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1.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38779053
  • 上传时间:2024-02-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9.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1、透镜的种类 ①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 ②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2、基本概念: ①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表示; ②光心:通常情况下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③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 ④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f”表示如下图: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34、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1(1)(2) 跟主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下图:(3)焦点的光线通过凹透镜折射后跟主光轴平行;如下图:5、写出一种粗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记忆)答: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即焦点,用刻度尺测出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6、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4种方法:(记忆)①:观察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②:让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在纸上能的到较小、较亮光2斑的为凸透镜,否则为凹透镜;③:用透镜看字,能让字放大的是凸透镜,字缩小的是凹透镜; ④:用光屏能承接到实像的是凸透镜。

      二. 生活中的透镜1234、实像和虚像的区别①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而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像②实像既可用光屏承接,又可用眼睛看到;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而只能用眼睛看到 ③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带刻度尺)2: 一高度, 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 蜡烛在焦点以内;3② 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求熟记、并理解):44、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⑴u=f是成实像和 虚像,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⑵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⑷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增大) 像距增大 (减小)像距减小 (增大) 像变大 (变小) 像变小 (变大) ⑸成虚像时: 物距减小四、眼睛与眼镜(增大)1、成像原理: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胶卷);2、近视眼的形成及矫正 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射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利用凹透镜矫正3、远视眼的形成及矫正 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5向上太短利用凸透镜矫正4、近视眼与远视眼的区别近视眼看得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远视眼看得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近视眼是由于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面而看不清,远视眼是由于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面而看不清5、眼镜的度数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距的倒数乘以100(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凸透镜(远视镜片,即老花眼镜)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即近视眼镜)的度数是负数五:显微镜和望远镜;1两次放大;2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6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 (4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1.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 )A.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C.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小明同学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了使指纹的像能大一些,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3.以下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 )A.潜望镜 B.平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4.关于实像与虚像,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B. 实像能呈现在光屏上,而虚像则不能C. 实像是经凸透镜所成的,而虚像则不是D.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则不是5.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其中( )A.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②⑤ B.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③C.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6.小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着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在光屏上应( )A.成倒立缩小的像 B.成倒立放大的像C.成正立放大的像 D.不能成像二.填空题:(每空格3分,共30分)7. 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______处8.把一个凸透镜放在太阳与白纸之间,调整透镜与纸间的距离,使白纸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这时测得透镜与纸间的距离为6cm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cm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1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_机 图110.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是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塑料瓶的这是因为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____的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11.我们通过实验,可以知道:凸透镜成实像时,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是物体位于______________处,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物体位于____________处。

      712.小刚用已经调节好的照相机将位于充满水的水池底部一个美丽的图案拍摄下来当把水排掉后,小刚仍然想在原来的位置用此照相机拍到这个图案清晰的照片,他应该调整照相机,使镜头___________选填“前伸”、“后缩”或“不动”)13.小敏同学在课外完成了以下实验请你替她把实验结果填写完整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得到清晰的像这个像应当是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三.作图题:(第14题2分,第15题3分,第16题6分,共11分)14.如图2,是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一条出射光线,请你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15.请你在图3方框内填入能矫正视力的透镜16.请你在图4甲、乙的虚线框内分别画出一个适当的光学器件,使它能够满足图中改变光路的要求甲 乙四.实验和探究题:(第17题6分,第18题3分,第19题12分,共21分)17.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华同学先把凸透镜固定起来,然后把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置在透镜的两侧,但他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出烛焰的像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

      请写出两个)(1)(2)18.小华在学习了《透镜》后,想到了一个问题:如果让平行光通过厚度不同的凸透镜,它们对光线的会聚能力会有什么不同呢?于是他在实验室用一束平行光分别经过凸透镜A、B、C,并得到如图5所示的光路图8根据小华的实验现象,应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 在探究课上,老师要求我们制作模型照相机现在你有以下器材:用硬纸板做成的两个粗细相差很少的纸筒,一个焦距为A 5~10cmB 左右的凸透镜,一些塑料薄膜以及一些必要C图5 的工具1) 请你把制作模型照相机的最主要的步骤写出来A.B.C.(2) 怎样操作模型照相机,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像?(3) 你看到的像与实物相比,有什么不同?五.阅读理解题:(8分)眼 睛人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如图6所示. 图6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的.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10cm.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 从眼的光心向物体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叫视角.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就越清楚.20.阅读上文后,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 人眼所看到的像是______的_______像,眼睛与照相机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正常眼睛观察物体的最佳距离为___________3) 某人视力正常,当他用平面镜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 _________处最为合适.六.问答题:(6分)21.现有一块透镜,不用手摸,请你用两种不同的办法,来判断它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方法一: 方法二:9七.附加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第22~23题,每题3分,第24题4分,共10分) 22.如图7所示,一束光线射向O出的光学元件后,会聚在其主光轴上的S'点;当去掉光学元件后,光线会聚于S点则可判断,该元件一定是(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面镜 D.凹面镜23.小刚同学要挑选一块焦距小于6cm的凸透镜他用实验对甲、乙、丙三块凸透镜进行测量,保持烛焰与凸透镜的距离为12cm不变,实验结果记录于表格中则可判断,_______凸透镜是小刚所需要的选填“甲”、“乙”或“丙”)OS'图7S24.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小华发现: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是“0~90cm”,而实验桌上有两个凸透镜,规格如表所示小华面临的问题是:为了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小华应当选用甲透镜还是乙透镜会比较好呢?如果他选用另一个透镜,在实验过程中将会遇到什么问题? 答:10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验卷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光学器件中,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潜望镜2、下列现象中,人眼看到的是物体的实像的是( )A.用放大镜看指纹 B.在岸边看到鱼在云中游C.在海边看海市蜃楼 D.看电影3、为了防盗,在门上装上一个“猫眼”,使屋内的人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屋外面的人却看不清屋内的人,则“猫眼”应该是:( ) ..A.凸镜 B.凹镜 C.凹透镜 D.凸透镜4、测绘图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使用航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