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贬谪送别诗歌鉴赏教师版.doc
8页贬谪送别诗鉴赏一、积累贬谪送别诗的基本知识(一)【贬谪送别诗】 赠别贬谪类的诗词在唐宋诗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内容丰富,可谓“说尽故人离别情”需要注意的是,古人大多安土重迁,被迫离家者往往因为贬升职,升职时的欣喜自不用提,遭贬之后的郁闷自然要打大大的书写一番而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亲友们“相见时难别亦难”,因此诗人们对亲情和友情看得很重,抒写了大量的这类诗词,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大多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余味深长,令人击节叹赏:“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无尽的友情熔铸在诗情画意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深挚的情谊包含在殷勤的祝福中;“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诗人的相思之情充塞在天地春色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人的质朴与豪爽寄托在朴素无华的语言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晶莹透明的冰壶装下了理解和信任……(二)【常见意象与意境】:1、意象:杨柳、杨花、柳絮、春草、春色、水、送别之地:长亭(路上送别之所)、南浦(水边送别之所)、灞桥、谢亭、西楼、劳劳亭2、意境:凄清萧瑟(柳永《雨霖铃》),渺远苍茫(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迷蒙阔远(许浑《谢亭送别》)(三) 【表达的思想情感】贬谪诗主要情感:1、由于遭贬之后郁闷、惆怅、失意的情感在狱咏蝉 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2、遭贬之后仍不忘为国效力、关注黎庶担忧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3、表现寄情山水,以求解脱的心态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柳宗元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送别诗主要情感:1、离愁别绪,迷恋伤感赋得古草原送别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2、为深情厚谊,而赞美留恋赠汪伦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3、对友人的劝勉(宽慰)、鼓励或祝福别董大 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落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4、与朋友做别,表达自己的志向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四)【常用表现手法】1、描写:(1)白描 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粗线条地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绘景,往往能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别董大 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落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前两句以粗犷笔调和白描的手法描绘出一幅北国寒冬图:日暮黄昏,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惟见遥空断雁,寒云出没2)其他方面:虚实结合、正衬反衬等虚实:景物描写中,“虚”是联想想象之景,如回忆、想象未来或幻想幻觉之景;“实”指当前视听之景诗歌常用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虚实相济)的手法雨霖铃 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送魏二 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用典:能够很简洁表述诗人的对朋友的思念、鼓励和抚慰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巴山楚水: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曾被贬到这些地方做官,所以用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到之地 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共22个年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置:放置弃置:抛弃,搁置 怀旧:怀念故友吟:吟唱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2、抒情:贬谪送别诗往往通过对离别时的场景的描绘来表现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因此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1)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也叫直抒胸臆别董大 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落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人以豪迈的气势,开朗的胸襟,叙写离情,激励友人2)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一般情况下为以乐景衬哀情 以乐景写哀情:谢亭送别 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这是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写的一首诗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李白《谢公亭》诗说:“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反复不断的离别,使优美的谢亭风景也染上一层离愁了第一句写友人乘舟离去古代有唱歌送行的习俗劳歌”,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劳歌一曲,缆解舟行,从送别者眼中写出一种匆遽而无奈的情景气氛第二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
这明丽之景乍看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江淹《别赋》说:“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借美好的春色反衬别离之悲,与此同一机杼这也正是王夫之所揭示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的艺术辩证法这一句并没有直接写到友人的行舟但通过“水急流”的刻画,舟行的迅疾自可想见,诗人目送行舟穿行于夹岸青山红叶的江面上的情景也宛然在目急”字暗透出送行者“流水何太急”的心理状态,也使整个诗句所表现的意境带有一点逼仄忧伤、骚屑不宁的意味这和诗人当时那种并不和谐安闲的心境是相一致的诗的前后联之间有一个较长的时间间隔朋友乘舟走远后,诗人并没有离开送别的谢亭,而是在原地小憩了一会别前喝了点酒,微有醉意,朋友走后,心绪不佳,竟不胜酒力睡着了一觉醒来,已是薄暮时分天色变了,下起了雨,四望一片迷蒙眼前的江面,两岸的青山红叶都已经笼罩在蒙蒙雨雾和沉沉暮色之中朋友的船呢?此刻更不知道随着急流驶到云山雾嶂之外的什么地方去了暮色的苍茫黯淡,风雨的迷蒙凄清,酒醒后的朦胧仿佛中追忆别时情景所感到的怅惘空虚,使诗人此刻的情怀特别凄黯孤寂,感到无法承受这种环境气氛的包围,于是默默无言地独自从风雨笼罩的西楼上走了下来。
西楼即指送别的谢亭,古代诗词中“南浦”、“西楼”都常指送别之处第三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第四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但由于这景物所特具的凄黯迷茫色彩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正相契合,因此读者完全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的萧瑟凄清情怀这样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起直抒别情的难堪来,不但更富含蕴,更有感染力,而且使结尾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这首诗前后两联分别由两个不同时间和色调的场景组成前联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后联以风雨凄其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笔法富于变化而一、三两句分别点出舟发与人远,二、四两句纯用景物烘托渲染,则又异中有同,使全篇在变化中显出统一寓情于景:赋得暮雨送李曹 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这是一首咏暮雨的送别诗虽是微雨,却下得密,以致船帆涨饱了,鸟飞缓慢了首联写送别之地,扣紧“雨”、“暮”主题二、三两联渲染迷?暗淡景色;暮雨中航行江上,鸟飞空中,海门不见,浦树含滋,境地极为开阔,极为邈远末联写离愁无限,潸然泪下全诗一脉贯通,前后呼应,浑然一体虽是送别,却重在写景,全诗紧扣“暮雨”和“送”字着墨。
情景交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唯见长江天际流”是以景来写情,表述诗人对朋友的无限的深情3、修辞:在古代诗歌中,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对比等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要善于发现修辞手法,并分析作用比喻为更形象生动(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落纷纷)对偶是为增强诗的音乐美、形式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对比是为了更突出作者的情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借代是使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五)【鉴赏方法及解题思路】:贬谪送别诗一般鉴赏方法是把握内容,分析思想;体会情感,鉴赏手法1、把握内容:找准“别”的对象,有的是自己与友人别,有的是友人出行自己送别,对象不同表达思想不同;2、分析思想:①根据内容展开联想与想象,描摹诗歌图景②根据意象的特点揣摩作者思想,抓住时各种表达情感的词语,围绕这一核心词语进行答题3、体会情感:结合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
4、鉴赏手法:注意从描写、抒情、修辞等角度考虑,并结合诗作分析二、回归教材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本诗首联为全诗奠定了一个雄浑阔大的气势,与古送别的哀婉凄凉大不相同,请简析作者在首联是如何表达送别之意的答:诗人巧用一个“望”字,将秦蜀二地联系起来,好似诗人站在三秦护卫下的长安,遥望千里之外的蜀地,这就暗寓了惜别的情意望”字不仅拓宽了诗的意境,使读者的视野一下子铺开,而且在心理上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使人感觉到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