 转身、 跨步, 把一套动作重复上千遍, 这就是周东红的工作状态 周东红是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职工、高级技师周东红保持着一个令 人敬畏的纪录:30 年来年均完成生产任务 145.54%这个数字意味着每天至 少需要在纸槽边站上 12 个小时以上,意味着常年需要在凌晨 4 点就进入工作 岗位,到下午 5 点才能离开他的手由于长年累月浸泡在水里,烂了又烂 30 年来,他到底加了多少班,只有周东红自己知道,只有他的手知道。

      周东红的另一个纪录同样令人敬畏:30 年来,保持着成品率 100%、产品 对路率 97%的突出纪录,两项指标分别超国家标准 8 个和 5 个百分点作为技 术骨干,周东红参与了宣纸邮票纸的生产试制,为我国成功发行宣纸材质邮 票奠定了基础,填补了邮票史的一项空白宣纸生产中,带徒弟是个费心费 力的活,所以一般的捞纸师傅一辈子最多带五六个徒弟,而 30 年来,周东红 先后带了 20 多名徒弟2015 年,周东红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对宣纸事业的热爱,让周东红在创新的路上不停歇,用自己的努力让传 统得以赓续,他觉得这是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的东西 管延安:深海钳工专注筑梦管延安:深海钳工专注筑梦 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其中岛隧工 程是大桥的控制性工程,也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最长公路沉管隧道工程采 用世界最高标准, 设计、 施工难度和挑战均为世界之最, 被誉为 “超级工程” 在这个超级工程中,有位普通的钳工大显身手,成为明星工人他就是 管延安,中交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工区航修队首席钳工经他安装的沉管 设备,已成功完成 18 次海底隧道对接任务,无一次出现问题。

      接缝处间隙误 差做到了“零误差”标准因为操作技艺精湛,管延安被誉为中国“深海钳 工”第一人 零误差来自近乎苛刻的认真管延安有两个多年养成的习惯,一是给每 台修过的机器、每个修过的零件做笔记,将每个细节详细记录在个人的“修 理日志”上,遇到什么情况、怎么样处理都“记录在案”从入行到现在, 6 他已记了厚厚四大本,闲暇时他都会拿出来温故知新二是维修后的机器在 送走前,他都会检查至少三遍正是这种追求极致的态度,不厌其烦地重复 检查、练习,练就了管延安精湛的操作技艺 “我平时最喜欢听的就是锤子敲击时发出的声音管延安说,20 多年 钳工生涯,有艰苦,但他也深深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