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技术 岳鹏宇 (13).ppt

91页
  • 卖家[上传人]:豆浆
  • 文档编号:28171020
  • 上传时间:2018-01-1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63MB
  • / 9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注册安全工程师 —安全生产技术,主讲人: 岳鹏宇,题型分析,满分100分,60分合格,全书总览,,第九章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 9%,本章为考题中的选做部分 本章中主要考核的内容为化工事故的主要类型、化工设计安全技术及检修安全掌握了这些内容,本章的重点、难点便可迎刃而解点评:第一节 是每年必出的单选考点,占比较高平均每年3分本节要点,复习:防火防爆技术基础,一、燃烧及其特性1、燃烧的概念: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现象2、燃烧的条件:燃烧必须具备下列三个条件, 即可燃物、氧化剂和点火源,也叫燃烧三要素可燃物:固态的:碳、硫、磷氢、纳、铁、木材、煤炭、棉花、纸 ;液态的:乙醇、 汽油;气态的:甲烷、一氧化碳;氧化剂:亦称助燃剂能帮助、支持和导致燃烧的物质如:氧、氟、氯、溴、碘;硝酸盐、氯酸盐、重铬酸盐、高锰酸盐、过氧化物等是燃烧的必备条件之一点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源如明火火焰、赤热体、电火花、光辐射、机械火星、化学反应热等均可成为点火源点火源的种类:①明火,乙炔火苗、电焊火花、加热炉、锅炉等的火种②非生产性火源,烟头、油灯火、炉灶火③电火花 电器设备运行中产生的火花,短路火花,静电火花④冲击与摩擦火花,砂轮机火花,铁器摩擦火花等⑤聚集日光⑥已经燃烧的物质可能成为附近可燃物的点火源。

      三要素与燃烧之间的关系:三要素(氧化剂、还原剂(可燃物)、着火源)1、同时存在,缺一不可2、达到一定的量着火源有热能、机械能、电能、化学能、光能和其他能着火源为生产过程严格控制部分3、相互作用3、燃烧的分类①按着火方式分:强制燃烧与自发燃烧②按可燃物状态分:气相、液相、固相③按燃烧过程的控制因素分:扩散燃烧、动力燃烧4、燃烧类型:具有共同特征但表现形式不同的燃烧现象所形成的种类主要有:闪燃、着火、自燃①闪燃:在液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够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发生闪燃的最高温度叫闪点闪点是表示可燃性液体性质的指标之一液体的闪点越低,火险越大它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依据根据闪点划分可燃性液体的类别:闪点<28℃,为一级易燃液体;闪点≥28℃至<60℃的,为二级易燃液体;闪点≥60℃的,为可燃液体②着火(点燃):可燃物在来自比其自燃点高的点火源作用下,开始产生有火焰的燃烧现象可燃物质开始持续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燃点,又称着火点或火焰点③自燃:可燃物质在空气中没有外来明火源的作用,靠自热或外热而发生的燃烧现象燃烧的过程,二. 火灾与火灾的种类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就叫火灾。

      火灾的种类在我国国家标准(GB4968《火灾分类》)把它分为六类:A类火灾: 固体物质类火灾,如木材、纸张、棉布等固体物质所引起的火灾 B类火灾:液体火灾和可溶性的固体物质类火灾,如: 气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腊火灾等 C类火灾:气体类火灾,凡是由气体燃烧、爆炸引起的火灾都称为气体火灾,如:天燃气、甲烷、乙烷、氢气、煤气火灾等 D类火灾:金属类火灾,如:钾、钠、镁、锂及铝镁合金火灾等E类火灾:电器类火灾,凡是由电器老化、短路、过载等引起的火灾称为电器火灾F类火灾: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如动植物油火灾三、火灾起火原因火灾的起因是多种多样,归纳起來大致有以下六类:生活和生产用火不慎.违反生产安全制度.电器设备设计、安裝、使用维护不当.自然雷击、静电、地震等自然灾害引起.人为纵火.建筑布局不合理, 建築结构材料使用不当, 裝修采用大量的易燃可燃材料.,四、火灾的发展和蔓延,火灾通常都有一个从小到大,逐渐发展,直到熄灭的过程,可以用一个变化的曲线來表示. 火灾随燃烧時間的变化特点, 可以将燃烧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初起阶段(A段),发展阶段(B段) ,燃烧猛烈阶段(C段), 下降到熄灭阶段.(D段到E段)初起阶段 :一般可燃物质着火燃烧后,在15分钟内,燃烧面积不大,火焰不高,辐射热不强,烟和气体流动缓慢,燃烧速度不快,是扑救的最好时机,只要发现及时,用较少的人力和应急的消防器材工具就能将火控制住或扑灭.,,轰然,,发展阶段:由于初起火灾没有及时发现,扑灭,随着燃烧时间延长,温度升高,周围的可燃物质或建筑构件被迅速加热,气体对流增强,燃烧速度加快,燃烧面积迅速扩大,形成了燃烧发展阶段.从灭火角度看,这是关键性阶段.在燃烧发展阶段内,必须投入相当的力量,采取正确的措施,来控制火势的发展,以便进一步加以扑灭.猛烈燃烧阶段:如果火势在发展阶段没有得到控制, 由于燃烧时间继续延长, 燃烧速度不断加快,燃烧面积迅速扩大,燃烧温度急剧上升, 气体对流达到最快的速度,辐射热最强,建筑构件的承重能力急剧下降.下降和熄灭阶段: 下降和熄灭阶段是火场火势被控制以后,由于灭火剂的作用或因燃烧材料已烧尽,火势逐渐减弱直到火熄灭这一过程.,五、爆炸及其特性1、爆炸的概念: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力的形式释放出巨大能量,或是气体、蒸气在瞬间发生剧烈膨胀等现象。

      2、 爆炸的分类:①按原因分:物理爆炸,化学爆炸,核爆炸②按反应相分:疑相爆炸(固相爆炸、液相爆炸)不疑相爆炸(气相爆炸)③按传播速度分:轻爆、燃爆、轰爆 本课程只讨论:可燃气体爆炸、可燃液体爆炸、可燃性粉尘爆炸3、爆炸的特征:① 过程进行得很快②爆炸点附近压力急剧升高,多数爆炸伴有温升③发生声响④周围介质发生震动或附近的遭到破坏爆炸与燃烧的区别:爆炸的主要特征是压力急剧上升,不一定着火,燃烧一定有着火现象化学爆炸与燃烧现象在本质上都属氧化反应,都有压力与温度的升高,但二者速率不同,爆炸,4、可燃气体爆炸分解爆炸1)分解爆炸:某些可燃气体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具有瞬间分解并生产爆炸现象的情况如:乙炔、乙烯、环氧乙烷、臭氧、联氨、丙乙烯、甲基乙炔等2)分解爆炸的特点:①爆炸动力靠物质内部原子之间的重新组合,即使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也能被点燃爆炸;②分解热是爆炸的内因,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是爆炸的外因;分解热在80kj/mol以上的气体有分解爆炸可能;③物质分解爆炸的敏感性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加,乙炔临界压力140kPa,环氧乙烷临界压力为40kPa;④速度极快,瞬间完成;,5、燃爆性混合气体爆炸1)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和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在有火源存在或一定的能量条件下发生爆炸;2)燃烧反应机理与爆炸的形成燃烧反应分为三个阶段:扩散阶段、感应阶段、化学反应阶段;,防火防爆技术基础 16,,,3)爆炸极限: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与火源接触产生爆炸的最低或最高浓度.4)影响爆炸极限的主要因素①初始温度②初始压力③点火源④氧含量⑤惰性气体含量及杂质⑥容器的尺寸及材质,,,,初始温度,,初始压力,点火源,,,,,,氧含量,,惰性气体含量及杂质,容器的尺寸及材质,,,爆性混合气体爆炸极限,影响爆炸极限的主要因素,6、粉尘爆炸1)可燃性粉尘:遇火能发生燃烧或爆炸的粉尘。

      2)粉尘的特性:分散度表面积吸附性自燃点动力稳定性,3)影响粉尘爆炸的条件,,粉尘本身具有可燃性,悬浮在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有足够引起爆炸的起始能量,,产生粉尘爆炸,粉尘爆炸,①供给粒子表面以热量,使其温度升高 ②分解或干馏作用,产生气体分布在粒子 ③表面气体与空气混和形成爆炸性混和气体,点火 ④反应热的生成,加速粉尘分解,形成传播链,4)粉尘的爆炸过程,化学因素,燃烧热,化学组成与性质,燃烧速度,,,,,,7、爆炸事故的特点与危害,突发性:,复杂性:,严重性:,8、火灾与爆炸事故关系,,,,,,,,,,,,,,,,火灾与爆炸,火灾与爆炸的发展过程显著不同,火灾事故一般有火场逐步蔓延的过程,而爆炸过程大多是在瞬间完成,伤亡与损失也在瞬间造成,火灾引发爆炸,氧化反应,可以预防,爆炸引发火灾,氧化反应,可以预防,六、防火与防爆措施1、防火防爆原理,,,,,,,,,,保持安全出口与安全通道畅通,在无法扑救火灾的情况下,保证人员安全,避免更大的死伤,,配备灭火器材,自动灭火系统,将小火扑灭避免造成大的损失,安装阻火、泄压装置,设置防火墙、防火门,限制火灾蔓延、扩大,使可燃物、氧化剂、着火源隔离从根本上杜绝火灾(爆炸事故),1)消除导致火灾的物质条件(预防措施),2)消除或控制点火源,防止撞击摩擦产生火花,防止可燃气体绝热压缩而着火,防止高温表面引起着火,防止日光直射,防止电气火灾爆炸事故,防止雷电火花引起火灾爆炸,消除静电火花,防止明火引起着火,2、防火防爆安全措施1)阻火装置,阻火器的种类:,,安全液封,1,,水封井,2,,阻火器,3,,单向阀,4,,阻火阀门,,2)防爆泄压装置,,,,,,,,,,,,安全阀,爆破片,防爆帽,防爆门,防爆球阀,防爆泄压装置,,,,火灾探测器工作流程,防火防爆技术基础 31,3)防火防爆检测报警仪,感温,感光,,感光,感温,感烟,控制中心,,讯道,,,人工灭火,自动灭火,,,,冷却灭火法: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自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p202-203隔离灭火法:是将燃烧物与附近可燃物质隔离或者疏散开,从而使燃烧停止.窒息灭火法:即采取适当的措施,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或用惰性气体稀释空气中的氧含量,使燃烧物质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泡沫灭火、二氧化碳抑制灭火法:是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参与燃烧反应,中止链反应而使燃烧反应停止. 干粉灭火窒息、冷却、辐射及化学抑制(基本原理即中止链反应而使燃烧反应停止),水的禁用范围碱金属火灾遇水分解而产生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的物质的火灾 处于熔化状态的高温金属(钢或铁铜铝等)处于白热状态的化合物或炭 油脂、石油产品电气设备,灭火常识,第九章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第一节 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一、危险化学品分类、主要危害、防护及处理方法(一)了解危险化学品的特点;(二)了解我国关于危险化学品的类别划分及危险化学品范围;(三)了解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化学活性及其危险,危险化学品的燃烧及爆炸特性,危险化学品的毒性特性;(四)熟悉危险化学品的禁配与储运安全(危险化学品储存及分类储存的安全技术要求、包装安全要求);(五)掌握泄漏控制(泄漏处置和火灾控制措施、几种特种化学品灭火注意事项)与销毁处理技术;(六)熟悉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侵入途径,职业危害及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

      一、危险化学品概念及类别划分 P313 1、危险化学品的概念 危险化学品是指物质本身具有某种危险性,当受到摩擦、撞击、震动、接触热源或点火源、日光、曝晒、遇水、受潮、遇性能相抵触物品等外界条件的作用,会导致燃烧、爆炸、中毒、灼伤及污染环境事故发生的化学品2、化学品危险性类别的划分,二、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一)熟悉有毒化学品发生燃烧、爆炸、污染事故时对人员和环境的危害;(二)掌握预防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中毒、污染事故应采取的主要措施,以及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技术等二、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害1、化学品活性与危险性2、危险化学品的燃烧性3、危险化学品的爆炸性4、危险化学品的毒性5、腐蚀性 6、放射性,四、危险化学品的燃烧爆炸事故类型的划分和发展历程 P314 1.燃烧爆炸分类 危险化学品的燃烧按其要素构成的条件和瞬间发生的特点,可分为闪燃、着火和自燃三种类型危险化学品的爆炸可按爆炸反应物质分为简单分解爆炸、复杂分解爆炸和爆炸性混合物爆炸1)闪燃在一定温度下,可燃性液体(包括少量可直接气化的固体,如萘[nài] 、樟脑等) 蒸气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点火源产生的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叫做闪燃。

      闪燃现象的产生,是因为可燃性液体在闪燃温度下,蒸发速度不快,蒸发出来的气体仅能维持一刹那的燃烧,而来不及补充新的蒸气以维持稳定的燃烧,故燃一下就灭 可燃性液体产生闪燃现象的最低温度就称为闪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