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人教版安徽省中考总复习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知识点整理.doc
4页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单元知识网络】古代欧洲文明一、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1. 希腊:西方文明发源地,其早期文明是爱琴文明;斯巴达是希腊最大的城邦;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公民与非公民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2. 雅典民主政治:伯里克利主政时期发展到高峰;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政3. 亚历山大帝国: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通过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二、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1. 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09年建立;国家决策权掌握在元老院手里;《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2. 罗马称霸地中海:罗马打败迦太基,征服西地中海地区;后来,又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霸主3. 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2世纪,帝国版图地跨欧、亚、非三洲,达到鼎盛;4世纪末,罗马分裂;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三、希腊罗马古典文化1.文学:《荷马史诗》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2.雕塑:《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的杰作之一3.建筑:希腊雅典的帕特农神庙,罗马的凯旋门4.哲学:代表人物有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5.法学:《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6.公历:源于儒略历基础知识梳理一、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知识点1.希腊城邦1.古希腊(1)地理环境:希腊半岛是古代希腊的主体,其地理环境呈现环海、多山、多岛屿的特点,平原面积很小,耕地十分有限。
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2)文明发源地:爱琴海地区3)文明代表: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2.希腊城邦(1)概况: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圆2)特点“小国寡民”3)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隶)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非公民没有政治权利,公民与非公民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二者界限分明,非公民转化为公民,极为困难知识点2.雅典的民主政治雅典的民主政治中真正参政的只有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儿童、外邦人和奴隶被排斥在外1雅典鼎盛:经历几次改革后,雅典建立民主政体,经济发达,国势强盛,一度成为200多个城邦的盟主 公元前6世纪初的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公元前6世纪末的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民主政治2.高峰时期: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3.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4.伯里克利(1)伯里克利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
2)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建立津贴制度5.局限性: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知识点3.亚历山大帝国1.马其顿崛起: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2.伊苏斯战役: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进攻波斯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率大军在伊苏斯平原迎战亚历山大出奇制胜,大败大流士三世3.亚历山大东征(1)路线:进攻波斯帝国→攻占地中海东岸地区进入埃及→进入两河流域→灭亡波斯帝国2)结果: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其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3)影响①消极: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④积极: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重点难点讲解】知识拓展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与古希腊民主政体的比较古希腊古代中国政体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政体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特点主权在民、轮番而治皇权至上、皇位世袭形成条件依托海洋港湾、工商业经济、小国寡民(工商业社会)依托大河平原、小农经济、国大民众(农业社会)政体之利为公民创造了广泛的参政机会,推动了雅典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利于维护民族和国家的统一,保持文明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政体之弊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轮流坐庄的形式易导致极端民主;权力的分散性,也是古希腊文明衰落的原因之一易产生暴政和腐败;随着文明的进步以及人类自主意识和观念的增强,这种政体成为束缚人类自由和社会进步的障碍二、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知识点1.罗马城邦1.城邦兴起:自公元前1000年,罗马成邦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2.罗马共和国(1)建立: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2)统治特点①决策权: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由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②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罗马虽然与雅典一样, 也设有公民大会, 但雅典的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罗马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元老院③保民官:罗马设立旨在维护平民权利的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元老院与执政官的决议④《十二铜表法》颁布时间公元前450年左右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作用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3)扩张①布匿战争: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取了意大利半岛,随后,灭掉了北非强国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②称霸地中海:公元前2世纪,罗马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4)危机——爆发斯巴达克起义概况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声势浩大,多次打败罗马军团,但最终被血腥镇压下去影响在斯巴达克起义的沉重打击下,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知识点2.罗马帝国1.恺撒执政(1)概况:公元前49年,恺撒率军进攻罗马城,打败对手,控制罗马元老院;后来,元老院任命他为终身独裁官2)结果:不久,恺撒被谋杀,内战又起2.罗马帝国的建立、发展(1)背景:公元前31年,屋大难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他首创“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2)概况: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3)巩固:屋大维采取许多措施解决矛盾,巩固自己的独尊地位,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4)辉煌: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版图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罗马帝国是继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之后,又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知识点3.罗马帝国的衰亡1.原因(1)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2)375年,日耳曼人开始大举侵入罗马帝国2.罗马帝国分裂:4世纪末(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3.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重点难点讲解】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的瓦解知识拓展 列表比较古代罗马和古代希腊古代罗马古代希腊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政治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体制早期是罗马共和国,后形成罗马帝国没有形成独立的国家,由许多奴隶制城邦组成,最著名的是斯巴达和雅典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主要制度共和国时期,制定了共和制法律;元老院是最重要的决策机构;执政官是最高官职帝国时期形成元首制雅典民主政治公民大会是雅典城邦的最高决策机构相同点都是奴隶制社会,都是海洋文明的代表三、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知识点1.文学和雕塑1.文学(1)成就:希腊神话影响广泛,其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
2)代表作品:《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2.雕刻状况希腊的人物雕刻艺术达到了一种完美境界代表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知识点2.建筑艺术1. 希腊建筑(1)特点: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统,柱身有粗有细2)代表:雅典帕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