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协方差和相关系数.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6316708
  • 上传时间:2017-09-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1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二维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对于二维随机变量 ,如果 存在,则 称 为二维随机变量 的数学期望 1 、当 ( X , Y ) 为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时 2 、当 ( X , Y ) 为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时 例题 2.39  设 ,求     与一维随机变量函数的期望一样,可求出 二维随机变量函数的期望 对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 ( X , Y ) ,其函数 的期望为 对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 ( X , Y ) ,其函数 的期望为 例题 2.40  设 ,求 2.41  设 ( X , Y ) 服从区域 A 上的均匀分布,其中 A 为 x 轴、 y 轴及直线 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如图 2-10 所示求函数 的数学期望   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和方差的三个重要 性质 : 1 、 推广: 2 、 设 X 与 Y 相互独立,则 推广:设 相互独立,则 3 、 设 X 与 Y 相互独立,则 推广:设 相互独立,则 仅对性质 3 就连续型随机变量加以证明 证明 3 由于 X 与 Y 相互独立,所以 与 相互独立,利用性质 2 、知道 从而有, 可以证明: 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其各自的函数间,仍然相互独立 。

      例题 2.42  某学校流行某种传染病,患者约占 ,为此学校决定对全校 1000 名师生进行抽血化验现有两个方案:①逐个化验;②按四个人一组分组,并把四个人抽到的血混合在一起化验,若发现有问题再对四个人逐个化验问那种方案好? 2.10.2 协方差与相关系数 分析协方差与相关系数反映随机变量各分量间的关系;结合上面性质 3 的证明,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若 X 与 Y 相互独立,则 可以用来刻划 X 与 Y 之间的某种关系 定义  设 ( X , Y ) 为二维随机变量,若 存在,则称它为随机变量 X 与 Y 的 协方差 ,记作 或 ,即 特别地 故方差 , 是协方差的特例计算协方差通常采用如下公式: 例题 2.43  设二维随机变量 ( X , Y ) 的分布密度 求 定义  若 存在,且 大于零,则称 为 X 与 Y 的 相关系数 ,记作 ,即 或 若 ,则称 X 与 Y 不相关 由上述讨论知,当 X 与 Y 相互独立时,协方差 ,从而 即 X 与 Y 相互独立时, X 与 Y 一定不相关但 X 与 Y 不相关时, X 与 Y 未必独立 例题 2.44  设 ,即 X 的分布函数 又 。

      试证明 X 与 Y 不相关,也不相互独立    上例说明,若 ,则 与 不相关但 ,说明 Y 与 X 间确实存在某种关系实质上, 所刻划的只是随机变量 X 与 Y 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 若 为随机变量 X 与 Y 之间的相关系数,则有 1 、  2 、  的充要条件是: ,其中 a , b 为常数,且 a ≠ 0 从上述结论看出, 的值域为 [-1,1] ,当 时,表明 X 与 Y 之间几乎成线性相关关系: 当 时, X 与 Y 不相关 注意 ,这里所讲的不相关,仅指不线性相关,虽然不线性相关,可能有其它的(如二次函数)非线性的相关关系 对于二维正态分布,我们已经证明了二维正态变量的两个分量 X 与 Y 独立的充要条件是 还可以证明: 恰好是两个正态分量 X 与 Y 的相关系数 对于二维正态变量, X 与 Y 相互独立与不相关是等价的 2.10.3 矩 协方差矩阵 定义 设 X 是随机变量,若 ,  存在,则称 为 X 的 k 阶原点矩 ,称 为 X 的 k 阶中心矩 矩是随机变量的重要数字特征,数学期望和方差是它们的特例 当 X 是离散型随机变量时 ,  当 X 是连续型随机变量时 例题 2.45  设 ,求 。

      定义 设 ( X , Y ) 为二维随机变量,若 ,  存在,则分别称为二维随机变量 ( X , Y ) 的 阶混合原点矩 和 阶混合中心矩 显然,协方差 是 ( X , Y ) 的二阶混合中心矩,简称为 二阶中心矩 若二维随机变量 ( X , Y ) 的四个二阶中心矩都存在,分别记为 将它们排成矩阵形式 称为二维随机变量的 协方差矩阵 相关系数性质的证明定理 1 .证:因为对于 、 的标准化随机变量 、 有 ,所以D( )=D +D 2 =2 2 =2(1 )即 .定理 2 当且仅当 时, =1,且当 b>0 时, =1;当 b0 时, =1;当 b<0 时, =-1.(2) 设 =1,由定理 1 的证明可知 D( )=2(1 ),即 当 =1 时, =2( )=0;当 =-1 时,D( + )=2(1+ )=0,则 当 时,D( )= =0即 .又由 ,得 ,即在概率为 1 的意义下,当 时, 所以 ,其中 定理 3 与 独立时 =0.证:因为当 与 独立时 ,所以 =0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