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广东省珠海市市实验中学高一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7页2022年广东省珠海市市实验中学高一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a=20.3,b=log0.23,c=log32,则a,b,c的大小关系是( )A.a<b<c B.c<b<a C.b<a<c D.b<c<a参考答案:D【考点】对数值大小的比较.【分析】利用对数函数、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求解.【解答】解:∵a=20.3>20=1,b=log0.23<log0.21=0,0=log31<c=log32<log33=1,∴a,b,c的大小关系是b<c<a.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三个数的大小的比较,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利用对数函数、指数函数的单调性的合理运用.2. 圆C1:x2+y2=9与圆C2:(x+3)2+(y+4)2=16的位置关系是( )A.内切 B.相交 C.外切 D.外离参考答案:B【考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分析】根据两圆圆心之间的距离和半径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解答】解:圆C1:x2+y2=9的圆心C1(0,0),半径r=3,圆C2:(x+3)2+(y+4)2=16,圆心C2:(﹣3,﹣4),半径R=4,两圆心之间的距离=5满足4﹣3<5<4+3,∴两圆相交.故选:B.3. 已知正项数列{an}中,a1=1,a2=2,2an2=an+12+an﹣12(n≥2),则a6等于( )A.16 B.8 C.2 D.4参考答案:D【考点】数列递推式.【分析】由题设知an+12﹣an2=an2﹣an﹣12,且数列{an2}为等差数列,首项为1,公差d=a22﹣a12=3,故an2=1+3(n﹣1)=3n﹣2,由此能求出a6.【解答】解:∵正项数列{an}中,a1=1,a2=2,2an2=an+12+an﹣12(n≥2),∴an+12﹣an2=an2﹣an﹣12,∴数列{an2}为等差数列,首项为1,公差d=a22﹣a12=3,∴an2=1+3(n﹣1)=3n﹣2,∴=16,∴a6=4,故选D. 4. 设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f(x)=,则g[f(﹣8)]=( )A.﹣1 B.﹣2 C.1 D.2参考答案:A【考点】函数的值.【分析】先求出f(﹣8)=﹣f(8)=﹣log39=﹣2,从而得到g[f(﹣8)]=g(﹣2)=f(﹣2)=﹣f(2),由此能求出结果.【解答】解:∵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f(x)=,∴f(﹣8)=﹣f(8)=﹣log39=﹣2,∴g[f(﹣8)]=g(﹣2)=f(﹣2)=﹣f(2)=﹣log33=﹣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函数值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函数性质的合理运用.5. 参考答案: 6. 等差数列的前3项和则( ) 参考答案:B略7. △ABC中,A=,BC= ,则△ABC 的外接圆面积为( )A、 B、2 C、3 D、4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由正弦定理可得外接圆半径满足考点:正弦定理解三角形8. (5分)已知f(x)=是(﹣∞,+∞)上的增函数,那么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 (0,3) B. (1,3) C. (1,+∞) D. 参考答案:D考点: 函数单调性的性质. 专题: 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 根据一次函数以及指数函数的性质,结合函数的单调性得到不等式组,解出即可.解答: 由题意得:,解得:≤a<3,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指数函数的性质,考查了函数的单调性,是一道基础题.9. 在三角形ABC中,AB=, BC= 2,,如果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t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参考答案:C略10. 以下给出了4个命题:( )(1)两个长度相等的向量一定相等; (2)相等的向量起点必相同; (3)若,且,则; (4)若向量的模小于的模,则.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共有A.3 个 B.2 个 C.1 个 D.0个参考答案:D略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若在等比数列{an}中,,则 参考答案:212. 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已知,.若,则△ABC的面积为______;若△ABC有两解,则b的取值范围是______.参考答案: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可得的面积,根据正弦定理确定有两解条件.【详解】若,则,因此的面积为由正弦定理得因为有两解,所以【点睛】本题考查正弦定理以及三角形面积,考查基本分析判断与求解能力,属中档题.13. 已知集合,则A∩B=_____.参考答案:{3}【分析】直接进行交集的运算即可.【详解】解:∵A={2,3,4},B={3,5};∴A∩B={3}.故答案为:{3}.【点睛】考查列举法的定义以及交集的运算,属于基础题.14. 如图,在坡角为( )的山坡顶上有一个高度为米的中国移 动信号塔,在坡底处测得塔顶的仰角为(),则 塔顶到水平面的距离()约为________米.(结果保留整数,) 参考答案:15. 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解析: 16. 已知函数,则f(x)的定义域是 .参考答案:(﹣,﹣)∪(,)【考点】33: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分析】根据三角函数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建立不等关系,解正切函数的不等式即可求出所求.【解答】解:∵函数y=lg(tanx﹣1)+,∴tanx﹣1>0,且9﹣x2≥0,∴,∴x∈(﹣,﹣)∪(,)故答案为:(﹣,﹣)∪(,).17.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在轴上求一点C,使得点C到点与点的距离相等,则点C的坐标为 参考答案:略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以点为圆心的圆过原点O,不过圆心C的直线与圆C交于M、N两点,且点为线段MN的中点,(1)求m的值和圆C的方程:(2)若是直线上的动点,直线QA、QB分别切圆C于A、B两点,求证:直线AB恒过定点;(3)若过点的直线L与圆C交于D、E两点,对于每一个确定的t,当的面积最大时,记直线l的斜率的平方为u,试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u.参考答案:(1),圆的方程为(2)见解析(3)【分析】(1)由垂直于直线得出,利用斜率公式可求出的值,可得出圆的方程,再将点的坐标代入直线的方程可求出的值;(2)设点,可得出以为直径的圆的方程,直线是以为直径的圆和圆的公共弦,将两圆方程作差可得出直线的方程,根据直线的方程得出该直线所过的定点;(3)设直线的方程为,的面积为,则,当时,取到最大值,此时点到直线的距离为,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出,解得,然后分类讨论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1)由题意,,即,解得,圆心坐标为,半径为,圆的方程为,点在直线上,;(2)证明:设,则的中点坐标为,以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即,联立,可得所在直线方程为:,直线恒过定点;(3)由题意可设直线的方程为的面积为,则,当最大时,取得最大值,要使,只需点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即整理得:,解得①当时,最大值是,此时,即;②当时,,是上减函数,当最小时,最大,过作于,则,当最大时,最小,且,当最大时,取得最大值,即最大,当时,取得最大值,当的面积最大时,直线的斜率,综上所述,.【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考查了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应用,考查分类讨论数学思想,在求解直线与圆的综合问题时,应将问题转化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结合图象进行求解,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难题19. 某中学高一女生共有450人,为了了解高一女生的身高情况,随机抽取部分高一女生测量身高,所得数据整理后列出频率分布表如下:组别频数频率145.5~149.580.16149.5~153.560.12153.5~157.5140.28157.5~161.5100.20161.5~165.580.16165.5~169.5mn合计MN(1)求出表中字母m、n、M、N所对应的数值;(2)在给出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3)估计该校高一女生身高在149.5~165.5 cm范围内有多少人?参考答案:解 (1)由题意落在区间165.5~169.5内数据频数m=50-(8+6+14+10+8)=4,频率为n=0.08,总频率N=1.00.(2)(3)该所学校高一女生身高在149.5~165.5 cm之间的比例为0.12+0.28+0.20+0.16=0.76,则该校高一女生在此范围内的人数为450×0.76=342(人). 略20. 在等差数列{an}中,,,等比数列{bn}中,,.(1)求数列{an},{bn}的通项公式;(2)若,求数列{cn}的前n项和Tn.参考答案:(1), (2)【分析】(1)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出首项,公差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出首项,公比即可.(2)由用错位相减法求和.【详解】(1)在等差数列中,设首项为,公差为.由,有 ,解得: 所以又设的公比为,由,,得 所以.(2) …………………………………①……………②由①-②得 所以【点睛】本题考查求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用错位相减法求和,属于中档题.21. (本小题满分12分)某工厂生产A、B两种产品,计划每种产品的生产量不少于15千克,已知生产A产品1千克要用煤9吨,电力4千瓦,3个工作日;生产B产品1千克要用煤4吨,电力5千瓦,10个工作日。
又知生产出A产品1千克可获利7万元,生产出B产品1千克可获利12万元,现在工厂只有煤360吨,电力200千瓦,300个工作日,(1)列出满足题意的不等式组,并画图;(2)在这种情况下,生产A、B产品各多少千克能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参考答案:(1)设A、B产品各千克 3分 4分作出以上不等式组的可行域,如右图 8分(2)由图知在的交点处取最大值 10分(万元)答:A、B产品各生产20千克、24千克时获得最大效益为428万元 12分22. (本小题满分14分)甲、乙两台机床同时生产一种零件,10天中,两台机床每天出的次品数分别是: 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第7天第8天第9天第10天甲0102203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